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電力公司:用好內容玩出大事業
0 篇書評

內容電力公司:用好內容玩出大事業

用好內容玩出大事業

Content Inc., Second Edition : Start a Content-First Business, Build a Massive Audience and Become Radically Successful (With Little to No Money)

1 人評分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9793525
  • ISBN: 9786269793532
  • 字數: 136,349
紙本書定價:NT$ 520
電子書售價:NT$ 39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如果你除了「想法」之外,什麼都沒有。你有可能創業嗎?這本書告訴你,絕對沒問題。

  當我們已經從《精實創業》中學到,用「最小可行性產品」開創事業將能省下一大筆冤枉錢後,《內容電力公司》則告訴我們,只要一個部落格、一些很棒的文章,就可以開始測試產品、發展自己的事業與客戶群。這本書不僅適合給「正在開創新事業的創業家」閱讀,對於「在大企業中發展新事業體的高層主管」,以及「發展停滯的企業CEO」而言,運用此書的「內容創業模式」七大步驟,也能重新培養忠實的受眾群,進而改變公司的獲利模式!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297

    銷售不是一次性的交易,是一輩子的成交! 不要總想「我賣你什麼」,連結客戶真正的渴望 讓信任感,成為你的護城河 千萬講師謝文憲 第一本畢生銷售絕學 銷售的本質就是理解人性、解決問題, 洞悉從做人開始的銷售思維, 產品、點子到個人品牌,都能創造極大價值與影響力!

  • 電子書: NT$ 322

    你喜歡聽故事嗎? 一個吸引人的好故事可以建立文明世界, 也很可能讓人類社會就此毀滅…… 本書帶你窺探故事背後席捲人心、讓人欲罷不能的黑暗秘密

  • 電子書: NT$ 285

    ◢███████████████████████◤ 所有想靠文字賣東西的人必看! SEO實戰大神Jemmy教你把流量變銷量 ──我靠寫 Email 賺到 103 萬、訂閱衝破 5,000 人 ──有人靠寫作,從麥當勞清潔工寫到 170 萬追蹤 ──不到 15 週,臉書衝破萬人追蹤的流量祕訣...

  • 出版日期:2017-10-24
    電子書: NT$ 285

    新創事業是推動世界變化的主要因素之一,Google、Facebook、twitter這些最初兩三人組成的公司,改變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統計上來看,絕大多數的初創事業都是失敗的,只有少數人、少數夢想能夠成真。 本書作者仔細提出全然不同傳統思維的「精實創業」方法,希望讓每個有好主意、好技術的人都能...

  • 電子書: NT$ 294

    當個I型人很好…… 直到你得跟客戶說話。 內向者的低調成功之道,首部曲! 讓I人不必瘋狂偽裝,靠「天性」自在取勝的職場寶典

  • 電子書: NT$ 280

    行銷理論╳行為經濟學╳數據科學   想參透大賣、引發風潮的密碼必讀!   洞悉熱銷與風潮背後的惡魔面,讓「顧客」心動的40條法則!   營業人員、商品開發人員、廣告公關人員、行銷人員絕對不可錯過的一本書! 能夠暢銷大賣的商品,一定有打動人們購買的理由。本書作者松本健太郎告訴你...

  • 出版日期:2018-01-02
    電子書: NT$ 245

    《華爾街之狼》幕後祕密大公開 獨創「直線銷售說服系統」,本尊手把手指點 「把這支筆賣給我!」——教你精通狼的說服力之道 3量表 X 5要素 X 10法則 掌握獨門「直線銷售說服法」的精華絕招, 不論銷售、談判、交涉、日常溝通, 發揮你的影響力,讓任何人全都心甘情願去做任何事, 創造...

  • 特價 電子書: NT$ 317

    《逆思維》、《恆毅力》、《零阻力改變》等暢銷書作者 強力推薦! 《經濟學人》、《金融時報》、《INC.》、《行為科學家》選書推薦 兩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力薦 《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作者最新力作 現場實驗 × 行為經濟學 × 賽局理論,完全剖析各種誘因設計的底層邏輯 行爲經濟學家葛...

  • 出版日期:2014-05-05
    電子書: NT$ 150

    學簡報,從這本開始。學簡報,直接跳過參差不齊的範本,攻略2年不到就風靡全球TED短講風格。本書全面解析TED短講的特徵,教你掌握簡報訣竅,讓你成為有sense的講者,不論報品報專案報業績,分享成功經驗或學思歷程,就從本書開始!

  • 電子書: NT$ 294

    ✓ 兩岸三地EMBA執行長、企業經營者齊聲推薦 ✓ 簡體版空降年度暢銷書排行,豆瓣8.2分好評 ✓ 「得到」學習平台超人氣大課精進版 消費者注意力不到8秒,不做在關鍵時刻上的行銷,都是浪費! 掌握進店、轉化、複購、推薦四大決策的體驗設計,最小時間單位就能發揮最大商業價值! 使人一見就進、一進就買...

  • 詳細資訊

    自序

      序章

      明白事理的人努力適應世界;不可理喻的人卻想迫使世界適應自己。
      因此所有的進步皆有賴於那些不可理喻之人。——改寫自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本書介紹的內容創業模式(Content Inc. model)救了我一命。

      長話短說:

      二〇〇七年我從薪資七位數的出版業工作離職,接著開始創業。我已婚,有兩個小孩,分別是四歲和六歲,而且沒有多少存款。

      一路跌跌撞撞、犯下數不清的錯誤之後,我們夫妻倆在二〇一一年首次達到一百萬美元銷售額的目標。到了二〇一五年,我們的銷售額差一點就衝上一億美元。

      同一天,我寫下第一版的《內容電力公司》,書中詳細說明我們所採用的這一種商業模式,是如何讓我們在五年間從零開始到賺進數百萬美元。這本書有印刷版、數位版和音訊版,共計售出十萬本以上。

      後續的故事如下。

      二〇一六年六月,我們以將近三億美元的價格,將公司「內容行銷學院」(Content Marketing Institute)賣給市值數十億的英國活動籌劃公司。

      我繼續留在公司一段時間,後來在二〇一七年末離職,並在二〇一八年整整休了一年的假。期間我飛往西西里探訪父親;投入比以往更多時間陪伴太太和兩個兒子;參加了幾場馬拉松;而且鮮少盯著社群媒體。應該可以這麼說吧,這是我人生中最完美的一年。

      隔年,我寫了一本暢銷懸疑小說。

      我決定成為全職小說家,將更多精力投入我們成立的言語治療非營利組織「橘色效應基金會」(Orange Effect Foundation),並且在我家的兩個青少年離家上大學之前,與家人共度更多時光。

      後來,COVID-19重創美國(我想各位應該都很清楚怎麼回事)。沒錯,疾病與死亡襲捲而來,還有數百萬人失去工作與未來。無論你想像中最糟糕的情景是什麼樣子,世界似乎都有辦法如實呈現。

      疫情期間,我收到一封好友寄來的電子郵件,當時她遭到裁員,想要更深入瞭解「內容創業模式」。

      兩天後,另一位朋友聯絡我,接著又有第三位朋友來信。疫情爆發數個月後,「內容創業模式」強勢回歸。第一版書籍的銷售量在兩個月內成長三倍,我以前錄製的Podcast下載數量開始飆升,儘管我已經停止更新節目。

      我該怎麼解釋,才不會顯得太過自大呢?這只是一種商業模式,沒有拯救世界的能耐。不過,在目前的環境下,我認為「內容創業模式」可以真正幫助到世界各地難以維持生計的人。如果有更多人可以運用「內容創業模式」打造出色的事業,並且實現財富自由呢?如果有更多在存亡之際的小型企業可以運用「內容創業模式」生存下去,甚至是蓬勃發展呢?如果,就連在大型企業裡,行銷團隊都可以運用這套模式持續經營、不斷成長,並聘僱更多人力呢?我暫時擱置懸疑小說續集的計畫,接著用電子郵件聯絡我在麥格勞希爾(McGraw Hill)的主編。我想要把《內容電力公司》(Content Inc.)這本書寫完;我在二〇一五年推出第一版《內容電力公司》時,創業過程只走到一半,現在我終於可以把剩下的故事說完。

      我重啟了《內容電力公司》(Content Inc.)Podcast,並推出專為內容創業家設計的電子報《轉換》(The Tilt),也將「內容創業模式」徹底更新。

      我非常幸運,我再也不需要為己自己或孩子擔心錢的問題(這種感覺實在太美好了)。我希望有更多人可以擁有這樣的機會,而我認為這本書就是解答。

      最重要的是什麼?

      「內容創業模式」的核心概念如下:將培養受眾視為首要之務,確定產品與服務則為次要;創業家可以透過這種模式翻轉遊戲規則,大幅提升財務層面與個人的成功機會。

      請容我再次強調:我認為當今創業的最佳模式,絕對不是先推出產品,而是打造出吸引受眾、並培養受眾的系統。一旦培養出忠實受眾,也就是那些受到你以及你提供的資訊所吸引的群眾,你就很有可能成功地向受眾銷售任何產品,而這套商業模式就稱作「內容創業模式」。

      投入時間經營這套模式的內容創業家,不僅在事業上大獲成功,更獲得了富足的個人生活。如果可以確實執行「內容創業模式」,並且持續向特定的受眾提供理想的資訊,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一定能在五年內賺進五百萬美元。

      創業家無法獲得適切建議

      根據美國中小企業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創業的第一步是提出商業計畫。而一份標準的商業計畫必須包含如「定義產品」以及「設計銷售與行銷計畫」等要件,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你仔細看網路上數千份的商業計畫,會發現內容都大同小異,每一間新創公司都遵循相同的遊戲規則。

      即使是PayPal共同創辦人以及Facebook首位一般投資人的彼得.提爾(Peter Thiel),也將其著作《從0到1》(Zero to One)的重點全部放在開發出全球從未見過並為之驚豔的產品。當然,提爾確實提出了一些很受用的創業建議,但這些建議的前提卻和業界其他專家一模一樣:先開發產品。也就是找出問題,再用出色的產品或服務解決問題。

      但這套模式的成果卻不怎麼出色;根據美國中小企業局統計,大多數公司會在創業後五年內倒閉,而其他針對新創公司所作的統計數字則更不理想。

      為什麼所有人都要用相同的方式進入市場?難道人類的創造力已經空洞至此,全然相信只有一種方法才能打造並發展事業嗎?

      根據《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從二〇〇七年開始,美國人創業的速度變得前所未見地快,而這些企業多半還是採用產品先行的模式。

      內容創業模式是否可成功複製?

      Copyblogger Media創辦人布萊恩.克拉克(Brian Clark)對於商業網路行銷有些絕妙的想法,但很不湊巧的(也許該說是幸運),他並沒有產品可銷售。

      長達一年七個月的時間,布萊恩持續為一群目標受眾創作十分精彩的內容,同時他將自己的終極使命定為:「創作出能與受眾接觸的媒體資產,毋需討好媒體守門人。」

      簡單來說,他努力成為能夠吸引正確受眾的專家資源,且不必在他人的平台上購買廣告。布萊恩確實有達到目標,現在Copyblogger已經是市值數百萬美元的教育平台。

      在針對內容創業模式所作的研究中,我們發現無數名各產業的創業家都在運用相同的概念,換句話說,布萊恩和我並不是唯二因此成功的人。你知道更棒的消息是什麼嗎?內容創業模式確實可以成功複製。

      內容創業模式的未來即是現在

      如今,全球有數以千計的企業利用內容創業模式,擬定進入市場的策略。為什麼?因為將受眾視為唯一的重點目標,並且直接培養忠實受眾,是釐清最終何種產品最適合銷售的最佳方法。

      內容創業模式讓我們了解到,當你擁有一套更好的方式與策略,可以幫助創業家和企業主打造更美好的生活。全球業界的巨頭也許會視你為弱者,然而事實上,你早已發掘出他人無法超越的絕佳商業策略。

      當現況是大型企業越來越大,不斷併吞世界各式小型企業,這代表什麼?變革的時機成熟了。

      內容創業模式

      根據我們與上百間公司合作的經驗,並且經過數次與本書相關的訪談之後,我們發現內容創業模式包含七個明確的步驟。這些步驟是本書後續各章節的主題,下文會先簡短說明。

      一、甜蜜點

      簡單來說,創業家必須要發掘一個特定的內容領域,並且以此作為整個商業模式的基礎,而為了達成這項目標,我們需要先辨識出能夠長期吸引受眾的「甜蜜點」。所謂甜蜜點,就是一套知識或技能(創業家或公司的長處)以及特定受眾需求兩者間的交點。

      例如,農具製造商強鹿(John Deere)早在一八九五年就開始採用內容創業模式,方法是發行雜誌《車轍》(The Furrow)。《車轍》的甜蜜點就是以下兩者間的交點:強鹿的農業技術知識,以及農家(強鹿的受眾)對提升農場獲利相關資訊的需求。順道一提,《車轍》至今仍持續發行,每月訂閱數達數百萬本。

      二、轉換內容

      確認甜蜜點之後,創業家必須「轉換」觀點,也就是試圖辨認出區別自己與競爭者的關鍵因素,找出較少或完全沒有競爭者的領域。

      克莉絲汀.博爾(Kristen Bor)開始寫部落格之後,持續記錄自己健行和背包旅行的過程,而二〇一五年的一場旅行改變了一切:

      當時我剛結束在南猶他的背包旅行,在開車返家的途中……我經過大峽谷(Grand Canyon)北緣,那是我從來沒去過的地方。我真的很想去一探究竟……但是我獨自一人,天氣也不太好。所以我只能繞過去,心想:「噢,有機會再來吧。」

      就是在這個時候,我開始對「車旅生活」(Van Life)有比較多瞭解。如果我有一台露營車,就可以(在大峽谷)臨時停留,然後在隔天四處看看。這個念頭激發了我最早的靈感。

      當時,市面上有很多以旅行和背包旅行為主題的媒體網站、部落格和Podcast節目,但險少有談及車旅生活(住在露營車上旅行)的內容。因為遇到上述的情況,克莉絲汀發現了轉換內容的關鍵,讓她可以從眾多背包旅行網站中脫穎而出:車旅生活。現在,克莉絲汀每個月的網頁瀏覽次數超過五十萬,並成為全球知名的車旅生活專家。

      三、穩固基礎

      發現甜蜜點和找到轉換的關鍵之後,你需要選擇平台並且打穩內容基礎。就像建造住房一樣,在進入粉刷和選擇固定裝置及地板等步驟之前,必須先規劃和設置地基。這個階段的工作就是透過單一主要管道(部落格、Podcast、YouTube等等)持續產出有價值的內容。

      安.里爾頓(Ann Reardon)現在被譽為澳洲雪梨的烘焙女王,當初是從二〇一一年開始經營YouTube頻道。她每週都會上傳令人大開眼界的甜點食譜影片,觀眾遍布各國(現在訂閱人數已超過四百萬)。

      安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她專精於單一平台,而不是一次跨足多個媒體。

      四、培養受眾群

      選擇適當的平台並建立穩固的內容基礎後,你會有機會增加受眾人數,並將一次讀者或受眾轉換為長期訂閱者。

      此時就是我們善用社群媒體作為主要傳播工具的時刻,同時也要正視搜尋引擎最佳化的重要性。在這個階段,我們的目標並不只是增加網頁流量,畢竟就本質而言,網頁流量是沒有意義的指標。我們真正的目標是透過增加網頁流量,提升受眾人數成長的機會。

      以下是社群媒體考察家(Social Media Examiner, SME)執行長麥可.施特茨納(Michael Stelzner)執行這個流程步驟的相關經驗:

      我明白取得電子郵件地址清單是關鍵指標,因此我決定,電子報訂閱數達到一萬人之前,絕對不推銷(也就是「販售」)任何產品。最終我們非常迅速地達到人數目標,於是我開始相信這種方式也能成功。

      如今,每個月造訪SME的不重複人次高達兩百四十萬。我們每週向四十一萬六千人發送三封電子郵件;目前每週會發布四篇文章、兩集Podcast節目以及三支影片。

      在這個領域最重要的認知就是:儘管有許多指標可以用於分析網路內容是否成功,最關鍵的指標還是訂閱人數。如果沒有先吸引讀者採取行動,並且實際選擇加入和訂閱你的內容,透過受眾創造收益或是擴大受眾都是不可能的事。

      五、創造收益

      創造收益現在就是最佳時機。你已經找到甜蜜點,接著「轉換」內容並找到競爭者稀少的領域,也選擇好平台且打穩基礎,然後開始累積訂閱人數。現在,就是這套模式透過平台創造收入的時刻。

      此時此刻,你已經擁有充分的訂閱者資訊(包含量性與質性資訊),足以讓你發現各式各樣創造收益的機會,也許是諮詢、軟體、活動,或其他多元的服務。

      以內容行銷學院的營利模式為例,我們在初期是出售贊助機會來抵付支出,讓公司得以繼續營運。接下來的兩年,我們在銷售模式加入網路研討會、現場活動以及紙本廣告。

      六、管道多樣化

      一旦運用這套模式培養出強大、忠實、且持續成長的受眾,就可以開始從主要內容平台發展出多樣化的傳播方式。請想像這套模式是隻章魚,而每一種內容傳播管道就是其中一隻觸手,我們可以運用多少觸手拉攏讀者,讓他們更靠近自己一點,甚至是再度光臨?

      一九七九年,ESPN原本是以體育專門頻道起家,由斯科特.拉斯穆森(Scott Rasmussen)與其父比爾.拉斯穆森(Bill Rasmussen)投資九千美元創立。而四十年後的今天,根據迪士尼的財報(ESPN現為迪士尼旗下品牌),ESPN是全球獲利最高的媒體品牌之一,營收超過四十億美元。

      十三年來,ESPN將重心全數放在單一電視頻道,百分之百專注於培養受眾。接著從一九九二年開始,傳播管道多樣化的大門開啟:首先是ESPN電台開播,一九九五年ESPN.com(起初網站名稱為ESPN SportsZone)跟著上線,再三年後,ESPN同名雜誌也開始發行。

      目前,ESPN在全世界每一種傳播管道都有法定上的財產,從Twitter、Podcast、到紀錄片,應有盡有。儘管上述的管道僅包含一九八〇與一九九〇年代的媒體(相較於今日),ESPN在核心平台(電視頻道)大獲成功前,並沒有貿然發展多樣化的傳播管道。

      七、出售或擴張

      我在二〇一五年首次發表「內容創業模式」時,整個流程只有六個步驟。而在這一版,我加入了很關鍵的第七個步驟。順利完成這套模式的前六個步驟之後,你會有一些值得考慮的選擇。

      其中一個選項是保留資產,並大幅擴展事業規模。例如,馬修.派翠克(Matthew Patrick)在YouTube上經營大受歡迎的頻道「遊戲理論」(Game Theory),他決定不以數百萬美元的價格出售,而是推出「電影理論」(Film Theory)和「食物理論」(Food Theory),將小規模的事業轉型為快速成長的媒體、週邊產品和服務公司。

      熱門Podcast節目《當紅企業家》(Entrepreneur on Fire)的創辦人約翰.李.杜馬斯(John Lee Dumas)則是另一個選擇不出售的例子,他選擇維持小規模的事業。約翰表示:「我們三個虛擬助理(每月費用不到三千美元)、七成以上的淨利率,而且每年可以維持幾百萬美元的收益。我並不想打造內容創業企業,而是想專注於生活風格設計,以快樂、健康和自由為重心。」

      第二個選項是退出事業,就像我和太太在二〇一六年所做的決定。我們開始採行「內容創業模式」當時,目標就一直是將公司出售。我們設定好目標價格,並且在確定可以達到目標數字時開始推動出售流程。在本書後半部,我會仔細解說如果想要將自己的內容資產出售給另一個組織,並且從此過著財富自由(而且無憂無慮)的日子,你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內容創業模式》中所提及的例子大部分都和打造全新或新興的事業有關,這些事業正處於培養受眾的發展階段,目標是透過創作內容並傳播,提升受眾的忠誠與互動程度。說實話,這是我在撰寫本書時所預期的受眾。不過即使如此,我認為本書內容仍可以應用於上述任何一種事業階段。取決於目標,這套模式可以運用在任何一種規模的組織上。

      本書的組織方式

      本書的部分章節篇幅很長,因為我認為這些領域需要深度討論;有些章節則比較簡潔。

      在每一章的開頭,我會簡述章節的內容,這是因為我不清楚你目前處於內容創業模式的哪一個階段。如果你在讀過章節概要後,認為自己已經充分瞭解其中的概念,跳過也無妨。

      最後,儘管這本書並不是個人回憶錄,我還是會將所有的祕訣與讀者分享,也就是我和妻子如何運用內容優先(而不是產品優先)的方式打造事業版圖。我也會分享許多不同的案例研究,證明內容創業模式並不是曇花一現的奇蹟。任何產業的任何一位創業家,只要遵循幾個關鍵的步驟,就可以應用先培養受眾、再開發產品的模式,打造出成功的事業。

      衷心感謝你,願意付出時間與我一起開始這趟旅程。
      如果今天是你人生中的最後一天,你還會想要做你原本正要做的事嗎?——史帝芬.賈伯斯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55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