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牧誌NO.158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善牧誌NO.158

悠遊網路有界限 數位危機不淪陷

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05/27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字數: 0
電子書售價:NT$ 0
暢讀包
輕暢讀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善牧是目前全台做24小時庇護安置最多的單位,面對狀況越來越複雜的服務使用者,加上24小時輪班照顧,使得安置家園的人力總難以補齊。然而,陶成一名助人工作者非常不容易,在這期內容中,透過安置家園主任尹雅群與社工商庭綺的對話,引領大家了解成為助人工作者的點點滴滴,也期盼有更多人投入這「用生命影響生命」的行列。

現在的孩子面對瞬息萬變的數位科技,衍生出各式各樣的數位危機,需要協助孩子建立正確安全的網路使用方式。為此,善牧自109年起走入校園宣導網路安全,想了解更多數位安全議題,別錯過這期善牧誌的封面故事。

詳細資訊

面對日益嚴重的「數位性暴力」事件,立法院2023年1月三讀通過「性影像四法」:《刑法》、《犯罪被害人保護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與《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的修正,架構更完善的性別暴力防護網絡。

然而,日前英國一名16歲少女戴VR眼鏡玩遊戲時,遭到多名不認識的成年男性玩家「集體性侵」,雖然她的身體未受到傷害,但VR沉浸式體驗已讓被害人身心創傷,顯示在元宇宙的世界裡,法侓仍跟不上時代。

現在的孩子從小在數位環境中長大,被稱為數位原住民,學習網路使用的能力非常快速,在面對保護兒童使用數位媒體與兒童數位權利的保障上,需要協助孩子建立正確數位安全使用方式,讓他們在這個環境中擁有數位權利,成為一個好素養的數位公民,同時避免落入數位暴力的危機或傷害。

善牧自109年由青少年社工走入校園宣導「網路安全」,以小班制、分享討論取代說教方式,帶領學生從生活實際的網路使用經驗,例如社交軟體、手遊,辨別網路陷阱,提升敏感度跟因應的技巧,學會保護自己的方法和求助管道。不只是被動讓學生注意數位安全,更期待他們在數位中能更積極地作為網路犯罪的吹哨者,檢舉申訴危害兒少的內容,共同營造健康的數位環境。

*給家長的小提醒
數位時代的資訊內容龐大且更迭快速,是科技生活不可避免的趨勢,家長對數位的態度再再影響孩子成為怎麼樣的數位公民。我們除了用正向眼光看待數位為孩子的生活帶來的影響,理解數位的吸引力,允許但不放任,家長自身也要更深入熟悉數位內涵,敏感知悉孩子使用的狀態,才能陪伴孩子妥當而健康作為應用數位的主人,幫助他們在數位的洪流當中不會被氾濫資訊捲走,甚至被傷害。

*給孩子的小提醒
網路是獲得資訊、社交平台、發明創作的地方,身為使用網路的主人,要了解自己跟數位的關係是什麼,明白自己使用數位的動機、它滿足什麼需求、以及從中得到什麼……。透過許多自我認識與自我覺察,多想一點、多問一些,幫助我們避免像是網路成癮等等不健康的損害,在遇到有數位危機時,也可以有警覺性且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及如何求助。

◎網路交友保護「停」、「看」、「聽」
■「停停」勇敢拒絕:即便被對方吸引,也要在關係中拒絕自己不想要的要求。
■「看看」細心觀察:多觀察對方的想法和說話的內容,小心辨別真實性與可能的動機。
■「聽聽」注意警覺:小心曖昧的語言,留意對方是否真正想要交朋友或是別有用意。

◎安全網路資訊:二不一要
▲「不」轉傳不明資訊
▲「不」加入網路霸凌
▲「要」檢舉不當內容

◎面對數位暴力四步驟
◆保存證據
◆立即檢舉
◆找到成人協助
◆勇敢舉報

◎求助管道哪裡找
★信任的成人
★警察局婦幼隊
★學校師長、輔導室
★IWIN網站、性影像處理中心網站
★社會局或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