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需要政治哲學?
0 篇書評

為什麼我們需要政治哲學?

如何對政府公權力設限?意見分歧的人們能否共存?當代自由主義名家談和諧社會的關鍵思考

What Is Political Philosophy?

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02/29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881.8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3106017
  • ISBN: 9786263106031
  • 字數: 114,555
紙本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29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他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政治哲學家之一!
──史丹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萊夫.韋納

★與《正義論》羅爾斯齊名 當代政治哲學名家著作首度在台問世★
★美國文理科學院人文及藝術領域院士、法蘭西學院哲學大獎獲獎者、高達美獎得主★

陳嘉銘(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專文導讀(按姓氏筆畫排序)

當我們共處於充滿歧見的社會,如何共好、共榮?
政治源於衝突,關鍵不是在其中追求良善,真正該關注的是公權力的正當性。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616

    「中華民國的外交官,沒有悲觀的權利。」 半世紀的記憶,道盡台灣國際關係的特殊性。 「『中道』(moderation)與『審慎』(prudence)是個人一生職涯的四字箴言。」──李大維

  • 電子書: NT$ 455

    ★全書內含16頁彩色照片 出版十週年.全新導讀 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經濟長久繁榮的關鍵,竟然是政治! 問世十年後,仍是解釋力最強的經典之作 窮國之所以窮,不是因為地理或文化,而是制度選擇的結果! 『應該列為政治人物及所有關心經濟發展的人的必讀書目。』 ────賈德.戴蒙,《槍炮、...

  • 電子書: NT$ 350

    ☆★如果明天就是臺海戰爭,世界將如何回應「臺灣有事」? ☆★統整臺灣國防部及日本防衛省軍事動態數據,以新聞圖表呈現解放軍海空擾臺的真實狀況與變化 ☆★重要專家的關鍵訪談,從國防策略、歷史、思想、民間意向到公民社會,多角度呈現臺日沖之間對「臺灣有事」的觀點歧異與對話可能

  • 電子書: NT$ 293

      「我還沒講完,手都還沒放下,這邊就來兩個人,那邊也來了幾個人,在我後面拉,我就知道大概要被趕出去,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不要跌倒,我一定不要跌倒。不是說會住院,或是怕骨折什麽的,而是,我絕對不要在你前面倒下。」——花崗國中教師「葉霸」葉春蓮(摘自書中訪談)   「既然我們生在這塊土地,就有責任去守...

  • 電子書: NT$ 648

    為何習近平要收緊私企政策,壯大國有經濟?為何蘇聯東歐各國的共產政權因經濟崩潰而紛紛垮台時,中國仍屹立不搖? 許成鋼透過「制度基因」的架構,解釋中西憲政發展與極權演變的前因與後果。 本書探討中國制度和共產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和演變,並引入「制度基因」這個分析概念,以研究從蘇俄來的制度基因如何與中國帝制的...

  • 電子書: NT$ 315

    大罷免,是一場公民的進擊 是所有深深愛著臺灣的人 用民主制度守護臺灣 最後一哩路, 讓我們投下罷免這一票,做自己的主人!

  • 電子書: NT$ 294

    日本學界研究臺灣政治的第一人若林正丈, 第一本的研究生涯回顧,第一手的臺灣觀察紀實。

  • 電子書: NT$ 315

    因為相信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因為選擇願意承擔 這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種來自心底自我召喚的行動 沒有人叫他們站出來,但他們自己選擇不冷漠 他們選擇用行動證明信念仍然存在 他們不是英雄 大罷免運動真正令人動容的是一群人 他們選擇相信這片土地還值得守護

  • 電子書: NT$ 385

    讓美國全方位失守的致命關鍵──「威脅貶值」 當今美國最主流的觀點,白宮要角齊力推薦! 川普2.0,美國力挽狂瀾的戰略基底! 亞馬遜冠軍暢銷書!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川普首席貿易顧問納瓦羅,高度盛讚! 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前白宮首席策略長班農,呼籲必看!

  • 電子書: NT$ 245

    ☆ 避免被認知作戰,你需要這本書,你的長輩更需要! ☆ 資訊洪流時代,除了電腦要有防毒軟體,你的腦袋也要有對認知作戰的防毒軟體。 ☆ 以簡單易懂的問答方式,羅列各種關於資訊操弄與認知作戰你想知道的事,清楚明瞭地讓你理解,你腦袋裡的戰場如何被開闢的。

  • 電子書: NT$ 364

    《黑手》一書結合了詳盡的研究與獨特的洞見,揭穿中國共產黨試圖顛覆世界的計畫,以及該黨對民主所造成的威脅。我們已經忽略太多警訊,是時候要清醒過來了。

  • 電子書: NT$ 387

    《習近平:喪屍治國》是余杰繼《中國教父習近平》、《走向帝制:習近平與他的中國夢》之後,習近平三部曲之終結篇。   四面楚歌之下,中共正進入一個不可遏制的衰退期。   親自駕駛喪屍列車奪路狂奔的習近平,即將迎來車毀人亡的那一刻。   本書近30萬字,共分為9章,依序是「中國夢」裡沒有「法...

  • 電子書: NT$ 315

    採訪三十位幕僚、政務官、社會運動者等政策相關人士 從九大議題看八年來臺灣的改變 從執行者、幕僚的訪談中得知重要政策溝通與執行的關鍵時刻 「EPUB電子書版本皆有附贈惠菁親聲朗讀前言音檔」 八年來,世界經歷了動盪與巨變 臺灣也經歷著體質的改變與成長 我們是否在這個時代,寫下了屬於自己的...

  • 電子書: NT$ 476

    當代中東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極端主義、恐怖分子為何成了中東世界的代名詞? 1979年為什麼是中東歷史重要的關鍵時間點? 1979年,伊朗革命、麥加禁寺圍困事件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相繼發生。金姆.葛塔在《黑潮》中,透過廣泛而細膩的調查,詳盡剖析這三件關鍵大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對西亞地區往後的歷史...

  • 電子書: NT$ 616

    歐洲民主守護者梅克爾唯一親筆回憶錄 橫跨兩個德國的傳奇人生 收錄珍貴私人照片 台灣同步上市 「我希望讓人們理解政治如何運作, 有哪些原則、機制存在,以及是什麼引導著我。」 ──安格拉.梅克爾

  • 特價 電子書: NT$ 363

    《梅克爾傳:一場卓越的史詩之旅》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政治人物傳記, 講述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 如何從一位化學家、一位東德牧師女兒的身分, 走到了政治領域,擔任總理的位置, 並成為一股引領西方、歐洲世界不容忽視的力量。 本書由廣受自讚譽的傳記家、前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美國廣播公司新聞記者凱蒂‧...

  • 電子書: NT$ 385

    為何民主正在衰退? 為何權力的輪替總是令人失望? 在不完美的世界,我們如何讓政治可以成功? 國際知名政治專家寫給所有人的政策改革指南

  • 詳細資訊

    他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政治哲學家之一!
    ──史丹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萊夫.韋納

    ★與《正義論》羅爾斯齊名 當代政治哲學名家著作首度在台問世★
    ★美國文理科學院人文及藝術領域院士、法蘭西學院哲學大獎獲獎者、高達美獎得主★

    陳嘉銘(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專文導讀(按姓氏筆畫排序)

    當我們共處於充滿歧見的社會,如何共好、共榮?
    政治源於衝突,關鍵不是在其中追求良善,真正該關注的是公權力的正當性。

    ▍本書特色

    1. 政治哲學的核心大多被認為是社會正義與分配問題。拉莫爾反對此類政治哲學觀點,轉而將重點移到對公權力正當性的討論上。強調如果我們無法在社會議題上形成共識,那麽唯一的解方就是合法化政治權力的行使。
    2. 拉莫爾的思想被認為是政治現實主義,其主張意見相左是政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現況。他也批評當前政治哲學早已偏離現實,必須重新回到這個分歧的現實上,合法性的討論才會有建設性。
    3. 本書作者拉莫爾為當代自由主義名家,曾獲法國科學哲學院大獎、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士、高達美獎。因其關於政治自由主義以及道德哲學和哲學史等主題的著作而聞名。與約翰.羅爾斯同為政治自由主義的捍衛者,對道德哲學的發展頗具貢獻。
    4. 本書堅守政治哲學為獨立研究領域,著重探討其中的「基於理性的意見分歧」,推出後廣受好評,獲《道德哲學期刊》、《聖母大學哲學評論》等媒體與學界矚目讚譽。

    ▍導讀摘句

    ◎ 他的自由主義不只是當代基本自由民主價值的釐清,而是經歷過整個現代世界的「煉獄之痛」而誕生。──陳嘉銘

    ◎ 現實政治的許多爭議都關乎特定議題中某些面向的正當與否,且參與爭論本身即是一種對言語作為一種政治手段的正當性之肯定,也是民主的實踐。──葉浩

    ▍內容簡介

    異溫層之間的口水戰,是維繫民主、彰顯自由?還是撕裂社會共識?
    如果沒有國家的介入,人們各自堅持的信念足以撕裂社會。
    拉莫爾認為,應當視「分歧」為現狀,重回這個現實,才能有效探問政治哲學的本質。進而回應人們如何在這樣的世界裡和平共處、共創未來。

    不論是社運、遊行,還是社群媒體、Podcast,在定期舉行選舉的當今社會,筆戰、口水戰、謠言、陰謀論似乎已是現代政治生活的日常,凝聚共識的那一天簡直遙遙無期。我們該如何在如此紛亂的環境中共處?

    面對這問題,政治哲學家拉莫爾首先指出,現今的政治哲學以社會正義為核心,卻忽略了人們根本無法在社會議題上形成共識的事實。有鑑於此,拉莫爾對理性的意見分歧展開分析,不僅挑戰了洛克、康德、彌爾等哲學家的古典自由主義,也回應了由伯納德.威廉斯等人提出的政治現實主義。拉莫爾提出一種全新的政治哲學觀點──以公權力的正當性為中心的政治自由主義,以扣合社會環境中意識形態對立與衝突的現況。

    作者從十六世紀的自由主義兩大基本問題談起:如何對政府的權力設立限制?以及,在承認人各有不同觀念的前提下,我們如何在同一套政治體系中共同生活?他認為,政治哲學應與道德哲學區隔開來,並主張政治哲學的核心問題是「公權力的正當性」問題。最終,與社會中不同聲音共存的根本態度是:以對個人的尊重為首要條件,並以寬容為指導原則。拉莫爾不僅為政治哲學提供全新的定義,也以此為基礎闡述自由主義對政治的見解。

    ▍精采摘錄

    1. 哲學思辨有種慣性,總會自然而然地將思辨的焦點轉移到探究「什麼是哲學」這類反思本質的問題。從柏拉圖的年代以來,這一直是哲學很明顯的特質。柏拉圖認為,如果他想要釐清並建構他自己對知識、美德與幸福等問題的理解,他必須要先能夠掌握蘇格拉底如何叩問人生重要課題的方式,並區隔蘇格拉底與所謂「智辯家」(Sophists)哲學思辨的方法。這種方法即是哲學的自我反思。哲學的自我反思,其初衷並不是出於追求確切的真相。至少從根本上來說,哲學之所以如此強調自我反思,其原因並不是希冀著,當面對這些人生重大問題時,一旦我們充分地反思這些問題對我們心智能力以及指導原則的要求後,我們便能得到適宜的方法,並且一勞永逸地對這些問題提出解答。

    2. 人們政治生活的基礎,是由一系列關於什麼促成社會合作的要件、與哪些是需要權威介入,制定規則以強制實踐的原則的辯論所構成。而人們社會中,長期以來出現爭執乃至衝突越趨極端的原因之一,正是對於是非善惡的本質看法不一所導致。這會連帶涉及其他更具體的道德問題,尤其關於甚麼算是更好或更正義的社會。正義的概念所扮演的其中一個角色,在於向人們顯示當一個社會的成員彼此衝突時,我們應當如何裁決糾紛。但正義的概念本身就是一個長期以來備受爭論的課題。更關鍵的是,諸如什麼是正義這種道德概念的爭辯所涉及的,往往不僅只是人們對事情的看法不同而已。這種爭辯所涉及的差異,很可能來自理性的人們(在此意味著人們抱持著善意、並且盡可能周詳地思索事情)對「什麼是好的生活」,有著不同的反思所導致。

    3. 我們之所以無法透過訴諸道德真理,來解決道德問題所產生的意見分歧,原因在於,在這類的分歧與爭議裡,起衝突的雙方(或多方)往往都認為自己的立場才是最合乎理性的。被捲入分歧之中的人們早就已經在試圖透過自己所追隨的道德原則,來解決道德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要處理這樣的現象,我們會需要針對一個政治問題提出回應,而這個問題與道德哲學毫無關聯。問題是這樣的:人們對道德問題所產生的合理回應往往會構成社會紛爭,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具權威性的解決方式來處理這些紛爭;因為這種解決方式能最廣被接受。有鑑於此,我們需要提出的政治問題是,在什麼情境底下,用來解決這種紛爭而制訂出來的、具備強制性的規則得以被合法地施加在一個社會的成員身上?

    ▍書系簡介 ithink, I think──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是對生命本身的肯定,
    如同沙特說:「在行動中存在著希望。」

    了解一種思考方式,如同掌握一件處世工具;
    了解不同的哲學概念,提供我們重新審視所處社會的不同角度與準則;
    了解一位哲學家的思想與生平,讓我們的生命經驗得到參照;
    了解哲學的歷史,即是見證在經歷無數次翻轉與重建之後,人類何以為人類。

    世界時時刻刻在變化,思想應是動態的。從隨時能閱讀的輕鬆漫談,到精采的思想展演,我們期許這個書系的書籍,能夠回應此時此地的不同處境。哲學發展始於對世界的好奇,最終也必然回歸到人類對自身及其所處世界的關心。我們將以上述幾個類型為框架,希望大家能找到最適合自己親近哲學的路徑,也找到思想與行動結合的方式。

    ◆不馴的異端
    以一本憤怒之書引發歐洲大地震,斯賓諾莎與人類思想自由的起源
    史蒂芬.納德勒──著 楊理然──譯

    ◆口袋裡的哲學課
    道德可以計算嗎?快樂一定比痛苦好嗎?如果能夠隱形,你還會奉公守法嗎?
    牛津大學的10分鐘哲學課,跟著亞里斯多德、尼采、艾西莫夫、薩諾斯等93位思想家,破解135則人生思辨題
    喬尼‧湯姆森──著 吳煒聲──譯

    ◆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
    12位大哲學家╳11次劃時代重要翻轉,一部寫給所有人的自然科學哲學史
    哲學新媒體──策畫 孫有蓉──主筆 邱獻儀──文字協力

    ◆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
    跟著塞內卡、西塞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思想家,學習面對不確定年代的生命智慧
    沃德‧法恩斯沃斯──著 李斯毅──譯

    ◆跟蘇格拉底學思辨
    從《對話錄》學習如何質疑、怎樣探究?矯正僵化思維、屏除固有偏見,寫給每個人的理性思考與對話指南
    沃德‧法恩斯沃斯──著 陳信宏──譯

    ◆給所有人的世界哲學史
    哲學發源不只在希臘?佛陀與斯多葛都談「不期不待不受傷害」?跟著113位哲人掌握縱貫三千年的人類思潮脈動
    羅伯特.索羅門、凱瑟琳.希金斯──著 黃煜文──譯

    ◆衣裳哲學
    奠定英美現代人文精神的哲學經典
    湯瑪斯‧卡萊爾──著 賴盈滿──譯

    ◆成為大人的第一堂哲學課
    用哲學找出你的人生答案
    小川仁志──著 談智涵──譯

    作者簡介

    查爾斯‧拉莫爾Charles Larmore
    ◎與《正義論》羅爾斯齊名的當代自由主義名家
    ◎美國文理科學院人文及藝術領域院士,法蘭西學院哲學大獎得主、高達美獎得主

    一九五○年生。道德哲學、政治哲學領域重要哲學家。在取得耶鲁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任教。二〇〇六年加入布朗大學,並為人文學科及哲學的威廉.鄧肯.麥克米倫家族名譽教授。拉莫爾的研究也頗受學界讚賞,不僅是一九七二年的斐陶斐榮譽學會成員,也在二〇〇五年當選美國文理科學院人文及藝術領域院士,並於二〇二一年獲高達美詮釋哲學學會授予高達美獎。

    拉莫爾至今出版了十二本哲學論著,尤以政治自由主義以及倫理學主題的著作聞名。與約翰.羅爾斯同為政治自由主義的捍衛者,對政治哲學的發展頗具貢獻。並以《自我的實踐》(Les Pratiques du Moi)一書榮獲二〇〇四年的法蘭西學院哲學大獎。他近期著作包括:《道德的自主性》(The Autonomy of Morality)、《自我與自身和他人的關係》(Das Selbst in seinem Verhältnis zu sich und zu anderen)、《道德與形上學》(Morality and Metaphysics)以及《合理的分歧》(De raisonnables désaccords)。

    譯者簡介

    陳禹仲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政治思想專題中心助研究員。喜歡閱讀、旅行與曼徹斯特聯隊。目前的研究主題是疫情政治中的政治情緒。譯作包含:《政治哲學的12堂Podcast》、《時代的先行者》。

    媒體推薦

    ▍專家齊聲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家軒(左轉有書店長)
    吳秀瑾(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曾國祥(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蕭育和(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掛名推薦+放網路媒體的書評
    謝世民(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媒體及專家好評

    對政治哲學本質優雅而深刻的構想。──路易斯.羅斯,《道德哲學期刊》

    這是一項令人滿意的成就,將具有持久的益處。──美國政治哲學家、法律學者湯姆.布魯克斯,《聖母大學哲學評論》

    拉莫爾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政治哲學家之一,這本書展示了他的洞察力、全面性和嚴謹。──史丹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萊夫.韋納

    拉莫爾對我們學科的描繪是原創的,令人信服的,而他所提出的與道德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對比皆很有啟發性。──南加州大學哲學教授喬納森.昆恩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2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