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論
0 篇書評

社會論

從人性角度切入,論述人類社會的,批判“馬列”及一切一元化社會制度的通俗社會哲學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39.6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字數: 105,152
電子書定價:NT$ 365
電子書售價:NT$ 3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一本反共反馬列,以人性為出發點論述人類社會,輔助個人快速認知人類社會的通俗社會哲學作品。

詳細資訊

人生來就是人類社會的組成部分,不管認知社會的能力如何,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情願或是不情願,人都要面對、認知人類社會,哪怕要面對和認知的,只是有環境和時域限制的,人類社會所有形式的一種或一小部分。人與人本質上併沒有太大區別,只存在能力差別和意識形態的分歧。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處世智慧和對社會的理解,併用這種智慧和理解指導著自己的行為,影響著自己的人生。個人一切世俗成就,都得建立在對人類社會的認知之上,或者說自己認知的人類社會,就決定著自己的世俗成就,甚至會深刻影響自己的一生。
《社會論》跟生物學家研究動物社會的視角與邏輯一樣,基於“人”來思辯。從人性論出發,論述人的需求,人的行為,人的倫理關繫與社會角色等等;不從經濟或政治角度切入,以及把社會角色當重點思辯對象來論述人類社會。經濟與政治現象,皆不存在穩定性,許多關鍵的社會角色也在變化,甚至在消失和新生,從經濟或政治角度切入,或把社會角色當重點思辯對象,這類哲學作品若論述或引申到論述人類社會,其結論出錯的機率極大,出錯的風險極高,甚至會對人類造成極其嚴重的災難性後果。以往的政治及社會哲學作品的作者有意或無意,都會帶入點主觀臆斷,對社會“未來”部分會進行理想化的虛構與設計,《社會論》只思辯不同對象的邏輯關繫及發展規律,併不帶入主觀政治臆斷,對推導出來的結果只是陳述而不帶入主觀臆斷去進行理想化虛構。政治與社會哲學觀察視角和思辯方嚮或多或少都會被作者的政治立場影響,但只要不是固執到認為自己掌握了真理,而去肯定自己結論的基本都無害。認為自己掌握了人類社會運行規律,還恬不知恥覺得自己推測出了人類未來社會的才是有害的。如罪惡深重的《資本論》一樣,普及開來就能直接或間接帶走數百萬甚至幾仟萬條人命,因此《社會論》只是基於邏輯推導可能的結果,併不肯定結果,更不會假設條件,運用邏輯證明假設條件成立推導的結果就成立,旨在批判當下社會問題,不會描述理想的社會形式該是什麽樣,對於“未來”只是基於現實推衍可能會出現什麽樣的結果而已,“好”與“壞”的結果都一起呈現。針對過去和現在的一切社會現象,因有思辯條件,不帶入主觀感受,客觀冷靜地進行批判不存在任何問題。針對於未來社會,思辯時態度上可以做到冷靜,但任何人要說自己能保持絕對客觀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針對於未來,畢竟未來現象都沒出現,思辯條件不足,要依賴於虛構能力,擺脫自己的思維慣性缺陷基本不易,意識形態的論證又不如科學實驗一樣能在腦海裏反復試驗,也沒有多少可供反思的條件和機會,就做不到完全客觀,因此必定存在很主觀的立場。關於人類社會的未來,其實只有兩個方嚮,一是認知與需求趨同社會一元化,二是認知多樣需求多樣社會多元化,針對於人類未來,也就有了兩個主要立場,我的立場就是人類的未來是認知多樣需求多樣社會多元化的。持多元化立場的人,不一定會將持一元化立場的任何人與任何組織視為死敵,因為多元就是由許許多多一元構成的,但多元化立場必是所有持一元化立場之人與組織的死敵,因為只有消滅了立場之外的所有異見者,一元化社會才可能真正實現。我反共產黨,反共產主義,但不是為了反黨才寫這本書的,而是反對一切想讓人類社會最終一元化的勢力以及所有容不下異見者的流氓政治團體及其政客。反對共產主義主要是因其組織成員及其擁躉“作惡多端”,很不幸我又生活在共產黨治下,對其感受更明顯,思辯動機和條件都更充分,批判便更激烈一點而已,著書絕不止為批判共產主義。多元也是由種種一元構成的,因此我併不是反對所有想讓人類認知與需求趨同的社會團體,所有黨派幾乎都有想讓別人認可自己政治主張的動機,甚至覺得全人類認可自己才好,甚至所有人認知都與自己保持一致才好,但能合法上位,執政時容得下異見者與競爭者,在野時能改進和完善自己,都是堪稱優秀的政治團體,容不下異見者與競爭者,陰謀與手段層出不窮,利用國家公器某一黨之私,在社會多元化立場,以及不同一元化政見者立場,這類政治團體都是妥妥的政治流氓,人類社會的毒瘤無疑。我只是反對一切想讓人類認知與需求趨同,併且排斥異見者的組織與個人,併不為反對一元化而反對一切一元化的組織及個人,只要其容得下異見者、競爭者、批判者就好。人類未來社會一元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達成以下三點其一就有可能:一是等科學研究明白意識原理及證實了靈魂存不存在,人有沒有前世來生,將意識與精神力全部數理化,甚至可視化,哲學與宗教因此消失;二是全世界人民信仰同一宗教;三是某個政治團體壟斷了人類一切權力,佐以暴力主導教育讓全人類認知趨同。科學與善意的宗教,併不幹涉人的思想自由,精神自由,創作自由,生活自由,人類社會依然會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意識形態的信仰,不淩駕於人的生命與尊嚴之上便好。《社會論》僅有一個立場,現代社會是多元化的,未來社會一樣應該是多元化的;也有一個不應該出現在哲學作品裏的主觀觀念,任何意識形態的信仰,都不應該淩駕於人的生命與尊嚴之上。
書中所提的許多概念,若全面論述可能某些概念就能獨立成書,復雜的社會用簡單的邏輯來梳理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觀感上有點零散,人類的社會倫理關繫本身就如一直在變化的網,使每一章論述的概念界限清晰也是不可能的。論述人類個體及群體所有行為與所有關繫形式,一本作品也只能做到盡量全面,但做不到肯定全面。這本書也不一定能稱為社會哲學作品,讓我自己來定義,《社會論》就是一本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中學生也容易理解的,能用來輔助認知人類社會的課外讀物。盡管如此,許多成人也不具備理性認知人類社會的能力,許多學者與領袖級的政治人物,都是思想頑固,邏輯混亂,思維慣性導致反思能力極差,思辯水准甚至學識水准也是極低的,什麽仗著軍事實力以國之名滿世界耍流氓的大總統、自己的國家都治理不好,還愛給全人類指明道路的不要臉的總書記還真不一定看得懂。我也有意盡量將其口語化,使其便於理解,對於沒有思辯能力的人來說,理解起來可能還是有點難度的。但對於有思辯能力,尤其是有邏輯學及哲學基礎的讀者來說,還可能有點直白和啰嗦了。坦白講,活在沒有極具迷惑性的共產主義,或共產主義勢力不成氣候的民主國家的人,對政治和人類的未來若不感興趣,對自己所處的社會及政治生態還比較滿意的人,此書看與不看皆可,不過還請珍惜民主制度下自己的民主權力,只因其目前依然脆弱,併且有消失的可能性。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