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錯誤的健康觀念,比疾病還可怕!
以下6種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你是其中之一嗎?
◎ 男性超過40歲,女性超過50歲
◎ 有心臟病或腦中風等家族史
◎ 三高患者,健檢報告紅字多
◎ 有抽菸及飲酒習慣,平日應酬多
◎ 常覺得工作/生活壓力大,負面情緒多
◎ 運動量少,幾乎不運動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 年度選書 掀起韓國跨世代延緩衰老熱潮! 90後更要注意,你可能比父母輩更快速奔向斷崖式衰老! 長踞暢銷書榜!從20到40+讀者口碑推薦︰ 「你會在書中看到自己,也會在讀完之後找到答案。」
健康的粒線體可以幫你 強化免疫系統.常保腦力清晰.關閉疾病基因 新陳代謝疾病、免疫系統疾病 甚至是癌症、精神疾病等,看似原因各不相同 但最新醫學研究發現 這些疾病都和細胞中的粒線體受損息息相關 幸運的是,只要透過飲食、運動、作息、磁場與日照,修復粒線體 就可以從細胞開始,重拾健康
遠離疾病、避免衰老,延長健康壽命的新生活指南 把複雜難懂的醫學知識,轉化為每天可以做的健康行動 《紐約時報》、Amazon暢銷總榜TOP1 蟬聯霸榜各大暢銷書榜 經濟學人、彭博、麥肯錫評選年度最佳圖書 全球收聽下載超過5000 萬次熱門Podcast《The Drive》主持人首部力作 ...
真原醫,是最古老也最先進的醫學, 相信完全的療癒需要身、心、靈的徹底轉變! 身為傑出的醫學研究者與醫師,楊定一結合古老醫學文化和先進奈米科學,找到身心靈平衡且健康的祕訣,作者在書中分享,如何從適量的天然物質來營造支持細胞正常功能的最佳環境,來預防及治療疾病。藉由飲食的新概念、姿勢與消化系統的...
一邊大笑、一邊筆記 不良人體的最佳操作手冊 人體既是生物學奇蹟,也是各種錯誤的集合體 想遠離心血管疾病、癌症、各種慢性病, 減緩不可避免的老化,你需要更聰明的方法。 ★YouTube、IG和抖音900萬粉絲狂推 ★《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NO.1 ★英國新聞媒體《Express》2024年最...
★腎臟專科第一權威,首度授權出版,22年來最重要的護腎、救腎追蹤研 究完整成書面世。 ★院長級最誠實直白、完全不保留的「直球對決所有腎臟問題」,不怕你知道真相! ★二十年來台灣及亞洲最重要的腎臟著作,從腎臟保養到逆阻腎病變、腎衰到洗腎各階段護理知識,以非常真實又生活化的方式提出解答,含...
最完整的鎂百科全書! 涉及800種酵素系統, 影響人體80%生化作用, 缺鎂,是健康災難的開始!
胰島素控制你全身每一個細胞! 失控的「胰島素阻抗」, 是全球最常見的健康失調!
半夜上廁所3次以上,死亡率增加2倍! 癌症、高血壓、腎臟病、糖尿病、腦梗塞、心肌梗塞……,居然都和排尿有關! 日本最強泌尿名醫,教你活到100歲依然能快尿的健康法!
每天10分鐘,和痠痛說再見! ★真正「逆齡」的關鍵,不是花大錢,而是動得對!★ 本書是專為中高齡者量身打造的全方位伸展指南,從基礎理論到實用動作,從柔軟度評估到自我練習計畫,全面啟動你「柔軟又有力」的健康身體!
孩子愈來愈早進入青春期, 但「性早熟」不代表「性成熟」, 如果父母選擇避談, 他們就會自己找答案,卻不一定正確, 與其怕尷尬,不如從Q&A開始! \婦產科醫師 王呈瑋 × 泌尿科醫師 顧芳瑜/ 從診間真實提問出發, 用正確知識取代網路迷思, 輕鬆開啟親子對話, 讓孩子學會保護自...
亞馬遜評論★★★★★好評讚譽 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導致全球約5000萬~1億人死亡。 一百年後,流感仍然是連環殺手! 回顧百年前流感始末,開啟未來防疫之窗
對於身體,你其實一無所知 ★日本一上市火速再刷! ★作者官網點閱率超過1000萬! 揭開人體和醫學史的155個不思議 ◆抗癌藥物源自生化武器 ◆腹腔是百分之百無菌的空間 ◆我們吐出的氣當中只有4%的二氧化碳 ◆心臟救命藥的原料竟然跟炸藥的原料一樣 ◆牙齒表面的琺瑯質是人體...
因為聽見呼喚,他們將愛送到了 距離天堂最近,卻被世界遺忘最久的地方…… 因為看見需要,因為聽見呼喚,聯新國際醫療集團號召了醫護專業人員,前往尼泊爾義診,不僅照顧當地人民的健康,更教導他們正確的衛生、就醫觀念。 由於當地的醫療需求十分龐大,絕不是一兩位醫護人...
*醫學院教授化身鍵盤柯南,為網友解開各種醫學迷思 *各種食材致癌傳言、健康假新聞一一破解 *揭發維他命補充劑、酵素、益生菌、膠原蛋白等等營養補充品的世紀真相 *以輕鬆幽默的語法,為你解讀最新權威醫學期刊和論文 *更新你的營養資訊,補充醫學常識,培養網路保健謠言的終身抵抗力
心臟疾病高居國人「第2大死因」
平均每2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
說是「國民健康殺手」一點也不為過
演員高以翔、小鬼黃鴻升、影帝龍劭華、導演明金成……
演藝圈名人猝逝的消息時有所聞
他們看起來都很健康,為什麼心臟病會「突如其來」?
其實,心臟病是各種危險因子「累積而來」
只是往往被我們忽略
而這些危險因子,都和「生活」有關──
健檢報告有紅字,但身體沒什麼異狀,那我應該沒事吧?
▶「沒症狀≠沒事」!許多疾病初期都沒有症狀,加上檢測難免有誤差,一旦有症狀產生,往往已經動脈硬化、血管嚴重堵塞。再說,多少人真的拿著健檢報告與醫師諮詢,並做後續追蹤呢?
我還年輕,心血管疾病應該跟我無關吧?
▶心因性猝死有年輕化的趨勢,第一波心肌梗塞高峰期約落在40歲左右。然而,我國成人有4至7成不知道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數值已有異常,你可能正是其中之一。
記住:錯誤的健康觀念,比疾病還可怕!
以下6種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你是其中之一嗎?
◎ 男性超過40歲,女性超過50歲
◎ 有心臟病或腦中風等家族史
◎ 三高患者,健檢報告紅字多
◎ 有抽菸及飲酒習慣,平日應酬多
◎ 常覺得工作/生活壓力大,負面情緒多
◎ 運動量少,幾乎不運動
心血管疾病是「不可逆」的病理變化,且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不要因為年輕就揮霍老本,更不要因為無症狀就掉以輕心。我們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若不想突然「被登出」人生,就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從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健康保本。
無論是自己或家人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卻不知道如何改善,也擔心門診時不知道怎麼開口詢問醫師;或有心想要維持身體健康,卻不知道從哪裡做起的人,本書都是絕佳的入門書,適合各年齡層與各族群閱讀。
本書將告訴你:
1. 為什麼說心血管疾病是「生活習慣病」?
2. 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心臟衰竭……都是心臟病,有什麼不一樣?
3. 運動心電圖、心導管……這麼多檢查項目,要做哪個好?
4. 只要改變生活習慣,80%的心臟病可預防?!
★ 每章節附「自我檢測表」,快速評估自己是否為高風險族群
▍聯合推薦
吳其穎/兒科醫師、《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創辦人
林幸榮/心臟醫學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洪傳岳/前萬芳醫院院長
許育瑞/仰德集團董事長
陳威明/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陳雲亮/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顧問醫師
陳適安/臺中榮民總醫院院長
郭家和/《潮健康》總編輯
黃瑞仁/輔大醫院院長
蔡正弘/友華生技董事長
謝震武/律師、電視主持人
蘭萱/資深媒體人、《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黃柏勳
現職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專任教授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學經歷
.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士
.臺北榮民總醫院重症加護內科主任
.日本東京大學循環器內科客員研究員
.亞太動脈硬化性血管病學會秘書長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