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資本主義生理發育史,體大思精,書法獨步中文與世界學術界。
──余英時〈序〉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比推理小說還精采的重大犯罪! 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創館以來最離奇的竊案! 歐普拉十本必讀書: 拍案叫絕的真實案件,作者重構的犯罪現場讓人讀了津津有味。
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都跟「金錢」脫不了干係!? 從貨幣發明、東印度公司、工業革命到 金融海嘯、一帶一路等經濟事件, 看似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遙遠,但卻息息相關! 了解歷史上的經濟大事,便能預測世界動向! 日本亞馬遜讀者4.8顆星推薦!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萬物皆有代價。」 臺灣貧窮率「世界第二低」,我們真的富有嗎? 收入統計數據代表什麼?背後隱藏什麼訊息? 政府如何定義貧窮,會怎樣影響人民的生計? 為什麼比起創造財富,政府更重視分配正義? 美國重要的保守派經濟學家索威爾,在此書中勇敢挑戰經濟不平等的謬見。 如...
為什麼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民族國家裡,卻對帝國大唱讚歌? 帝國難道不是殖民、侵略、種族歧視、宗教壓迫、不平等條約的化身嗎? 不!—— 本書以權力運作、差異政治與互動交流為分析核心, 直探兩千年來各大帝國的權力政治,徹底顛覆你對帝國的負面認知。
歷史分為兩種,一者隱惡揚善,一者不可告人 任何國家的歷史都並非獨立存在,乃是由世界地理、文明、人類、戰爭相互影響交織而成。而我們所信仰的,究竟是真實的歷史,或只是歷史書寫下的真實……?
當戈巴契夫成為蘇聯共產黨總書記,並挑選謝瓦納茲作為外交部長時,冷戰還看不到盡頭。沒想到蘇聯領導人居然展開了驚天動地的內部改革。極權政體、計畫經濟、莫斯科對遼闊疆域與周邊民族的鐵腕控制,一夕瓦解。 這一切如何憑空而生?《意外的和平》提供了最細膩、權威、完整的紀錄與解答。
中國、日本、韓國、台灣的關係為什麼會變得如此複雜? 從五千年的長程歷史,看清最近一百年的恩怨。 本書是一部客觀而簡要的通史,以全域視角講述中國、日本、韓國、台灣的長程歷史,包括各個民族的起源、朝代興衰,並重點展現歷史上的雙邊或多角互動關係,以及深層次的文化交流和影響。
這是一本關於法國的古今全史,也是一紙寫給法蘭西的情書 英國大眾歷史作家界的祖師爺諾里奇爵士,以幽默風趣、引人入勝的筆調, 引領讀者走進「高盧雄雞」兩千年的迷人歷史
《世界大戰》一書的作者弗格森,他的筆如何挽救大英帝國的聲譽。 曾經有一個帝國統治著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與疆域,以及主導幾近全部的海域─1個大陸、100座半島、500個海角、1000個湖泊、2000條河流、10000座島嶼─大英帝國曾經是個前所未見的龐大帝國,這個位於歐洲西北部的多雨小島如何能統領...
「資本主義」的名實,歷來言人人殊。本書不作抽象觀念與意識形態上的爭論,純從技術角度與事實層面著手,根據西歐、北美、日本的經驗事例,分析討論資本主義初起的生產與經營方式,以至其導致社會、經濟、政治全面改觀的具體歷史演變過程,而澄清作為牽連廣泛的「一種組織和一種運動」的資本主義現象的精神風貌。
這是一部資本主義生理發育史,體大思精,書法獨步中文與世界學術界。
全書並以「中國本位」命意,回顧與前瞻並重,為中國的過去與未來提供意義深重的意見。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知識界雖然人人熟悉資本主義這個名詞,但是資本主義究竟在歷史上是怎樣發生、成長和變化的,則很少人有親切的認識。我們對於這樣重要的一個概念竟缺乏基本的知識,正是因為中國史學家在這一題目上完全交了白卷。現在這個缺陷已由作者填補起來了。
──余英時〈序〉
作者簡介
作者:黃仁宇
1918年出生於湖南長沙,2001年1月8日逝世於美國紐約。天津南開大學肄業(1936-1938),成都中央陸軍官校畢業(1940),美國陸軍參謀大學畢業(1947),美國密西根大學歷史學博士(1964)。曾任陸軍少尉排長(1941)、中尉參謀(1942)、駐印新一軍司令部上尉參謀(1943-1945)、少校參謀(1946)、駐日代表團少校團員(1949-1950),紐約州立大學紐普茲(New Paltz)分校教授(1968-1980)。主要著作有《緬北之戰》(1945,聯經2006)、《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英文版1974,聯經中文版2001)、《萬曆十五年》(英文版1981,中文版1985)、《放寬歷史的視界》(1988)、《中國大歷史》(英文版1988,聯經中文版1993)、《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1989)、《地北天南敘古今》(1991)、《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聯經1991)、《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1993)、《近代中國的出路》(聯經1995)、《關係千萬重》(1998)、《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聯經2001)、《大歷史不會萎縮》(聯經2004)、《明代的漕運:1368-1644》(聯經2006)、《黃仁宇的大歷史觀》(聯經2018)。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