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七篇短篇小說,
前四篇寫同一角色所經歷的不同故事,
作者以魔幻筆法演示歷史禁忌與修行哲學。
他始終是得不到父親讚許的孩子。 孩子被大人辜負,是難以平復的創痛。 ◆「平路台灣三部曲」最終定情作◆ 藉通靈民俗,探照威權強人的內心荒景── 普世的成長創傷,島民的悲嘆身世, 在「太子爺」的魂夢流轉中,交織共鳴。
「想著童年時代祖父告訴過我的, 曾經被日本軍徵調到新幾內亞作戰, 而死在那裡的一個堂伯的故事,我猛地似乎了悟了, 過去生長在這塊大地上的子民們巨大而無奈的哀傷。」
金鼎獎、台灣文學金典獎得獎作《等路》台文進化,對一碗華台濫做伙的「雜菜麵」,料理作一碗用料實在的台文「虱目魚丸麵」,一篇小說,說一个地方的人,未來是茫茫渺渺,煞有淡薄仔向望。 *本書內文因有部分冷僻罕見字,因每種字體對罕見字的支援度不同,有些字元可能無法正確顯示,建議使用app與mooInk閱讀器...
本書包括七篇短篇小說,
前四篇寫同一角色所經歷的不同故事,
作者以魔幻筆法演示歷史禁忌與修行哲學。
前二篇反映兩齣慘絕人寰的史實,
是台灣文學中首度將鹿窟滅村的戰爭在陰間裡場面化、
首度將思想無罪的自囚在風雨中小說化的作品。
後二篇反映佛教哲學,
將禪修法門、妖媚蠱惑的現象戲劇化,情節如真似幻。
後三篇為反諷專制洗腦的政治寫實小說。
另外附錄台語小說〈月娘是中國領土〉的中文詩歌版,
和評論家呂昱先生針對小說〈無上瑜珈劫〉的探微。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