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認的川菜專家,卻是英國人,扶霞的書寫改變了西方對中國飲食的印象。
◎ 新增中英對照索引
◎ 「西方世界的川菜代言人」奠基之作
◎ 「美食界的奧斯卡獎」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大獎,飲食寫作類決選作品
◎ 國際烹飪專家協會(IACP)飲食文學寫作獎、凱特懷特曼旅行與飲食文學獎
◎ 作家兼美食家張國立、梁幼祥、莊祖宜、黃國華、蔡珠兒聞香推薦
雄踞美國亞馬遜「美食史」、「咖啡與茶」雙料冠軍! 《紐約時報》經典暢銷巨作! 【獨家收錄】作者私房話:寫作靈感、內文拾遺、常見問答!
最簡單的食材,最強大的療癒力量── 預購即登上Amazon暢銷百大,掀起全球飲用西芹汁風潮! 重拾身心健康,你只需要這一杯!
・第一本以「臺灣節日糕點」為主題,介紹臺人過節、品用糕點的飲食生活文化 ・糕餅圖鑑:第一本繪製再現傳統節日所食用糕餅的插畫圖鑑 ・美味五角關係:結合節日歷史+各地習俗+糕餅+老店+職人,以文獻和採訪引爆傳統糕點的美味緣由
──食物好吃的關鍵在「科學原理」── 150個大廚不說,但你一定要會的料理技巧! 幫助你精準做菜、廚藝再升級! ★美國亞馬遜5顆星好評推薦★
亞馬遜、紐約時報2024年度暢銷書,引爆話題討論 全球熱銷近百萬本,版權售出逾30國 頭痛、過重、失眠、慢性疲勞、腦霧、三高、不孕、憂鬱......現代人經常出現種種不適,或許還算不上生病,但身體已在發出警訊。 許多人以為,這是年紀大的關係,其實問題出在代謝!
★ 上萬名學員.百位女醫.各界名人權威實證認可的健康飲食法 ★ 廚房小白都能輕易上手的零失敗料理食譜 ★ 139道實做性100%的料理食譜 《增肌減脂:4+2R代謝飲食法》 人氣女醫 王姿允 最新力作 從R2、R3、R4到R5,收錄139道中西式料理。 蛋、豆腐、蔬菜、蕈菇、藻類、肉類、海...
從吃早餐的小歷史,到飲食文化塑造現代文明的大歷史 就讓世界甦醒的味道──早餐!縈繞百年的文化美味,喚醒精氣神,滿足文化之欲 法國聖迪耶國際地理節獎、2008年聖德尼獎得主克里斯穹‧葛塔魯提醒我們:每天吃的早餐,早已累積了百年各國文化精萃!
日本紅茶研究第一把交椅、知名飲品「KIRIN午後紅茶」的商品顧問 磯淵猛所寫的「紅茶專門指南」!
香料的意義與人類永遠同在,它們的名字留下了言語的辛香, 呼應了多姿多彩豐富又重要的過往,教人驚喜不已。 從中世紀至今的香料史和廚房烹飪史! 香料,讓你身心和味蕾都歡欣鼓舞,為你勾勒世界的版圖!
廚房的魔法來自科學,一切都不是祕密! 為何大鍋煮的紅燒肉好吃? 冷凍食材如何解凍才能維持鮮度? 哪一種油可以控制油溫不過火? 蝦如何烹調才會鮮脆? 放冰箱的水果為什麼也會壞? 從豬、牛、魚鮮到蔬菜、豆、米、麵等, 全面解答廚房中的迷思與困惑, 解析料理中的科學原理,找出問題的答案!
從漁船到漁港,從餐廳到廚房 解密海中的新奇與新鮮,品嘗盤中的趣味與美味 在地、專業、實用、有趣 一部給海島子民的海味新指南,是美食之書也是風土之書 ★每篇末附檢索表,可迅速查閱各種水產特徵、產地區域、可食部位、料理方式
//// 天天都能喝‧晚餐超推薦 //// 纖維質x蛋白質一鍋滿足,15分鐘快速上桌 醣量低於40克x熱量低於500大卡,零罪惡感又美味可口 料理零門檻、瘦身期必備,一鍋就能快速完成一餐的瘦肚減醣湯
繼「斷捨離」「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術」後,另一種美好生活和自由心靈的練習 全球暢銷書《我家沒垃圾》Zero Waste Home台灣實踐版!中文版譯者的親身實踐 沒有垃圾的婚禮、生產、育兒、葬禮提案⋯⋯零廢棄生活比你想像的更簡單舒適 看作者從日常小事到人生大事,用環保玩轉人生,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
咖啡界近5年的巨變幾顛覆過去的50年── 暖化、通膨、供需失衡,導致高豆價時代即將來臨; 抗病又美味的混血品種崛起,高懸60年的金杯萃取理論已老; 科技與氣候的角力、產地的興衰、品種後製的進化、 杯測焙度標準、乃至萃取手法…… 第四波精品咖啡浪潮已成形! 本書詳細剖析因氣候變遷...
《雄合味》以「契合度」為定錨,在《雄好呷》之後,講述120篇全新高雄店家的飲食故事,從起源、遷徙到落地,串聯出更錯綜複雜的高雄身世;從深山寫到大海,擁抱著不同的族群與時代。看看百年以來,人如何對土地持續有愛,在食材面前始終懂得身段柔軟。 這不只是一本精準的在地飲食指南,更以味為引,找出時代...
★《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榮獲2020年「弗南梅森餐飲獎」(Fortnum & Mason Food & Drink Awards)最佳飲食獎 ★紐約名廚|丹.巴伯(Dan Barber)、原味主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英國名廚|湯瑪絲娜.麥爾絲(Thomasina Mie...
世界公認的川菜專家,卻是英國人,扶霞的書寫改變了西方對中國飲食的印象。
◎ 新增中英對照索引
◎ 「西方世界的川菜代言人」奠基之作
◎ 「美食界的奧斯卡獎」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大獎,飲食寫作類決選作品
◎ 國際烹飪專家協會(IACP)飲食文學寫作獎、凱特懷特曼旅行與飲食文學獎
◎ 作家兼美食家張國立、梁幼祥、莊祖宜、黃國華、蔡珠兒聞香推薦
從「邊疆民族研究者」變身國際川菜權威顧問
一九九四年,扶霞自劍橋大學畢業後,以研究中國邊疆民族的名義申請到四川留學。她發現自已對中式料理深深著迷,於是離開了教室,與大小餐館的老闆學習獨門菜式,甚至親身進入四川高等廚藝學校習藝,成為西方第一位正統川菜廚師。
從年輕外國女孩的廚藝修業筆記,看見中菜的烹飪技巧與深層文化
身為廚藝學校唯一的外國學生,扶霞除了學習烹飪的技術,也必須充分面對多樣的中菜技巧與複雜的名詞對應(像是「切」「片」「斬」「砍」「捶」「刮」「剜」都是不同的刀法)。逐漸地,她開始認識字典中沒有的艱澀字彙,對中文的掌握甚至超越了從前大學裡成績優秀的中國同學。
透過「外國視角」的旁徵博引,我們也將看見自己身在其中卻從未深究的飲食典故,像是商朝的名相伊尹以烹調的火候比喻治國、性格激烈的屈原在〈楚辭‧招魂〉對料理方式細膩的描寫、清代名詩人袁枚的飲食文學名著《隨園食單》等,都是她信手捻來的古人軼事。本書每個章節都附有相關飲食筆記與食譜,帶您作出書中讀到的好味道。
「西方川菜代言人」帶您遍覽中國著名菜系,一同思考「吃」的真諦
以複雜的川菜文化為起點,扶霞也將帶我們看到京菜、揚州菜、滬菜、客家菜、廣西野味、香港私家菜等不同菜系的風土與精神,一起體驗這些美食重鎮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生態。
從一位曾在飯桌上被皮蛋驚嚇的典型外國人,逐漸轉變為在蔬菜上看見一隻碧綠的菜蟲,卻開始思考「能不能吃」的專業料理人。從四川熱鬧的市場到甘肅北部荒僻的風景,從改革開放前的巷弄小攤到經濟起飛的奢華宴席,這部作品不只帶您看遍中菜百態,恰巧也記錄了中國飲食史上一段獨一無二的時光。
作者簡介
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
在牛津長大,於劍橋大學取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其後於倫敦亞非學院以名列前茅的優異成績獲得中國研究碩士學位。一九九四年,扶霞在獲得了英國文化協會獎學金補助後,前往中國四川大學就讀一年;其後在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接受了三個月的專業廚師訓練。著有《四川烹飪》(在美國以《天府之國》書名出版)、《湘菜譜》、《魚翅與花椒》、《一粒米》、《魚米之鄉》、《尋味東西》等數本暢銷書。
她在BBC中文頻道首度與中國當地電台合作時,擔任與成都電台合作的「吃東吃西」電台節目共同製作人,這是一系列以飲食為主題的雙語節目。她的文章曾刊登於各大報章雜誌,包括《金融時報》《紐約客》《美食家》《四川烹飪》雜誌等。她的作品也先後贏得了許多獎項。二○一○年,湖南省政府特別頒獎以肯定扶霞對湖南料理國際化的貢獻。
扶霞在最近十年裡,長期從事演講與烹飪示範工作,足跡踏遍了巴塞隆納、雪梨、紐約、加州、杜林、北京、上海與成都。她還曾擔任過中國烹飪旅行團的領隊。她目前主要擔任倫敦「水月巴山餐飲集團」的顧問,同時也是香港Black Sheep Restaurants的川菜顧問,他們合作的全新川菜餐廳「Grand Majestic Sichuan」,甫於2022 年2月開張。
譯者簡介
鍾沛君
台大外文系、輔大翻譯研究所畢業,專職中英同∕逐步口譯、書籍文件筆譯,譯有暢銷書《大腦、演化、人》、《與神共餐》、《切開左右腦:葛詹尼加的腦科學人生》。
專文推薦:
張國立(作家)
梁幼祥(美食評論家)
黃國華(文字工作者)
聞香叫好推薦:
Liz 高琹雯(Taster 美食加創辦人)
江振誠(國際名廚)
克里斯丁(Youtube 料理知識頻道 「Tings Bistro 克里斯丁」創辦人)
李廼澔(《尋食記》作者/中國文化大學語言中心助理教授)
洪愛珠(作家)
徐仲(飲食文化研究者)
曹銘宗(文史作家)
莊祖宜(飲食作家)
焦桐(飲食文化專家)
黃守正(阿正廚房創辦人)
廚師漢克(再春食堂主理人)
蔡珠兒(作家)
韓良憶(生活風尚作家/廣播主持人)
扶霞用她滿滿的熱情,敞開心扉完全接納了中華料理最真實、無保留的好與壞。同樣熱愛料理的我讀起來毫不費力,恨不得跟她一起壯遊四川!
──克里斯丁(Youtube 料理知識頻道 「Tings Bistro 克里斯丁」創辦人)
影響我從英美文學研究走向飲食文化研究的最重要著作之一。
──李廼澔(《尋食記》作者/中國文化大學語言中心助理教授)
扶霞融合外來的客觀視角與長年生活於中國的本土眼光,對川湘菜系做有趣的第一手報導,且不乏對當今充斥各地的一些惡質飲食習性進行針砭批判,想必會引起中文世界讀者的讚賞與共鳴。──莊祖宜(飲食作家)
這位幾度被視為「竊取商業機密」的英國女子,用她的狂熱四處追尋中國美食的精髓。──張國立(《張國立+趙薇的北京飯團》作者/知名作家)
本書對異邦讀者而言,是相當有趣的自述式旅遊書。對漢族讀者,卻提供另面的審思。
近代飲膳論述一昧媚洋、依西方標準貶抑自身飲膳文化。能捨棄抱殘守缺的傲慢,才能深掘自己飲膳文化的優勢!──黃守正(阿正廚房創辦人)
扶霞這位英國女孩雖然只是單純地記錄著她在中國學習做菜、蒐集食譜和品嘗各地食材的經過,但卻從食物的探索中,中肯地用食物寫出中國二十年來的變化。──黃國華(文字工作者)
從無法接受皮蛋到大嗑兔頭,從漫無目的的研究生到燒得一手好川菜的正統師傅,對於食物與文化,扶霞有著絕大部分廚師都自歎不如的行動力與熱情,是本相當適合廚師閱讀的純文字書!──廚師漢克(再春食堂主理人)
從川湘到淮揚,講伊尹又說香港,這本書,華人恐怕寫不出,因為沒她那眼睛,更沒那種文化拉扯的張力。──蔡珠兒(作家)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