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管教變成虐待:多角度剖析兒虐事件的真實樣貌,守護孩子健全成長機會的教養省思
0 篇書評

當管教變成虐待:多角度剖析兒虐事件的真實樣貌,守護孩子健全成長機會的教養省思

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9/1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299016
  • ISBN: 9786263298637
  • 字數: 77,180
紙本書定價:NT$ 360
電子書定價:NT$ 360
電子書售價:NT$ 252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沒有該打的理由,也沒有該打的孩子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53

    【日本熱銷破50萬本!!】 兒童精神科醫師、少年院法務技官,揭露犯罪少年的真相── 從教育、司法、社會,乃至我們每個人, 如何一步步將需要協助的孩子推往地獄?

  • 電子書: NT$ 250

    在台灣,死刑量刑之準則及程序的保障,舉凡量刑因素、「教化可能性」、證據調查等問題,都有待建立、釐清和適用。 本書從量刑制度、國際人權公約及相關案件之探討,給予死刑辯護理論和實務上的建議,盼能守護基本人權價值,並持續彰顯人權之精神。

  • 特價 電子書: NT$ 203

    韓國首位犯罪側寫師權日勇,結合實例與理論剖析犯罪者的心理 慾望引起的犯罪、絕望引起的犯罪、泯滅天良的犯罪 整合紮實的理論與抽絲剝繭的剖析, 走入醜惡的心靈,探究罪惡萌生之因。 「觀察罪犯的犯罪原因,才是真正能預防犯罪的第一步。」

  • 電子書: NT$ 234

    韓劇《少年法庭》,從千宗湖法官身上得到了靈感與啟發! 身心都受了傷,因為犯下罪行被社會唾棄的孩子, 該道歉的人不是你,而是我們這些大人,應該是我們要向你道歉。

  • 特價 電子書: NT$ 197

    「究竟日常生活如何成為犯罪現場?」 為了守護自己、為了保護彼此,我們在這個時代必須修習的犯罪心理課! 作者權一容是30多年來曾經投入約1500起案件現場、曾與逾1萬多名罪犯見面的韓國首席犯罪側寫師。

  • 電子書: NT$ 208

    檢察官依法行事,竟會成為罪人? 我們的社會,究竟生了什麼病? 這是一本寫來改變社會的書,因為一切再不改變,也許就來不及了 披露檢察官、警察、媒體最真實的面貌 ★ 電子書獨家收錄〈作者辭呈〉

  • 電子書: NT$ 266

    全面失控的數位時代,沒有人的身體和性是安全的! 那一天,我們看見握在手中的地獄……

  • 電子書: NT$ 316

    住在鐵窗另一側的, 不是罪大惡極的重刑犯, 而是大量的身心障礙者。   ● 猥褻女童的慣犯 ● 縱火燒死鄰居的少年 ● 挺著8個月身孕入院的少女 ● 出院後犯下殺人罪的前少年犯 ……  暢銷書《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 真人真事紀實小說!

  • 電子書: NT$ 284

    你是不是認為做錯事就該反省? 你是否常把「對不起」掛在嘴上? 身為家長的你,會教小孩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立場想一想嗎? ─── 如果「是」,請你一定要看完這本書! 許多常見的教養模式、被視為正確的價值觀, 其實把大人和孩子都逼向絕境。 {日本更生專家岡本茂樹十週年暢銷經典Ⅰ}

  • 電子書: NT$ 273

    耗時三年、多方調查 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 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獄中多次採訪死刑犯林于如 取得親筆自傳 試圖探討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 「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 電子書: NT$ 247

    星國年度TOP1暢銷熱門話題書 揭開新加坡人的「家醜」,不敢公開的社會真相 全球GDP人均所得亞洲第一、世界排行第八 人民擁房率90%,貧困人口卻可能高達20% 外人稱羨的新加坡, 存在著高度的不平等與扭曲狹隘的價值觀……

  • 電子書: NT$ 232

    繼多位中國内地行動派女權博主遭遇封號與網暴后,豆瓣社區的女權群組也接連遭到封禁。近年來逐漸受到熱議的女權話題再次引起了輿論關注。 一直以來,中國女性面臨著怎樣的性別困境?數年前遭到噤聲的行動派們,在實踐中如何推進女權運動?如今網絡平臺上的女權聲浪與傳統觀念的對抗,在有哪些張力和撕裂?爲什麽中國女性...

  • 電子書: NT$ 434

    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對混亂世界的堅定回應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艾塞默魯一致推崇「必讀之作」! 世界沒有愈變愈好,反而深陷各種困擾。焦躁不安的時代,更需要有憑有據的清晰思考。

  • 電子書: NT$ 315

      臺灣與世界許多地方,正走進低生育率的時代。過去生育經常被看做女性的責任,不生孩子或生不出孩子的女性,經常面對社會的譴責。但時至今日,我們必須正視,影響女性生或不生孩子的因素,既有個人抉擇,也是個人與時代、與環境互動的結果。這本書回顧這個抉擇被忽略的歷史,正視古今女性在生或不生路上的掙扎。這些既屬...

  • 電子書: NT$ 250

    章節一:女權困境在東亞 郭婷:惡在細水長流處——日常暴力與「N號房」 後米兔時代,大陸高校的反性騷擾困局 作爲「國家意志」的兩種厭女觀:「極端女權」大戰共青團中央揭示了什麼問題? 空前擠壓與畸形生長:中國女權的內憂外困 說出被上司性侵的經歷後,她跳樓明志——林于仙案後,...

  • 電子書: NT$ 315

    1995年,奧姆真理教的信徒於上班時段的地下鐵中散布沙林毒氣, 造成十三人死亡、超過六千三百人受傷。 時至今日,就算教主、犯案者都已伏法, 但究竟奧姆真理教是如何讓信徒相信到如此地步? 事件發生以前,日本警方分明就已在調查奧姆真理教,為何來不及阻止? 透過當年辦案警察的回憶,檢驗事件中的未解之謎!

  • 電子書: NT$ 252

    「我殺死了我的家人。」 精神壓力 / 睡眠不足 / 身心俱疲 / 絕望 / 經濟困難 / 獨自承擔 / 有苦難言 / 共同自殺…… 家中最有責任感的人,被長期家庭照護擊潰的瞬間。 ▍被長期家庭照護擊潰的瞬間,因愛而生的照護創傷── ●為了不讓母親痛苦,早苗拿來了最鋒利的刀子。被殺害的母...

  • 電子書: NT$ 196

    ★ 本書版稅將捐贈70%給思覺失調症工作團體 ★ 生動刻畫愛、寂寞、孤獨與奮鬥的故事,並忠實記錄精神障礙朋友重回社會的工作復健路★

  • 詳細資訊

     
    【2021年,南韓地鐵站的一則廣告】
     Q:請選出以下必須體罰的孩子
    □ 拿食物玩鬧
    □ 沒有提早寫作業
    □ 不聽父母的話
    □ 在公共場所跑來跑去
    仔細想想,選好了嗎?
    答案是──【體罰就是虐待,沒有該打的理由,也沒有該打的孩子】
    「我的孩子遭到幼兒園老師虐待,但婆婆卻是加害關係人」
    作者孩子曾遭到老師的虐待,發生地點卻是在婆婆經營的幼兒園。
    當時轟動南韓的濟州島虐童事件,隨著調查加害導師不斷增加,
    受害兒童總共29名、共發生350多起虐待事件。
    作者同時站在被害者與加害關係人的立場,觀察並記錄痛心的過程與醒悟。
    「監視器畫面令人衝擊,施虐的老師也會有抱起孩子疼惜的模樣」
    教育現場、家庭正發生偽裝成管教的虐待,
    只能聽從大人指示的孩子表達能力尚未成熟,事件發生當下難以察覺,事後難以追蹤,
    而社會環境長期的既定觀念、對於兒童虐待的認知不周全,
    因此兒童虐待事件才會時常出現各執一詞、難以明確釐清的狀況。
    「小孩講不聽就是要用打的!」
    「我們小時候還不是這樣被打,有怎樣嗎?」
    「唉,現在小孩都碰不得,真是太好命!」
    「打罵是為了孩子好!」
    如今還有許多人認為,輕輕打幾下警告、稍微罵幾句算不上虐待。
    然而──
    教育是針對「犯錯的行為」,虐待則是針對「犯錯的孩子」。
    將重點放在讓孩子了解「犯錯的行為會導致什麼結果」是教育;
    將重點放在「為犯錯行為付出代價」是「虐待」。
    我們必須明白,辱罵或者使用身體暴力的行為,絕對不是管教!
    「我不乖,所以要打。」
    「老師說爸爸、媽媽會難過,所以不可以跟他們說。」
    家庭對嬰幼兒來說就像全世界,幼兒園老師則是孩子進入社會生活遇見的第一個大人。
    父母、教師之於孩子就像一面鏡子,孩子會像海綿一樣吸收大人給的指導、情緒,
    在身心發展最重要的時刻,管教方式就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關鍵。
    必須即刻終結更多的兒童虐待發生,守護孩子健全成長的機會!
    實際案例、數據帶領觀察與思考
    停止以管教為名的虐待,正視切身的兒童虐待問題!
    跳脫閱讀媒體報導、輿論炒作的常見角度,
    引用近年發生於南韓的真實事件,比較當地法規與統計數據,
    從虐待事件當事人、多年現場觀察者的視角
    重新建立認知,跨出遏止兒童虐待的一小步。
    【各界呼籲推薦】
    「儘管兒童人口日漸減少,兒童虐待案件的數量卻在增加,虐待程度也越來越嚴重,而預防的法律和制度卻跟不上兒童虐待犯罪的腳步。我相信作者在兒童虐待的相關經歷和針對預防方法的深刻洞察,會是防止兒童虐待的基石。」(孔惠晶/社團法人韓國兒童虐待預防協會
    代表)
    「孩子不是成年人的財產,而是人格主體,需要成年人的照顧和關愛。衷心期盼有朝一日兒童虐待事件不會再發生,不必再前往可怕的兒童虐待事件現場。強力推薦本書給大家。」(金鎭赫/仁川警察廳科學偵查隊
    警長)
    「本書明確指出孩子也有尊嚴和平等的權利,近年來兒童虐待已成為社會問題,我們所需要的不是管教孩子,而是教育大人。」(柳好貞/正義黨國會議員)
    「本書從分析兒童虐待的原因和現狀開始,指出成人教育的必要性、日常生活中的預防方法,到所謂的幼保統合的行政解決方案,做了全面的介紹,非常有意義。」(秋思亞/海律律師事務所律師)
    *人名皆為音譯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