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靈魂離開身體
0 篇書評

當靈魂離開身體

踏上跨維度生命旅程,相信死後世界的7個見證

Proof of Life after Life : 7 Reasons to Believe There Is an Afterlife

  • 出版日期: 2024/11/27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829.2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4021272
  • ISBN: 9786264021289
  • 字數: 112,843
紙本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29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僅限以下區域購買: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

購買領書額度

我們活在充滿善意和愛的多維度世界,
而生命的終結,只是「新階段」的開始

●瀕死經驗之父帶你踏入死後生命研究的全新時代●

這本書會永遠改變你對於生命看法,
幫助你重新理解靈魂與身體之間的關係,
見證過另外一個世界後,你將不再懼怕死亡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3-05-05
    電子書: NT$ 224

    人死後會去哪呢? 轟動全美暢銷書的衝擊性真人真事! 死亡不是離開,只是換作另一種形式的陪伴

  • 電子書: NT$ 350

    《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是印度著名的瑜伽行者尤迦南達親自執筆敘述自己一生故事的傳記。作者以幽默輕鬆的筆調,講述自己的人生際遇、與偉大的瑜伽上師們相遇、並接受上師們極為重要的靈性指導和不為人所知的瑜伽神祕世界。 「這本書改變了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看過這本書的人和沒看過的人,對世界的理解截然不同。」...

  • 電子書: NT$ 290

    Netflix《靈媒泰勒.亨利:死後人生》、 美國真人實境秀《好萊塢靈媒》 主角泰勒.亨利首部著作! 美國亞馬遜逾2,500位讀者★★★★★讚譽、 知名書評網Goodreads逾3,000位讀者熱烈回響!

  • 電子書: NT$ 290

    從中醫師、音樂家到作為眾神使者的現代靈媒 看眾神如何透過現代靈媒寫下世間生死演繹 很多人好奇問我:為何願意放棄人間的成就功名,選擇當個靈媒? 但我卻想詢問眾神:為何選擇我作為祂們的世間代言者,賦予我橫跨陰陽、縱觀生死的能力? 接受神託二十年來,為亡者尋求最終善所、為生者釋疑解...

  • 特價 電子書: NT$ 351

    人眼見靈異,心眼得啟示 18段跨越陰陽的真實人生、超越生死的生命習題 看過的人都說,非常推薦不敢看鬼故事和恐怖小說的人一讀! 在生魂與死靈的不同世界裡, 有悲憫、有驚奇、有無奈,有溫情…… 在人、鬼、神的互動中, 看見了人生的道理!

  • 電子書: NT$ 301

    他是公認英國最神準靈媒, 通靈經驗長達三十五個年頭。 他眼中所見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逝去的他們,現在過得好嗎? 人們對與靈溝通有許多疑問, 而逝去的靈魂告訴我們, 大多數的解答都是愛── 逝者只願我們走出哀痛,重新找回生活的意義。 這本書跳脫了典型靈媒書寫的框架, ...

  • 電子書: NT$ 196

    《通靈少女》故事暨文化顧問索非亞 真實故事 一次搞懂親情、感情、民間習俗禁忌的釋疑! 當情感受挫的時候,你會找誰傾吐心事?姊妹淘?還是算命、求神問卜找答案,神鬼真的可以未卜先知?究竟是神、是人替你指點迷津?  索非亞以當靈媒時期,將多數人面對情感問題的迷思與困惑做完整解析,讓你從情與愛束縛中解脫...

  • 電子書: NT$ 385

    夜空中飛過的鳥能夠看穿黑暗 眾人徹夜在睡夢中,瑜伽士卻是清醒的 ──歡迎進入喜馬拉雅傳承瑜伽禪修的世界──

  • 詳細資訊

    許多人曾親眼見過親人迴光返照,也曾親身經歷靈魂出竅,或者在照顧臨終親友時看到過光線、霧氣並聽到樂聲。這些都是共歷死亡經驗,也是死後世界存在的證明。

    共歷死亡經驗與瀕死經驗並不相同。瀕死經驗是關於離開;而共歷死亡經驗,例如最廣為人知的迴光返照,則是關於返回。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共歷死亡經驗是一種客觀的、可以由一個活著且健康之人所分享的臨終者死亡經歷。

    在共歷死亡經驗後,生命會發生不可逆的轉變,在世的人會對死亡與靈性展開全新的省思,因此不再懼怕,並意識到死亡是另一個生命新階段的開始。

    本書集結雷蒙.穆迪博士六十年以來探索死後世界的成果,證明了靈魂離開身體後,將會進入另外一個維度的世界。穆迪博士的研究將帶領讀者透過七個見證,理解生命的奧秘,看見隧道盡頭那道充滿安慰與愛的光芒,見證生命的不滅。

    各界好評

    「作者羅列了令人驚嘆的眾多真實第一手資料……為好奇者提供大量的閱讀資訊」——《出版者周刊》( Publishers Weekly)

    「我們死後會發生什麼事?這是人類的亙古問題之一,《當靈魂離開身體》一書為這個問題帶來令人振奮的全新觀點。雷蒙‧穆迪博士和保羅‧佩里絕對有資格撰寫關於死後生命的議題,他們合著了十多本關於瀕死經驗的書籍,其中五本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他們共同寫了這一本未來世提出證明的開創性之書,內容豐富且鼓舞人心。這是一本寫得極好、容易閱讀的書,我強烈推薦。」——傑佛瑞‧朗(Jeffrey Long),紐約時報暢銷書《來世的證明》(暫譯,Evidence of the Afterlife)作者

    「我以為瀕死研究已是研究來世的極限範圍,但這本書針對共同瀕死經驗的探索,遠遠超過瀕死經驗的研究,書中那些罕見但極具意義的超自然事件,證明了肉身與心靈的分離。穆迪博士和佩里在這本書中,將死亡議題的探究提升至更嶄新也更令人振奮的新高度。」——拉吉夫.帕提(Rajiv Parti),醫學博士暨《Dying to Wake Up》作者

    「倘若你對來世仍持不確定態度,那麼在你讀完《當靈魂離開身體》之後,一切將全然不同。雷蒙‧穆迪和保羅‧佩里呈現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說明我們脫離了軀體之後仍然存在。」——喬治‧諾瑞(George Noory),《紐約時報》暢銷書《Journey to the Light and Talking to the Dead》作者
      

    作者簡介

    雷蒙.A.穆迪博士(Raymond A. Moody M.D.)

    雷蒙.A.穆迪博士是「瀕死經驗」的權威——他在七〇年代創造的專有名詞,同時也為這個體驗作出定義。他的開創性著作《死後的世界》,徹底改變我們看待死亡和臨終的觀念,並在全球售出超過一千三百萬冊。《紐約時報》更稱穆迪博士為「瀕死經驗之父」。

    穆迪博士五十多年來持續透過演講與公眾談話活動,為聽眾帶來啟發。他的「來世人生」研究中心為前瞻性研究學者與思考者,提供一個能夠分享瀕死現象研究的處所,並提供線上課程和個人諮詢。穆迪博士也從事私人哲學心理諮商與死亡議題相關的諮詢,並針對安寧照護人員、神職人員、心理學家、護理師、醫師與其他醫療專業人員,進行有關悲傷復原和死亡議題的培訓。

    穆迪博士於美國喬治亞學院取得醫學學位,並在維吉尼亞大學相繼完成學士與碩士,之後獲得哲學博士的學位。他曾獲得許多獎項,包括世界人道主義獎,以及以《死後的世界》(Life After Life)電影版獲得紐約電影節人際關係項目的銅牌獎。穆迪博士也是媒體常客,曾三度受邀擔任《歐普拉脫口秀》節目嘉賓,以及數百個全國性或地方節目,像是美國NBC頻道的《今日秀》(Today)、ABC頻道的《轉捩點》(Turning Point)和MSNBC頻道的《從悲傷中復原》(Grief Recovery)節目。

    保羅‧佩里 (Paul Perry)

    保羅‧佩里是《紐約時報》五本暢銷書的共同作者,其中包括與雷蒙・穆迪合著的《超越之光》,與丹尼・白克雷合著的(Dannion Brinkley)《死亡・奇蹟・預言》(Saved by the Light),以及和醫學博士傑佛瑞・隆共同撰寫的《死後生命的證據》。佩里與其他作者合著了十多本與瀕死經驗有關的書,其中有六本和穆迪博士合著,他的著作已在全球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出版。

    佩里同時也是一位紀錄片電影製作人,他的影片曾在世界各地的電視台播放。其中最為人熟知的《耶穌,行蹤成迷的歲月》(暫譯,Jesus, the Lost Years),是根據他的書《耶穌在埃及》(暫譯,Jesus in Egypt)所改編的紀錄片,這部片在美國播出了二十多次。他的最新作品《哥倫布的祕密與神祕事件》(暫譯,The Secrets and Mysteries of Christopher Columbus),在「英國歷史」串流頻道節目「歷史時間軸」(Timeline of History)的觀看次數更接近四百萬次。此外,佩里也因撰寫的書和拍攝以藝術家達利為主題的影片,被葡萄牙受封為爵士,並成為葡萄牙王室的官方電影製片。

    保羅畢業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及洛杉磯安提亞克大學(Antioch University),並曾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的甘尼特媒體研究中心任職,從事公共衛生研究。他也曾在位於俄勒岡州尤金的俄勒岡大學教授雜誌寫作,並在曾榮獲國家雜誌卓越獎的《美國健康》雜誌擔任執行編輯。自從成為全職作家之後,保羅已撰寫或合著二十多本涵蓋各領域的書籍,包括傳記、健康、醫學和歷史。

    譯者簡介

    何佳芬

    美國南加大教育心理學碩士,曾經從事童書翻譯、親子專欄執筆與專職媽媽,目前任職兒童出版編輯工作。譯有《麥蒂為何而跑》、《聰明但散漫的青少年怎麼教》、《女孩,別再道歉了!》等書。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