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的心究竟相通到哪裡?
人,終究只能獨自承受孤獨的重量
自我探尋的孤寂、嫉妒、我執與利己主義的苦惱……
有一種尊嚴,建立在孤獨上──
漱石文學新高峰,
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參透孤獨的哲學告白
只要活在這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是毫無醜惡的。
事情總以與自己預期相反的方式發生。──夏目漱石
「但凡閱讀過山茶花文具店系列作品,都會像是有股暖流在身體間流竄著,感謝小川糸溫柔的用文字治癒了我的心靈。」Rice and Shine 「本書就像是秋日午後的一杯熱茶,療癒人心。」查理 ★日本銷售破70萬冊,系列接力入圍本屋大賞! ★影片創作者│Rice and Shine、手寫藝術家...
行旅在外,結草為枕。 只盼能在非人情的天地逍遙片刻。 〈草枕〉描寫一位逃離俗世的畫師走進田野的旅途所見,在深山野嶺開啟一段「非人情」之旅,並在途中邂逅了一位神祕的女子……
寂寞、孤立,卻仍努力活著的我們,都值得擁有小小的溫柔奇蹟。 「希望各位讀完這八個故事,內心也能出現一點小小的奇蹟…… 對於把小說家當成畢生志願的我來說,《鐵道員》確實帶來了奇蹟。」 ──淺田次郎 ★★榮獲直木獎,全球銷量超越250萬冊★★ 故事大師淺田次郎征服國際文壇大作...
幸福能夠重生。 它會幻化其形體, 以各種不同的面貌, 一次又一次地悄悄接近渴求它的人。 永山瑛太、松田龍平主演同名電影,獲該年度「《電影旬報》年度十佳」 照顧寵物、大掃除、監視公車、接送孩子、假扮情人…… 有任何疑難雜症,請來電「多田便利軒」。 多田與行天會迅速到府服務。 真幌市位於東京都西南...
我的心就像乾貨泡了水 又比昨天柔軟了一點點 讀完這本書,感覺就像重生。 本屋大賞得主、暖淚系作家小川糸滋潤心脾之作。
★森鷗外在日本文學史上與夏目漱石齊名,並深具哲思的日本代表性作家。 ★豐富多樣的寫作風格,以及清新典雅的文字,深受世人喜愛。 ★ 精選九篇風格獨具的短篇小說,包括具自傳性色彩的〈舞姬〉、深具哲思的〈像那一樣〉等,讓人一窺透森鷗外最深沉的內心世界。 ★以看似平凡的人物為主角,卻在作者的妙筆下,活...
「愛,是需要回報的嗎?」 夏目漱石乘著回憶之風, 透過對養父母、兄姊、岳父、妻子等人物心理的挖掘, 描寫日常生活中各種無可救藥的羈絆, 還原東方家庭──看不見卻令人窒息的道德與情緒勒索壓力。
二戰後,身為貴族的和子一家因家族沒落,從東京搬到伊豆的山莊居住。然而,仍保留貴族般優雅舉止的母親,身體卻一天天衰弱。此時母女得知,戰時受徵召前往南方島嶼、音訊不明的弟弟直治生還的消息,不料直治染上毒癮,從南洋返家後讓一家人就此陷入了真正的地獄之中。 眼看弟弟從戰場回來後沉迷於女人與酒精,生活愈發失序...
《彼岸過迄》是由六則短篇集結成一則的長篇故事,透過大學剛畢業為了就職而東奔西走的敬太郎視角,探訪「世間」人性明暗、男女之情、生死之悟。擁有強烈自我意識卻沒有行動力的男人,與性情純粹到行動無所畏懼的女人,兩人之間注定有著無形的縹緲羈絆,有時在二人眼中看得分明,有時又完全切斷,令他們各據一方被命運孤...
★百萬YT頻道「老高與小茉Mr & Mrs Gao」專題介紹!★ 從疫情、俄烏戰爭到安倍遇刺 精準預言佛經「三災七難」的那個男人…… 真人實事‧親身經歷──他所看到的「另一個世界」。 本書特色 1. 全書收錄44篇精采怪談,六大主題包括靈界、神明、輪迴,保證真人...
〈潘朵拉的盒子〉是以「健康道場」療養場為舞台,一名對抗病魔的少年雲雀,以寫給好友多篇書信所構成的小說。描寫開朗的少年雲雀,雖然害怕死亡,卻不放棄與病魔鬥爭,透過以書信向好友述懷,記錄了自己初嘗戀愛的悸動,以及在這特別的療養場圍繞在他生活周圍的善良人們故事。
本書收錄18篇天馬行空的故事,時有撫慰人心的溫暖、善待萬物的慈懷,也有暗喻人性與現實的諷刺,藉以探討生死、善惡、文明社會的殘酷等。宮澤賢治將樸實而真摯的信念寄託筆尖,洗滌內心的不安與煩憂,最終期盼每個人都能再次築出一片屬於自己的理想烏托邦。
最理想的生活也許是 把每天都當作最後一天 「希望能夠持續寫這份日記到生命最後一刻。」 本屋大賞得主、日本文壇暖淚系作家小川糸的寶藏文集。
《行人》為夏目漱石晚年在經歷「修善寺大患」、徘徊於生死邊緣後,縱身到更深層的精神世界所寫出的作品,為漱石寫作生涯的「後期三部曲」。文風從初期的浪漫色彩,轉向內心探索與哲理剖析,更寄託了漱石自己的厭世情緒。
全書以弟弟「我」(二郎)為視角,如一面鏡子般,反射出兄嫂脆弱的夫妻關係、親人關係的矛盾、朋友的相遇相知,及照映身為知識分子的哥哥一郎(夏目漱石的原型),因過度的理智與敏銳,導致他心中陷入各種掙扎與拉扯。那股無力改變現狀的失落感,使他每分每秒都在恐懼、不安中煎熬。
從主角一郎身上,夏目漱石要告訴我們:試圖抵達內心深處、看透一切的人注定孤獨,因為連社會的悲哀、人類的磨難,他也要獨自承擔,這是成熟的人的宿命。
你說,現在的我還算是正常人嗎?
從外表看來,我留著鬍子,穿西裝,銜著雪茄,確實稱得上是一個紳士,
實際上,我的內心宛如乞丐般
從早到晚毫無目標到處徘徊……
全書分為〈朋友〉、〈哥哥〉、〈歸來〉、〈塵勞〉四章,前三章描寫人際的衝突摩擦、怪奇的愛情寓言,夏目漱石以精湛手法穿針引線,宛如宿命般的戲劇性鋪陳,埋下神祕懸疑的伏筆,最後於末章訴盡人生的孤寂與惘然。
本書藉由人物曖昧幽微的心理轉折,寫盡身為一個知識分子/一個人,想要往世界的真、善、美走去,卻「周圍都是虛偽」,反而加劇了他們的自我孤立。即使痛苦得無以復加,卻無法從旁人身上獲得撫慰。他的世界,難容一粒塵埃,只能走向孤獨的深淵。
不管多麼有學問,不管怎樣研究,人心終究無法理解……
實際上正如彼此身體是分開的一樣,心不也是各自分開的嗎?
在最後一章〈塵勞〉中,宛如私小說般,漱石帶我們深入探索一郎的精神世界──他耽溺思考,卻也同時為思考所苦。而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辨認出自己,並理解到,有一種尊嚴,建立於孤獨上。
*特別收錄
【解說】林皎碧:君往何處去?──《行人》的三角問題
「夏目漱石以男女之間的深刻對立,將自己的內心世界文學化。特別是在第四章〈塵勞〉裡,漱石像在解剖近代知識分子的嫉妒、我執、利己主義的內心苦惱,也像在大病後,參透人生的自我告白。」
作者簡介
夏目漱石
本名夏目金之助,1867年出生於東京。1893年自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畢業。1900年赴英國留學,專攻十八世紀英國文學,回國後開始文學創作。1905年發表了長篇小說《我是貓》,大受好評並一舉成名。
夏目漱石自幼學習漢文,對東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詣,其作品風格更融合東西方文化的精華,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被稱為「國民大作家」。代表作有《我是貓》、《三四郎》、《從此以後》、《門》、《心》、《行人》、《草枕》等。1916年因胃潰瘍惡化辭世,享年四十九歲。
譯者簡介
林皎碧
淡江大學東語系畢業,日本國立東北大學文學碩士,專攻日本近代文學。譯有《心》、《行人》、《羅生門》、《從此以後》、《少女地獄》等;著有《名畫紀行:回到1929的公會堂》。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