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賴以為生的規則

從量尺、食譜、法律到演算法,人類如何確立和打破一切?

Rules : A Short History of What We Live By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05/1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9.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535648
  • eISBN: 9789570535723
  • 字數: 192,707
紙本書定價:NT$ 630
電子書售價:NT$ 473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榮獲2023美國出版者協會PROSE科學、醫療、科技史獎
這是一段「不證自明者」的歷史,
為你揭開人類企圖規範世界的永恆嘗試!

小到下廚煮菜的料理食譜,大到法庭斷案的法律條文
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決定了社會運轉的方式
讓我們追尋規則的前世今生,
如何生效、失靈以及重建,以致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
 

詳細資訊

榮獲2023美國出版者協會PROSE科學、醫療、科技史獎
這是一段「不證自明者」的歷史,
為你揭開人類企圖規範世界的永恆嘗試!

小到下廚煮菜的料理食譜,大到法庭斷案的法律條文
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決定了社會運轉的方式
讓我們追尋規則的前世今生,
如何生效、失靈以及重建,以致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

規則,決定了我們生活的一切:一天上班幾個小時?開車要靠左還靠右行駛?搭飛機可以攜帶多少行李?什麼是四壞球保送?法官如何判定罪犯的刑期?面試要穿什麼樣的服裝?以及婚喪喜慶的儀式該如何舉行?有些規則鉅細靡遺到我們嫌它繁瑣、有些規則大而化之到我們嫌它空泛,然而沒有任何人、任何文化、任何文明能夠拋棄規則,規則從無到有、有中生變的過程,就是一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
科學史泰斗洛琳.達斯頓透過包羅萬象、橫跨古今的例子,從古希臘羅馬測量長度的蘆葦、中世紀修道院恪守的清規、近代早期教你如何煮布丁的食譜,一路到啟蒙時代的自然法與自然律則、近現代歐美語言的拼寫規定,甚至是二十世紀紀蔚為風潮的演算法,探討規則三種歷久不衰的定義:測量工具、模範與典範,以及法律。
她生動描述規則的變遷與矛盾,是如何深深影響人們對於規則的想像與期盼,我們總是希望能建立一個普世皆準的準則,卻不斷面臨各種例外狀況的挑戰,而疫情時代各種眼花撩亂、措手不及的防疫規定,正是一道全世界記憶猶新的明證,達斯頓的這本書正逢其時地讓我們重新思考,規則之於當代社會的真正意涵!

好評推薦

專文導讀
陳禹仲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聯合推薦
陳恒安 成功大歷史學系副教授、臺灣STS學會理事長
陳瑞麟 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洪廣冀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王鼎棫 法律白話文運動網站主編
黃春木 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依來函順序排列)

榮獲獎項
2023美國出版者協會PROSE科學、醫療、科技史獎
2022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年度最佳學術著作
2022美國神學院合作社書店年度最佳書籍

媒體評價
「達斯頓詼諧風趣的文筆,引人入勝!」
──《華爾街日報》

「在考慮一系列歷史軼事和文本時,達斯頓透過厚重和輕薄、典範和演算、失敗(禁止十八世紀巴黎人在街道上玩球,是件幾乎不可能的事)與例外,來讓我們了解什麼是「規則」(以及其鄰居,例如:法律和常規)。在達斯頓這本書的結尾,將讓我們清楚理解該如何思考規則,伴隨著會期盼有什麼樣的規則而產生的些許失落感。。」
──《紐約客》

「堪稱典範的思想史著作:論述宏大、巧妙、清晰而深刻。」
──《倫敦書評》

「達斯頓的研究詼諧幽默、內容廣泛、鑽研徹底,在探究了『現實』、『自然』、『理性』、『客觀性』、『秩序』等概念之後,達斯頓在這本新書裡用她睿智的歷史智慧,探討『規則』這一廣闊的概念。她學術研究的樂趣表露無遺。」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精彩萬分、野心勃勃……對於我們這些喜歡深奧又具開創性概念史的讀者,本書是徹底的多巴胺衝擊。我讀得瞠目結舌、心潮澎湃。」
──《高等教育紀事報》(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這是一本正逢其時的書,滿足那些渴望了解演算法實際運作、在數學方面抱持好奇心,以及任何喜歡辯論政策的讀者。」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這本書是我讀過文筆最好、最有深度、影響最深遠的思想史著作之一。」
──《SIAM News》

「引人入勝、極富可讀性……這本書是一場真正的博學與分析之旅,滿是深具啟發性的事例。」
──《典範探索者》(Paradigm Explorer)

「達斯頓的研究範圍涵蓋了軍事常規到自然法則、交通法規到《聖本篤清規》,一次又一次展示規則那遭到打破和詮釋的明顯矛盾面,如何使我們更為熟悉、嚴謹的規則成為可能、展現權威和具備可信度,但同時也極度纖細脆弱。」
──馬修‧瓊斯(Matthew Jones),《與問題打交道》(Reckoning with Matter: Calculating Machines, Innovation, and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from Pascal to Babbage)

「《規則》是一部傑作:像鐘塔的鐘聲一樣清澈,論證精闢,文筆優美,妙趣橫生。副標題並不誇張。達斯頓實際上帶給我們一部關於自身生活方式的簡短歷史。讀者幾乎在每一頁都會發現極具啟發性的驚喜。對於這本精彩的書,我只有一個批評意見:我希望這本書能一直寫下去。」
──蘇珊‧尼曼(Susan Neiman),《現代思想中的邪惡》(Evil in Modern Thought: An Alternative History of Philosophy)

「洛琳‧達斯頓從橫跨許多世紀的廣泛文化及傳統中擷取豐富詳盡的例子,巧妙將關於規則的不同想法聯繫起來,揭示了一種優雅的秩序,並讓那些依然難解的深刻哲學問題變得合理。」
──賈斯汀‧史密斯(Justin E. H. Smith),《不理性》(Irrationality: A History of the Dark Side of Reason)

「從計算、烹飪、穿衣、行為舉止、工程到治理,我們都需要並使用規則。在這本博學且饒富趣味的書中,洛琳‧達斯頓向我們展現了規則如何運作,又如何失靈,以及在這之上,為什麼這個世界是如此複雜,以至於大多數規則都可以毫無例外適用其中。」
──凱薩琳‧威爾森(Catherine Wilson),《伊比鳩魯學派》(Epicurean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媒體推薦

媒體評價
「達斯頓詼諧風趣的文筆,引人入勝!」
──《華爾街日報》

「在考慮一系列歷史軼事和文本時,達斯頓透過厚重和輕薄、典範和演算、失敗(禁止十八世紀巴黎人在街道上玩球,是件幾乎不可能的事)與例外,來讓我們了解什麼是「規則」(以及其鄰居,例如:法律和常規)。在達斯頓這本書的結尾,將讓我們清楚理解該如何思考規則,伴隨著會期盼有什麼樣的規則而產生的些許失落感。。」
──《紐約客》

「堪稱典範的思想史著作:論述宏大、巧妙、清晰而深刻。」
──《倫敦書評》

「達斯頓的研究詼諧幽默、內容廣泛、鑽研徹底,在探究了『現實』、『自然』、『理性』、『客觀性』、『秩序』等概念之後,達斯頓在這本新書裡用她睿智的歷史智慧,探討『規則』這一廣闊的概念。她學術研究的樂趣表露無遺。」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精彩萬分、野心勃勃……對於我們這些喜歡深奧又具開創性概念史的讀者,本書是徹底的多巴胺衝擊。我讀得瞠目結舌、心潮澎湃。」
──《高等教育紀事報》(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這是一本正逢其時的書,滿足那些渴望了解演算法實際運作、在數學方面抱持好奇心,以及任何喜歡辯論政策的讀者。」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這本書是我讀過文筆最好、最有深度、影響最深遠的思想史著作之一。」
──《SIAM News》

「引人入勝、極富可讀性……這本書是一場真正的博學與分析之旅,滿是深具啟發性的事例。」
──《典範探索者》(Paradigm Explorer)

「達斯頓的研究範圍涵蓋了軍事常規到自然法則、交通法規到《聖本篤清規》,一次又一次展示規則那遭到打破和詮釋的明顯矛盾面,如何使我們更為熟悉、嚴謹的規則成為可能、展現權威和具備可信度,但同時也極度纖細脆弱。」
──馬修‧瓊斯(Matthew Jones),《與問題打交道》(Reckoning with Matter: Calculating Machines, Innovation, and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from Pascal to Babbage)

「《規則》是一部傑作:像鐘塔的鐘聲一樣清澈,論證精闢,文筆優美,妙趣橫生。副標題並不誇張。達斯頓實際上帶給我們一部關於自身生活方式的簡短歷史。讀者幾乎在每一頁都會發現極具啟發性的驚喜。對於這本精彩的書,我只有一個批評意見:我希望這本書能一直寫下去。」
──蘇珊‧尼曼(Susan Neiman),《現代思想中的邪惡》(Evil in Modern Thought: An Alternative History of Philosophy)

「洛琳‧達斯頓從橫跨許多世紀的廣泛文化及傳統中擷取豐富詳盡的例子,巧妙將關於規則的不同想法聯繫起來,揭示了一種優雅的秩序,並讓那些依然難解的深刻哲學問題變得合理。」
──賈斯汀‧史密斯(Justin E. H. Smith),《不理性》(Irrationality: A History of the Dark Side of Reason)

「從計算、烹飪、穿衣、行為舉止、工程到治理,我們都需要並使用規則。在這本博學且饒富趣味的書中,洛琳‧達斯頓向我們展現了規則如何運作,又如何失靈,以及在這之上,為什麼這個世界是如此複雜,以至於大多數規則都可以毫無例外適用其中。」
──凱薩琳‧威爾森(Catherine Wilson),《伊比鳩魯學派》(Epicurean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得獎資訊

榮獲獎項
2023美國出版者協會PROSE科學、醫療、科技史獎
2022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年度最佳學術著作
2022美國神學院合作社書店年度最佳書籍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7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