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重返佛洛伊德,重新理解佛洛伊德
所有重要的事件都銘記或鐫刻在心中的某個地方,我們的任務是要找到通達它們的方法。
心理諮商創舉 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完美結合心理學的經典之作 授權10個語言版本,自1997年起長銷20多年 ────────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
22個卸下心防的靜謐時光 與另一個靈魂,在人生一瞬的交會中 一起走上一小段路 《心靈時刻》是一部發人深省的紀實作品,也是一部最有溫度的療癒筆記,記錄了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在全新型態的會談實務中,所面臨的挑戰與突破。 亞隆醫師邁入九十歲了,他的記憶大幅衰退,連病人的治療歷程都不...
★執業超過40年,撫慰20萬名讀者★ 《心理醫師媽媽給女兒的人生真心話》感心續作 這次要給即將、正在或走過「中年之路」的你
數學,不是你以為的那種「數學」!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邏輯推理,很可能是錯的。 以各種反直覺的荒謬故事, 探討邏輯謬誤、偏見和悖論的搞笑之書!
奧運金牌選手跨界首作 入圍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大獎──2025年斯特雷加獎決選作品 獻給每個渴望成長、追尋自我與勇氣的靈魂 有時,成年人會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走的路。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恐懼就勇敢,因為恐懼使我們變得更好!
為什麼我們因為愛、因為在乎與珍視對方, 於是很努力付出的關係,卻讓我們走到懸崖邊? 當我們狂call戀人、查勤, 當我們時刻想知曉孩子的行蹤, 當我們很在意他人的看法, 我們總說:「那是因為在乎,因為愛。」 但,那不是愛,那是根深柢固的不安全感。
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另一個自己, 總是悄悄拉扯我們的情緒與決定⋯⋯ 「情結」是內心深處帶著強烈情緒色彩的能量,往往不受自我意識控制,卻時時左右我們的情緒、行為與人際關係。它讓你莫名其妙地忘詞或說錯話,也讓你無緣無故地討厭某個人……若未加以覺察,情結便透過語言、行動、夢境,或症狀現身,使心情拉...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1動人新作。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 「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 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 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8個令人泫然欲泣的真實生命故事...
無法控制的焦慮、恐慌和憂鬱……「大腦發生了什麼事?」 ◤一本植根於神經科學的實用指南◢ 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議,有效提升生活、關係和事業,並培養信賴自己的能力。 你可以在任何年齡做出改變── 你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控制力比你本來想像的要大得多。 ★proposal階段迅速授權英(Penguin)、美(...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2年療癒大作。 有一種痛,我們難以述說──羞辱創傷。 而隱藏在「為你好」下的羞辱創傷,更難以辨識。 羞辱創傷,是我們教養文化裡, 最沉痛巨大的傷害。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榮格心理分析師,85歲最新作品 ◆寫給困頓迷惘、在人生轉折點上的你: 你並不孤獨,只是該先停下來,重新聆聽內心,人生的答案就會浮現。 ★你正苦苦尋求的答案,其實早就在你內心,等待你回頭探索專屬於你的解方
高敏感系列銷售突破200,000本 拯救全球15億人口的心靈之書 美日韓德法24 語種版權狂銷! 丹麥心理治療師伊麗絲‧桑德 擄獲全世界敏感族的心理課 ★繁中版獨家·作者親寫印簽序言★
大歷史的眼光,了不起的知識整合 串連心理學重要概念、理論、實驗與人物 ★ 頂尖心理學專家、前英國心理學會會長執筆 ★ ★ 耶魯大學出版社知名「小歷史」Little History通識系列 ★ 究竟是什麼真正驅使我們做出決定?語言和記憶從何而來?情緒和壓力透過什麼途徑影響我們?為什麼我...
瘦下來的關鍵不是少吃多動, 而是揭開我們最不願承認的事實, 看見埋藏心中變胖和想瘦的為什麼, 找到躲在脂肪背後那個原來的你。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胖子,減肥以後又復胖,根本理所當然。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瘦子,變胖以後該做的,不過就是「復瘦」而已。 不要說你從小就胖,每個人出生時都差不多...
——人際關係是你我獲得幸福的至要關鍵—— ☆現代生活最實用的關係療癒手冊☆ 教你如何愛、去爭執、做出改變、獲得滿足 ⇀拉近你與最重要之人的距離↼ 全台狂銷50,000本・45國180萬讀者淚推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國際級心理治療師暖心新作 ★蟬聯亞馬遜書店、《星期日泰晤士報...
NETFLIX滿分紀錄片 〈史塔茲的療癒之道〉主角 史塔茲醫生面對低谷的靈性哲學 ★ 給不知為何活的你 「個體化」成為真正的自己 ★ 陰影的存在,讓人生更加立體
這本書有極大的療癒性! 完全療癒你受傷的身心! 當所有的情緒、關係問題都沉重地壓到自己身上時, 該如何讓一顆受傷的心獲得真正的自由?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CPTSD相關議題暢銷Top1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4.8顆星好評支持 ★全面性的分類與說解,直接點破會輕易忽略的心理創傷 ...
你厭惡自己、逃避自己、傷害自己……我知道你受苦了,我知道你有多痛, 但是千萬別忘了,你有多麼值得被愛。愛自己,或成為愛,是一種生命的蛻變。 我知道你受苦了,我知道你有多痛,但是千萬別忘了, 你有多麼值得被愛。 當你拿起這本書閱讀的開始, 正是你的生命歷經千辛萬苦...
謝謝你曾經為我生命帶來的一切。 謝謝我自己,選擇在這裡放手,繼續前進。 ●12種偽愛關係檢測,認清不愛你的人。 ●12項離愛醒悟練習,學會好好分手。 ●12步為愛深層療癒,迎接心的重生。 隨書收錄:蘇絢慧精選「自我心理增強」心語12句,伴你向幸福啟程! 親愛的,請想起你自己, 想起你自己的耗損、...
「一幅未竟之愛與生活不確定性的驚人寫照。」 現實轉瞬即逝,而未來則琢磨不定, 只有過去才足夠明亮、深遠、飽含著生命的感觸。 然而過去的記憶就一定真實嗎? 在時間與幻想的共同作用下,它們也早已失真, 浮世之大,我們究竟真正擁有過什麼呢? 2024年12月入圍全球文學獎(Literary Global...
在當代心理學或精神醫學的主流氛圍中,佛洛伊德似乎顯得格格不入。教科書中,他的理論往往僅作為心理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被簡略提及;臨床現場,腦化學、遺傳學研究提供了生物學方面的解釋,認知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往往成為醫師及病人首選。與此同時,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應用也正在改變心理健康服務的面貌,個體化的演算法似乎可以取代深度的個案分析,甚至試圖根據個人的基因組成來預測和治療心理問題。
佛洛伊德深入探索個人歷史、重視主觀經驗、需要長期投入的方法,看起來是一種過於奢侈、甚至過時的做法。
然而,神經科學最新研究提出不一樣的見解。研究者結合神經科學與精神分析,探討情感的核心地位,提醒我們真正的智能和意識可能需要超越純粹的資訊處理,深入情感和主觀經驗的層面。至於如何深入?或許就是當代臨床工作者需要「重返佛洛伊德」,重新閱讀、重新理解的課題。
+++++
當佛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論》中說「話語最初是魔法……即使到了今天,話語仍保留了許多它們古老的魔力」時,並不是在故弄玄虛,而是要他的聽眾,包括精神分析的學徒們,深刻地去體察所謂「話語的魔力」(the magic of words)這件事情在精神分析經驗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布魯斯・芬克是當代備受讚譽的拉岡代言人,也是佛洛伊德最佳的詮釋者。在本書中,他將佛洛伊德視為一位臨床工作者,將佛洛伊德理論視為他在治療病人近五十載的過程中,為了處理不斷遇到的問題,所發展出的一系列理論及實務做法。《在診間遇見佛洛伊德》以一種非常實用的方式介紹佛洛伊德,提供了大量來自日常生活和臨床實踐的例子,證明佛洛伊德思想的深刻見解和持續存在的價值。書中也將佛洛伊德許多基本概念——例如抑制、隔離、移置、焦慮、情感、自由聯想、重複、強迫症和願望滿足——置於臨床脈絡,實際呼應第一線工作者所面臨的個案。
對實務工作者來說,無意識可說是佛洛伊德最重要的理論貢獻,本書第一章和第二章透過佛洛伊德如何構想出無意識的存在,討論其作品最根本的基礎,以及他和布洛伊爾一開始治療的那些病人。第三章從解釋佛洛伊德如何釋夢,延伸至臨床上如何詮釋病人的夢境,以及如何處理口誤、失誤動作等,人們經常「失手」犯下的「錯誤」。第四章和第五章討論兩種佛洛伊德談過且最常見的診斷結構:強迫症(obsession)及歇斯底里(hysteria)。第六章和第七章除了總結佛洛伊德對於症狀形成之過程及原因的各種考量,也討論自佛洛伊德的時代以降,精神分析及精神醫學的發展。
「芬克的工作提醒我們,真正的『重返佛洛伊德』不是將其思想視為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將其視為一個活潑的、能夠與當代臨床經驗不斷對話的思想風格。透過這種方式,芬克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本介紹佛洛伊德理論的入門書,更為我們展示了如何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重新發掘並應用佛洛伊德思想的精髓。」——彭榮邦,本書導讀
「情感可能漂移、附著到其他對象上(與它們形成『錯誤連結』)、變形成焦慮,或甚至變成相反的情感,但是情感本身不會受到抑制,不會變成無意識的。假設我們知道如何尋找情感,我們總是會在人們生命某處看見它的蹤影。……讓分析者鉅細靡遺地講述生命中的痛苦事件是我們的最佳對策,可以將令分析者痛苦/煩惱的情感與引發這些情感的初始事件、還有隨後所有的相關念頭連結起來。還有,幫助分析者針對過去及現在的事件、闖入性念頭、令人費解的反應、夢、口誤及幻想做自由聯想,也讓我們得以藉此把分析者生活裡『難以理解』的經驗,和參與其建構的情感關聯起來。」
作者簡介
布魯斯・芬克(Bruce Fink,1956—)
巴黎第八大學博士,於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教授精神分析逾二十年,並以精神分析執業超過三十年,曾於拉岡創建的巴黎精神分析學院接受培訓,他是將拉岡作品引介到英語世界的重要翻譯者,並以清晰的闡釋,將複雜的拉岡思想化繁為簡,為英語讀者搭建理解和實踐拉岡思想的框架。除了《在診間遇見佛洛伊德》,尚著有The Lacanian Subject、A Clinical Introduction to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Theory and Technique、Fundamentals of Psychoanalytic Technique: A Lacanian Approach for Practioners等多部與拉岡及精神分析相關作品。
譯者簡介
郭貞伶
政治大學心理學學士、哲學碩士,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碩士班臨床心理學組,曾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臨床心理師(存在現象學取向)、人智學全觀生命史諮詢師、澄心聚焦取向治療師(培訓中)。譯有《疫苗先鋒》、《成為更好的你》、《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等。
推薦人
吳易澄,人類學博士、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馬偕醫學院助理教授
宋文里,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輔仁大學兼任教授、澳門城市大學博導
沈志中,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周仁宇,精神科醫師、人類學博士
各界好評
無論精神醫療的實作範式如何演進,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始終沒有過時,並且能成為治療室裡任何關係的註解。有別於逐篇閱讀傳統經典,這本書將分析理論重新整理歸納,提供了當代臨床工作者有力的技術指南。──吳易澄
芬克是一位拉岡派的精神分析師,他寫了一系列著作來詮釋拉岡,最後他深得拉岡的精髓,對讀者說:你們可說自己是拉岡派,但我卻是個不折不扣的佛洛伊德派──他以一本晚近作品來驗證自己重返佛洛伊德。而佛洛伊德除了奠定古典派的基礎之外,在一世紀之後更令人好奇的是未來派的佛洛伊德。芬克也許正在透露這種未來派的端倪。──宋文里
在本書中,芬克循著拉岡的指引,以結構而非症狀的觀點重新閱讀了朵拉(歇斯底里結構)與鼠人(強迫症結構),並從當代的精神醫學、藥物治療、行為治療與心理治療的角度去反思這些案例對我們的啟發。──沈志中
在本書之前,還沒有一本為臨床工作者所寫的、嚴謹的英文版佛洛伊德導論。布魯斯・芬克不僅為那些從事談話治療的人寫了一本出色的指南,還成功地在諮商室裡創造了一種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書中理論呼應了每位臨床治療者的日常實踐,為佛洛伊德的當代意義提出真正有說服力的解釋。芬克在本書中並不歌功頌德,而是寬厚卻帶有批判性地閱讀佛洛伊德。這本書不僅適合臨床工作者,也同樣適合任何一位試圖理解佛洛伊德理論和實踐的人。──Darian Leader,倫敦佛洛伊德分析與研究中心精神分析師
對於眾多身處第一線、有理想有抱負的臨床工作者而言,布魯斯・芬克的《在診間遇見佛洛伊德》是一本內容豐富、令人耳目一新,且著重臨床技術的著作。本書以對佛洛伊德文本的仔細閱讀(受拉岡的啟發),同時以易於理解的方式闡述佛洛伊德的技術,讓讀者得以透過佛洛伊德的思考來發展靈活、高度適用的臨床技能。──Amy Taylor,臨床心理學家
長期以來,布魯斯・芬克一直是全世界研究拉岡著作的重要權威之一。他在本書中以真正的拉岡式風格,確立了自己作為佛洛伊德主義者的地位。芬克以其標誌性的風格──引人入勝、內容豐富、清晰而非還原──巧妙地引導讀者閱讀佛洛伊德主要著作,重點是佛洛伊德的理論概念對於當今實踐者的臨床意義。──Stephanie Swales,達拉斯大學心理學系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