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陌生人
0 篇書評

我心中的陌生人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暌違六年最新長篇小說

Kafamda Bir Tuhaflık(A Strangeness in My Mind)

10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7/08/03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3103870
  • ISBN: 9789863444732
  • 字數: 327,84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諾貝爾文學獎、諾曼‧米勒終身成就獎得主
帕慕克繼《純真博物館》以來暌違六年最新長篇小說

城市之所以為城市,
正是因為你能將內心的奇異感覺隱藏在人群之中。
愛與理想的艱難抉擇╳悲喜交織的街頭人物群像╳伊斯坦堡五十年的風物史詩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7

    ✽ 美國銷量突破100萬冊 ✽ ✽ 歐普拉俱樂部NO.100選書 ✽ ✽ 歐巴馬夏日選書 ✽ ✽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 當月選書 ✽   「我讀了三十頁,馬上就知道這是我在尋找的那本書。閱讀的過程中,你的心一定會被打開,你甚至不知道有些地方原本是關上的。」──媒體天后 歐普拉 回首年...

  • 電子書: NT$ 299

    總有一天, 我們將理解那些「失去」教會我們的事。   獻給身處於創傷時代的我們── 以寫實而溫柔筆觸,描寫人生無常,以及面對失去後的種種內心變化,引領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珍惜每個當下。  

  • 電子書: NT$ 210

    ★肖像印在英鎊上的蘇格蘭傳奇作家 娜恩‧雪柏德塵封30多年的傳世之作 塵封30多年的自然文學經典,影響英國當代自然書寫之作, 長達數十年捕捉流水、霜雪、鹿鳴和光影變化的感官之旅, 登山不為攻頂寫紀錄,而是深入身體的學習探索。

  • 電子書: NT$ 294

    繼《明天別再來敲門》、《清單Hold不住的人生》、《阿嬤要我跟你說抱歉》三部銷售超過千萬冊的小說之後,國際暢銷作家菲特烈.貝克曼2020年全新小說作品,獻給焦慮的人最溫暖的擁抱,讓人捧腹瘋狂大笑的同時,卻也讓人忍不住落淚。

  • 電子書: NT$ 280

    我不是怕死。人都難逃一死。 我是為了那些終將失去的東西而心有不甘…… 「也許我們一直都太亂來,所以不配擁有這麼一個世界。」 英國小說家內佛.舒特令人心碎的末世經典,隆重登場!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336

    我不喜歡她的心有空洞…… 她只有一顆心,不像我有三顆。 是誰拯救了最寂寞的她? 「讀這本書像是給靈魂一個大大的擁抱!」 ──全球狂銷破百萬冊、Goodreads書評網40萬讀者落淚好評── ★ 亞馬遜書店年度好書 ★ 博客來外文館年度選書 ★ 攻占《紐約時報》暢銷榜28週 ★...

  • 電子書: NT$ 220

    在巴黎左岸葛內樂街七號── 裝笨、扮醜、耍粗俗, 就是身為門房的我必須謹守的本份。 十三歲生日當天自殺、放火燒掉父母的豪宅, 就是我的人生目標! 一少一老的奇異邂逅,他們如何蛻變、重生……

  • 電子書: NT$ 266

    為何我們渴望關係,卻又一再受傷? 全球暢銷突破百萬本『現象級』小說! 改編同名影集深獲好評,IMDb8.8高分推崇 1991年出生的作家莎莉‧魯尼創造了全新的愛情的樣貌

  • 電子書: NT$ 315

    人生似乎停滯了,看不到未來。 如果失敗是普遍存在的。人生究竟有什麼意義? 如果自己就是無法讓自己幸福的那個人,要如何想像一個美麗的世界?  

  • 電子書: NT$ 270

    一代又一代的女人見證巴西這塊土地的戰爭、城市的建立與毀滅、內陸的開拓和神祕、成為奴隸或獵捕奴隸、歐洲與美洲的吸引與矛盾、文化與種族的差異與融合、愛情的追求及失望、不斷上演的專制和革命……女人們在壓迫、動盪的環境中,以熱情、自立自主、堅忍不拔的天性,逐漸將這片土地揉捏成今日的巴西。   

  • 特價 電子書: NT$ 297

    今年最棒的一部小說!──《出版者週刊》 《紐約時報》暢銷榜TOP 1 亞馬遜年度好書TOP 5 當生命裡最大心靈風暴來襲,帶走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氣, 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只為了繼續相信、繼續去愛? 《最好的妳》《夜鶯》暢銷名家最新作品 《午夜圖書館》作者、《沼澤女孩》作者聯手推薦

  • 電子書: NT$ 336

    ✦━━━━✦用創作延續我對妳的思念✦━━━━✦  「不要忘記我。」是傑米森的媽媽臨終前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 隨著時間推移,他開始迷失自我,彷彿與世界失去連結。為了抵抗時間流逝,他拿起媽媽送給他的Nikon相機,開啟了一項攝影計畫。

  • 電子書: NT$ 196

    ★ 齊克果哲學珠玉之作《論重複》繁體版首次出版 「重複的愛其實是唯一真正快樂的愛。」

  • 出版日期:2024-05-09
    電子書: NT$ 245

    《人類群星閃耀時》是茨威格目睹一戰後德國社會、經濟積重難返,道德、秩序支離破碎後醞釀而作的,以期喚醒人們的良知。作者以其詩人和藝術家的筆觸,聚焦於歷史的瞬間。一個被遺忘的小門,毀了一座帝國文明;一秒鐘的猶豫,葬送了拿破崙的偉大事業;一次執著的嘗試,縮短了世界的距離;一輛封閉的列車,改變了世界的格局…...

  • 詳細資訊

    諾貝爾文學獎、諾曼‧米勒終身成就獎得主
    帕慕克繼《純真博物館》以來暌違六年最新長篇小說

    城市之所以為城市,
    正是因為你能將內心的奇異感覺隱藏在人群之中。
    愛與理想的艱難抉擇╳悲喜交織的街頭人物群像╳伊斯坦堡五十年的風物史詩

    ★與普魯斯特、湯瑪斯.曼、卡爾維諾、艾可等一代大師並列
    ★帕慕克親自指定大師攝影:內封照片使用萊卡名人堂攝影獎得主、「伊斯坦堡之眼」攝影記者Ara Güler作品
    ★收錄《生命如不朽繁星》作者安東尼‧馬拉專文
    ★2017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決選
    ★2016年俄羅斯Yasnaya Polyana文學獎外語文學獎獲獎
    ★2016年曼布克文學獎入圍
    ★費城詢問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紐約客、首都週報、波士頓全球報、洛杉磯時報等全球媒體重量好評

    《生命如不朽繁星》作者安東尼‧馬拉盛讚
    「帕慕克作品值得一讀的最大原因,也許正是無論多卑微的市井小民,他都堅持賦予其應有的尊嚴。在他的小說中,張力十足的衝突既是造就歷史的因,也是承擔歷史的果。《我心中的陌生人》這本大部頭,頗有總統自傳或軍事史的氣勢。帕慕克字裡行間傳達出無盡憐憫,讓苦撐家計的一名街頭小販,分量不亞於一國蘇丹,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有關本書特色
    ◎多聲交錯的群像敘事◎
    守護子女的老父親、為政治理想奔走的年輕人、因愛情受盡折磨的鄉下小販、為掌控自身命運而用盡心計的年輕女孩……他們並不讓故事淹沒自己的心聲,有時發言打岔請作者停筆以便補充,有時對讀者暗自道出忍耐已久的怨言,有時甚至自故事隱遁其蹤跡,試圖守護寶貴祕密……在帕慕克的筆下,浩瀚的城市風景往往由日常生活堆砌而起,一代又一代的群體記憶永遠由一個個小人物的哀與樂細細織成。

    ◎詳實附錄‧藉小人物的故事鳥瞰大歷史◎
    《我心中的陌生人》附上完整人物關係圖與大事年表,在平民百姓的生活間織入商業都會的興起變遷、婦女權益的步步進展,甚至遠眺亞美尼亞大屠殺、伊斯蘭革命、波灣戰爭、六四、九一一等大事件,在「家」與「國」的兩相對照之下,感知家族史如何成為城市史、一國之史,甚至世界史的微型縮影,而群體的歷史足跡又是如何因一個小人物對自由、信念、幸福、愛的孜孜追求而得以綿延。

    ◎「伊斯坦堡之眼」Ara Güler大師攝影◎
    帕慕克二○一五年接受《衛報》訪談時,表示《我心中的陌生人》是部「少數允許工人階級為自己說話的小說」,在街頭步行叫賣酸奶和卜茶的小販,如何從手工模式被迫快速習慣商業經濟的高速運作,成為貫穿本書的重要意象之一。中文版內封經帕慕克親自指定,特別使用有「伊斯坦堡之眼」美譽的攝影記者Ara Güler作品。Ara Güler曾獲萊卡名人堂攝影獎、法國榮譽軍團勳章,自稱「視覺的歷史學家」,主張人物攝影應當展現人的記憶與苦痛,與帕慕克同為世界知名的土耳其文化巨擘,兩人也曾合作伊斯坦堡攝影集。

    內容簡介
    我日夜行走,看著所有瞬間的街景綿延成漫長的五十年。
    而我心中的那個陌生人,也不停編織著在這座城市留下痕跡的奇異故事……

    梅夫魯特在伊斯坦堡的大街小巷日夜行走。
    他肩上挑著卜茶,沿途叫賣,遇見各式各樣的人,收工後,就回到妻子身邊歇息。
    在日復一日安靜的年歲裡,他見證伊斯坦堡興衰起落的五十年,看著這座世界之都始終在古老的樣貌中展現活力。
    他也傾聽著自己胸中莫名的念頭,感覺身體底下持續舉步的雙腳,走在這座古城裡,就像是走在自己腦海編織的故事裡。在這個故事裡,傳授街頭法則的父親、說謊的兄弟、有著烏黑大眼的女孩,所有人紛紛開口,說起自己的歷史……
    故事從他和女孩從鄉下私奔到伊斯坦堡的那天說起。
    那個夜晚,他終於走向他寫了三年情書的那位女孩。他並不知道,他正朝著自己壯麗的未來走去,也朝著這輝煌城市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走去。

    本書以梅夫魯特為主人翁,兼以他身邊人們娓娓自述,再次以多重視角展現帕慕克式的眾聲喧譁,超越《我的名字叫紅》千絲萬縷的情節編織,更勝《純真博物館》柔情細膩的傾城之戀,以人物為梭,再度敞開伊斯坦堡的神祕大門,縝密織出由無數小人物打造的偉大城市風景。

    延伸閱讀
    ◎我的名字叫紅(十週年紀念版)
    ◎白色城堡
    ◎新人生
    ◎黑色之書
    ◎雪
    ◎純真博物館
    ◎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帕慕克哈佛文學講堂
    ◎別樣的色彩:閱讀‧生活‧伊斯坦堡‧小說之外的日常

    作者簡介

    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
    (1952.06.07~)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2010年諾曼‧米勒終身成就獎得主
    出生於伊斯坦堡,就讀伊斯坦堡科技大學建築系,伊斯坦堡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曾客居紐約三年。自1974年開始創作生涯,至今從未間斷。
    帕慕克在文學家庭中成長,祖父在凱末爾時代建造國有鐵路累積的財富,讓他父親可以盡情沉浸在文學的天地間,成為土耳其的法文詩翻譯家。
    生長於文化交融之地,令他不對任何問題預設立場,一如他的學習過程。他在七歲與二十一歲時,兩度考慮成為畫家,並試著模仿鄂圖曼伊斯蘭的細密畫。他曾經在紐約生活三年,只為了在如同伊斯坦堡一般文化交會的西方城市漫步街頭。
    約翰.厄普戴克將他與普魯斯特相提並論,而他的歷史小說被認為與湯瑪斯.曼的小說一樣富含音樂性;書評家也常拿他與卡爾維諾、安貝托.艾可、尤瑟娜等傑出名家相評比。帕慕克也說自己非常喜歡尤瑟娜。尤瑟娜在其傑出散文中所呈現的調性與語言,都是帕慕克作品的特質。
    帕慕克時時關注政治、文化、社會等議題,一如他筆下的小說人物。他尤其關心政治上的激進主義,例如二戰中亞美尼亞人大屠殺事件的真相究竟為何?庫德族問題是否有完美解答?九一一之後,他積極參與「西方的」與「伊斯蘭的」相關討論,嚴厲反對「黑白問題」的激化。
    2006年,帕慕克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殊榮,得獎評語為:「在追尋故鄉的憂鬱靈魂中,發現文化衝突跟交疊的新表徵。」

    譯者簡介

    顏湘如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法文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譯著包括《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帕慕克哈佛文學講堂》、《別樣的色彩:閱讀‧生活‧伊斯坦堡‧小說之外的日常》、《梅岡城故事》、《守望者》、《我會回來找妳》、《時鐘心女孩》、《S》、《雙面陷阱》等數十冊。

    媒體推薦

    各界讚譽

    一部神奇的文學鉅獻!──《費城詢問報》

    帕慕克跟隨著不完美但引人共鳴的主角,以及形形色色的配角,橫跨五十年歷史,而土耳其紛亂的政治情勢則構成暗潮洶湧的隱憂。本書反映了豐富、多元又蓬勃的都市生活,本書絕對是這位天才作家的一大傑作。——《科克斯書評》(焦點書評)

    本書是寫給當代土耳其的情書,更是獻給伊斯坦堡的情書⋯⋯堪稱帕慕克筆下讀來極為暢快的小說,很適合剛開始認識這位作家的讀者。——《華盛頓郵報》

    帕慕克的最新小說用巧妙的描寫手法,讓充滿文化衝突的伊斯坦堡,四十年歷史就此躍然眼前。——《紐約時報書評》(年度選書)

    《我心中的陌生人》壯闊波瀾又貼近生活,帕慕克以其獨特的方式,賦予其文句飽滿的情感、若有似無的憂鬱與同理心⋯⋯本書絕對是文壇上了不起的成就。——《印度斯坦時報》

    字裡行間盡是帕慕克對伊斯坦堡的熱愛,憑著細膩的描寫能力,他清晰勾勒出新與舊、都市與鄉下、傳統和現代之間衝突⋯⋯宛如吸晴的繁華錦繡⋯⋯雖然敘事主要是第三人稱並以梅夫魯特為主角,但其他不同角色的聲音一再打斷敘事,分別從各自角度來拓展故事的廣度。要是由其他平庸的作家執筆,這樣的敘事技巧可能站不住腳,但交給帕慕克就不成問題,還能嫻熟地變出精采的戲法。——《溫尼伯自由報》

    帕慕克再度施展精湛的說故事能力⋯⋯帕慕克在《我心中的陌生人》中體現的關懷有其獨特的普世魅力⋯⋯他的早期作品已證實了自己是細節描摩大師⋯⋯這部小說同樣反映他從小處著眼的精準⋯⋯帕慕克以出神入化的筆法刻畫凡夫俗子努力地做自己,追求幸福、正直與包容的人生。——《印度時報》

    這部扣人心弦的小說特別適合想了解土耳其政治社會,或單純對政治社會局勢有興趣的讀者⋯⋯讓我對小說的可能再度充滿信心,補足了社會評析或歷史本身的缺口,深入尋常百姓的生活與欲望,爬梳了巨大歷史變革與小人物千思萬緒的關係。我認為本書讀來跟《戰爭與和平》一樣燒腦,卻又更能撫慰人心,讓我窺探原以為無法了解的生命經驗與伊斯坦堡的地理。——《紐約客》

    帕慕克的文字無比瑰麗⋯⋯暖心、風趣又溫婉動人⋯⋯說故事的奇作⋯⋯帕慕克筆下最快意的小說⋯⋯讀者也可充分感受到作者對伊斯坦堡的深愛與驕傲。——《新印度快報》

    正如同他的其他作品,帕慕克嘗試描繪幸福的面貌,以及命運與意念如何牽動不同的喜悅時刻。但這本小說的問世,恰好襯托了今日土耳其的局勢,也展現了帕慕克筆下角色的公開言論與私下想法,無論討論的是政治或家務事,都有著赤裸裸的分歧。——《洛杉磯書評》

    這本小說讀來無比愜意,始終洋溢著幽默與正能量。如果你以前不曉得這位土耳其小說家,建議別挑那些奠定他名氣的作品,而是先從這本讀起,藉此認識「帕慕克式」華美風格的方方面面;要是你讀過帕慕克的小說,當然也不可錯過他的最新力作,這位說故事大師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印度今日報》

    這是關於貧困壓得人喘不過氣的故事⋯⋯如同帕慕克的其他作品,《我心中的陌生人》亦是獻給伊斯坦堡的情歌。——《資本壹週》

    一部美麗又眾聲喧嘩的凡人史詩⋯⋯《我心中的陌生人》發人深思、貼近生活又不失批判力道。——《波士頓環球報》

    若要認識土耳其的政治、社會和宗教生活的衝突與難題,帕慕克儼然是文壇中獨一無二的嚮導⋯⋯帕慕克的最新小說著實讓我深感敬佩。——《雪梨晨鋒報》

    帕慕克前所未見的溫柔⋯⋯儘管小說中的人物忍受了許多失落與傷悲,《我心中的陌生人》營造出酸楚卻不悲涼的氛圍,襯托了雖不完美卻惹人憐愛的主角那不屈不撓的精神。——《洛杉磯時報》

    帕慕克最平易近人的小說⋯⋯最符合社會現實的庶民表徵,莫過於卜茶小販的叫賣聲。倘若你仔細聆聽這本小說,或許會在梅夫魯特的歌曲中,發現伊斯坦堡不為人知的歷史。——《新共和》

    帕慕克對於故鄉伊斯坦堡的熱愛,是這部繁華多姿、宛如童話般小說的生命力⋯⋯⋯⋯帕慕克悲天憫人又下筆如詩,闡明了「駭人又炫目」的伊斯坦堡歷史,包括種種暴力動亂、政治社會的轉型、婦女如何爭取自由,以及愛的乖舛波折。——《書單》(焦點書評)

    奧罕.帕慕克是世間少有的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後,真正優秀的作品才陸續問世⋯⋯三年前,我得知帕慕克在寫一部橫跨數十年的長篇小說,還是透過伊斯坦堡街頭小販的見聞來描述,聽起來非常值得期待,想必就跟土耳其茶同樣美味。如今拜讀之後,我深感榮幸能在此昭告讀者,這本小說可真是精采。如果你不曾沉浸在帕慕克小說的魅力之中,《我心中的陌生人》很可能會是擄獲你心的作品⋯⋯準備愛上這位平凡無奇的街頭小販吧,聽聽他的叫賣聲何以能迴蕩了數十載。——《英國獨立報》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2)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