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存在著就好
0 篇書評

只要存在著就好

我們需要的,都只是一個安身之地 - 一個臨床心理師的照護現場手記

居るのはつらいよ:ケアとセラピーについての覚書

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5/2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9656820
  • eISBN: 9786269656868
  • 字數: 141,369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1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這本書,是在講述「存在」如何被各種聲音威脅,又如何被各種聲音努力守護的故事。
  
  作者以自身的心理工作經驗為本,藉由一個個照護者和被照護者的生命歷程,
  描繪脆弱的心靈所背負的重量與糾結,以及人們為了「存在」所做的努力和相互扶持,
  在人情小說般生動鮮活的情節中,並以精妙的對比形式穿插解說相關的心理學知識,
  映射出【心理照護】與【心理治療】為一體兩面的真義,以及其中隱含的嚴峻現實,
  敘事、抒情與論理之間流暢轉換,使本書兼具思考深度、人性溫度和精彩的可讀性。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80

    心理諮商創舉 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完美結合心理學的經典之作 授權10個語言版本,自1997年起長銷20多年 ────────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

  • 電子書: NT$ 280

    瘦下來的關鍵不是少吃多動, 而是揭開我們最不願承認的事實, 看見埋藏心中變胖和想瘦的為什麼, 找到躲在脂肪背後那個原來的你。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胖子,減肥以後又復胖,根本理所當然。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瘦子,變胖以後該做的,不過就是「復瘦」而已。 不要說你從小就胖,每個人出生時都差不多...

  • 電子書: NT$ 280

    ★《高敏感是種天賦》百萬暢銷天后伊麗絲.桑德全新力作!★ 寫給看見親近之人受苦,難以置身事外的我們。 當所愛之人面臨失戀、失婚、失業、生病……的人生低潮, 如何開啟一場療癒對話,才能讓我們化支持為有效力量? ──學會諮商心理師的對談技巧,用有效對話,撫平所愛之人的情緒與傷痕。── ...

  • 電子書: NT$ 259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1動人新作。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 「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 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 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8個令人泫然欲泣的真實生命故事...

  • 電子書: NT$ 266

    日本亞馬遜書評4.6高分盛讚! 前日本自衛隊資深心理教官、諮商心理師專業合著 你不是孤軍奮鬥!努力後,短暫的黑夜終會迎來和煦的白日    

  • 電子書: NT$ 266

      你曾陷入這樣的困境嗎?   明明一整天什麼都沒做,卻累到不行。   想好好愛自己、朝夢想前進,但一天過去,你又沒力氣了。   如果你常常覺得心很累,連呼吸都令你疲憊,   失去對生活的熱情,也找不到「自己」真實的模樣,   也許,情緒內耗正在偷走你的人生。

  • 電子書: NT$ 210

    ‧全球暢銷書《高敏感是種天賦》作者傾力新作 ‧論述簡潔,案例豐富,並提供15種內疚清理工具和練習 ‧周志建、許皓宜、蘇益賢等多位專業心理師聯合推薦

  • 電子書: NT$ 336

    你是真心在討好,還是不敢當壞人? 跳脫童年習得的討好模式 找回善解人意與自我尊重的平衡   

  • 電子書: NT$ 294

    ★ 首本以華人視角探討IFS的心理學專書 ★風行歐美的革命性心理療法! 「我們都有缺陷,也都值得被愛; 我們都會犯錯,同時也在成長。」—留佩萱

  • 電子書: NT$ 285

    ★★德國亞馬遜暢銷心理學和精神病學★★ 你是否注意過, 自己的性格在經歷人生的重大事件後有所改變? 上小學的第一天、決定人生方向的一次考試、進入職場、 建立家庭、迎接第一個孩子、至親離世…… 究竟這些人生經驗會如何影響我們的人格?

  • 電子書: NT$ 336

      本書是作者史蒂芬妮.胡以自身的人生故事為出發點,透過心理諮商展開對創傷的細膩解讀。創傷或許永遠無法痊癒,但史蒂芬妮接受這場畢生的戰鬥──除了挖掘埋藏於記憶最深處的腐屍爛骨,並試著拼湊完整的自己,更重要的是主動去改變自身與診斷結果之間的關係,重建對於自我的認知。即便傷痛有如藤蔓、吞沒了她整副身軀,...

  • 電子書: NT$ 280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2年療癒大作。 有一種痛,我們難以述說──羞辱創傷。 而隱藏在「為你好」下的羞辱創傷,更難以辨識。 羞辱創傷,是我們教養文化裡, 最沉痛巨大的傷害。

  • 電子書: NT$ 0

    ★《高敏感是種天賦》百萬暢銷天后伊麗絲.桑德全新力作!★ 寫給看見親近之人受苦,難以置身事外的我們。 當所愛之人面臨失戀、失婚、失業、生病……的人生低潮, 如何開啟一場療癒對話,才能讓我們化支持為有效力量? ──學會諮商心理師的對談技巧,用有效對話,撫平所愛之人的情緒與傷痕。── ...

  • 電子書: NT$ 294

    人生四千個禮拜,不夠我們每次都做出漂亮的選擇。 關鍵四堂心理學,讓選擇變簡單   ★諾貝爾獎得主康納曼:「本書證明了選擇越少,反而越好。」   ★授權20國以上、goodreads萬人好評,暢銷20年心理學經典   ★TED演講破除千萬人的迷思,台下遍布金融、零售、餐飲、廣告、娛樂業者

  • 詳細資訊

    願每顆心靈找到自己的避難所,
    在脆弱或傷痛時有所依靠、彼此慰藉。
    【朝日新聞大佛次郎論壇賞╱紀伊國屋人文大賞╱每日出版文化賞】
    榮獲日本三項人文大賞.最觸動人心的療癒書寫

      原地繞圈的平凡日常、看似無意義的生活片斷,
      構建成了一個祕密基地,讓受傷的心暫時安歇,讓存在得以被守護……

      頂著顯赫的京都大學博士頭銜,臨床心理師東畑開人幾經波折,才在沖繩的精神科診所找到工作。
      他一心要在醫療現場實現理想,沒想到卻從此掉進了神秘的兔子洞……
      到職當天,護理師大叔主管就擅自幫他取了「阿東」的小名,
      而阿東被指派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到日間照護病房——「先坐在那裡」。
     
      就只是「坐」著,讓時間靜靜流過,什麼都不「做」嗎?
      結果才撐不到一分鐘,他就覺得好難熬!
      畢竟在他所熟悉的世界,總是認為要有事可「做」,才有資格「存在」。
     
      事情越來越不受控,他原本以為自己是來做【心理治療】,能引導病人挖掘內心、面對傷口,
      結果諮商案件寥寥無幾,他一整天幾乎都是待在日間照護病房,
      為慢性精神病人提供【心理照護】,陪伴腦中充斥著各種聲音、難以存在於當下的他們,
      融入不變的日常、穩固內心的安定,一起「坐著、存在著」就好……
      
      這樣就可以了嗎?這算是在工作嗎?
      只是這樣存在著,有任何意義嗎?難道不該給他們更積極的幫助嗎?
      
      往後的四年,這裡的員工和病人,讓阿東歷經了一連串思想與情感上的衝擊和洗禮,
      在一起歡笑、感動、疑惑、苦惱,一起打球、抽菸、兜風、玩了一輩子份的桌遊後,
      他終於明白「只是存在著」的價值,也對「照護」的本質、「活著」的多樣性有了另一種體會……
      
      這本書,是在講述「存在」如何被各種聲音威脅,又如何被各種聲音努力守護的故事。
      
      作者以自身的心理工作經驗為本,藉由一個個照護者和被照護者的生命歷程,
      描繪脆弱的心靈所背負的重量與糾結,以及人們為了「存在」所做的努力和相互扶持,
      在人情小說般生動鮮活的情節中,並以精妙的對比形式穿插解說相關的心理學知識,
      映射出【心理照護】與【心理治療】為一體兩面的真義,以及其中隱含的嚴峻現實,
      敘事、抒情與論理之間流暢轉換,使本書兼具思考深度、人性溫度和精彩的可讀性。

      ●承受家暴傷痛的淳子為了盡快回歸社會,而勉強自己積極生活,於是又再度崩潰……
      ●抗拒不了戀愛的隆司,每當愛上一個女孩,內心的「白熊與鯨魚」就會展開對峙爭鬥……
      ●南風原一直在想像中打磨著石頭,要填補腦中的空洞,才覺得自己沒有被困住……
      ●月球住民裕次郎爺爺總是踩著有趣的公雞舞步,帶著大家擺脫生活的重力飛到月世界……
      
      這不只是他們努力「存在」著的故事,也映照著我們的處境——
      在人生中的不同場域,我們也都在努力地「存在」,
      尋找著能無條件被接納、放心把自己交託出去的地方。
      然而,我們也往往會被外在的框架、要求所脅迫或蒙蔽,
      擅自否定了自己與他人「只是存在著」的權利,失去內心的餘裕和彈性。
      願我們帶著理解與善意,習慣他人的照顧、也承擔對方的依賴,
      讓心在彼此的「照護」中適得其所,讓生活在每一天的「存在」中具體成形。

    作者簡介

    東畑開人

      臨床心理師、公認心理師、京都大學研究所教育學研究科博士,專攻為臨床心理學、精神分析、醫療人類學。曾在沖繩的精神科診所工作,之後於十文字學園女子大學擔任副教授,現為「白金高輪心理諮商室」主持人。以沖繩的工作經歷寫成本書後,連獲【朝日新聞大佛次郎論壇賞╱紀伊國屋人文大賞╱每日出版文化賞】三項人文作品大賞,並推出漫畫改編版,成為備受矚目的新銳暢銷作家。著有《大笑的荒野醫生》《日本常見的心理療法》《心消失到哪裡去了?》《在什麼都能尋獲的夜晚,只有心遍尋不著》等書。

      Twitter:twitter.com/ktowhata
      IG:instagram.com/kaitotowhata

    譯者簡介

    楊詠婷

      輔大大眾傳播系畢業,曾任出版社日文編輯,現為專職譯者、選書企劃。譯有《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上班時,別演太多內心戲》(仲間出版)《給不小心就會太在意的你》等書。

      E-mail:norikoyang1973@yahoo.co.jp

    媒體推薦

    陪伴推薦

      吳佳璇 精神科醫師、作家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方格正 臨床心理師
      鄧善庭 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 心理學作家、Podcaster
      方億玲 而立書店店長

      作者不甘埋首於學術生活,一頭栽進沖繩的日間照護病房,他不只和這裡的工作人員及病人一同揮灑四年的汗水,更在內心反覆辯證心理治療與心理照護的真義。因為體悟到「存在」的多樣性與艱難,他不再獨尊諮商室的心理治療,更極力呼籲心理照護不應一昧績效導向,將容許「只要存在著就好」的照顧,全數轉成有明確復健目標的措施,消滅精神病人最後的避難所。——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佳璇

      我跟作者有著太多相似之處,阿東不小心掉進去的日照病房,對心理師而言才是真正困難的地方。阿東面對的挑戰是,沒有人主動求助,他不知道怎麼做才會幫到這些人,於是他拚了命想弄懂日照病房的本質,究竟這一切能帶給看似無望的病人們什麼?自己的角色又是什麼?這本書起初俏皮輕鬆,但細細讀著,便能發現阿東很認真地試著回答這些問題,而讓人欣慰的是,世上還有阿東這樣的理想主義者。——臨床心理師 方格正

      和某個人共處在一個空間,各自做各自的事,甚至沒做什麼、也不刻意交談,就能輕鬆自在——這樣的相處就是陪伴;而能夠陪伴,在心理上就提供了安身之所。我曾在日間留院病房實習,也在那邊學到很多,包括體驗到「陪伴」的重要性。對心理照護來說,陪伴就很重要,像是某段時間一起規律地生活,這規律的生活本身,就能安定心神、維持健康。——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心理諮商中攸關成效的要點之一,就是讓人體驗到「原來我值得被聆聽、被尊重、被關心」,是一種被允許「存在」的感受。「存在」這件事看似理所當然,其實不少人都在苦苦掙扎,如果你也感受到「我不應該、我不值得活著」,這本書或許能帶領你從不同角度思考,人的「存在」到底蘊含著什麼樣的意義。——諮商心理師 鄧善庭

      其實光是「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生命的祝福。推薦這本書給想要練習陪伴別人,卻連自己都無法好好陪伴的你。——心理學作家、Podcaster 海苔熊

      「覺得自己毫無問題的人,才更需要認識心理諮商。」願意接受自己需要幫助,無關乎有沒有心理問題,也無關乎正常與否。人在生命中因空缺與無力而抵達失落,但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很努力地撐著,唯有真心接納每刻的自己、誠實面對自己的脆弱,我們才會越來越完整。——而立書店店長 方億玲

      以臨床心理師的工作經驗為本,突顯出照護體系的嚴峻現實,關於心理照護與心理治療的差異,也以創新格局的文體明確揭示,是一部精闢易懂、深具啟發性的佳作。——朝日新聞大佛次郎論壇賞選考委員 酒井啓子

      以身而為人的視角,捕捉、詮釋了「只是存在著」的不適感,以及隱含其中的真義。現今儼然是以「生產力」來衡量人的價值,但每個人都有脆弱與無助的一面,我們「不該以犧牲別人的自由為代價,來獲取一己的自由」。——紀伊國屋書店人文大賞選考委員 池田匡隆

      心理照護與心理治療並非是油水互斥的關係,而是可以混合的成分,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體察、確認最適合自己的「存在」模式。「存在大不易」,卻值得我們推敲吟味,這或許是作者想投遞的訊息。——「文鳥實驗室」人文網站

      這本書有如一部暖心、有趣又充滿感動的人情娛樂小說,除了是關注照護服務者必讀之書,也是為疲憊、倦怠的人們準備的療癒之書。——紀伊國屋新宿本店書店員 玉本千幸

      作者收起自身領域的「治療」寶刀,徒手實踐「照護」工作,並且在「人如何活著」的開放基礎上,不斷探究治療與照護的真義。將照護比作生活、治療比作人生,或將兩者以圓與線對照,也是少有的洞見;終章述及照護業界的經濟性時,融合臨床心理實務和社會學雙重觀點的探討,更是出類拔萃。——東京大學醫學系教授 笠井清登

    讀者佳評

      ◎看了這本書,我才理解自己為何總覺得格格不入,原來,我也一直難以「存在」於身邊的環境、一直在尋求安身之地。作者說的雖是精神科日照病房的故事,討論的其實是所有人類的處境。

      ◎這本書讓我明白,這個社會,包括我自己,都不允許自己「只是存在著」,這讓我不知不覺受傷了。我告訴自己,未來無論如何,都不要無意識地剝奪別人「存在」的權利,也希望自己活得更自由、輕鬆,努力認同自己的「存在」。

      ◎這本書讓我理解到,對心靈生病的人來說,找到一個能夠「只是存在著」的地方有多麼困難,看似平凡的日常又有多麼寶貴。感覺人只要失去「正常行動」的能力,似乎就連「存在的價值」都被否定了,希望世上所有人都能對「人」更溫柔、更包容。

      ◎獨特、輕妙的寫作風格易於閱讀,作者對於自身和登場人物的心路歷程,以及無法適應社會的人 只想尋求安身之地卻難以如願的問題,皆有生動、明晰的描繪與闡述,並且剴切剖析了精神醫療的執行現狀和社會矛盾,也十分值得相關專業人士閱讀。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