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以謊言與虛構組成的新政治型態,正盤旋在當代世界上空。若跟隨著獨裁者的指引,我們終將走向不自由之路。
繼《暴政》、《黑土》、《重病的美國》之後,著名歷史學家提摩希.史奈德又一警世巨作!
「中華民國的外交官,沒有悲觀的權利。」 半世紀的記憶,道盡台灣國際關係的特殊性。 「『中道』(moderation)與『審慎』(prudence)是個人一生職涯的四字箴言。」──李大維
★全書內含16頁彩色照片 出版十週年.全新導讀 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經濟長久繁榮的關鍵,竟然是政治! 問世十年後,仍是解釋力最強的經典之作 窮國之所以窮,不是因為地理或文化,而是制度選擇的結果! 『應該列為政治人物及所有關心經濟發展的人的必讀書目。』 ────賈德.戴蒙,《槍炮、...
☆★如果明天就是臺海戰爭,世界將如何回應「臺灣有事」? ☆★統整臺灣國防部及日本防衛省軍事動態數據,以新聞圖表呈現解放軍海空擾臺的真實狀況與變化 ☆★重要專家的關鍵訪談,從國防策略、歷史、思想、民間意向到公民社會,多角度呈現臺日沖之間對「臺灣有事」的觀點歧異與對話可能
「我還沒講完,手都還沒放下,這邊就來兩個人,那邊也來了幾個人,在我後面拉,我就知道大概要被趕出去,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不要跌倒,我一定不要跌倒。不是說會住院,或是怕骨折什麽的,而是,我絕對不要在你前面倒下。」——花崗國中教師「葉霸」葉春蓮(摘自書中訪談) 「既然我們生在這塊土地,就有責任去守...
為何習近平要收緊私企政策,壯大國有經濟?為何蘇聯東歐各國的共產政權因經濟崩潰而紛紛垮台時,中國仍屹立不搖? 許成鋼透過「制度基因」的架構,解釋中西憲政發展與極權演變的前因與後果。 本書探討中國制度和共產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和演變,並引入「制度基因」這個分析概念,以研究從蘇俄來的制度基因如何與中國帝制的...
因為相信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因為選擇願意承擔 這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種來自心底自我召喚的行動 沒有人叫他們站出來,但他們自己選擇不冷漠 他們選擇用行動證明信念仍然存在 他們不是英雄 大罷免運動真正令人動容的是一群人 他們選擇相信這片土地還值得守護
從網路購物開始,中國邁向幸福感的高度監控之路 本書從中國發展到極致的各種網路購物方式談起,具體說明了資訊及通訊科技帶來的重大改變,以及中國社會環境推波助瀾所造就的萬能手機軟體、新的金融信用、社會信用體系等等,還有數量龐大的監視器與人臉辨識軟體、社群媒體言論管控,對整個中國社會造成的根本影響。
《黑手》一書結合了詳盡的研究與獨特的洞見,揭穿中國共產黨試圖顛覆世界的計畫,以及該黨對民主所造成的威脅。我們已經忽略太多警訊,是時候要清醒過來了。
獨裁大軍正在集結!是什麼力量讓他們保持團結? 中國網軍、俄國間諜、委內瑞拉石油、伊朗無人機、北韓志願兵, 以及,從民主國家內部「搬運」出來的資金…… 普立茲獎得主 安愛波邦 曝光獨裁之網背後的利益輸送,揭開21世紀威權運作的根本邏輯
不只美國人,全世界都在問:美國到底怎麼了? 《暴政》作者提摩希.史奈德鬼門關前走一遭親身體驗 受金權、政治操弄的崩壞醫療與崩解中的人權 「就像世界上所有發生過的事一樣,我會有如此遭遇並不是因為運氣差,而是整個系統都出了問題。」 「我自身的不適是有意義的,它幫助我了解這個社會的病。」 ──提摩希•史...
為什麼只有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為什麼只有臺灣值得中國終須一戰?為什麼只有臺灣對中國至關重要? 臺灣在中國近代數百年來政權的地位經常隨著種種因素而變動,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國與外部強權的關係,並始終觸發中國領導人「必須控制臺灣才能保障中國大陸安全」的焦慮。本書運用多種史料,包括歷史檔案、政府宣言...
當代中東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極端主義、恐怖分子為何成了中東世界的代名詞? 1979年為什麼是中東歷史重要的關鍵時間點? 1979年,伊朗革命、麥加禁寺圍困事件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相繼發生。金姆.葛塔在《黑潮》中,透過廣泛而細膩的調查,詳盡剖析這三件關鍵大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對西亞地區往後的歷史...
歐洲民主守護者梅克爾唯一親筆回憶錄 橫跨兩個德國的傳奇人生 收錄珍貴私人照片 台灣同步上市 「我希望讓人們理解政治如何運作, 有哪些原則、機制存在,以及是什麼引導著我。」 ──安格拉.梅克爾
《梅克爾傳:一場卓越的史詩之旅》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政治人物傳記, 講述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 如何從一位化學家、一位東德牧師女兒的身分, 走到了政治領域,擔任總理的位置, 並成為一股引領西方、歐洲世界不容忽視的力量。 本書由廣受自讚譽的傳記家、前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美國廣播公司新聞記者凱蒂‧...
一個以謊言與虛構組成的新政治型態,正盤旋在當代世界上空。若跟隨著獨裁者的指引,我們終將走向不自由之路。
繼《暴政》、《黑土》、《重病的美國》之後,著名歷史學家提摩希.史奈德又一警世巨作!
當上個世紀冷戰結束之際,人們一度歡欣鼓舞迎接「歷史的終結」,相信資本主義與自由民主的全面勝利,相信未來必然會往光明的方向前進。如此天真樂觀的態度,將各種事實編織成一張幸福之網,創造出史奈德所謂的「線性必然政治」:市場會帶來民主,民主會帶來幸福,進步的法則都在掌握之中。
然而,線性政治令人懈怠,它腐蝕公民責任,培養出沒有歷史的千禧世代,讓人遺忘自由與民主曾是如此得來不易。而今二十世紀腳步已遠,但人們並沒有從殘酷歷史中學到教訓。
■ 大謊言時代的降臨
歷史從未終結,線性政治尚未走到那美好的未來,便開始瓦解崩潰。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迴圈永恆政治」:國家落入被害者的循環,時間不再是走向未來的一條線,而是無止境地重複過去的威脅。在線性政治裡,人人都知道一切終將進步,所以沒有人需要負責任;在迴圈政治裡,人人都是無辜的受害者,所以也沒有人能負起責任。
迴圈政治中的政治人物,操弄情緒、製造危機,用謊言混淆事實,讓公民交替體驗著暴怒與狂喜,以現在淹沒未來。2012年的俄羅斯選舉舞弊,普丁贏得大選,卻摧毀了法治。2014年俄國入侵烏克蘭,普丁卻宣稱這是西方意圖分裂偉大的俄羅斯文明。「讓事實畫下終點,就是永恆的開始。」而現在,普丁要將這套迴圈政治出口到全世界。
■ 我們唯一能掌握的,唯有歷史與真相
當權力扭曲事實,歷史只為政治利益服務,我們將喪失的不僅僅是過去。在迴圈政治裡,人們會逐漸喪失思考的能力,一步步走向「不自由之路」。在這個充斥各種幻象、機器人與網軍的年代裡,史奈德透過回望歷史,剖析當代全球民主最深刻的危機。
他說,唯有追求真相,才能讓我們遠離不自由的道路;唯有喚醒歷史,才能在線性與迴圈中打開一道縫隙。「如果我們能誠實面對歷史,就能看到自己在歷史中的位置,知道自己可以改變什麼、怎樣可以做得更好。於是,也就不再無意識地從線性必然走向永恆迴圈,不再走著通往不自由的道路。」在這種情況下,責任政治才得以開展,而我們也將看見自己仍能有所作為,世界仍能被改變。
聯合推薦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房慧真/作家
晏山農/文化工作者
張潔平/飛地書店創辦人
陳健民/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客座教授
葉 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序)
▍全球媒體一致讚譽
極具洞見又令人不安的分析之作,一個所有人都應該瞭解的,吞噬全球的政治危機。
——哈拉瑞,《人類大歷史》作者
我們正急速走向法西斯主義,提摩希.史奈德這位美國作者為我們指出了這項事實。
——斯維拉娜.亞莉塞維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提摩希.史奈德描述了此時此地、過去與現在,我們正面臨的人類活動陰暗面……但就如他在《暴政》傳達的,即使災難伺機而動,他也拒絕臣服。
——喬納森.克希,暢銷宗教書作家
《到不自由之路》提供了一個簡短有力、考據詳實的歷史紀錄──關於普丁對俄羅斯統治、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及俄羅斯如何介入美國2016年總統選舉。
——《芝加哥論壇報》(The Chicago Tribune)
我們生處在一個危機時代,提摩希.史奈德言詞有力地指出,如要瞭解普丁,必須從他的想法著手……《到不自由之路》是一本極好的敲門磚。
——瑪格麗特.麥克米倫,《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提摩希深諳此議題……如今面對愈來愈多的政治謊言、掩蓋真相等邁向法西斯的徵兆,很難不為此感到戰慄。
——丹尼爾.德雷納,《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扼要卻令人不寒而慄、無法忽視的閱讀體驗。
——《衛報》(The Guardian)
在所有試圖解釋西方民主制度的著作中,沒有一本比提摩希.史奈德《到不自由之路》更流暢、也更令人驚怖。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
耶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東歐史,畢業於牛津大學,曾在巴黎、維也納和哈佛大學擔任過研究員。曾獲漢娜.鄂蘭獎章、萊比錫書展大獎、美國藝術文學院文學獎項,文章評論散見全美各大媒體、報章雜誌專欄。撰有多部備受稱譽的史學著作,包括《血色大地》、《黑土》、《暴政》、《重病的美國》等。同時也是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外交關係理事會暨良知委員會的成員、維也納人類科學研究中心的常駐研究員。
Author Photo-Timothy Snyder, Credit Ine Gundersveen
譯者:林俊宏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喜好電影、音樂、閱讀、閒晃,覺得把話講清楚比什麼都重要。譯有《人類大歷史》等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