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獎作者洪芳怡繼《曲盤開出一蕊花》後又一重磅作品
★以歌曲為本位,全方位導聆上百首戰後經典臺語流行歌
★以深夜廣播節目概念精心企畫,讀字聞聲,欲罷不能
★金蝶獎設計師黃子欽操刀設計前導音樂概念專輯,驚豔呈現
一個不會任何樂器,也不懂得使用錄音控台的人, 卻能贏得八座葛萊美獎,被歐美音樂界的巨星視為「傳奇」。 我不懂音樂,但我很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作者 里克・魯賓
這是最接近我們的一本巴布‧狄倫 馬世芳嘔心瀝血之作,你將讀到他對狄倫最深的愛與敬意 「狄倫窮畢生之力,以過人的詩情和想像力,在歌裡構築了一個幽深而複雜的『美國』,那是如夢如謎的迷宮,也是現世和歷史的倒影。」──馬世芳 關於本書: ★本書係以2020年馬世芳在誠品信義「巴布‧狄倫六講」講堂內容為底...
“I want the finer things in my life. So I hustle. ” ★《紐約時報》商業書暢銷NO.2:「一本寫給兼具膽識與品味之人的商業策略書。」 ★嘻哈音樂家傳記 NO.1,亞馬遜4.8顆星、超過8,000則感動評價 ★橫掃嘻哈圈、拿下葛萊美、打造影集帝國──...
英國BBC熱門系列節目《音樂的故事》精華文字版 附珍貴史料照片及作者推薦聆賞曲目 本書顛覆以音樂家生平拼湊的斷簡殘編 用最宏觀的視野,探索音樂革新帶來的人類歷史改變 由當代作曲家古鐸撥開音樂起源的層層迷霧 帶你一同聆聽隨著時代變遷而進化的聲響 知名樂評家焦元溥專文導讀 吳家恆、...
演出還看譜,那就遜了喔! 從記法╳找音法╳創作法, 理解了再記憶,渾然一體忘不了! 接著彈哪個音,這與和弦進行有關? 音樂有它傾向的前進模式?…… 和弦進行是樂曲優美流暢不可或缺的要素! 理解和弦進行的結構既能讓你很快地記譜,還能豐富演奏表情。
國際知名音樂家坂本龍一第一部正式自傳。 親身敘述前半生,不斷迴盪在生命中的音樂。 全書選錄自歷時2年又2個月的長篇專訪。 小時候,我就感到非常納悶,人怎麼會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坂本龍一
【台日同步出版,坂本龍一最後親校作品】 創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世界級的音樂家.人生的精彩終章 從《音樂使人自由》到《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以文字為樂器書寫留給後世的決定性自傳。
當今音樂世界第一套、第一手頂尖鋼琴家訪談錄──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12週年最新版! 藝文名家呂紹嘉、林懷民、張艾嘉、幾米、楊照、詹宏志 傾心推薦! 創作歌手安溥 設計統籌‧繪圖 獻給音樂人,更送給所有人!
總的來說,關於小提琴家族的全面資訊——從歷史背景到技術細節,從工藝到市場考慮——本書為任何有興趣了解、選擇和維護小提琴的人提供了全面的基礎。無論您是音樂家、學生或收藏家,這些知識都可以讓您欣賞這些非凡樂器的藝術性、聲學效果和文化意義。 ──納斯蘭‧納維Nasran Nawi 馬來西亞國家交響樂團...
即興只需5+1音! 不背不記不勉強,憑音感+肌肉記憶, 即興出聲瞬間,全世界耳朵都給你! 本書特色 ●即興好用13種技巧:拉長音、彈奏休止符、搥弦、下行、上行、勾弦、顫音、改變八度、推弦、拆解、滑音、模仿貝斯樂句、改變拍子 ○零樂理門檻,只教流行‧搖滾樂的即興方法 ●專屬音樂...
想寫歌玩玩看,毫無頭緒不知從何開始…… 下載軟體了,摸索半天總是不到要領…… 誰都可以作曲‧玩音樂‧寫自己的歌! 不會樂器、樂理一竅不通……都OK
本書以14篇深度訪談為主軸,探究澀谷系狂潮的誕生、傳布與演化,不只有90年代當時各擅曲風的音樂創作人與DJ,在那黃金時代中活躍於音樂現場的關鍵要角也一一現身說法:唱片行店員、夜店店長、評論鑑賞家等,還收錄了吸取澀谷系養分的新生代音樂人訪談。透過兼容中心與外圍、多重角度的交織映照,首度立體還原澀谷...
本書是根據皇家音樂學院最新修訂的一至五級樂理課程內容編製的。 作者編寫樂理書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有系統地理解、掌握音樂基本知識,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音樂作品或琴譜例子進行講解分析,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自學能力,懂得樂理教學的基本方法。 本教材在內容安排上,也具有一定的靈活...
超過40萬訂閱人氣YouTuber 收錄歷年來在YouTube頻道「NiceChord 好和弦」 最受歡迎的80道音樂主題 不管你是做音樂的人,還是聽音樂的人──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然後把台灣的音樂變得更好吧!
~請你斟酌聽,聽出時代的心聲~
若是不經意,只知道歌詞說心碎;
仔細聽,就聽得到心神碎裂之聲;
掏出心來聽,還能聽見靈魂碎片裡的渴望與吶喊。
是音樂,讓經歷過悲劇的人在歌曲的聚散離合中找到生路,
且在多愁善感的耳朵裡聽出前世今生的糾纏。
~ 洪芳怡~
如果說,一個大時代是面,音樂人的生命史是線,那麼歌曲就是點。
歷史事件是一回事,怎麼認知歷史又是另一回事。文字與視覺所傳達的觀點通常是外顯的,而音樂與聽覺所蘊含的符號秩序卻是隱晦而幽微的,解碼後展開的音聲世界往往迥異於表象,更加貼近無以名之、難以言喻的情感層面,是每個時代最凝鍊的文化結晶。
如果讓貼近塵俗泥土裡的庶民音樂為自己發聲,聲音會開闢出一條時間通道,我們將會訝然發現,那個表面上不講求原創、充斥翻譯歌的年代,實際上卻突破了仿冒品、複製品的侷限,如同奇花異草般,數量龐大,禁而不絕,生命力旺盛,風姿萬千。
《今夜來放送》在臺灣流行音樂史的時間軸線上,是作者前作《曲盤開出一蕊花》的續篇,但敘事架構與編輯風格二者大異其趣。若說曲盤一書企圖追求的是百科全書式的寬廣與重量,那麼此作則是聚焦於每一首歌曲的工筆細描,探索其內在魂魄,直接以聲音來感知時代。
作者運用宛如新印象派以無數小圓點細綴成大片景緻的畫風筆調,嘗試以大量經典「臺語流行歌曲」的細細剖析撐起時代這片畫布,更透過「臺語流行歌曲」交織出常民生活的血肉,鋪陳出有聲有色、生猛活潑的臺灣戰後庶民文化史。
全書七章,以近五十篇文章,細剖精描百多首經典臺語歌曲。前二章討論戰後至本土黑膠唱片開始量產的一九五七年間,音樂創作人與歌手的努力與心血;第三至第七章則分別以市井街聲、情歌、懷鄉曲、口白歌、主題系列等方向,探討一九五七至一九六九年間,戰後臺灣流行歌最豐富生動的五大子題。
本書編輯概念是將書設定為「臺語流行老歌」的深夜節目,作者化身音樂文學DJ, 邀請讀者和她一起共「酗」時代情歌。展讀前,特別企劃製作了圖文前導彩頁,以DJ精選時代音樂人概念專輯的方式呈現。涵蓋四位重量級歌手與兩位音樂創作人,以精心設計的六張彩色黑膠,搭配作者點評與推薦歌單,向那輝煌燦爛的臺語流行歌黃金時代獻上敬意。
那些不該被遺忘的臺語流行歌,是一幕幕反覆重現的人間風景,是剪不斷的浮世情感,將無盡流轉,持續傳唱。
好評推薦
文 香︱青春歌后
紀露霞︱寶島歌后
蔡振南︱歌手/演員/製作人
謝銘祐︱唱片製作人/詞曲作者
劉國煒︱資深音樂製作人
瓦 力︱瓦力唱片行/音樂與鄉愁的murmur患者
石芳瑜︱作家/永樂座書店主人
李明璁︱作家/社會學者
吳家恆︱數位傳聲製作總監
鄭順聰︱詩人/臺文作家
蘇致亨︱《毋甘願的電影史》作者
陳錦隆︱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作者簡介
洪芳怡
歷史錄音與音樂文化研究者,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研究員。
主要著作有《曲盤開出一蕊花:戰前臺灣流行音樂讀本》(2020,第45屆金鼎獎非文學圖書獎與圖書編輯獎),《上海流行音樂(1927-49):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2015,思源人文社會科學博士論文獎傳播類首獎)、《天涯歌女:周璇與她的歌》 (2008)。
是高敏共感聆聽者,也是多重斜槓越界尋道者。
個人網站:LightWhisper.net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