快樂成癮
0 篇書評

快樂成癮

不費力的練習,從此幸福戒不掉

The Habit of a Happy Life : 30 Days to a Positive Addiction

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11/1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8.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572244
  • eISBN: 9789863572633
  • 字數: 76,670
電子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294
電子書特價:NT$ 25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大師親身驗證,快速有效的快樂養成法
★運用大腦成癮機制輕鬆養成好習慣,效果永久持續
★完成本書的22個趣味小活動,12份簡易問卷題,從此幸福戒不掉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特別收錄「拖延掰掰•圖解拉頁」 [5大心理成因,12項克服技巧,一次就上手] 診斷你的拖延類型,根治你的拖延毛病 40年讀者口碑 ╳ 拖延症自助經典 關於拖延症最全面的心理解析、最精準而持續的12種克服技巧

  • 電子書: NT$ 255

    瑞典NO.1暢銷非文學書! 感動100,000,000人、享譽全球的勵志大師重磅力作! 榮獲2023年 Storytel Awards最佳非文學有聲書! 售出台、英、瑞、芬、立、丹、愛、義、匈、挪、波、日等24國版權!

  • 電子書: NT$ 224

    ■《被討厭的勇氣》正宗續集 + 完結篇,再度讓人生為之一變! ■中文版獨家,兩位作者特別撰寫〈致臺灣讀者序〉! ■深度探討《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許多概念,讓阿德勒的思想更具實踐性! ■若說《被討厭的勇氣》是了解阿德勒思想的「地圖」,本書就是帶領你實踐阿德勒思想、踏上幸福之路的「指南針」! ■《...

  • 電子書: NT$ 294

    自由,是積極的實踐,還是模仿的遊戲? 佛洛姆享譽世界、洞見人心的經典 影響現代人精神生活最深遠的社會心理學巨著 什麼是自由? 現代人如何理解/誤解所謂「自由」? 人為什麼逃避自由? 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嗎?

  • 電子書: NT$ 280

      那些至關重要的事,想說給你聽   《愛的藝術》給你勇氣版,讓人重新思考愛的本質——   學習愛,對愛無畏,感謝生命中的所有相遇   第一本談愛的經典——《愛的藝術》   台灣四、五年級生的青春讀本   世紀新譯本風靡Z世代      韓國天團BTS推薦給歌迷的精神指引   34種語言版本.全...

  • 電子書: NT$ 294

    ~好想獲得真正的「幸福感」!~ 用幸福荷爾蒙養成術, 打造成熟又自在的「快樂大腦」!

  • 電子書: NT$ 280

    哈佛教授的「尋找快樂課程」,堂堂爆滿,已幫數千人找回幸福 現在,你只要打開本書,就能上到這門課! ★用科學方法,累積快樂,實踐真正的幸福!★ 從發展心理學到神經科學,擺脫焦慮、自我懷疑與比較 讓快樂不再是天生特權,而是後天可以鍛鍊的能力 透過哈佛教授的七堂課,一點一滴練習快樂,為你的幸福鋪路

  • 出版日期:2025-03-27
    電子書: NT$ 320

    誰能專注,誰就能得到一切! 專注力提升之後, 時間、健康、成果、幸福全部跟著到手!

  • 電子書: NT$ 434

    唯有創造一個健全的社會 人才能擺脫異化 與世界建立愛的關係 《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尋》續篇 佛洛姆社會心理學經典,全球暢銷3百萬冊 繁體中文全譯本首度上市 沒有幸福的個人,何來健全的社會? 當人成為工作的機器,物質永遠無法填補心靈空虛 佛洛姆為當代人勾勒真正的理想生活

  • 特價 電子書: NT$ 327

    父女之間隱微的共謀,會對她的女性特質造成傷害。 ──茉琳‧莫德克 妳也是追逐父親身影,不惜犧牲自我的「好」女兒嗎? 有一種女性,是「屬於父親的女兒」。彷彿無形中與父親結盟,她繼承了父親英雄般的才華和使命,備受寵愛、深受栽培,在主流社會舉止得宜、成就斐然,卻對自身的意義感到迷失,難以與女...

  • 電子書: NT$ 240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談 “不完美” 的第一本不朽經典§ §忠於原典全新翻譯,最為貼近大師的思想與智慧§ 人,因不完美而奮發向上。 而人生,會因不完美而更趨完美! 阿德勒首創「自卑情結」一詞 首度將「補償作用」運用於心理學 更開創了心理自助運動的先河──幫助人們與自卑感共存共榮,擁有有益的人生目標,...

  • 特價 電子書: NT$ 297

    花錢是每個人天天在做的事 吃喝玩樂、交際應酬、買車買樓 為什麼花、要花多少、值不值得? 你知道自己的金錢心理嗎?   ★★★★Amazon.com商業理財百大暢銷書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2017年最佳商業書 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翹楚丹‧艾瑞利「吸金」力...

  • 電子書: NT$ 322

    全球暢銷1,000萬冊,批判資本主義的聖經。 與《愛的藝術》同樣廣受歡迎的必讀經典!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讚譽: 《擁有還是存在?》是精神領域的非凡典籍, 佛洛姆是人類的偉大啟蒙導師。

  • 特價 電子書: NT$ 375

    只要找回自己的聲音、尊重自己所是, 並以神聖陰性為本質的自傲之姿……我們一定能夠破除所有障礙,開創新局。 ———本書作者寫於30週年版前言——— 本書的寫作與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名著《千面英雄》有密切關係。作者茉琳.莫德克為榮格分析師,她認為該書的英雄之旅僅屬於男人,其追尋的旅程也不符合女性的經...

  • 特價 電子書: NT$ 299

    本書適用於初學心理學的學生,也適用於透過大眾媒體對心理學知識有些了解、又想知道如何評價這些資訊之合理性的廣大讀者。  

  • 特價 電子書: NT$ 251

    如果你心中, 也常常有這樣的小聲音…… 「想要解決工作或個人關係上的問題!」 「想要更加自信!」 「我該如何變得更堅強、更有韌性…」 阿德勒心理學, 正是能夠幫助你找出解決之道的心理學。

  • 詳細資訊

    想要成功,卻裹足打轉;
    空虛糾結,再多心靈成長課都沒效;
    想改變生活,卻還是忙碌不已……

    就算是大忙人,也能擠點小小時間做點小小事情。

    照著本書的小小步驟進行,你將成為更好的自己,全然掌握人生。

    養成好習慣,是推進人生的基石,但那實在太難了──除非你對它「上癮」。

    上癮,意味毫不費力、毫不猶豫地渴望做某件事,而且停不下來。一般人想到的癮頭,多半是負面行為,但如果能對正面的事上癮,一切就大不同了。

    在心理學上,這叫作「正向成癮」,不但不會耽誤人生,反而會提升幸福感。本書要教你的就是,運用大腦的成癮機制,透過輕鬆有趣的練習,培養一個正向成癮習慣,而且可以在短短時間內成為自動化歷程,永久保持。

    結果是,一輩子推不掉的快樂!

    本書作者是兩位世界頂尖的心理治療師,不但幫讀者考慮到成癮路上的所有障礙與克服方法,還精心規劃了30天的自我改變步驟,每一步都超簡單!他們身經百戰,快、狠、準地解除無數病患痛苦,你的不夠快樂,只是蛋糕一小片。

    我們看過太多正向成癮的故事,也在自己身上徹底體驗它的美好。最大的好處是感受自己全然掌握生命航向,精力充沛、充滿自信。──傑弗瑞.薩德、瓊.尼霍爾/本書作者

    媒體推薦

    【推薦序1】好習慣,讓你成為「快樂成癮人」
    蔡東杰/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高雄養全診所院長
    傑夫(本書作者薩德)在2005 年第二次來到台灣,不巧他入住酒店的健身房整修,無法使用。傑夫得知這個消息,非常在意,因為他習慣每天運動。他說:「每天早上的運動讓我的教學保持在最佳狀態。」當時我真是佩服傑夫在專業與個人生活的紀律。

    而隨著我對催眠治療之父─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醫師有更多的認識,我知道他在晚年經歷許多身體的病痛,仍然整天笑容滿面,對於生命充滿了期待與好奇。傑夫說他第一次拜訪艾瑞克森醫師,是想跟他學習心理治療與催眠,但當他與艾瑞克森醫師相處了幾天之後,艾瑞克森醫師對於生命的熱情深深地打動他,讓他更想要跟艾瑞克森醫師學習如何享受生命,如何成為一個人,成為最棒的傑弗瑞.薩德。

    或許您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兩位真的不太像人,人怎麼可能做得到!」而您不知道的是,兩位老師都有很好的「習慣」。不論生理性或心理性的各種慢性疾病,都與生活型態有關,生活習慣對於健康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但能夠真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在2001 年學習催眠後,發現每天有一段時間自我催眠讓自己放鬆,可以讓我快速恢復精神,保持愉悅的心情。這樣的習慣持續了幾年,後來因為工作變得繁忙,逐漸沒有時間這麼做,體力精神大不如前。我常常告訴自己要開始好好靜坐,但始終都沒辦法實現。雖然,一次靜坐只需要20 分鐘,但我卻一直無法在一整天24 小時的時間找到這麼短短的20 分鐘,總覺得每天眼睛一睜開就有一大堆忙不完的事,找不到靜坐的空檔時間。我曾經很認真地思考在每天睡覺前靜坐,睡覺前總有時間了吧!但事實是到了睡覺前已經感到很疲憊,「提不起勁」靜坐了,看來很荒謬,但這就是殘酷的事實。

    想靜坐又一直無法真正開始靜坐的情形維持了好幾年的時間。直到2016 年8 月在一個線上課程中,老師提到「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是將生命向前推進的重大關鍵」,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培養新習慣的簡易方法。課程後,我很認真地思考當下對我最有幫助的良好新習慣是什麼?我的答案是「每天靜坐」。

    第二天開始,我依照著課程中提供的簡易方法確實執行,一個月之後,早上6 點起床開始靜坐,成為我每天的例行公事,就像刷牙、洗澡、吃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

    這個簡易方法包括三個部分: 提醒(Trigger)、執行(Routine)以及獎勵(Reward)。首先,我承諾自己在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要確實執行上述的三個部分,期許一個月後能夠養成每天靜坐的習慣。接著,在一天24 小時的時間裡,找出我有十足把握能夠靜坐的時間與地點:早上6 點,我的書房。最後就是執行這三個部分。設定手機的鬧鐘每天早上6 點會叫我起床,我把這個手機鬧鐘取名「帥哥起床了,又是美好的一天!」這個就是提醒。當鬧鐘響了,我就依照我給自己的承諾,用微薄的意志力要求自己起床靜坐20 分鐘,這個就是執行。靜坐結束,我會為自己準備一頓營養美味的早餐、一杯咖啡或是做其他可以令我感到開心的事,這就是獎勵。如此,我就完成了這一天的三個部分,接下來一整天我都不需要將靜坐放在心上,等明天早上鬧鐘響了,我再完成同樣的三個部分。直到一個月之後,靜坐成為我的習慣,不需要刻意記得每天靜坐。

    而靜坐最酷的是靜坐一段時間後那種身心舒暢、耳聰目明、愉悅自在的感覺,這真是很大的獎勵。每天一早醒來,不只會反射性地靜坐,有時還會期待靜坐。這樣的經驗就是本書的主題,「正向成癮」(Positive Addiction)。持續靜坐一段時間後,我能夠更聚焦在新的學習與計畫,也減了6 公斤的體重,驗證了線上課程中老師提到的,「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是將生命向前推進的重大關鍵」。

    2017 年4 月,我到鳳凰城參加一個研討會,傑夫邀請我到他家作客住了一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傑夫家裡有一個健身房,裡面有好幾部專業的健身器材,每天早上他一定做足他的運動菜單,十幾年來始終如一。我們談到了如何協助個案養成良好的習慣,包括:減肥、戒菸、血壓與血糖控制。坦白說,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其中牽涉到改變的動機、自我信念、行動的方法與步驟。

    很高興《快樂成癮》的出版,從深入的理論基礎到實際的執行方法都作了介紹,幫助讀者按部就班在一個月的時間成為「快樂成癮人」。艾瑞克森醫師與傑夫都是使用派、行動派的,理論一定要在生活中實踐。有機會跟身體力行的老師學習是幸福的。


    【推薦序2】另一種改變的可能路徑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
    這是一本關於改變的書,「改變」這個字在書裡被提到超過一百次以上。但,改變是什麼呢?劍橋英文字典裡對「改變」(change)給出的解釋是:「變得不一樣」,但原文裡頭提到了兩種改變──make, or become different 。

    真有意思! make 這個字聽起來比較像是用點力,去執行、去做,透過具體作為,讓不一樣發生。而become 這個字感覺起來,比較不是以刻意費力的方式促成改變,更像是讓自己處在一種適合讓改變發生的狀態,慢慢成為你想改變的樣子。

    多數人對於改變的想像,往往比較偏向make 一點。閱讀完這本書之後,則感覺它補上了改變這條路上,關於become這一條路的地圖。

    《快樂成癮》這本書, 來自威廉. 葛拉瑟(William Glasser)曾提出的「正向成癮」概念。作者借用了這個想法,並整合了當代神經心理學的發現,重新定義了「成癮」的不同可能性。

    對多數人來說,「成癮」(或者更精確地說,「負向成癮」)並不是一個正面的字詞。一個人內在的渴求、希望、獎賞與動機變得走火入魔,當事人被困在一種侷限並且離不開的「生病了的快樂」裡頭。

    不過,本書帶著我們思考一種可能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習慣」,背後經歷的流程,會不會本質上也算是一種小小的成癮呢?只是,它發生的太快、太巧妙、太直覺,因而你未必能清楚看見你的每個習慣背後,是出於什麼渴望與期待,或是你想藉由這些不太需要動腦、認真思考的慣性反應,來滿足什麼?

    先前在閱讀薩德博士相關書籍時,我對他提出的「順勢而為」概念記憶猶新。讀過本書之後,我恍然大悟。借用人們與生俱有的習慣,乃至於成癮的天性,巧妙地轉動、翻轉一下背後的開關,減少負向成癮,並將習慣的力量慢慢引導,讓我們在生活中慢慢實踐更多正向成癮的好習慣──這其實就是順勢而為呀!

    本書整合了許多心理學中的重要概念,透過兩位作者的述說,重新包裝成對現代人來說更易於閱讀的一份禮物。大量的活動與練習,讓我們在還沒出發「make a difference」之前,先邀請讀者在紙筆之間,也同時在你的內心世界、在大腦許多還沒被連結起來的端點之間,默默地埋下「become different」的種子。
    在閱讀時,你會看到許多「活動」的介紹,有三個「千萬」想提醒你。

    第一個是,千萬別跳過去,略過這些頁面。

    第二個則是,千萬不要只是讀過去,而沒有停留下來,留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跟著作者的引導,慢慢沉澱,並往你的內心世界裡去尋找一下答案。

    第三個千萬是什麼呢?千萬不要只有「想想」而已。如果你希望能強化這些活動練習的效果,你可以把內心的思考記錄起來,不管是用紙筆書寫、透過電腦打字,甚至,你也可以透過說出來的形式,以語音的方式來記錄你的思緒。

    在諮商室裡,心理師通常會提出一些重要的問題,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個案思考與沉澱。此外,下一個更重要,也更可能帶來洞察或啟發的步驟,則是邀請個案把自己內心的想法、感覺、感受,用他的方式娓娓表達出來。正是在這種一邊說、一邊整理的過程,個案能夠更靠近自己。而在誠實靠近自己的路上,他將更有機會看見一些自身本來就具有的力量。這些被自己發現與看見的力量,將有機會變成他用來陪伴自己繼續往下探索、面對生活挑戰的資源。

    因此,除了閱讀本書介紹的觀點、看看不同個案的經驗之外,讀者不妨把書中的每個活動、作者丟出來的許多問句,都當作一次陪自己「微諮商」的機會。

    若你願意的話,更可以找幾位夥伴,你們都希望在人生中創造更多正向成癮、減少負向成癮。在本書後面分享的三十天改變旅程中,如果能有夥伴一起前行,互相支持、打氣,成為彼此的回饋者,相信這段正向成癮的旅程,會走得更為踏實。我們每次跨出的一小步,都能讓我們更加成為(become)自己想要成為的自己。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3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