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契爾先生為何不寫了
0 篇書評

米契爾先生為何不寫了

紐約客傳奇作家的人生報導

Man in Profile : Joseph Mitchell of The New Yorker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6.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594162
  • eISBN: 9786267594087
  • 字數: 205,204
紙本書定價:NT$ 580
電子書定價:NT$ 580
電子書售價:NT$ 40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榮獲2016年美國指標性傳記寫作獎項「斯珀伯圖書獎」(Sperber prize)
★2015年《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及《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年度最佳圖書名單
★阿潑(文字工作者)、盧郁佳(作家)、謝佩霓(藝評人/策展人)、顏擇雅(作家)齊聲推薦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5

    洪堡德,被達爾文譽為「最偉大的科學旅行家」   他用旅行和科學丈量世界 200年前,就以博物學式的觀察 提出自然是「生命之網」的創見   ——世上沒有脫節的碎片,一切都以某種方式彼此相連   他看見自然所有面向之間的「內在關連」 以全觀式的生態觀點 重新創造了我們眼前的世界 激...

  • 電子書: NT$ 616

    「中華民國的外交官,沒有悲觀的權利。」 半世紀的記憶,道盡台灣國際關係的特殊性。 「『中道』(moderation)與『審慎』(prudence)是個人一生職涯的四字箴言。」──李大維

  • 電子書: NT$ 455

    全球首部,最詳細的黎智英傳記! 跌宕動人,時代傳奇── 他如何從身無分文,到創業致富;為何從媒體大亨,變成中國最著名的政治犯? ◎未曝光過的日記與照片,黎智英親密事業夥伴執筆 ◎亞馬遜暢銷書,讀者4.8顆星評價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盛讚 成功的商人,靈活的創業家,億萬富豪...

  • 電子書: NT$ 301

    他努力維持我熟悉的父親形象,同時在黑暗的陰影中掙扎求生…… 一個頂尖知識分子, 何以走向碎裂潦倒的結局? 因恐懼而背棄父親的獨子,因理解而走進父親的人生。 【精神疾病書寫史上,極致動人的經典之作】 郭彥麟(精神科醫師)、劉仲彬(臨床心理師)專文作序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宋文郁(作家)、翁禎翊(...

  • 電子書: NT$ 336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   為失智者、照顧者找出口,林靜芸醫師勇敢書寫林芳郁院長的故事   林芳郁,低調謙沖,無聲有光~   三大醫學中心院長、心臟外科權威。   終結台大紅包文化、催生緊急救護EMT體系、改革三大醫學中心,對台灣醫療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林靜芸,幽默睿智、溫暖真誠~   台...

  • 出版日期:2025-06-25
    電子書: NT$ 266

    「有個阿嬤的自拍超有趣!」 72歲第一次接觸相機,74歲開始使用電腦…… 日本最幽默搞笑的阿嬤攝影師喜美醬, 帶著她的勵志人生故事來了!!! 要開始做一件事,年齡一點也不是問題。只要有想做的心,就勇敢去嘗試吧!

  • 特價 電子書: NT$ 238

    走過纏足的時代、封建體制的婚姻、抗日戰爭、國共內亂……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劫難,她們歷經了人間的悲歡離合,也創造了不平凡的一生。 三代中國女性 一部感人家史 理解二十世紀中國的重量級磅礡史詩

  • 電子書: NT$ 240

    知名作家、電影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瀾新作!蔡瀾先生自述電影人生履歷,帶你走近傳奇大亨邵逸夫的光影人生。蔡瀾與邵逸夫、邵仁枚、方逸華、成龍、鄭佩佩、狄龍、李翰祥、張徹、鄒文懷等鮮為人知的往事。

  • 電子書: NT$ 315

    「對我和我的人民而言,本書都是一部意義重大的著作……在我身為達賴喇嘛的角色中,沒有什麼比本書所提出的議題更為重要。」 ──達賴喇嘛 ★ 流亡超過六十五年的翔實記事,完整見證達賴喇嘛的信念、抗爭與希望   達賴喇嘛在本書中回顧了他的一生,流亡超過一甲子歲月,自解放軍入侵西藏以來與中共政權抗爭七十...

  • 電子書: NT$ 315

    ★全球第一本輝達授權採訪傳記,與美同步出版★ 黃仁勳――全世界都認識的台灣囡仔, 如何帶領輝達走過3度失敗, 重生為引領AI浪潮的科技巨擘? 矽谷科技資深記者,觀察31年, 專訪黃仁勳、兩位創辦人及百餘業內人士, 最真實、深入的輝達傳奇,首度解密。

  • 電子書: NT$ 315

    採訪三十位幕僚、政務官、社會運動者等政策相關人士 從九大議題看八年來臺灣的改變 從執行者、幕僚的訪談中得知重要政策溝通與執行的關鍵時刻 「EPUB電子書版本皆有附贈惠菁親聲朗讀前言音檔」 八年來,世界經歷了動盪與巨變 臺灣也經歷著體質的改變與成長 我們是否在這個時代,寫下了屬於自己的...

  • 電子書: NT$ 490

      書中沒有將史達林神格化、塑造其為仁者或是惡魔,反將此極權者一生中諸多的爭議事件一一解碼;並藉由蒐羅彙整無數從未面世的史達林私人信函、備忘記事、報告及私人日記,描繪出史達林的個性、偏好、意識形態信仰、權力鬥爭的邏輯、與政敵和手下的互動等,一窺這位左右世界歷史的獨裁者人生的全貌。   本書不僅...

  • 電子書: NT$ 322

    ★☆第25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得獎作品★☆   一本女兒書寫父親的書 一個老派知識分子一路走來、積極參與臺灣社會轉型的漫漫歷程   =臺灣社會學家瞿海源的人生遍歷=

  • 電子書: NT$ 392

    關於大衛.艾登堡爵士: ★英國國寶級自然科學主持人、歷史學家、地球歷史見證人 ★榮獲英國女王頒發爵士勳章 ★一生跑遍三十九個國家、拍攝逾六百五十個物種 ★全球有二十餘種動植物以其名字命名

  • 出版日期:2023-07-28
    電子書: NT$ 336

    一個不會任何樂器,也不懂得使用錄音控台的人, 卻能贏得八座葛萊美獎,被歐美音樂界的巨星視為「傳奇」。 我不懂音樂,但我很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作者 里克・魯賓  

  • 特價 電子書: NT$ 327

    PayPal、Tesla、Space X創辦人馬斯克: 「富蘭克林是我最崇拜的人之一,他太了不起了。」 他的一生,讓世界活成了現在的樣貌。 《賈伯斯傳》作者華特.艾薩克森另一經典巨作 美國之父班傑明.富蘭克林──迄今最完整、最權威傳記

  • 電子書: NT$ 219

    “全世界都有病人等待器官;只有中国有器官等待病人。” 中共需要解决异议分子,因此,出现了地下器官库,出售异议分子的器官,并从中获利。 国际人权作家伊森‧葛特曼为了解中国活摘器官以及迫害法轮功等异议分子的方法,并揭露中国不寻常的医疗生态,他深入采访法轮功学员、狱警,和中国、台湾医生等超过100位证人。...

  • 電子書: NT$ 840

    2006年普立茲獎傳記類得獎作品‧美國國家書評獎最佳傳記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他們曾攜手登上權力與財富頂峰,直到其中一人「被消失」…… ◤這是一本絕無僅有又極具時代意義的回憶錄, 講述一對中國企業家夫婦如何藉由結交權貴,將資產累積至數十億美元,又為何妻子會突然失蹤,並揭露中國紅色權貴家族與中國富豪共同攫取鉅額財富的內幕真相。◢

  • 電子書: NT$ 574

    重溫一個逝去的年代,尋求一個逝去的典型。 探險史上最經典人物 一部壯闊精湛的冒險紀錄 ——斯文.赫定—— Ø探勘中亞腹地的先驅 Ø深入戈壁、首位發現樓蘭古城遺址 Ø尋找羅布泊、發現喜馬拉雅山脈 Ø「絲路」之名的創造者

  • 詳細資訊

    遊走與書寫紐約邊緣的編年史家:約瑟夫.米契爾
    他的前半生,是美國報導文學史的一頁傳奇;
    晚年卻陷入了長達三十餘年隻字未曾發表的寫作障礙。

    約瑟夫.米契爾(Joseph Mitchel)是知名文學雜誌《紐約客》(The New Yorker)早期的重要資產,幾乎可以說他一人扛起了三〇年代晚期的《紐約客》人物側寫專欄,並在四零、五零年代用他多產且高品質的作品,以及領先時代的寫作方法,成為該雜誌名聲最為響亮的作家之一,並深深影響其後的記者與寫作者,如新新聞之父湯姆・沃爾夫和《奇想之年》(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的作者瓊・蒂蒂安等後起的優秀文人,卻再沒人能複製其風格。

    他從報紙起家,聲名鵲起後輾轉落腳於剛起步的《紐約客》。從二十世紀三〇年代到六〇年代,他宛如紐約的代言人,他走遍城市每一個角落,記錄下這座偉大的城市裡形形色色的人——從莫霍克(Mohawk)的鋼鐵工人到史泰登島(Staten Island)的牡蠣採集工人,從流落街頭、號稱在撰寫百萬字口述史的「海鷗教授」喬・古爾德到創辦紐約首屈一指的沙龍的老約翰・麥克索利(Old John McSorley)。

    然而,曾寫出《我洗耳恭聽》(My Ears Are Bent)、《喬・古爾德的秘密》(Joe Gould’s Secret)等佳作的才子,為何在帶給世人如此美妙的書寫後,卻突然消匿於文學史,再無新作整整三十年?當米契爾於一九九六年去世時,他最廣為人知的,不是優雅獨特的寫作風格,而是像沙林傑(J.D. Salinger)那般於巔峰之際神隱的事蹟。

    曾撰寫《紐約客》創辦人哈羅德.羅斯(Harold Ross)傳記的湯瑪斯.康克爾(Thomas Kunkel),所撰寫的《米契爾先生為何不寫了?》(Man in Profile),是第一部完整追索米契爾的傳記。這位傳奇作家如何思考?如何寫作?此外,亦嘗試回答困擾讀者和評論家數十年的大哉問:米契爾為何停筆三十年?

    無論戰前抑或戰後,米契爾耗費數十年於紐約街頭晃蕩,以文字留下關於這個城市的剪影,永恆而深刻。然而,到了二十世紀七〇年代,罪犯、遊民及破敗的基礎設施,使得米契爾逐漸認不出這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城市。這種迷茫困惑,再加上他對自身越來越高的要求,都讓米契爾如履薄冰,最終墜落於無盡的寫作深淵。

    儘管米契爾的最後一部作品已經是半個世紀以前的事,這位已逝的作家仍有著深刻的魅力。他的作品、他的故事——尤其是那神隱的三十年——都超越了時空,吸引著大批追隨者。康克爾這部深受評論界肯定的《米契爾先生為何不寫了?》,帶領我們回望這個曾定義非虛構寫作的傳奇作家,而這頭美國新聞界的雄獅,也終於走出了曾經威脅著要吞噬他的陰影。

    【關於米契爾,他們這麼說】
    「當『新新聞』記者上岸時,米契爾已經在海灘上迎接他們。」──《第四版草稿》作者、當代美國非虛構寫作大師約翰.麥克菲(John McPhee)

    「米契爾與E.B.懷特並列《紐約客》史上最好的作家。」──查爾斯.麥格拉斯(Charles McGrath),前《紐約客》編輯、《紐約時報》書評主編

    「說他是記者,唯有按笛福是記者的定義;說他是幽默家,也唯有按福克納是幽默家的意義。」──史丹利.艾德加.海曼(Stanley Edgar Hyman),美國四、五〇年代重要文學評論家

    「約瑟夫.米契爾是《紐約客》有史以來最優秀的記者。」——蘇珊.希恩(Susan Sheehan),《紐約客》長期撰稿人、普立茲獎非虛構類得主作者

    「約瑟夫.米契爾是二十世紀偉大的藝術家/記者,風格可與馬克.吐溫和喬伊斯相提並論。」——亞歷.威金森(Alec Wilkinson),《紐約客》小說編輯、作家

    「約瑟夫.米契爾,是改變我們如何看待美國──特別是紐約──的偉大作家。」——伊恩‧弗瑞哲(Ian Frazier),《紐約客》作家、幽默作者、《西伯利亞之旅》(Travels in Siberia)作者

     

    作者簡介

    湯瑪斯.康克爾(Thomas Kunkel)

    作家、記者和教育家,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俄亥俄河畔的伊凡斯維爾(Evansville),並分別於一九七七年、一九七九年於伊凡斯維爾大學獲得政治及人文的學士及碩士學位。他與妻子黛博拉共育有四名女兒。

    湯瑪斯.康克爾的職涯起步於報業,他曾先後為加州的《聖荷西信使報》(San Jose Mercury News)、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先鋒報》(Miami Herald)、《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郵報》(Cincinnati Post)等不同的報業媒體工作。

    除此之外,他亦投身編輯及寫作,曾編寫七部作品,其中又以傳記寫作最為人稱道。他的創作主題圍繞著媒體業及神學, 康克爾曾先後為《紐約客》創始編輯哈羅德.羅斯(Harold Ross)、羅馬天主教聖人聖諾伯特.尚登(Norbert of Xanten)等人作傳,而他寫作哈羅德.羅斯的傳記時,因取材之需結識了晚年約瑟夫.米契爾。有幸親炙大師的經驗,為多年後他矢志創作米契爾傳記埋下了伏筆。

    作為教育家,康克爾曾於馬里蘭大學新聞學院(University of Maryland)及威斯康辛的羅馬天主教聖諾伯特文理學院(St. Norbert College)任教,直到二〇一七年退休。此外,他亦曾參與規劃、編輯《美國報業現狀》專案(Project on the State of the American Newspaper),並擔任《美國新聞評論》(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的主席。


    譯者簡介

    莊安祺

    臺大外文系畢業,印第安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譯有《訪茶》、《動盪》、《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萬病之王》、《感官之旅》、《西藏的故事》、《托爾金傳》、《翁山蘇姬》、《創作者的日常生活》、《香料共和國》、《森林癒》、《她們的創作日常》等書。

    媒體推薦

    各界讚譽

    「一本關於我們最偉大的文學記者的權威傳記……康克爾是為約瑟夫・米契爾作傳的理想人選……是關於《紐約客》雜誌精神與紐約報業的傳奇黃金年代的偉大權威之一,名符其實、無愧於傳主的作家與巧匠。」——布萊克貝利(Blake Bailey),《紐約時報書評》(編輯選書)

    「極具說服力地描繪出一個關心世間萬物的人。」——《倫敦書評》(London Review of Books)

    「這本精彩的書生動地闡述了米契爾的一生和成就。」——《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一本面面俱到且引人共鳴的全新傳記。」——露絲.富蘭克林(Ruth Franklin),評論家、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傳記類得主

    「極其出色……(我們之中有許多)約瑟夫.米契爾的忠實讀者從不厭倦討論他。……而通常不會去討論的事,就是我們是否需要一本米契爾的傳記。……現在,湯瑪斯.康克爾寫了這本書,證明我們非常需要一本一流的米契爾傳記。」——《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米契爾先生為何不寫了》是一本優雅動人的傳記,主角深具紐約特質一如其筆下的紐約角色,他深信這座城市的魔力並為其獨特特徵添磚加瓦。」——《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報導文學的守護神自一九九六年去世至今沒有任何一本傳記,這讓人困惑,但湯瑪斯.康克爾的《米契爾先生為何不寫了?》值得等待。……生動且見解深刻。」——《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非凡之作……任何想以報導文學闖出名堂的作家都必須與米契爾打交道。」——《哥倫比亞新聞評論》(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對於《紐約客》的愛好者而言,講述雜誌往日時光的這本書將帶來極樂體驗。對那些對作家生活感興趣的人來說,這將是追尋米契爾其人其文的起點。」——《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星級評論

    「發人深省……一幅細緻入微的肖像。」——《科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湯瑪斯.康克爾以高度的勤奮和同理心,方方面面呈現了約瑟夫.米契爾:他對自然界的無限好奇和輕鬆自在,作為觀察者和傾聽者的深厚天賦,他源自內心的焦慮,他寬廣的胸懷,他獨特的聲音。我們對他深表感激。」——馬克.辛格(Mark Singer),《紐約客》長期撰稿人、《人物研究》(Character Studies)作者

    「還有什麼比閱讀約瑟夫.米契爾的《紐約客》作品更令人愉快呢?答案是:閱讀《米契爾先生為何不寫了》。湯瑪斯.康克爾憑藉開創性的研究和恰如其分的筆觸,不僅讓偉大的作家重煥生機,還大大加深了我們對米契爾思考和寫作方式和未能繼續寫作的理解與認識。」——大衛.馬拉尼斯(David Maraniss),普立茲獎得主、前美國總統歐巴馬與柯林頓傳記作者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77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