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四項大獎——蕭雅全電影《老狐狸》幕後攝製紀實
★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蕭雅全的拍攝手札與創作歷程訪談
★未刪減版原著劇本與主創團隊拍攝現場回顧
一部充滿回音的電影,
一則無法讀完的寓言,
回望過去,看見未來。
第60屆金馬獎四項大獎作品幕後摘錄:
籌備階段的舉步維艱→攝製現場的狀況排除→面對大眾的不安忐忑
台灣中生代電影導演蕭雅全與幕後團隊的默契創作,
撬開觀眾各自不同的時光門,打造影像新語境。
善惡、貧富、立場、階級……劇情充斥拉扯與矛盾,
返回現實,你知道對自己最合理的選擇嗎?
最好看的吉卜力故事, 最爆笑又感人的創作現場。 日本讀者盛讚:「這就是吉卜力30年多來的精選輯。」 鈴木敏夫暢談與高畑勳、宮崎駿合作的過往, 與19部吉卜力動畫的幕後故事與秘辛
第27屆台北電影節主視覺由曾入圍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獎,擔任過金曲獎、金音獎創作獎主視覺設計的盧翊軒及其團隊「Local Remote」共同操刀,以今年影展的核心精神「挑戰!Dare to Try.」為設計理念,透過一名邁開步伐、持續向前奔跑的「奔跑人」,傳遞不斷突破極限的動能,象徵台北電影節及影視創...
注目最高的微縮人類史,流傳最廣的當代文化冊! 海報設計如何影響當代生活、形塑人類歷史? 全世界最權威的海報聖經,絕世經典一次收藏!
電影拍攝的關鍵是:塑造人物性格,以及說一則好故事。 在這本進階的《大師運鏡》中,我們並不再展示另外 100 種看起來花俏或表面的拍攝技巧,這本書將更深入電影製作,剖析劇情片與動作大片的運鏡思維與視覺伏筆,幫助你開發自我,有效的利用鏡頭說故事;以邏輯思考的方式,清晰地表達你的敘事觀點。
想加入影視業?就從成為一名製作人開始! 「製作人」是拍片團隊的關鍵推手,也因為製作人,一部影片才得以存在。 從企劃、資金、招募到開拍,沒有製作人,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書寫逾50年,阿莫多瓦,終於完成的非典型自傳 1967年至今,12篇章節片段式自傳故事 了解這位偉大導演──生活與創作的一本重要著作 他所寫的、他所拍過的,和所活過的之間,緊密交纏的關係 談愛、失去、創造力、自我發現、文學及寫作 內心深處的執著、黑暗的中學歲月、起伏的心情、蛻變為藝術家的歷...
繼去年推出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女明星專題,大獲好評。「2025金馬經典影展:不是冤家不聚頭」則聚焦在1932-1952年間好萊塢最具魅力的Screwball Comedy,不但首度針對類型電影深掘,這段時期也是作者風格與明星魅力最燦爛迸發的時候,蒐羅到30部風趣幽默的殿堂經典,也是李安導演首度參與策展。
你喜歡看電影嗎? 你覺得某部片很好看嗎? 除了「好看」,你還能從中看出什麼? 20堂電影課,解構百餘部西洋電影, 從經典到類型,從藝術片到商業娛樂片, 帶你看出更多有趣、以往從未發現的細節!
.2020年《寄生上流》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與最佳原創劇本獎 .2021年Netflix影集《魷魚遊戲》紅遍全世界,也贏得美國電影學會電視類特別獎,更是首部入圍美國艾美獎劇情類影集主要獎項的非英語劇集 .2022年的坎城影展有5部韓國作品應邀競逐獎項…… ...
這是人人都想也人人都能拍片的時代,因此也是網路上爛片泛濫成災的時代。拍片不成問題,讓觀眾願意從頭到尾看完才是問題,讓觀眾看完後按下分享,則是更大的問題。 本書可以是你拍片的第一本書。在你真的動手拍攝之前,先教你學會看影片,辨認出好影片的成功元素,也看出爛片失敗在哪裡。在你學會影片語言之後,再開...
影人的回憶錄往往提供另一種觀點,填補大眾遺忘的歷史。在台語片發展初期舉足輕重的小艷秋,在九十歲前回顧生涯發展,爬梳了台語電影初期的發展脈絡。連帶地,也讓讀者明白女明星在銀幕下的心境。這本書裡的小艷秋,是影劇周報裡未曾報導過的,是影迷們未曾認識的,是台灣女性與台灣歷史疊合的足跡。
金獎剪輯師的電影深層學! 電影敘事∣17階段戲劇結構∣類型電影心法攻略 《月老》、《紅衣小女孩》、《麻醉風暴》、《神算》…… 金獎剪輯師阿晟告訴你,電影都是如何說故事
「如果我的電影作品是安靜沉澱於水底的東西, 那麼,這本散文集就是沉澱之前,緩緩漂浮於水中的泥沙之結合。」 擅長以樸實平淡的影像,敘說日常情感的是枝裕和,首次透過文字,深入而多樣地暢談對創作、對日常、對影像,甚至是對現代日本社會的敏銳觀察與批評。以宛如走路的速度,細膩呈現他深層的思索與追問...
功夫巨星李連杰首部著作 60年人生歲月,25載佛法因緣 我不論是在俗世的生活、電影工作、慈善事業,或是求學佛法的歷程中,都曾遭遇種種的問題與困難。為人兒女有其痛苦,為人父母也有其痛苦,這場生命的意義在哪裡?到底有沒有輪迴?而我又是誰? 這些年來,我深受藏地古聖、吟遊詩人、一位真正心靈自由的勇士──...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蕭菊貞 拿著筆、扛著攝影機,穿梭在不同的人生風景中,寫人生、戲人生。 鏡頭背後許多沒有說出的故事,生死之間激盪出的美麗與哀愁……
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電影人評選的最佳作品第一名 電影原著劇本《生命之詩》中文版首度問世! 未公開劇照╳導演訪談紀錄 獨家收錄 最會寫劇本的導演,最會拍電影的小説家! 創作《密陽》、《綠洲曳影》、《燃燒烈愛》等多部賣座片 李滄東導演最大膽的原創電影《生命之詩》
━━昆汀.塔倫提諾首部非虛構作品━━ 他眼中的好萊塢電影,他獨特的說故事口吻 是電影評論,也是精彩的個人生命史 書中的電影都是他還是個小小影迷時頭一回看的片子 看完本書就等於活過了昆汀的電影生命
「這是發生在一九八九至一九九○年間,一個十一歲小男孩的故事。一九八七至一九九○年,台股從兩千點膨脹到一萬兩千點,地價飆漲超過四倍,貧富差距擴大。我目睹我家因不擅競爭,從窮變成更窮。至今母親與我道別,仍說:『祝你成功。』究竟怎樣才算成功?如果不能兩全,是『寧可傷人也要贏』,或『與其傷人不如輸』?我遇過很多跟我母親一樣,不被視為成功的人,但我知道他們沒爭奪,不是沒能力,而是怕傷人。我想講這種人的故事,在我心裡,他們充滿同理心,從不是失敗者。但我也自問同理是否有相對性?『寧可人負我,毋寧我負人』對我來說是可貴的嗎?」──蕭雅全
蕭雅全的電影裡,善於營造兩難的處境。兩難不僅是善惡、黑白,而是角色內心一層一層的抉擇,世界非單一性,命運亦然,人的每一次判斷都在學習歸納自己,往哪一價值觀靠近。十年、八年、五年……蕭雅全暌違已久的電影長片,回溯了解嚴後經濟狂飆的年代,貧富階級對立,社會充斥不公。那是集體回憶,更是今日世界的寓言。故事裡的小男孩廖界與父親廖泰來相依為命,一心想存錢完成一家人的夢、母親的夢,卻沒發現世界正在改變,來不及應對。本書完整側記台灣中生代重要導演最新作品的幕後工作記錄,從故事發想起始、腳本與實際拍攝異同,到工作團隊的深度訪談與導演意志的傳遞,藉由書籍與電影互為表裡,完整呈現一部電影製作的表裡。蕭雅全從「《范保德》大幻影(美感一百金馬獎項零賣座差)」後歷經工作室改組、低潮到省思必須試圖有限度的面向觀眾,創作者如何調整平衡感,折衷或妥協,或樂觀視作新嘗試?好看、易懂是否為創作本念?抽象、隱喻會否是該排除的阻礙?蕭雅全的《老狐狸》正打造一個魔幻語境,更讓人感同身受,導演蕭雅全說:「同理心是一種跨線理解對方的態度,不敢說『同理心』是消弭階級衝突的方案,但我相信,失去同理心絕對是階級衝突日日擴大的關鍵原因。」這是蕭雅全與自己孩子對話的作品,亦是他與社會溝通的方式。從劇情、製作、影像、美學、表演到一環扣一環的技術細節,其間團隊必須耗費多少力氣去沉澱與調整觀點?本書有你不知道的事,將之說破了、更讓電影堆疊了新的韻味。
作者簡介
蕭雅全/積木影像
蕭雅全導演於二○○三年六月成立積木影像製作公司,除了拍攝電影,也涉足商業廣告、創作短片與商業短片。廣告比賽獲獎頻繁,為業界具口碑之製作公司。作品人文風格重,擅長以細膩情節刻劃人性。
二○○○年完成首部電影長片《命帶追逐》(Mirror Image),此片曾入選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導演雙週(Director's Fortnight ,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1)
二○一○年拍攝電影《第36個故事》(Taipei Exchanges),榮獲第十二屆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最佳音樂獎及第四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二○一一年獲邀參與《10+10=100》電影聯合創作計畫,拍攝短片《有一好沒二好》於金馬影展首映,入選柏林影展世界大觀單元(Berlin Film Festival panorama, 2012)。
經過多年的積累醞釀,二○一八年拍攝電影《范保德》(Father to Son),入圍第四十七屆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片,並入圍第五十五屆金馬獎新演員、美術設計、原創電影音樂、原創電影歌曲、音效,榮獲第二十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最佳配樂及最佳美術獎。
二○一九年受高雄電影節之邀拍攝VR電影《那年夏天,我被FIRED五次》,致力嘗試不同創作媒材,挑戰影像敘事的可能。
二○二三年電影《老狐狸》(Old Fox)入選東京影展——世界焦點「台灣文藝復興」觀摩單元(Taiwan Cinema Renaissance 2023),並入圍第六十屆金馬獎七項大獎,更一舉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四大獎項。
「砌得好的,會久久捨不得拆。」誠如積木創立時的初衷,團隊將持續努力;以緩緩流轉的時光,堆砌持久深刻的好作品。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