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族群生命的泰雅筆記
一本拾回「山的子民」泰雅族人失落已久的人與土地的記憶。
他們原是部落的最愛,在都市卻成了浮游群落。作者藉嗷嗷成長的山地郎引頸企盼窗口光亮,訴說新一代已成個個被擊破的邊緣人,酒醉已成酋長的明天。
全書分「部落手記」、「浮游族群」、「泰雅筆記」三部份。
政治解嚴.街頭衝撞.青春性啟蒙.八○年代次文化──巨變時代下的懵懂無知 「相較他們凹陷的深淵,我只是小小一道刮痕。」 房慧真的深情回望與少女身體記憶 在這些她未意識到的歷史大事件裡,從戒嚴到解嚴,飛速翻過一頁
阿嬤的過去式、媽媽的未來式,成就了楊富閔的寫作進行式;青春的自我,老去的故鄉,流轉而出解嚴後臺灣囝仔的心靈小史。藉由流經村莊的曾文溪串流而出家族遺事,以文學書寫展演何謂「為阿嬤做傻事」,同時爬梳阿祖二爺伯公姑婆姆婆姨婆的人生圖像,種種前塵往事,都內化成了楊富閔的大內心事。
讀作品、說故事、評作家 通往文學風景的14道門 他們是時代大浪裡,早慧而敏感的孩子 在新文明撞擊下成長,重新指認所見的一切 他們是台灣第一代文藝青年 領受新市街的繁華、新語言的刺激 在現實的摺縫間努力擠出生路 縱使消失,也要留下希望的種子 ★當代小說家對話前行者,困厄時代的心...
思索族群生命的泰雅筆記
一本拾回「山的子民」泰雅族人失落已久的人與土地的記憶。
他們原是部落的最愛,在都市卻成了浮游群落。作者藉嗷嗷成長的山地郎引頸企盼窗口光亮,訴說新一代已成個個被擊破的邊緣人,酒醉已成酋長的明天。
全書分「部落手記」、「浮游族群」、「泰雅筆記」三部份。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