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刺蝟島:前進全臺十四處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
0 篇書評

歷史上的刺蝟島:前進全臺十四處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

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9/1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7.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5328849
  • eISBN: 9789865329044
  • 字數: 63,979
紙本書定價:NT$ 400
電子書售價:NT$ 26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歷史上的刺蝟島》一書以臺灣遭遇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經,以事件後官方為了因應而興修的防禦性建築為緯,分別提及六個事件/時代、十四處國定古蹟,在朱宥勳、瀟湘神、熊一蘋、謝宜安、班與唐、何玟珒的筆下,古蹟不是丈量或調查的對象,而彷彿是曾經牽動臺灣歷史的血肉之軀。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80

    ★以法國第一手史料、法國視角,重現鮮為人知的台灣地方史! ★近六十張來自法國國家圖書館的珍貴歷史照片完整公開! 從士兵的隨手筆記到水手的航海日誌,從神父的傳教紀錄到報刊的評論文章 透過法國觀點的奇詭稜鏡,凝視一段四百年前開始的傳奇……

  • 特價 電子書: NT$ 296

    從日治時期至國民黨遷臺,曾經發生於圓山飯店的人事物, 豐富史料、老新聞、傳奇軼事,挖掘尚未為人所熟知的臺灣故事。

  • 電子書: NT$ 252

    戰後台灣白色時代繪景,民間記憶的甦醒…… 他們的生涯,如今一樣鮮活,你我一樣真摯,原該花朵一樣盛開,但白茫茫大霧,籠罩了一切…… 賴香吟接續《天亮之前的戀愛》的時代素描──台灣戰後身不由己的半世紀,化為小說來到眼前,他/她們即是我們;過去,還在等待開始。

  • 電子書: NT$ 315

    這是一本帶領臺灣各世代讀者重返二二八事件歷史起點之書。 七十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歷史上死傷最慘重的官民衝突事件。在戒嚴期間,這道歷史傷口成為不可碰觸的禁忌,相關研究直到解嚴後的一九九○年代,才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已累積出相當豐碩的成果。但作者陳翠蓮認為,關於二二八的研究「迄今為止仍然著重在整...

  • 特價 電子書: NT$ 208

    第一本從50個關鍵字認識台灣地方政治專書! 黨國結構.地方派系.黑金利益 生猛躁動的台灣選舉有效之術

  • 特價 電子書: NT$ 277

    採訪三十位幕僚、政務官、社會運動者等政策相關人士 從九大議題看八年來臺灣的改變 從執行者、幕僚的訪談中得知重要政策溝通與執行的關鍵時刻 「EPUB電子書版本皆有附贈惠菁親聲朗讀前言音檔」 八年來,世界經歷了動盪與巨變 臺灣也經歷著體質的改變與成長 我們是否在這個時代,寫下了屬於自己的...

  • 電子書: NT$ 300

    史料是通往真相的唯一道路 歷史研究解讀過去,定義我們是誰。現今在尋找自我認同的路上,台灣史寫作再次進入繁盛時期。貓頭鷹出版特別與中研院台史所張隆志老師合作【島嶼新台誌】系列,以一冊一史料,如書信、照片、地圖、公牘文書等,延攬新生代史家共同詮釋島嶼的新歷史。

  • 電子書: NT$ 420

    小笠原欣幸即以此宏觀又透徹的視角,帶領讀者走過1996以來的七次總統選舉,在每一屆選舉的章節中檢視各陣營的攻防、分析成敗之因,以及每次選舉結果對臺灣民主發展的意義,並且也對許多選舉中的迷團提供解答。

  • 電子書: NT$ 392

    台灣成為美食王國,不是沒有道理! 《蚵仔煎的身世》作者曹銘宗╳台灣史專家翁佳音, 這回話說重頭,帶你瞭解台灣人吃東西的歷史

  • 電子書: NT$ 315

    理解新疆的重要研究,揭開再教育營真實狀況 探究極權統治的再進化 面貌、聲音、行為、情緒,高科技監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掌握人類 這一切不只來自中國,更來自美國矽谷與西雅圖 人性在監控下的扭曲及兩難,無所遁形

  • 電子書: NT$ 385

      本書以三大篇十個章節的篇幅,從軍事情報、政工、白色恐怖、外交、台獨運動、民主化、本土化、民生與經濟建設、兩岸關係等全方位的視角,剖析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後蔣經國與其政治生涯。   這段歷史過程呈現了國府於國共內戰中潰敗、自大陸倉皇撤退播遷來台之後,如何在風雨飄搖中站穩腳跟,並利用冷戰...

  • 詳細資訊

    臺灣位於東亞與西太平洋相接處,就像廣漠海陸的一線交集,自從進入國際視野以後,各方利益在此競逐。

    四百年來,臺灣一直是地緣紛擾不絕之地,海盜、跨國企業、崛起的帝國……荷蘭、西班牙、法國、日本……劫掠、商業、殖民……,各色人等多元國族來來去去,都將臺灣視為實現利益或野心的目標,促使當政者在各自的時空背景下起建防禦設施,堡壘、砲台、要塞,砲口一致對外,沒有一處不是為了抗拒外來勢力。

    島內也不總是平靜,民變可以說是頻繁的,有的不滿當局統治,有的甚至高舉稱王稱帝的大旗,過程與結局往往卻驚人地相似:人民起事,官府鎮壓,鎮壓結束,城池誕生。

    政權的更迭從未能阻止挑戰降臨,有時是島內紛擾,有時是國際爭端,臺灣現存的戰爭與軍事遺構多數是回應歷來挑戰的產物。在時代遞嬗與滄海桑田般的自然環境變化之後,在某些人為破壞與後來刻意保存之下,儘管這些防禦設施沒有一處完好如初,卻都以一種局部的特異姿態、以國定古蹟的身分繼續存在,我們因此得以一窺臺灣四百年來的政權與島上的人們如何應對交相逼迫的挑戰。

    《歷史上的刺蝟島》一書以臺灣遭遇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經,以事件後官方為了因應而興修的防禦性建築為緯,分別提及六個事件/時代、十四處國定古蹟。最早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於一七二四年起建的熱蘭遮城,那是臺灣第一座軍事堡壘,矗立於尚未積塞成陸的台江前沿鯤鯓島上。最晚的是日治初期的槓仔寮砲台和大武崙砲台,時當二十世紀初,日本躋身殖民國之列不久,這個年輕的東亞帝國躍躍欲試,打算將臺灣打造成一個要塞島,積極警戒在亞洲擴張版圖的俄國與歐美列強。

    從荷治到日治,三百年間臺灣經歷許多外來的挑戰,最嚴厲的應該是「牡丹社事件」。一八七四年日本出兵臺灣,促使清政府一改對臺態度,積極部署,其後二十年間還實施了領臺以來最後一波行政區劃,新設恆春縣和臺北府。此外,為了亡羊補牢坐實對「番地」有管轄之實而施行「開山撫番」,這項政策宛如「侵入式治療」,堪稱臺灣原住民族處境質變的肇端。

    這十四處國定古蹟有的與日常生活交融於一,如鳳山縣舊城、臺灣府城、恆春古城與臺北府城,至今依舊是人們穿梭俯仰之地。砲台、堡壘通常坐落要地,或居高臨下,或控扼津口,然而都因軍事科技的演進而喪失軍事效益,最終褪去軍事色彩成為觀光景點,如高雄旗後礮臺、淡水滬尾礮臺、基隆二沙灣砲台、大武崙砲台、槓仔寮砲台以及澎湖西嶼東、西臺。至於臺南的熱蘭遮城/臺灣城(安平古堡)和二鯤鯓礮臺(億載金城)人來人往市囂不絕,在台江地貌「易容」之前都是臨海的堡壘,四草礮臺則是一八四○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遙遠漣漪下的產物。

    從前述國定古蹟出現的先後順序和地理分布,還可以印證一項素為人知的事實——外來勢力在臺灣促成的發展進程為由南而北、先西後東。東臺灣完全沒有「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除了海峽的傳統兵家要地澎湖,甚至僅集中於臺灣南北兩端,如今看來空間分布相當不平均,卻如實反映以及示範了身為一座各方勢力覬覦的島嶼可以如何自保。

    本書邀請朱宥勳、瀟湘神、熊一蘋、謝宜安、班與唐、何玟珒等六位青年作家,不從個別古蹟下手,而以臺灣近四百年發展的時空進程為線索卻逆溯之,從距離當今最近的日治時期開始,自目前的政經重地北臺灣一路往南探索,以文學之筆帶領我們,看看臺灣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座怎樣的「刺蝟島」。

    作者 朱宥勳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畢業、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曾獲金鼎獎、林榮三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文學獎。著有《誤遞》、《堊觀》、《暗影》、《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作家生存攻略》、《文壇生態導覽》、《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等。2022年以《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臺灣小說家群像》入圍臺灣文學獎金典獎。2023年以《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入選文策院第16期Books from Taiwan(BFT)計畫「成人冊」書單。

    作者 瀟湘神 本名羅傳樵,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推理小說家、奇幻小說家、臺灣妖怪研究者、實境遊戲設計師。著有《臺北城裡妖魔跋扈》、《帝國大學赤雨騷亂》、《都市傳說冒險團:謎樣的作家》、《魔神仔:被牽走的巨人》、《殖民地之旅》等作品,目前熱衷於尋找在地創地的各種跨領域可能。曾入選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入圍2021臺灣文學獎金典獎。2023年以《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入選文策院第16期Books from Taiwan(BFT)計畫「成人冊」書單。

    作者 熊一蘋 本名熊信淵,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大學時期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研究所時期嘗試自主發行作品,並接觸非虛構寫作,先後參與《暴民画報:島國青年俱樂部》、《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沉舟記:消逝的字典》、《親像鳳梨心:鳳山代誌》等,並獨立發行《超夢》、《#雲端發行》、《結束一天的方式》、《廖鵬傑》等,著有《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2020年以《我們的搖滾樂》入圍臺灣文學獎金典獎。現居臺南。

    作者 謝宜安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著有《特搜!臺灣都市傳說》,對臺灣都市傳說進行源流考證與細密分析。關注都市傳說、怪談、民俗中的現代性、性別、政治等。著有小說《蛇郎君:蠔鏡窗的新娘》,參與創作桌遊、小說《說妖》等。

    作者 班與唐 曾獲台積電文學賞等文學獎以及文化部青年、國藝會創作補助。寫小說之餘,嗜好探勘有趣的臺灣歷史,希望分享給更多人認識。經營Facebook、Instagram及Youtube頻道「熬夜的便當」。著有歷史小說《食肉的土丘》、《安雅之地》,以及合著非虛構《芬芳散策:一段從嘉義製材所開啟的日治時期嘉義之旅》。

    作者 何玟珒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雙主修歷史畢業。曾獲鳳凰樹文學獎、臺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入選《九歌109年度小說選》,2022年以短篇小說集《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獲得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56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