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離婚,你必須知道的事
0 篇書評

關於離婚,你必須知道的事

諮商心理師和家事法專家給的處方箋

5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5/3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3186712
  • ISBN: 9786263186729
  • 字數: 90,010
紙本書定價:NT$ 400
電子書售價:NT$ 280
電子書特價:NT$ 22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我都是為了小孩。」
「都是他的錯,為什麼要我改?」
「不然,就離婚啊!」

但……法律上的離婚真的解決問題了嗎?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87

    是不是我不夠好,才留不住愛? 《情緒勒索》作者 周慕姿扛鼎之作! 你覺得自己總是被錯待,你無法得到幸福, 但其實是,你深陷在親密恐懼的泥沼裡…… 你、我所不知道的親密恐懼: 害怕或逃避愛情的人,是親密恐懼; 但討愛、想親近的人,更是親密恐懼。

  • 特價 電子書: NT$ 238

    「為什麼大家都能找到對象,我卻沒辦法?」 哈佛心理系出身的Google行為科學家, 教你克服交友窘境,順利脫單又能穩定交往!

  • 電子書: NT$ 295

    迎接生命最美的一場蛻變, 接受幸福最盛大的一次邀請。   最終,是你完整了自己。 是你給了自己,最好的幸福。 46個迎接最好的自己和幸福的方法, 5個在傷疤上又開出花朵的真實故事。   角子最新代表作 博客來「2023最佳人生指南獎」得主, 2023誠品、博客來「兩性關係類」年度...

  • 電子書: NT$ 266

    每段關係總是陷入分分合合的輪迴? 每次談感情總是衝突、爭執、口角不斷? 問題,可能就出在你們彼此的互動行為之中! 2種依附模式 × 4大關係衝突難題 × 7個擺脫惡性循環的方法 面對關係的不愉快.修復感情的裂痕.看見互動背後的重要線索

  • 出版日期:2024-01-01
    電子書: NT$ 371

    ——以僧人智慧展開愛的修行,讓愛圓滿的8個法則—— 不要因為痛就停止愛! 從獨處到相處, 用僧人心態學會愛。 ★ 暢銷書《僧人心態》作者、美國新生代思想領袖傑.謝帝最新力作! ★ 2023年誠品外文館暢銷TOP1 ‧ 2023年2月博客來外文選書 ★ 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周志建──好評推薦...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談感情要聰明 但不需太多手段套路 ★PTT Catch版人氣作家首部兩性專書★  

  • 電子書: NT$ 284

    拯救所有在曖昧階段就暈船的人 「真希望我早點看到這本書!」 台日讀者★★★★☆4.5顆星好評推薦   妳是否想過,為什麼世上有些女性,會讓人只見幾次面就迷上她,而且備受珍視?有些女性,掏心掏肺卻還是受到草率的對待?譬如:   ◎ 明明約會氣氛很好,但接下來對方就搞消失。 ◎ 對方經常失...

  • 電子書: NT$ 224

    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分手/被分手, 下一段戀愛就將重蹈覆轍上一次的問題。

  • 電子書: NT$ 266

    愛情,原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禮物——綻放與崩解間,僅存一線之隔。 洞察「外遇的底層邏輯」與「情感的環境變數」, 才能在愛情的千變萬化中,覺察所有隱藏的真相!  

  • 電子書: NT$ 315

    ────────五十歲開始,接好你的人生全新體驗包──────── ☆《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作者彭菊仙, 陪你面對五十歲後的角色轉換,走一趟自我重塑之路

  • 電子書: NT$ 210

    ★ NETFLIX人氣大作《媽,別鬧了!》原著,讓你笑中帶淚,進入更深沉動人的母女之情 人生中,即使親如母女,也僅僅只是同行一程的旅伴,終將揮手走向各自的人生……

  • 電子書: NT$ 266

    家事律師簡大為的十八個執業案例真實紀錄, 帶領讀者看見人性抉擇與「善意」, 目睹在法庭上演的真實人生。

  • 電子書: NT$ 420

      本書是在美國長久以來採用,並廣受歡迎的大學性教育教科書。特色是採取「正向看待」的觀點,尊重生理及心理真實,尊重各種經驗及文化,也尊重專業研究及調查,並從性教育擴及性別教育、情感教育,融合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與女性主義的觀點,並不斷逐年修訂。中譯本將是台灣市面上第一本全方...

  • 特價 電子書: NT$ 238

    我有愛他的能力,但也有獨處的能力。 女人需要的是做到:剛剛好的獨立!

  • 詳細資訊

    「我都是為了小孩。」
    「都是他的錯,為什麼要我改?」
    「不然,就離婚啊!」

    但……法律上的離婚真的解決問題了嗎?

    有人為了親權、子女會面探視、扶養費的問題而衝突不斷,有人將爭執衍生更多起家事案件……

    離了婚,一切就海闊天空了嗎?

    25個婚姻商談故事與法律指引,協助處理衝突,陪伴探索內在
    這本書寫給:
    ◎ 正在婚姻困境與離婚過程中掙扎的人
    ◎ 社工師、諮商心理師
    ◎ 家事調解委員、家事商談員
    ◎ 代理家事案件的律師
    ◎ 司法家事場域的工作者

    本書內容特色:
    ● 由第一線婚姻諮商心理師分享婚姻調解案例及建議。
    ● 結合法律博士和家事法庭法官的專業見解,提供及剖析離婚相關法律知識。
    ● 真實還原離婚諮商、調解及訴訟過程與心情,給予支持。

    ▍心理處方箋
    1. 覺察內在,是改變的開始
    2 .離開對錯,面對關係真實
    3. 放過對方,同時放過自己
    4. 為了孩子,友善與共親職
    ▍法律處方箋
    1. 善用調解,紛爭較好化解
    2. 尋求諮商,沒有人會受傷
    3. 父母合作,孩子最有收穫
    4. 好聚好散,離婚也能圓滿

    ★如果你正在為婚姻困境尋找解方:
    這本書引導覺察夫妻雙方的心理需求與困難點,並由專業心理師提供改善關係的建設性意見。
    ★如果你正在陪伴婚姻當事人走出離婚的困境:
    這本書提供不同處境下個案的商談過程,心理師分析婚姻衝突背後的本質,法官與學者從法律實務面,給予專業指引和建議,能更有效地協助當事人找到解方。

    看完這本書,能夠得到:
    ◎ 改善婚姻關係的突破口
    ◎ 理解夫妻雙方在婚姻關係中的心理需求
    ◎ 了解家事商談中的法律實務知識

    故事緣起
    社團法人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簡稱「兒家協會」,由一群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發起,於二○○八年十月四日立案登記,以全人、全程的多元整合服務協助家事紛爭、家暴家庭及早年性創傷的成年人。
    本書籌畫兩年,由兒家協會九位一線工作者包括社工與心理師撰寫改編。內容包括曾服務的十七個個案故事,以及八位已結案多年的當事人受邀回娘家,在訪談中細述自己的故事。由文字工作者高婉容進行訪談與二十五篇故事撰寫,再由林秋芬心理師根據這十五年來為兒家協會所服務家庭,改編為二十五種常見樣態,並為每一種樣態撰寫心理師觀點。此外,邀請到家事法學者鄧學仁教授及家事法庭潘雅惠法官,分別從法律面及法庭實務現場提供法律觀點,共同完成這本實用性強之書籍。
    助人工作領域以生理女性居多,二十五篇故事主角性別比之生理男與女的比例為3:2,有助於工作者了解男性在婚姻衝突中的觀點。故事中的當事人即使婚姻衝突不斷,面臨外遇、家暴,有人為了給孩子完整的家而選擇繼續留在婚姻、有人後悔早該離婚、有人離婚後仍持續糾葛、有人因孩子照顧而延伸戰場、有人離婚後面臨對方不付錢、不看孩子,但這些故事的當事人終歸回復到平靜的生活。

    本書適合提供家事商談服務、法院家事調解的工作者及代理家事案件的律師閱讀。透過本書中的心理、法律觀點理解在婚姻困境中的當事人,思考介入與調解的方向。另外,對於進入婚姻者,可以從多元故事中意識到婚姻的警訊,或當婚姻出現危機時、離婚過程中、離婚後衝突不斷時,能透過本書探索自己的內在,思考如何好聚好散,也可以從他人的婚姻故事中思考若是透過司法處理婚姻,需要經歷什麼?法律上的離婚真的解決問題了嗎?期盼最終他們都能在他人的故事中走出自己的路。

    作者簡介

    林秋芬
    心理師、家事調解委員、婚姻諮詢門診駐診心理師
    近三十年的社工師、諮商心理師工作資歷,從醫院婚姻諮詢門診、社區家事商談、法院家事調解的現場,看盡婚姻關係衝突衍生更多的司法案件,更目睹因家庭關係的撕裂,許多孩子的身心健康葬送在父母的衝突中。
    十五年前開始全心投入涉及司法的家事紛爭父母及孩子的工作,臨床工作為離異父母商談、離異家長共親職團體、父母離異的兒童諮商、親子會面等。研發相關服務工具與手冊,不斷思考與實踐如何協助離異父母降低衝突,至今仍在學習與努力中。
    二○一五年起倡議「離婚不單親」、「離異父母共親職」,只因對孩子的愛。為鳴人堂網站的作者之一。

    鄧學仁
    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臺灣家事法學會理事長
    教授離婚相關法制已經三十多年,又擔任法院家事調解個案研討的督導,也超過十五年,可謂完全融入離婚法的理論與實務。根據多年來的實務經驗,發現夫妻處理子女親權的四個矛盾:
    1.要決定子女的未來,卻執著於過去的恩怨情仇;
    2.最熟悉子女的父母,卻交由陌生的法官做決定;
    3.應該用愛保護子女,卻用恨的方式讓子女受傷;
    4.金錢本應用於子女,卻毫不吝惜的花在訴訟上。
    離婚問題在法庭裡是「結案容易了事難」,離婚訴訟沒有贏家,只有輸多或輸少而已。共同寫下這本書,並非勸和或勸離,而是希望藉由健全的離婚方式,借鏡書中的二十五個故事,讓一對不健全的夫妻,可以成為兩個健全的個人。本書就如同家裡的滅火器,可以百年不用,卻不可一日不備。

    潘雅惠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少年及家事法庭法官
    很多人想知道法官怎麼判案?簡單說就是依照法律的規定來裁判。但一樣的法條,為什麼有人勝訴有人敗訴呢?法律怎麼規定?拿什麼證據讓法官相信你說的是真的?這都是上法庭前需要知道的事。
    擔任法官近三十年,其中二十年辦理家事案件,對當事人的家庭狀況甚為陌生,卻要決定他們婚姻的離合或孩子的未來,真是令人惶恐;而在看盡這麼多的恩怨情仇後,發現勝訴不一定會讓人幸福,而輸了官司人生也可能有好的轉變,或許只有愛和寬容才是家庭幸福的源頭吧!身為家事庭的法官,深切期待自己的作為可以給人溫暖和感動,用生命影響生命。

    媒體推薦

    ★★專業推薦★★

    二十五個案例內容除了描述個案故事外,還有心理師解析以及家事法官、專家學者的分析解說。鄧學仁教授和潘雅惠法官均為專業學養與實務經驗豐富的專家,分析鞭辟入裡又容易閱讀理解。
    ───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創會暨榮譽理事長、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王迺燕

    自古清官難斷家務事,本書由三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帶領讀者一窺家事案件的前因後果,看見圓滿家庭關係的方法。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法官 王雅苑

    當我在診間遇到充滿情緒喊著要離婚,或堅持不離婚的病人時,我會建議他/她先靜下心,認真看完這本書。
    ───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醫師 吳佳璇

    二十五個精彩之生命故事,有笑有淚、有愛有恨,有心理、法律等專業解析,在家庭衝突、司法爭訟中,找到了愛與希望,告訴我們,前往幸福之旅程,真的不遠。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少年及家事法庭法官 李麗萍

    當婚姻走到盡頭而感到徬徨無助時,本書的不同故事與專家意見,將啟發人們對於離婚更深層的省思。
    ───最高法院法官 邱璿如

    婚姻關係走向盡頭時,人們總以為還有機會,還想再努力,但離婚仍來到眼前,那些破碎、挫敗的心靈,就是需要能對症下藥的處方。
    謝謝秋芬老師百忙中整理出這些她在實務過程的看見,也謝謝鄧教授及潘法官的穿針引線,搭配如此細膩卻易懂理解的法律觀點。
    ───門諾醫院臨床心理師 侯仁智

    「科際整合」、「專業合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困難還困難。在「離婚」的漫漫長路中,從家庭生活出現衝突,到走進法院攻擊防禦,可以獲得諮商和法律的跨域給力,是多麼重要!感謝這本書,帶給我們知識的力量。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兼台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臺灣家事法學會理事 施慧玲

    在走進家事法庭前請記得,唯有「和平分手、合作父母」,方能「走出法院、贏回人生」。
    ───國際家事律師協會IAFL首位臺灣律師 梁維珊

    這是一本結合專業知識與易閱讀性的好書,幫助我們體會並練習「婚姻沒有對錯,而是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慈濟大學諮商中心主任 莫少依

    人生的一切,均因著家庭而生。好好仔細的讀完二十五篇故事,再透過專業心理諮商師及法律人的分析,來讓自己思考並深化理解,這二十五篇故事,就不只是別人的故事,而是能讓我們人生結束苦難邁向幸福的引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家事法庭法官 郭書豪

    婚姻家庭從來就不是一門簡單的功課,這本書敘說了許多高衝突家庭的故事,請聽聽看心理師跟法學專家的建議,除了衝突、暴力、吞忍、訴訟之外,還有許多解決問題的方式。看完書,請好好照顧自己,也記得照顧瑟縮在屋角的小孩。
    ───光鹽社會工作師事務所所長 陳伶珠

    家庭由不同背景的個體緊密捆綁在一起,衍生出錯綜複雜的問題,本書是探討家庭內外的互動關係,抽絲剝繭,從而找出解鎖的良方,值得細細品味。
    ───前臺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任、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精神科主任醫生 陳展航

    很高興終於有這樣一本關於離婚,卻不是僅從法律層面探討的實務書籍問世了。在人生的重大事件中,離婚造成的壓力排名第二,僅次於喪偶。如果離不離婚必須透過法院的判決,那麼對處在婚姻風暴中的當事人,更是沈重的壓力。在家事法庭工作了十二年,看見了各種不幸福婚姻關係的樣貌,而這些在婚姻中受苦的當事人,往往有許多憤怒、傷心、委屈、不甘心、憂鬱、焦慮、覺得被背叛或被拋棄等等負面的情緒,需要有人傾聽、協助。而法院透過調解、透過轉介家事商談、心理諮商、子女會面交往的協助等等機制,希望當事人不要只是透過一紙冰冷的判決來決定婚姻關係的走向但身心依舊無法安頓,而是能更清楚理解目前自己的身心狀態、對關係的心理需求,在必須的時候放手祝福,在願意共同為關係努力的時候有好的溝通。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庭庭長 陳雅敏

    柴米油鹽的翻滾中,天成佳偶也可能相看兩厭。
    情感困頓處,法理指引清楚的道路,心理的理解則是路上的光,照見彼此。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教授 陳畹蘭

    當無法做夫妻時,如何保護並共同支持未成年子女健康快樂的成長,是父母及實務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在本書中,透過作者的經驗分享,給予父母及實務工作者專業的引導,值得一看的好書。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少年及家事法庭法官 黃瑞井

    這本書從心理觀點、法律理論及實務經驗,帶領大家穿越家事案件中重重迷霧,是能讓你/妳得到幫助、不可多得的好書!
    ───薈盛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楊晴翔

    學校沒有教過如何面對婚姻中遇到的各種衝突,但是婚姻卻是人生中所經歷最長時間的考驗,如果能從中間的挫折加以學習,如此經驗將是未來人生難關中寶貴的教材。這本書囊括婚姻衝突中情感與實際生活的矛盾,及血淚斑斑案例累積的實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跨專業的人生指引。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精神專科醫師、東吳大學心理系教授、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 葉啟斌

    家庭可以是舒適安全的避風港,也可能是衝突苦難的火藥庫,端看婚姻雙方如何細心的經營與修練。本書以生動易讀的實際案例逐一呈現婚姻中多樣性的危機,並用心理諮商與家事法學角度剖析各式婚姻衝突樣貌。本書是婚姻觸礁時的一盞明燈,指引的參考書。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主治醫師 蔡景宏

    希望這本書能讓為家事煩心的專業工作者和當事人,在其中找到更多的啟發與繼續努力的智慧加勇氣。
    ───臺灣高等法院法官 盧軍傑

    助人工作是需要感性與理性並濟的專業,本書兼容兩者,告訴我們在同理之後,如何回歸理性層面思考下一步。
    ───社團法人雲林縣百日草希望家庭協會社會工作督導 蕭雅方

    作者群有心理師、法官及學者,他們分別在每個破碎的家庭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解方。
    ───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賴芳玉

    本書有故事的題材,有專業的分析,結合不同領域的跨界合作,相信能進一步引領受憲法制度性保障的家庭,有更美好的發展。
    ───華嚴法律事務所律師 賴淳良

    以真實案例從心理、法律的層面,深入淺出分析婚姻所面臨的各種議題,帶領讀者省思婚姻的意義並找到問題解方,相信本書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少年及家事法庭庭長 鍾世芬

    從本書的案例及商談、調解歷程的解說分析,可以證明經由家事商談、家事調解去解決家事紛爭,比較有可能引導緣盡情未了的夫妻,學會愛自己,珍愛自己的子女,而真的放下「十年相愛霜滿天、此恨綿綿無絕期」。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院長 鍾宗霖

    父母婚姻的分合影響孩子對親密關係與自我概念。當父母以正向方式處理,孩子就能減少被負面情緒牽連綑綁數十年。
    ───上善心理治療所院長 羅秋怡

    本書由心理專業及法律觀點不同角度出發,梳理各段婚姻關係的脈絡,讓我們領略人生的方向感,順利前行。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家事法庭庭長 蘇昭蓉

    雲林縣政府教育處輔導員 丁麗美、精神科醫師 王浩威、公證人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 何叔孋、南投縣議會祕書長 李孟珍、門諾醫院壽豐分院醫事室主任 李美瑩、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教授級主治醫師 周文君、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少年調查保護官 林金鈴、臺北榮總玉里分院院長 胡宗明、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少年及家事法庭庭長 范坤棠、環球科技大學學生事務長 陳建宏、若瑟醫院臨床心理師 陳昭芬、社工師、諮商心理師 陳韺、頂溪心理諮商所所長 鄔佩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賴月蜜、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 鍾德
    ──掛名推薦
    (依姓名筆劃排列)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9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