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藩中華史”是蔡東藩所著曆朝通俗演義的白話版,是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華通史。
一部西方經書如何被引用、誤讀,最後據為己用? 一場宣教行動如何觸動滿漢族群問題、華洋民族意識? 信仰如何成為狂熱,終於燃燒中國大半江山? 史景遷敘事史學登峰造極之作 魔幻手法鉤勒出波瀾壯闊史詩 恪守史料,布局奇絕,敘事精妙,文筆流暢 ──漢學巨擘史景遷作品 經典重現──
“蔡東藩中華史”是蔡東藩所著曆朝通俗演義的白話版,是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華通史。全書浩浩一千餘回,寫盡幾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記述了2166年的歷史,共計11部。其內容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在史料選擇和運用上,蔡東藩以“正史”為主,兼采稗史、軼聞,他自稱“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逸聞為緯,不尚虛誣”,對稗史、逸聞等史料的使用極為謹慎,往往“幾經考證”。
在體裁上突出“義以載事,即以道情”的特點,自寫正文,自寫批註,自寫評述。
蔡東藩,名郕,字椿壽,號東藩,清山陰縣臨浦(今屬浙江蕭山)人。民國時期著名作家、歷史學家。光緒十七年(1891年)中秀才。辛亥革命後,應邀到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任編輯,修撰《高等小學論說文範》《中等新論說文範》《清史概論》等書。1916年至1931年,蔡東藩寫成《中國曆朝通俗演義》,時間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國九年。其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中國曆朝通俗演義》原為舊白話,為便於今人閱讀和品鑒,由眾多專家學者編譯為當代白話,是為《蔡東藩中華史》。
歷史演義之外,蔡東藩還著有《留青別集》《留青新集》《客中消遣錄》《楹聯大全》及詩集《風月吟稿》《寫憂草》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