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諸帝國
0 篇書評

中世紀諸帝國

從「世界型帝國」、「封閉型帝國」到「散發型帝國」三大不同類型的帝國,綜觀中世紀

Les Empires Médiévaux

  • 出版日期: 2024/05/1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2.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356746
  • eISBN: 9786267356753
  • 字數: 230,393
紙本書定價:NT$ 800
電子書售價:NT$ 56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五世紀到十五世紀間
從歐洲、美洲跨越到亞洲
中世紀同一時間各地人類帝國的權力消長與興衰

第一本跨帝國研究的中世紀世界史大作

這是一次從未體驗過的中世紀世界之旅。在政治、外交、軍事及文化構造層面,「帝國」處於空間與時間交匯口。一個帝國是一個無法融入其他整體的整體;一位皇帝是一個宣稱失去人類力量可支配的人。這樣的實體幾乎在地球上所有地方來來去去、起起落落,有些短暫,有些更為持久。它們或相互衝突,或彼此無視,留下顯著的時代痕跡,甚至消亡殆盡。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34

    「如果你只讀一本關於冷戰的書,這就是那一本書。」 首部以全球為視角、最完整的冷戰通史 美國歷史學界最高榮譽班克洛夫特獎得主、冷戰史權威文安立集大成之作 以宏大的時間跨度、寬闊的空間視野、睿智獨到的分析 對21世紀以來冷戰研究新方法、新領域的全面概括

  • 電子書: NT$ 406

    「想像的共同體」當代歐洲版 在國家、民族認同之上,還能容許其他政治想像嗎? 什麼是歐洲?誰是歐洲人?歐洲還有未來嗎? 歐洲正遭逢戰後未有之變局,再也無法迴避的迫切問題! ★全球翻譯25種語言、吉爾伯圖書獎、《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檔案羅密歐》、《事實即顛覆》作者.窮盡畢生體悟的結晶之作 ★亞洲第一...

  • 電子書: NT$ 450

    凱撒死後,羅馬社會動盪不安。一位沒沒無聞的年輕人突然成為羅馬的焦點,作為凱撒意志的繼承者,十八歲的屋大維韜光養晦,面對內憂外患,他如何運用政治手段一鳴驚人,展現勇敢、果決的氣勢,逆轉劣勢,成功擊敗掌握一手好牌的安東尼,一舉改變羅馬的體制,成為名符其實的羅馬皇帝?

  • 電子書: NT$ 406

      1.一翻開即是中世紀大事紀,並收錄有大量中世紀版畫、插畫和油畫,可有效輔助愛史者閱讀。   2.本書描寫橫跨十個世紀的歷史與文化波動:人文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發展、歐洲人征服海洋、挑戰教會高壓統治以至推翻封建壓迫……可說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3.國外編者與審定者為本書加入大量且細緻的...

  • 電子書: NT$ 385

    本書特色: 1.見微知著:透過隨處可見的地址,引領我們思考背後的身分、階級、種族等社會議題。 2.全球視野:橫跨美、歐、非、亞各洲不同國家的門牌號碼,展現各地的文化和風俗民情。 3.取材多元:從歷史資料到口述訪談,描繪出許多彷彿讓人身歷其境的故事。

  • 電子書: NT$ 336

      從煤氣燈照亮的繁華大道,到污水橫流的貧民窟   從鐵路與電報帶來的科技革命,到街頭遊蕩的窮困兒童   從女王加冕的輝煌盛典,到公開絞刑的血腥狂熱……   維多利亞時代早期的倫敦,正迎來一場超展開的城市變革!   社會階層 ╳ 貧富落差 ╳ 都市擴張 ╳ 科技變遷   犯罪治安 ╳ 疾病衛生 ...

  • 電子書: NT$ 525

    從諸神相殺不止的海盜王國,到推崇平等與社會福利的民主國度 這中間的千年空白,就由本書來填補! 享譽國際的北歐社會學家,穿越斯堪地那維亞的神話與歷史 ※臺灣第一本北歐通史※

  • 電子書: NT$ 315

    尋訪歷史,跨海渡洋 從鐵路史洞悉改變中的東亞人群移動與交流 超過160張照片,20幅精美地圖,還原百年前鐵道歷史 日本嚴重缺貨,一書難求!

  • 電子書: NT$ 228

    位於歐陸邊陲、頻繁遭受外敵侵略的島國, 為何能成為支配世界四分之一土地的日不落帝國?

  • 電子書: NT$ 476

    ★★光州民主化運動45周年紀念★★ ★★台灣第一本光州運動專書★★ ●何謂「國家」?走過戒嚴大哉問! ——八○年代亞洲國家民主化運動浪潮先鋒! 光州事件是認識現代韓國的關鍵,後續處理更為轉型正義的研究樹立重要典範 ●以倖存者視角描述事件始末! ——韓國政府進行真相調查時第一手引用...

  • 電子書: NT$ 385

    從亞歷山大圖書館到Google Maps,從石刻地圖到GPS定位系統, 當Google Maps掌握了定義和呈現世界的權力,我們的未來要往那裡去?

  • 電子書: NT$ 618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 電子書: NT$ 343

    勇闖奇幻中世紀,從翻轉傳統史書的敘事模式,幽默討論時代背景與文化。 跟著歷史學家從35個問題進入中古歐洲,揭開華麗的面紗,探究神話的真實面貌。 如果有一天穿越到中世紀,你有辦法生存嗎?而且還莫名其妙地被授予屠龍的大任務,社會文化、生活規則等等日常狀況全都不懂,更別說要獨自踏上未知的旅途…… ...

  • 電子書: NT$ 336

    這是一本容易親近的歷史讀本,全覽綜觀東南亞,擺脫過去僅將其視為殖民客體的偏頗角度,展現東南亞人作為主體的豐富性與活力,能帶給學者、學生和剛接觸東南亞歷史的人一段趣味盎然的閱讀體驗。

  • 詳細資訊

    五世紀到十五世紀間
    從歐洲、美洲跨越到亞洲
    中世紀同一時間各地人類帝國的權力消長與興衰

    第一本跨帝國研究的中世紀世界史大作

    這是一次從未體驗過的中世紀世界之旅。在政治、外交、軍事及文化構造層面,「帝國」處於空間與時間交匯口。一個帝國是一個無法融入其他整體的整體;一位皇帝是一個宣稱失去人類力量可支配的人。這樣的實體幾乎在地球上所有地方來來去去、起起落落,有些短暫,有些更為持久。它們或相互衝突,或彼此無視,留下顯著的時代痕跡,甚至消亡殆盡。同一時期的各種機構、宗教、英雄、戰爭、神話賦予各個社會龐大活力,這本雄心勃勃的書以平行架構討論這些相互輝映的主體。各家學者筆下的王朝與帝國:加洛林、拜占庭、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日耳曼、阿茲特克、蒙古、威尼斯、中國、日本、馬來和諾曼人。中世紀的迷人世界由此展開。

    ★本書特色

    集結16位國際知名學者,探討16個中世紀的帝國群像
    第一本從歐洲、美洲跨到亞洲的跨帝國研究之作,將拜占庭到鄂圖曼,從日本幕府到金雀花等帝國並存比較
    各章內容短小精簡,可快速補足現今歷史教育欠缺的部分脈絡,銜接學習近現代史

    本書主旨在以全球中世紀帝國群譜作為世界史導論。
    作者提出三個帝國分類:其一、世界帝國,意指有普世帝國理想的帝國。其二、散發帝國,意指領土分散、不連續的帝國。其三、封閉帝國,意指受限敵方勢力,使得領土界線分明,本身沒有擴張意願的帝國。

    以五到十五世界間做為大致時間定位,因為這個時期不同帝國共存的現象值得注意。帝國常讓人聯想到征服,很多帝國更是誕生自軍事力量。征服帶來財富,帝國財力也與軍事力量相關。帝國依靠戰果分配,以及支配人們來生存。戰事征服以外,帝國中心和邊陲也形成帝國和平的動態關係。帝國邊界有各類防禦工事,帝國中心也會給予邊境勢力某些自治權,維持帝國認同,形成內部階層勢力。但帝國一旦內部分化,軍力衰弱,邊境勢力亦能奪權,取得帝國。

    帝國並非民族國家,內部往往有多元族群。 為了控制多元背景,宗教信仰是帝國統治利器,特別是一神信仰與帝國一君統治精神相通。治期長久的帝國, 多用分化統治,區別不同族群,帝國由此成為其中的聯繫。因此,對帝國而言,忠誠大於同化融合,這才是統一的基礎。 帝國依靠活躍忠心的中介團體,信任地方權力讓帝國權威散佈各地。
    提到帝國夢,通常意指其欲擴張的規模。某些帝國有普世統治的理想,想成為世界帝國。帝國夢是以正統持續、英雄、傳說、重回榮耀等元素塑造,帝國由此建構雄心。然而,由於敵對諸帝國都有同等想法,所以普世統治始終是虛幻的。可是軟實力能夠超越地理疆界,大部分的帝國努力輸出其概念、體制 、信仰,不但可以防止入侵,還能操弄敵人。

    考慮到剛剛所提及的標準,收錄於本書的帝國區分為三個應被當作研究假說的類型:「世界型帝國」有普世使命或企圖(加洛林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拔斯帝國、蒙古帝國、鄂圖曼帝國);「散發型帝國」,有分散或不連貫的領土(神聖羅馬帝國、諾曼帝國、金雀花帝國、威尼斯帝國、室利佛逝的印尼帝國);「封閉型,或空間上受限於敵方勢力的帝國」,當邊界劃定、固定以後,就不能、或不願繼續擴張了(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保加利亞帝國、塞爾維亞帝國、日本帝國與拉丁帝國),一旦確認過相關國家的存在,我們就可在最後一種類型裡發現國家型帝國。

    ★作者群介紹

    西爾凡.古根奈(Sylvain Gouguenheim)

    本書策劃人,里昂師範學院教授,專長為中古日耳曼世界史。
    在法國享有高知名度,2008年他出版了從《從亞里斯多德到聖米榭爾山》一書,弱化穆斯林世界轉傳古希臘文化到中古西歐的貢獻,強調西歐基督徒自行傳承的力量,引起學界爭論。此書出版後多年依舊廣為人知,作者也成為經常被援引的史家。

    瑪麗-特雷斯.爾娃(Marie-Thérèse Urvoy)

    大學名譽教授、伊斯蘭研究學者,是兩個阿拉伯世界研究書系主編。專長在中古文獻學、阿拉伯思想史、中東阿拉伯基督教等研究領域。

    卡門.貝拿(Carmen Bernard)

    大學名譽教授,人類學家,師承李維史陀,研究專長為美洲原住民社會、與美洲混血社會。

    皮耶.包段(Pierre Bauduin)

    卡昂諾曼第大學中古史教授,2010年以《法蘭克人世界與維京人》一書 ,獲法蘭西學院歷史著作獎項。

    柯蘭(Paola Calanca)

    法國遠東學院副教授、遠東學院香港中心主任,長期從事海洋史研究,曾參與一個台法合作的海洋研究計畫(Maritime Knowledge for China Sea),曾蒞臨台灣中研院、故宮南院等學術機構演講。

    莽干(Pierre-Yves Manguin)

    法國近東學院名譽主任,研究專長為東南亞考古、海洋史,曾統籌印尼、越南考古計畫,曾蒞臨台灣中研院史語所、台灣成功大學、故宮南院等學術機構演講。

    伯納.杜梅克(Bernard Doumerc)

    法國土魯斯中古史教授,研究專長為威尼斯在中古晚期地中海一帶的影響。

    尼可拉.多庫(Nicolas Drocourt)

    法國南特大學中古史教授,研究專長為拜占庭外交。

    賈克.帕依歐(Jacques Paviot)

    巴黎十二大學中古史教授、法國歷史學會秘書,研究專長為晚期十字軍、東西方關係史、海洋史。

    安德 .法依格(Andrej Fajgelj)

    塞爾維亞克拉古耶瓦次大學教授、法國蒙特里耶三大合作研究員。

    菲拉.阿塔莎諾娃(Vera Atanasova)

    法國洛林大學博士生,論文主題為保加利亞帝國的藝術和權力。

    西蒙.貝傑(Simon Berger)

    法國高等社會課學院博士生,論文處理中古游牧政治、社會的軍事結構。

    瑪伊特.比奧蕾(Maïté Billoré)

    里昂大學中古史副教授,研究專長在十二到十五世紀的英格蘭•諾曼世界。

    洛伊克.卡造(Loïc Cazaux)

    法國史特拉斯堡文獻學學校預科教授、中古史博士、東方語言文明學院日本學士,研究專長為法國中古歐洲權力、軍隊、司法史,研究興趣有中古歐洲、日本戰爭比較。

    瑪麗-瑟琳.依薩亞(Marie-Céline Isaïa)

    法國里昂大學副教授,專長為中古早期研究。

    佛羅倫斯.山普松妮(Florence Sampsonis)

    中古史博士,任職於巴黎基督教學院,研究專長為拉丁人在東方世界的活動,以及法蘭克與拜占庭間的互動。

    ★國內專家學者推薦:

    林呈蓉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杜子信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陳立樵 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趙立新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蔡偉傑 中正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褚縈瑩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佛羅倫斯.山普松妮Florence Sampsonis
    中古史博士,任職於巴黎基督教學院,研究專長為拉丁人在東方世界的活動,以及法蘭克與拜占庭間的互動。

    皮耶.包段Pierre Bauduin
    卡昂諾曼第大學中古史教授,2010年以《法蘭克人世界與維京人》一書 ,獲法蘭西學院歷史著作獎項。

    安德 .法依格Andrej Fajgelj
    塞爾維亞克拉古耶瓦次大學教授、法國蒙特里耶三大合作研究員。

    瑪麗-特雷斯.爾娃Marie-Thérèse Urvoy
    大學名譽教授、伊斯蘭研究學者,是兩個阿拉伯世界研究書系主編。專長在中古文獻學、阿拉伯思想史、中東阿拉伯基督教等研究領域。

    卡門.貝拿Carmen Bernard
    大學名譽教授,人類學家,師承李維史陀,研究專長為美洲原住民社會、與美洲混血社會。

    賈克.帕依歐Jacques Paviot
    巴黎十二大學中古史教授、法國歷史學會秘書,研究專長為晚期十字軍、東西方關係史、海洋史。

    西爾凡.古根奈Sylvain Gouguenheim
    本書策劃人,里昂師範學院教授,專長為中古日耳曼世界史。
    在法國享有高知名度,2008年他出版了從《從亞里斯多德到聖米榭爾山》一書,弱化穆斯林世界轉傳古希臘文化到中古西歐的貢獻,強調西歐基督徒自行傳承的力量,引起學界爭論。此書出版後多年依舊廣為人知,作者也成為經常被援引的史家。

    尼可拉.多庫Nicolas Drocourt
    法國南特大學中古史教授,研究專長為拜占庭外交。

    洛伊克.卡造Loïc Cazaux
    法國史特拉斯堡文獻學學校預科教授、中古史博士、東方語言文明學院日本學士,研究專長為法國中古歐洲權力、軍隊、司法史,研究興趣有中古歐洲、日本戰爭比較。

    伯納.杜梅克Bernard Doumerc
    法國土魯斯中古史教授,研究專長為威尼斯在中古晚期地中海一帶的影響。

    菲拉.阿塔莎諾娃Vera Atanasova
    法國洛林大學博士生,論文主題為保加利亞帝國的藝術和權力。

    莽干Pierre-Yves Manguin
    法國近東學院名譽主任,研究專長為東南亞考古、海洋史,曾統籌印尼、越南考古計畫,曾蒞臨台灣中研院史語所、台灣成功大學、故宮南院等學術機構演講。

    柯蘭Paola Calanca
    法國遠東學院副教授、遠東學院香港中心主任,長期從事海洋史研究,曾參與一個台法合作的海洋研究計畫(Maritime Knowledge for China Sea),曾蒞臨台灣中研院、故宮南院等學術機構演講。

    瑪麗-瑟琳.依薩亞Marie-Céline Isaïa
    法國里昂大學副教授,專長為中古早期研究。

    西蒙.貝傑Simon Berger
    法國高等社會課學院博士生,論文處理中古游牧政治、社會的軍事結構。

    瑪伊特.比奧蕾Maïté Billoré
    里昂大學中古史副教授,研究專長在十二到十五世紀的英格蘭•諾曼世界。

    譯者簡介

    楊子嫻
    新北永和人,法國蒙彼利埃三大歷史學碩士,現居法國。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6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