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世界史研究第一人麥克尼爾集結一生研究心血之作,開創史學新論述
全書收藏109張圖表,標記人類五千年的歷史年表,涵蓋全球五大洲的地圖故事,記錄四大文明交融的痕跡
暢銷五十餘年的經典著作
歷史研究案頭必備
美國各大專院校世界史課程最愛
本書特色: 1.見微知著:透過隨處可見的地址,引領我們思考背後的身分、階級、種族等社會議題。 2.全球視野:橫跨美、歐、非、亞各洲不同國家的門牌號碼,展現各地的文化和風俗民情。 3.取材多元:從歷史資料到口述訪談,描繪出許多彷彿讓人身歷其境的故事。
這是一本容易親近的歷史讀本,全覽綜觀東南亞,擺脫過去僅將其視為殖民客體的偏頗角度,展現東南亞人作為主體的豐富性與活力,能帶給學者、學生和剛接觸東南亞歷史的人一段趣味盎然的閱讀體驗。
戰爭結束過後,凡事都要回歸日常, 有誰真正在乎原子彈落下後,廣島的真實景況? 在人們開始談論「新新聞主義」之前,一九四六年出版的《廣島》就證明這種寫作手法的力量—— 跳脫科學角度的報導,從人道主義的立場展開新聞調查! 來自六位廣島原爆倖存者的現場記憶,一位記者於二戰後轟動全球的逆風報導! ★★★...
從諸神相殺不止的海盜王國,到推崇平等與社會福利的民主國度 這中間的千年空白,就由本書來填補! 享譽國際的北歐社會學家,穿越斯堪地那維亞的神話與歷史 ※臺灣第一本北歐通史※
2015英國皇家文學學會翁達傑獎得主最新力作 伊斯蘭專家林長寬博士審校 走訪形塑伊斯蘭文明的十五座重要城市 回顧伊斯蘭千年璀璨歷史
雄踞美國亞馬遜「美食史」、「咖啡與茶」雙料冠軍! 《紐約時報》經典暢銷巨作! 【獨家收錄】作者私房話:寫作靈感、內文拾遺、常見問答!
1990年,當柏林圍牆倒下時,一個國家消失了。 在德國即將歡慶統一35週年前夕, 東德人民被忽略的生命經驗、被抹除的歷史篇章,將在此書再次重現。 忘掉過去你所知的東德刻板面貌, 抛開冷戰論述對他者的既定形象,只要願意直視東德, 將發現鐵幕之下,並非只有黑白的世界。 ★《經濟學人》:「本書希望世人...
▎「這些海盜就跟其他海盜一樣行徑卑劣。但是,當我們回想起他們的殘酷犯行,或是因為他們駭人聽聞的破壞與其他殘忍之舉而倒抽一口寒氣時,倒也不能忘記他們的紀律、堅忍、同袍情誼與武德,讓他們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所向披靡、最大膽無畏的族群,無人能夠比肩。」──溫斯頓.邱吉爾 ▎「『難』不過舉手之勞,『不可能...
「這個國家的人毫無羞恥心嗎?」 美、法、德、瑞等各國使節團、官方紀錄,一致質疑。 這是一段 新政府覺得丟臉,強迫人民穿上衣服, 進而衍生出一連串 遮掩副作用、偷窺 的黑歷史 ?! 下町老街的公共浴場、混浴傳說,默默隱藏在角落的裸露書刊,社會上瀰漫一股壓抑氣氛…... 老一輩的常說,日本人有禮無...
全球暢銷逾50萬冊的「The Shortest History」系列 最切中當前世界局勢的作品 ※※※※※※※※※※※※※※※※※※※※ 越害怕戰爭,就越應該了解戰爭。 國際權威歷史學家與軍事專家格溫‧戴爾 將五千年的戰爭史濃縮成一本引人入勝的小書 只要一個下午,就能了解人類為何發動...
前任社長沈西城刻下梳理五十年代至今香港武俠小說的發展,如何由全盛至衰落;亦說明環球出版社如何把握時代的脈絡,辦成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武俠小說雜誌。另外,亦會回顧《武俠世界》的四位總編輯──蹄風、鄭重、沈西城與王學文的工作,探討這本刊物的經營方式與出版方針。
這是一部與眾不同的美國通史:本書以宏大、獨到且細緻的視角重寫美國歷史,揭露美國開國以來壓迫美洲原住民、非裔美國人和墨西哥移民的種種黑暗面,追溯美國種族主義和擴張行徑的根源,並予以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讀來大開眼界、動人心魄!
《榮耀之城.伊斯坦堡》姊妹作 喜愛羅傑.克勞利《財富之城》的讀者,千萬不能錯過的威尼斯全史 「中古歐洲三部曲」作者拉爾斯.布朗沃思評價:「(麥登)是位不世出的天才,一位可以把故事說得扣人心弦的嚴謹學者」 現代資本主義的發源地、民主共和國家的先行者 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地中海世界的唯一霸...
最會說故事的歷史作家!! 「地中海三部曲」作者羅傑.克勞利又一令人讚嘆新作 氣勢磅薄、衝擊力十足!! 香料,十六世紀形塑現代世界的大競賽!! 香料史上的地理大發現 葡、西兩國遠東大對決 十六世紀最驚駭、刺激的海上長征 開啟強權帝國殖民序幕
四百餘年的大英帝國為何自世界霸權的位置墜落, 而讓二十世紀成為美國的世紀? 如果歷史能夠重來,曾經的「日不落國」能否免於走向黃昏的命運? ★☆★本書榮獲第六屆山本七平賞、第五十一屆每日出版文化賞★☆★
這是一本關於法國的古今全史,也是一紙寫給法蘭西的情書 英國大眾歷史作家界的祖師爺諾里奇爵士,以幽默風趣、引人入勝的筆調, 引領讀者走進「高盧雄雞」兩千年的迷人歷史 *** Amazon 4.2分、Goodreads 4.0分 讀者好評 *** 《牛雜》《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旁觀者》《星期...
生物學角度全新解析《人類大歷史》 讀懂歷史與文明前,先讀懂生物學 「年度新思維作家」達奈爾 橫跨遺傳學、生物學、生理學和心理學 揭示形塑人類文明的合作與衝突、貿易與掠奪、瘟疫與戰爭
★ 探索現代人的酒櫥或者流連酒吧吧檯後方各種酒類的起源,令人大開眼界! ★ 從古至今以酒作為醫療用途,到中世紀鍊金、製藥、蒸餾技術的發展,再到如何步入人類生活中隨手可得的飲料之一,歷史典故在作者筆下,就如晶瑩剔透的利口酒,透明卻有各種芬芳。 ★ 附有經典酒譜,讓你也能成為調酒專家,了...
世界歷史繞不開的山頭,非軍事迷也需要的知識座標 對史上最重要戰爭的認識,不能停留在上個世紀! 二戰研究第一把交椅、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沃夫森歷史獎得主 李察.奧弗里 Richard Overy 匯聚40年的封頂之作 活動時間:即日起~2024/8/27 活動辦法:於活動截止日前,領取《二戰(讀墨試...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當代中東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極端主義、恐怖分子為何成了中東世界的代名詞? 1979年為什麼是中東歷史重要的關鍵時間點? 1979年,伊朗革命、麥加禁寺圍困事件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相繼發生。金姆.葛塔在《黑潮》中,透過廣泛而細膩的調查,詳盡剖析這三件關鍵大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對西亞地區往後的歷史...
從零開始的圖解戰爭史!入門必讀! 以戰爭切入,加入簡潔敘事、有趣插圖、戰役地圖,帶領讀者輕鬆獲悉從古至今的55場世界重大戰事概要!
宏觀世界史研究第一人麥克尼爾集結一生研究心血之作,開創史學新論述
全書收藏109張圖表,標記人類五千年的歷史年表,涵蓋全球五大洲的地圖故事,記錄四大文明交融的痕跡
暢銷五十餘年的經典著作
歷史研究案頭必備
美國各大專院校世界史課程最愛
為什麼學歷史?為什麼研究世界史?
來自一位歷史學家最誠心的回答:
「我們定當窮盡祖先留給我們的語言與智慧,相信必能找出滿足所有人、在所有時空下都成立的真理。」
──史學經典《西方的興起》、《文明之網》作者 麥克尼爾
威廉.麥克尼爾這部廣受好評的單冊世界史強調中東、印度、中國與歐洲這四個舊世界文明,書中尤其著重文明在歷史中的互動關係,並網羅近期的考古發現。本書涵蓋了文明的所有層面,包括地理、交通、科技與藝術發展,不僅內容包羅萬象,連文字也引人入勝。
本書也詳盡介紹了現代歷史,穿插了許多圖片、地圖與年表,並在每部結尾處附上書目提要,提供進一步閱讀的書單。書中簡明的敘述與無所不包的介紹,非常適合做為學習世界史的閱讀書籍。
作者簡介
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
1917年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畢業於芝加哥大學,之後在康乃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曾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歷史系,為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
曾任美國歷史學會(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主席,開啟宏觀歷史研究的學派。麥克尼爾治學嚴謹,著作等身。1963年出版的《西方的興起》享譽全球,更在1964年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肯定,是一部兼具學術性和通俗性的歷史著作。
麥克尼爾探索舊世界文明如何相互影響、西方文明在過去五百年間發生的巨變等等,對史學理論發展有莫大的影響。尤其不同於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等人主張文明是個別、獨立地發展,麥克尼爾強調文化之間彼此融合。
麥克尼爾因其對歐洲文化與科學的卓越貢獻,而於1996年成為第一位榮獲荷蘭政府基金會伊拉斯謨斯獎(Erasmus Prize)的美國人。
麥克尼爾著述編纂的作品多達二十餘部,包括《西方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 1963)、《歐洲的草原疆界》(Europe’s Steppe Frontier: 1500-1800, 1976)、《歐洲歷史的塑造》(The Shape of European History, 1974)、《瘟疫與人》(Plagues and Peoples, 1976)、《權力的追逐》(Pursuit of Power, 1982)與《舞蹈、軍事操練與人類歷史》(Keeping Together in Time, 1996)與《威尼斯共和國的故事:西歐的屏障與文明的窗口》(Venice: The Hinge of Europe, 1081-1797, 2009)。麥克尼爾與兒子羅伯.麥克尼爾合著有《文明之網:無國界的人類進化史》(The Human Web: A Bird’s-Eye View of World History, 2003),並與其他學者合編了牛津系列叢書,《世界史讀本》(Reading in World History)。
譯者簡介
黃煜文
臺大歷史所碩士,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氣候變遷政治學》、《鴨子中了大樂透》、《為什麼是凱因斯?》、《歷史的歷史: 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等多部作品。
一部完整的世界史,結合了清晰的地圖、圖片和實用的書目指引。
──美國西喬治亞州立大學教授阿朗‧麥康瑞(Aran S. MacKinnon)
麥克尼爾把人類歷史視為一個整體,而人類歷史也一直朝這個方向發展,到了我們這個時代,人類歷史確實已成為一個整體……麥克尼爾讓複雜的故事變得簡明易懂。
──《歷史研究》、《二十世紀美國法律史》作者、英國歷史學家 阿諾德‧湯恩比(Arnold Toynbee)
《西方的興起》的作者,其著作再次顯示其廣闊的視野與綜合繁複史事的卓越能力。麥克尼爾尤其善於將各文明模式串連成一個整體,並解說其中意義,包括文明間的學習與衝突,以及全體文明對世界歷史的貢獻。
──美國歷史學家 喬弗瑞‧布魯恩(Geoffrey Bruun)
麥克尼爾的研究是一部真正的世界史,整合了傳統的西方文明和世界其他豐富的文明。
──美國格魯學院教授 詹姆斯‧布朗(James A. Brown)
麥克尼爾如何把全球幾千年來經驗世界中的史實組織起來,融會貫通呢?他一方面有意邁出艾克頓和魯賓遜在通史上的權威,另一方面活學活用湯恩比的理論,並且融會人類學學者的文化模式為一爐。當然其中也需要個人智慧,才能成一家之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周樑楷
由於這本書的啟發,後來許多學者開始跳出區域研究或個別文化的研究,分別注意到大文化區之間的彼此交流和影響。現在的歷史教學與研究,世界史已是顯學。過去以國家歷史為主題的史學,竟在逐漸轉變為全球史觀。從這個角度看,麥先生的書,的確有發蹤之功。
──中央研究院院士 許倬雲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