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戰

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The War Below : Lithium, Copper, and the Global Battle to Power Our Lives

9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12/0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523131
  • eISBN: 9786267523162
  • 字數: 242,695
紙本書定價:NT$ 650
電子書售價:NT$ 45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晶片改變科技版圖,鋰正在重塑能源格局;
能源時代的「鋰戰」將如何改寫未來全球秩序?

誰將主宰這場博弈,成為最終贏家——
是某個國家、某家企業,還是某個改變遊戲規則的人?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06

    2024年芝加哥全球事務協會年度選書 當AI科技碰上地緣政治, 誰有能力主導技術應用,誰就是本世紀的霸權國家! 科技與關稅戰波濤洶湧,經濟強國正蠢蠢欲動, 這場競爭,我們準備好了嗎?

  • 出版日期:2013-07-01
    電子書: NT$ 350

    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 既然黑天鵝事件無法避免, 那就想辦法從中獲取最大利益 《黑天鵝效應》作者最新鉅作 每一件事情都會從波動得到利益或承受損失。 脆弱是指因為波動和不確定而承受損失。 反脆弱則是讓自己避免這些損失,甚至因此獲利。

  • 特價 電子書: NT$ 268

    ☆★ 獲選2020年《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年度最佳商業書、《經濟學人》2020年度選書、《富比世雜誌》2020 年十大商業書★☆ Instagram版的《社群網戰》 繼臉書之後的下一頭社交媒體平台巨獸——你所不知道的Instagram,首度完整揭露!

  • 電子書: NT$ 540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經濟學人》年度最佳新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書店國際與國家安全、國際經濟學、經濟史分類榜TOP1 全球唯一 繁體中文版獨家作者序,解析晶片法案後的美中台局勢發展 「如果有哪本書能讓所有人了解矽時代,並認知到這個時代的刺激與重要程度毫不亞於原子能時代,就是這本書了...

  • 出版日期:2016-06-01
    電子書: NT$ 299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塞勒半自傳性代表作! 「塞勒博士是『行為經濟學』先驅,將心理學的研究應用於經濟學的決策分析中。他的實證研究和理論洞見,加速行為經濟學的擴展,亦為經濟研究和政策方面帶來深遠影響。」 ──2017年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 「塞勒博士研究人...

  • 電子書: NT$ 280

    《紐約時報》亞馬遜非文學類 No. 1 暢銷書 解決風險、不透明、隨機問題的「不確定系列」第五部曲 繼《黑天鵝效應》《反脆弱》,塔雷伯最大膽、顛覆之作

  • 出版日期:2014-06-01
    電子書: NT$ 266

    《財星》(Fortune)雜誌選為「有史以來最聰明的書」(Smartest Books of All Time)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 《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成名之作 《隨機騙局》(更新二版) 與《黑天鵝效應》《反脆弱》並稱 解決風險與隨機問題的《不確定》三部曲 也是最淺顯易...

  • 電子書: NT$ 322

    人類智力錯覺的最新試驗場 個人轉帳如何引發集體擠兌,成為國家攻擊的其中一環? 我們曾經以為,危機來自錯誤的決策。 但在AI時代,危機來自「一致」的正確決策。 每隔一段時間,人類社會都會發明某種新玩具, 的蒸汽機,20世紀的核能,21世紀的AI…… 然後宣稱它將徹底改變世界,帶來無限美好的未來。 ...

  • 電子書: NT$ 266

    ★《金融時報》年度經濟類最佳書籍 ★ 資本主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影響經濟的運轉、社會的運作, 和你我的貧富、地位和命運… 每個人都應該懂! 「波特斯為資本主義這個飽受爭議的經濟體系提供了簡要、清晰和寶貴的指南。」 ——馬丁‧沃夫(Martin Wolf,《金融時報》首席主筆)

  • 詳細資訊

     未來十年,鋰電池依然是新能源革命的主力,但這場鋰資源的爭奪戰,遠比晶片戰爭更殘酷。供應鏈高度集中於中國、澳洲與智利,讓全球如履薄冰;技術與回收或成為下一個戰場,而環境代價卻愈來愈無法忽視。

      《鋰戰》帶您深入礦場、實驗室與談判桌,揭示能源轉型背後的權力博弈與商業野心:

      •中國掌控供應鏈,美國押注技術與回收,全球博弈愈演愈烈。
      •特斯拉、蘋果、波克夏與寧德時代等商業巨頭重金投資,試圖奪得新能源主導權。
      •從川普的石化回歸,到馬斯克的技術賭局,每一項決策都牽動未來格局。

      晶片戰爭尚未平息,鋰的爭奪戰已經點燃,能源轉型的競賽正推動全球進入另一場權力與資源的較量。本書作者、路透社資深記者厄尼斯特.謝德,實地走訪鋰礦場與技術中心,透過實際數據與細膩敘事,將能源革命的挑戰與矛盾具象化,揭示這場戰爭對經濟、環境與人性的深遠影響。

      為什麼《鋰戰》不容錯過?

      它解答了最具挑戰性的問題:
      >誰最有機會新能源競賽中勝出?我們能否平衡技術進步與環境代價?

      它帶你探索全球能源轉型的核心:
      >從中國的供應鏈到美國的技術創新,從商業巨頭的野心到人性的選擇。

      它是一本獲得廣泛讚譽的全球議題指引:
      >入圍2024年國家圖書獎,並獲《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財星》等媒體高度評價。

      ——台灣讀者必讀《鋰戰》的理由——
      「如何發電」一直是我們關注的問題,但真正的挑戰恐怕是「儲電」!

      全球對鋰電池的需求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鋰迅速成為新能源革命的核心資源。中國掌握完整供應鏈,澳洲和智利提供大部分原材料,美國則投注巨資在技術創新與回收策略上。鋰戰的競爭已不僅是開採資源,更是一場技術與環境代價的較量。而台灣的角色呢?在這場洗牌的過程中,我們能否突破半導體的框架,找到屬於自己的下一個優勢?

      鋰電池讓太陽能與風能有了更多可能,也驅動著電動車和儲能系統成為能源市場的未來核心。儲電技術的突破不僅是經濟議題,更將成為國家競爭力的基石。《鋰戰》透過全球鋰資源供應鏈與地緣政治博弈的深入分析,提醒我們:在能源革命中,供應鏈安全與技術創新不僅是全球議題,也是台灣下一步發展的重要挑戰與機遇。

    作者簡介

    厄尼斯特.謝德(Ernest Scheyder)

      在北達科他州漫天飛雪的冬夜,謝德跟隨石油工人進入喧囂的油田,記錄頁岩油革命如何改變能源市場的版圖。他寫下密密麻麻的數據與故事,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裡,是工人們如何在危險的作業中為能源經濟提供支柱。他們的故事揭示能源革命的另一面:人們是怎麼在改變世界的同時,承受著這場轉型的重負。多年後,他的視野延伸到更深層的礦井,將注意力從石油轉向了鋰與銅——這些構成新能源革命的關鍵金屬。他再次踏上能源轉型的第一線,這次,不僅是為了描繪資源流動的軌跡,更是為了揭示人性與地緣政治交織的複雜現實。

      作為路透社資深記者,謝德擅長將複雜的地緣政治與技術議題化為貼近人心的故事,捕捉那些隱藏在政策與趨勢背後的真實聲音。他從小在美國緬因州成長,熱愛新聞寫作,於緬因大學與哥倫比亞新聞學院深造。2007年,謝德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夕加入美聯社,見證雷曼兄弟倒閉後的經濟動盪。2009年,他轉入路透社,開始深入報導能源議題。

      《鋰戰》是謝德的代表作,書中融合了敘事的敏銳與記錄的堅韌。他帶領讀者從智利的鹽湖到美國的實驗室,描繪關鍵礦物如何形塑能源轉型的下一個十年。這本書不僅剖析鋰資源供應鏈的複雜性,還深入探討能源轉型如何影響生活在政策與技術變遷夾縫中的人群。《鋰戰》獲得《金融時報》、《財星》和《華爾街日報》等重量級媒體的高度評價,並成功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讚譽本書「揭示全球關鍵礦物的爭奪戰,從中美地緣政治到環保團體與礦業公司的衝突,這是理解能源轉型的必讀之作。」

      謝德的筆觸充滿細膩的洞察。他不僅揭示了能源產業的經濟與政治動態,還讓我們看見那些在採礦現場、實驗室和談判桌之間掙扎的人。他的報導讓讀者深刻理解,能源革命不僅是技術創新的挑戰,更是一場地球與人性的角力。現居德州休士頓的謝德,與家人共享時光的同時,繼續以敏銳的視角記錄這個時代的抉擇與矛盾。

    譯者簡介

    陳儀

      目前任職專業投資公司高管,曾任投信基金經理人,實務經驗豐富。譯作超過百本,包括《億萬救援》、《價值的選擇》、《史迪格里茲改革宣言》、《大債危機》、《物聯網革命》、《大查帳》等,譯著甚豐。

    媒體推薦

    各界推薦

      丹尼爾.尤金(Daniel Yergin)|普立茲獎得主,《全球新版圖》作者
      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晶片戰爭》作者
      丹尼爾.伯納曼(Daniel Poneman)|前美國能源部副部長
      麥可.克勞斯基(Michael Kowalski)|Tiffany&Co.前執行長暨董事長 
      海蒂.海特坎普(Heidi Heitkamp)|前美國參議員
      帕雅爾.桑帕特(Payal Sampat)|非營利組織 Earthworks 採礦政策負責人

      「在《鋰戰》中,謝德描繪出能源轉型所需關鍵礦物的爭奪輪廓。他將報導的堅韌與敘事的敏銳結合,捕捉了能源未來的地理與政治景觀。」——丹尼爾.尤金(Daniel Yergin)|普立茲獎得主,《全球新版圖》作者

      「《鋰戰》深刻揭示全球關鍵礦物的爭奪戰。隨著世界對電池的需求飆升,我們將需要更多鋰、鈷、鎳與銅。謝德帶領讀者從礦場到能源體系的制高點,全面探索能源轉型的地緣政治與環境衝突,這是一本理解未來必讀的著作。」——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晶片戰爭》作者

      「憑藉敏銳的觀察力與優秀的敘事能力,謝德深入挖掘電動車革命背後的龐大礦物供應鏈,剖析推動這場革命的政治與經濟力量,以及對環境、生物多樣性與礦區社區的深遠影響。這是一本關注能源轉型的人必讀的書籍。」——丹尼爾.伯納曼(Daniel Poneman)|前美國能源部副部長

      「《鋰戰》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探討了綠能革命所需金屬的龐大複雜性,涵蓋技術、環境、財務與政治層面。它揭示了一個被低估且危險的現實,提醒我們能源轉型的挑戰比想像中更加嚴峻。」——麥可.克勞斯基(Michael Kowalski)|Tiffany&Co.前執行長暨董事長

      「這本書揭示了美國為綠色能源轉型所面臨的採礦與加工挑戰。謝德引領我們走入礦區社區,揭露能源目標對他們生活的深遠影響。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直面現實:沒有簡單的答案,沒有快速的解決方案。」——海蒂.海特坎普(Heidi Heitkamp)|前美國參議員

      「試圖通過開採礦物來解決氣候變遷,就像用汽油滅火。謝德以細膩的敘事撥開迷霧,呈現這場能源轉型中的核心辯論:如何推進清潔能源的同時,避免對生態與人類造成更大傷害。」——帕雅爾.桑帕特(Payal Sampat)|非營利組織Earthworks採礦政策負責人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64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