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篇設計精巧的小說,五種生與不生的難題】
母愛是否天生?
善盡母職的母親和謀殺孩子的母親,誰的愛比較強烈?
一定要生孩子才能成為母親嗎?
究竟,怎樣的身體最適合生育?
《滿花》以冷調俐落的文字劃開現實的血肉,對生育與女性身體提出想像與模擬,小說裡每位女性皆面臨不同情境的生育問題,展開「要不要生孩子」的思索,也反映當代女性的處境。
陳思宏第三部彰化在地小說 剋是傷害、是約束,是帶著刀鋒的愛……。 她們剋父母、剋伴侶、剋孩子 甚至剋死了夏天 她們是有名的破格掃帚星,社頭痟查某 她們知道所有事情 你願意和不願意承認的所有事情 她們知道,有人就要死了……。
★ 吳曉樂獻聲朗讀後記〈曾經這世界有她〉 ★ 出道十年,重探初心!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 ★ 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 ★ 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女人的敵人就是女人?! 這是生物本能,抑或是不得不的弱弱相殘 「這本書讓人很不舒服,因為太真實,這就是我的故事!」
「我說,現在是你一生中工作最努力的時候嗎?」 當你拆開昨天的箱子,打開今日的抽屜, 你會看到一無所有,還是自己? 十四篇短篇小說,李佳穎使昨日並生假真。 以不到三十歲的年紀獲文學大獎,陸續出版《不吠》、《小碎肉末》後,李佳穎旋即消失,成了文壇的都市傳說,二書成為熱愛小說之人必讀的...
一切正在發生的事都剛剛好極了。 凹槽,罅隙,碎是語言的裂縫, 各安其位吧,意義將自其中茂生。 十一篇短篇小說,構築李佳穎小說世界與碎片。 以不到三十歲的年紀獲文學大獎,陸續出版《不吠》、《小碎肉末》後,李佳穎旋即消失,成了文壇的都市傳說,二書成為熱愛小說之人必讀的夢幻逸品,一旦擁有,...
馬來西亞的月球暗面 從此留住 沒有國籍的人 不被國家承認的魂 回不去的家園 被背叛的祖國 革命如何顛覆家庭/感情 性慾如何顛覆革命 歷史如何顛覆真實 碎紙屑如何顛覆歷史 膠林深處,馬共出沒──南洋華人的政教禁忌 黃錦樹最新短篇小說集《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
林榮三文學獎小說、散文雙料得主,林文心最新短篇小說集
以活生生的身體(lived body)直球對決,生與不生,都是《滿花》的提問,並且就是問問,無人有責任作答。——蔣亞妮
【五篇設計精巧的小說,五種生與不生的難題】
母愛是否天生?善盡母職的母親和謀殺孩子的母親,誰的愛比較強烈?一定要生孩子才能成為母親嗎?究竟,怎樣的身體最適合生育?《滿花》以冷調俐落的文字劃開現實的血肉,對生育與女性身體提出想像與模擬,小說裡每位女性皆面臨不同情境的生育問題,展開「要不要生孩子」的思索,也反映當代女性的處境。
林文心:「從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要不要生孩子』成為心頭上沒有答案的龐大問句。……當然還有時間——時間是籌碼,也是成本。這道題目只要答得晚了慢了,代價是艱辛,或選項的剝奪。」
〈扎根向下〉
我一遍又一遍地看著我與母親的最後一天。我的母親喜歡我嗎?我想著這個問題,無法回答。
〈沃土〉
想成為母親的女同志伴侶為了懷孕做足種種身體準備,打針、吃藥、補充營養,直到車禍突然發生……
〈長生萬物〉
她把女兒照顧得很好,唯一的問題是,她不愛女兒。好險,世上沒人知道這個祕密。
〈滿花〉
女大學生一面擔心懷孕,一面卻忍不住想像自己的小孩,長相有多可愛,此時她突然聽懂貓的語言……
〈貴子〉
已過生育年齡的美怡姐,為什麼跟同事聊天時虛構自己有個想像的兒子?
作者簡介
林文心
1994年夏生,台中北屯人,臺大中文所博班在讀。
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組二獎、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組二獎、台北文學獎小說組優選、台中文學獎小說組佳作等,2022年出版短篇小說集《遊樂場所》(入圍臺灣文學金典獎)。
蔣亞妮(作家)——專文推薦
吳妮民(醫師╱作家)、吳曉樂(作家)、李蘋芬(詩人)、陳雪(小說家)、崔舜華(作家)——好評推薦
《滿花》裡的女性與所有女性,不結果,也是花,有些否定,成就了肯定。
——蔣亞妮(作家)
對女性來說,從初經伊始,「合宜地生養」,就一直是個困擾(或自擾);彷彿要到停經的那天,世界才會對我們罷手。
人生很難,生人也很難。
時代往低婚育率邁進,代理孕母正要修法,而世界會否稍稍寬容鬆動?林文心的《滿花》,以冷調、精確、俐落的文字,對生育及身體提出奇情的幻想、現實的模擬,勾連出五篇精巧好看的作品。
——吳妮民(醫師╱作家)
林文心對女性身體的不厭其煩,對我來說簡直就是「愛」的同義複詞。這個意志,從《遊樂場所》到《滿花》都未有轉移。中國作家盛可以於《子宮》一書說道:子宮像重軛卡在女性的脖子上。《滿花》裡,重軛形化成更輕盈、更自然而然的厄運,充盈於空氣之間(以至於無從抵禦)——瓜熟了,就沒有蒂的事了。又有誰錯呢。
——吳曉樂(作家)
植物萌芽、生長與凋萎,有人知曉它的一生就這樣安靜行進。它不知道養花人因為感覺到愛,而幸運的(苟且的)不再搖搖欲墜。
林文心的小說把身體攤開來,向內拗折,擠出一件長得有點像誰的事物(是孩子嗎?還是自身的鬼魂);向外離心旋轉,使世界顛倒、使它暈眩,在新生的肉上面留下齒痕,與後來的自己相認。
——李蘋芬(詩人)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