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上個世紀百年來泰雅族的gaga研究,可以歸結出gaga的規範與組織意涵,研究者各有所重,多數是側重於組織層面,即所謂的qotox gaga。新世紀之初,王梅霞(2003)提出了gaga作為「靈力」的說法,其獨樹一幟的主張並未引起太大迴響,雖然她日後(王梅霞 2006,2010,2014)在詞彙上做了一些修正,不過對於「靈力說」始終缺乏一套系統性的說法。
人文社科類排行榜第一名暢銷書《德國製造的細節》系列作 品。 歐盟、北約、國際法庭在這;鑽石、鋼鐵、瓷器和巧克力……最美最精的也在這。 這裡的人哪裡不一樣?
本書是遲來少數由主體書寫的跨性別研究,重溯解嚴後台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之前的社會過程,挖掘被婦運和同志所遺忘的生命存在,也建立台灣複數跨性別眾們的歷史感與主體性。
作家何敬堯+漫畫家張季雅聯合共同打造 第一本搜羅最完整、典文最豐富的臺灣本土妖怪百科全書! 痴情的蛇郎君、可憐的椅仔姑、含冤而死的墓坑鳥、 遇人不淑的林投姐、呵呵笑的人面魚、愛打掃的金魅、 棉被裡的飛顱妖、捉弄人的滾地魔、吃嬰兒的巨人阿里嘎蓋……
關於臺灣你還想知道什麼? 七十則關於臺灣的日常逸聞、風俗文化、歷史變遷, 期待居住在這塊小小的土地上的你我他, 重新關注過往視而不見的趣味美好, 臺式生活好奇心再發現。
▌這本書寫給女人,也寫給男人 「看起來什麼樣子,才像是男人╱女人?」「穿裙子的能不能當總統?」「為什麼同性結婚讓這些人感到焦慮?」「婚姻是不是就是幸福的唯一可能?」「當爸爸媽媽是本能還是需要學習?」「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性別教育?」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太多性別問題,也存在太多關於性別的偏見,可是我們對這些...
本文透過筆者在宜蘭縣南澳鄉的田野工作以及相關文獻之參照,討論泰雅族的「獵咒具」以及環繞著它的相關「靈力」觀念,泰雅語稱之為bhiying。這種獵咒具不僅見於泰雅族社會,在賽德克及太魯閣族的狩獵文化中也可以看到。作為參照的同時,本文指出王梅霞的靈力說主張當中,若干待釐清之處。此外,本文同時討論宋龍生(1963)根據其南澳的田野工作所提出的「買gaga」習俗,這是王梅霞援引為其靈力說的依據之一。筆者在本文中論證,其所謂的「買gaga」,所買的其實即是bhiying,可視為「祖靈的庇佑」。本文在討論狩獵活動與狩獵「靈力」的同時,對這些主題提出一些個人的詮釋;詮釋之餘,筆者強調從狩獵活動中可以看到泰雅族gaga的兩個面向,一是知識面,另一是規範面,看似不同範疇,其實都在gaga的整體之中。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