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
0 篇書評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

24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Jellyfish Age Backward : Nature Secret’s to Longevity

9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5/01/0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7255605
  • ISBN: 9786267255629
  • 字數: 105,451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1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入圍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榮獲水石科普類選書
《紐約時報》編輯精選、《泰晤士報》年度好書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最佳圖書、亞馬遜編輯最佳非文學選書
全球熱銷25萬冊

挑戰人類壽命的生物極限,一本最具科幻感的科普書!
生老病死…偏偏大自然中有些動植物並不遵循這樣的定律
從基因編輯到抗老化藥物,向大自然拜師學藝,深入挖掘壽命的祕密。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36

    ---紐約時報著名書籍-- --NPR科學週五讀書俱樂部精選-- --《華盛頓郵報》、《經濟學人》、《新科學家》、《出版商周刊》 以及《衛報》評為年度最佳圖書 大崩墜、熱寂、大撕裂、真空衰變、回彈…… 5個迥異的宇宙末日場景,到底誰會勝出? 以有涯隨無涯,一本書看懂宇宙結構,以及背後深層的演變力...

  • 電子書: NT$ 504

    ★ 甫出版即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   《行為》作者羅伯.薩波斯基(Robert M. Sapolsky)   從神經認知科學出發,以詼諧輕鬆的方式,反駁了自由意志的神話。   提出人類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是由一系列複雜的生物學、神經科學和環境因素的結果,   其中不存在自由意志運作的空間。

  • 電子書: NT$ 343

    你或許會認為,孔雀的華美尾巴是演化的成就, 若純粹從美學觀點來看,確實如此。 但如果是一隻有自省能力的孔雀,恐怕就無法對此有認同的熱情…… ★怪誕又令人腦洞大開的演化案例與BUG★ 如果有什麼能囊括一切的說法, 那就是演化並非朝著哪個方向前進。 相反地,天擇漫無方向、被動且不講道德, 而且有可能...

  • 電子書: NT$ 322

    年度物理世界圖書 《金融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和《電訊報》 評為年度最佳科學書籍 「生命是物理學的下一個偉大前線。」—沃克(Sara Walker) 生命=物質+資訊? 回應薛丁格「生命是什麼?」的提問, 物理學家戴維斯以「資訊」觀點,尋回物質與生命之間的失落環節

  • 電子書: NT$ 315

    你有自信能在歷史上的大危機中存活嗎? 如果你擁有這本書,就一定辦得到! 榮獲博客來外文選書, 一堂完美結合歷史與科學的大師課!

  • 特價 電子書: NT$ 387

    ——如果我們不是人類,我們會如何感受這個世界?—— 《我擁群像》普立茲獎得主全新力作!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衛報》、《時代》雜誌⋯⋯橫掃2022歐美年度最佳圖書榜★ ★卡內基傑出非虛構獎章得主★ ★入圍 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科克斯書評獎★

  • 電子書: NT$ 385

    本世紀MLB最大醜聞,仇恨度最高的邪惡反派 「太鼓達人」太空人隊2017-2018賽季作弊全紀錄 八旗運動生活書系Gamer第二彈!台灣第一本反省「魔球」思維專書 在球隊老闆、總管、制服組只看重數據、績效、勝利, 「數據棒球」當道、「贏球就能治百病」的今天, 或許我們該回頭想想,什麼才是棒球運動...

  • 電子書: NT$ 322

      ★入選歐巴馬2024夏季必讀書單!   ★榮獲《經濟學人》、《紐約客》2022最佳書籍!   ★亞馬遜4.5星,超過1,000則評分   ★Goodreads 4.1星,超過5,000則評分   ★海外授權11國,《紐約時報》將本書形容為「里程碑」。   「一本里程碑式的書籍,今年最重要的書...

  • 電子書: NT$ 294

    「即使弱小仍要挺身戰鬥!」 武鬥派樂天女孩和天才菁英官僚聯手出擊! 「這個社會,絕不能讓耍詐的傢伙得逞!」 待在冷門單位又手無寸鐵的小公務員, 該如何打擊社會邪惡,為弱小市民伸張正義、揭發真相?

  • 電子書: NT$ 693

    ★ 蔡康永X陳鳳馨X顏擇雅 名家重磅推薦!★ ★《華盛頓郵報》十大好書★ ★《華爾街日報》最佳好書★ ★《紐約時報》書評最愛好書★ 銷售突破萬本,2024年再版重出 華爾街投資者必讀, 關於人類行為,前所未有的完整分析!

  • 電子書: NT$ 560

    十年前,我們靠《野心時代》認識崛起且充滿機遇的中國 十年後,我們靠《國之荒原》理解空轉而岌岌可危的美國 ★ 美國國家圖書獎、普立茲獎得主, ★《野心時代》、《喬.拜登》作者最新報導文學作品 離開家鄉十數年的歐逸文發現,美國在這二十年間 已成為一片道德精神上的「荒原」,百病叢生 白人、黑人,有錢人、...

  • 詳細資訊

      老化可能是人類最懼怕的事情,但其實「延年益壽」的祕密早已在動植物身上現蹤。分子生物學家尼可拉斯・潘柏格(Nicklas Brendborg)在這本令人大開眼界的書中,對植物和動物如何解開永生的祕密,以及這些知識給所有人提供的啟示,做了清晰而迷人的科學深入探討。

      醫學和技術的最新進展,擴大了我們對整個動物王國老化的理解,也更加促使我們對於青春之泉的追求。然而,儘管現代人類的壽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但迄今為止,人們對長壽的理解仍僅限於我們這個物種。

      但在作者這部充滿活力、熱情洋溢的處女作中,揭示了永恆不朽是一種我們可以企及的能力。透過自然世界和我們自己的故事,本書讓我們看見擁有我們不可思議壽命的生物,其背後蘊含的生理上天賦,儘管這些現在對我們而言是魔法,但人類的科學醫藥進展後,也有可能會成為現實:

      •一條格陵蘭鯊魚在鐵達尼號沉沒時已經286歲了,現在則是390歲,比美國還要老。科學家預測牠還能再活100年。
      •樹木和龍蝦不會像我們所知的那樣「老化」,它們只會變得越來越大。
      •已知某些形式的輻射對某些物種來說有延年益壽的效果,比如烏龜和裸鼴鼠。
      •有種水母只有指甲蓋大小,可以逆齡生長,只有在受到威脅時會衰老,並一再重複這個過程。
      •海拉細胞可以長生不死,那生物是不是有朝一日也有可能?

      尼可拉斯・潘柏格將尖端研究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故事相結合,探索所有物種延長生命週期的祕訣。一路上,我們會遇到為了健康增壽而減重,禁食一年以上的人;減少端粒受損而編輯自己DNA的女性;存活數千年的紅杉;擁有永保青春鑰匙的復活節島上的土壤。他也帶我們向將近四百歲的小頭睡鯊、五千歲的紅杉、會逆齡的水母、不死的細菌等長壽動植物拜師學藝。
      《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是一封寫給大自然巨大力量的情書,講述了地球上許多動植物的不朽生命告訴我們的長壽秘密。進一步帶我們找尋長生不老的獨特祕方,破解人類的生命密碼,探討延長壽命或減緩老化的可能。


    作者簡介

    尼可拉斯•潘柏格(Nicklas Brendborg)

      為哥本哈根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生,也是該領域最有前途的研究人才。他是諾和諾德國際人才計畫的青年科學家,並獲得諾和諾德獎學金。2015年潘柏格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頂尖學生》,也合著了特維德(Lars Tvede)的暢銷書《超級趨勢》(Supertrends)

    譯者簡介

    甘錫安

      由科學界進入譯界,在譯界持續關注科學界的「譯人」。曾任Discovery頻道、旅遊生活頻道、PC Magazine與Tom’s硬體指南網站特約編譯,現仍定期為《科學人》雜誌翻譯。書籍譯作有《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改寫地球史的25種石頭故事:人類如何破解地質學上的重大謎團》、《身為自己:人類意識的新科學》等。目前住在有山有海有美食的基隆,正朝全方位譯人的目標邁進。

    媒體推薦

    專文推薦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好評推薦

      魏耀揮| 前馬偕醫學院校長,彰化基督教醫院粒線體醫學暨自由基研究院院長
      李偉文| 生態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新城| 陽明交通大學藥理學研究所教授
      詹鼎正|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長,老年醫學部主任

    各界讚譽

      ▶古今中外,長生不老一直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雖然由於糧食供給的充足、醫藥研究的進步與公共衛生的改善,已經減低因為飢荒和傳染病造成的死亡,大幅延長人類的平均壽命,但是我們也因此遭受許多與老化相關疾病(糖尿病、心臟病、神經退化性疾病或癌症等)的威脅,影響生活的品質。
      潘柏格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從過去到現在人們如何試圖瞭解造成老化的成因、影響衰老速度的因素、和物種之間的差異,以及對抗衰老的歷史與科學進展。討論如何藉由避免偏誤的實驗設計,破解許多一廂情願地宣稱為抗衰老策略或藥物(維他命或營養品)的功效,並引領讀者思考如何追求生理壽命和精神健康之間的平衡,活得長壽、健康又快樂。
      透過此書,可以讓讀者更加瞭解人們抗衰老的努力,悲觀者或許可以正確預測所將面臨的困難與挫折,但樂觀者將更有機會帶來進步與希望。――李新城,陽明交通大學藥理學研究所教授

      ▶人類變得衰老時會變得遲鈍。但有些物種是永生的,有些物種會假死,有些則會逆齡。而我們只會衰老,因此從我們的思想到細胞的所有一切,都只會變得更脆弱和缺乏彈性而已。潘柏格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引導科學素人們瞭解衰老的科學,以及已知減緩衰老速度的方法(同時明智地揭穿了大量的偽科學)。所有內容都以有趣而吸引人的語氣寫成,讀起來格外令人樂觀。――羅伯特‧薩波斯基(Robert Sapolsky),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家,《紐約時報》暢銷書《行為》作者

      ▶老化具有生物學特徵(我們可以看到誰老了、誰年輕),而這種生物學特徵會導致疾病(阿茲海默症、癌症、心臟病或糖尿病等)。關於老化(老年科學)的有趣研究表明,老化是可以調節的。在一些例子中,老化可以延緩、預防甚至受到尊重。潘柏格的書講述了跨越歷史和科學的故事,從大自然到實驗室,討論了我們如何抵達現在,而未來會是什麼樣貌,以及我們會去到哪裡。尼克拉斯夠年輕,能夠掌握細節和關聯;但也夠成熟,能像真正的老年科學家一樣實踐智慧和管理期望。――巴齊萊(Nir Barzilai)醫學博士,愛因斯坦醫學院老化研究所創辦人,《年齡晚點》一書的作者

      ▶透過長壽科學進行非常有趣的旅程。以清晰且引人入勝的方式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衰老,以及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一本很棒的書。――維爾伯格博士,《長壽密碼》一書作者、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研究員、長壽願景基金科學負責人、比荷盧聯盟奇點大學演講者(醫學與長壽的未來)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170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