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隔簾錄》是清代文白相間中篇豔情小說。又名《抱影隔簾錄》。四部。分題“錢塘韓景致瑜樓撰”“錢塘陳景戲春翁閱”“錢塘王隆愁癡人補閱”“錢塘魏素珠吹簫媼訂閱”。作者生平不詳,或非漢人所作,成書於清末。
現存主要版本有日本刊本;日本抄本;日本“滿娛樂散雲史”抄本,藏荷蘭萊敦大學漢學研究院圖書館。1978年日本名古屋鬼磨子書房“豔文學叢書”影印日本刊本及日本抄本,1997年臺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無邪匯寶外編”《東方豔情小說珍本》排印日本刊本及日本抄本。
《花影隔簾錄》又稱《抱影隔簾錄》,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花影隔簾錄》,署「錢塘韓景致瑜樓撰」。第二、三、四部分題為《抱影隔簾錄》;第二部分署「錢塘陳亻景戲春翁閱」,第三部分署「錢塘王隆愁癡人補閱」,第四部分署「錢塘魏素珠吹簫媼訂閱」。此書現存日本名古屋鬼磨子書房影印本。
收於揖可磨慟主編之《豔文學叢書》(名古屋,一九七八)中,書名為《抱影隔簾錄》。此書第一部分《花影隔簾錄》,據日本刊本影印。上有訓讀符號。此部分用文言寫。每頁十行。行二十一字。計八頁。故事未完。第二、三、四部分皆為手抄影印本。比較揖可磨慟手寫的筆跡,《抱影隔簾錄》抄者可能是此人。抄本未注明出處。抄者漢文程度較低,錯、白、俗字滿目,又雜日式漢字之俗體字,辨識為艱。句式語法不敢恭維,難以卒讀。
後三部分女主角及部分人物雖同《花影隔簾錄》,但故事不相接續,文字全不相同,可知非同一人手筆。《抱影隔簾錄》語言在文白之間,文理半通不通,顛三倒四,用辭習慣又多不同。此種情形觸目皆是,不勝枚舉。只需讀一頁書,即可知非以漢語為母語者手筆,揣摩為日人且漢語程度極差者所為。儘管如此,為保持該書原貌,錄入者不敢做任何修改。此書故事頗得彼邦部分人士喜愛而不獲全帙,有若干人分頭續貂之嫌。各部分貌似連續,而重疊更多,因此故也。此書末有跋,署「光緒己卯(1879)年仲秋錢塘溪衙梓於自跋」,此跋語亦半通不通。其「錢塘」某某云云,亦應為日人續書者假託漢人。此僅錄入者一人之管見,供讀者參考。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本網站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未成年者請勿瀏覽與購買限制級商品。(未成年之判定以當地國家法律規定之成年年齡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