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 傾心推薦:
「馬世芳這樣用心專業的聽者,讓華語音樂工作者的努力與付出,有了價值和尊嚴。」
他能訪出音樂人的真性情,羅大佑說,戴墨鏡不是為了耍酷;李宗盛:寫歌,靠的不是靈感。
他從野百合一路走到太陽花,也曾走進陳昇和伍佰第一次的合作現場。
他從音樂深入時代,書寫被遺忘、被屏蔽,卻猶然美麗的大小聲音。
AGI聯盟首位台灣設計師 聶永真 封面設計 X 大陸知名視覺設計師 魏籽 插畫
讓每個今天都不留遺憾, 讓每個明天更接近那個想望的大人。 ✦ 侯文詠二○二五年全新創作 ✦ ◤侯文詠的成長四部曲◢ 最終篇 ✦ 實現自己
奧運金牌選手跨界首作 入圍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大獎──2025年斯特雷加獎決選作品 獻給每個渴望成長、追尋自我與勇氣的靈魂 有時,成年人會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走的路。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恐懼就勇敢,因為恐懼使我們變得更好!
一個人生命中能達到最了不起的成就, 無非就是發現自己,並且勇敢地成為自己。 暢銷超過二十五萬冊! 侯文詠探索生命、夢想與寫作的起點。 ◤侯文詠的成長四部曲◢ 之一.發現自己
會不會最大的問題, 是我們和自己其實並不熟呢? 如果人生是一道證明題, 你自己,就是最好的答案。 ◤侯文詠的成長四部曲◢ 之三.了解自己
你想要和怎樣的自己, 共度餘生? ―――黃山料長達八年的日記――― 最誠實的自我對話,深掘潛意識的祕密 【國外暢銷佳績/得獎紀錄】 ★蟬連三年 誠品「年度暢銷冠軍」 ★總銷量破30萬本 華文暢銷作家
倪匡:「若問君子是誰,答曰:蔡瀾先生也。」 想活得通透、過得有趣,且聽蔡瀾怎麼說。 香港四大才子、老頑童蔡瀾活出江湖的人生哲學! 懂旅遊、懂美食、懂美酒、懂生活,將人生活得任性、活得精彩! ★獨家收錄《開講啦》、《魯豫有約》等熱門節目專訪 ★金庸作序,倪匡作跋,金庸、倪匡、魯豫...
蔡瀾的豁達生活哲學── 想要做什麼事情,就盡量去做吧! 金庸:「蔡瀾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 倪匡:「他以『真』為生命真諦,只求心中真喜歡。」
這是最接近我們的一本巴布‧狄倫 馬世芳嘔心瀝血之作,你將讀到他對狄倫最深的愛與敬意 「狄倫窮畢生之力,以過人的詩情和想像力,在歌裡構築了一個幽深而複雜的『美國』,那是如夢如謎的迷宮,也是現世和歷史的倒影。」──馬世芳 關於本書: ★本書係以2020年馬世芳在誠品信義「巴布‧狄倫六講」講堂內容為底...
有很多問題是找不到答案的。 但是生命會讓我們知道, 那些比答案,更重要的事。 暢銷30萬冊全新改版,笑中帶淚的菜鳥醫師奮鬥記! 在《白色巨塔》之前,侯文詠對生命最直接的探問。 ‡ 三十週年紀念版 ‡
★ 收錄「#筆桿接力」散文14篇、詩15首、小說16篇,見證台灣文學的多樣與活力 ★ 長篇專文深度報導+8篇作家專訪,解析這場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學行動 ★ 蘇碩斌〈介入社會是文學的絕對自由〉與張亦絢〈勇敢的理由那麼多〉,兩篇導讀由社會學與文學面切入
★☆第25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得獎作品★☆ 一本女兒書寫父親的書 一個老派知識分子一路走來、積極參與臺灣社會轉型的漫漫歷程 =臺灣社會學家瞿海源的人生遍歷=
「讓我變得特別的是生活, 讓我變得普通的亦是生活。 這些噩耗是我的,這些愛也是我的。」 最具感染力的 年度華文暢銷作家 張西 睽違3年,從未曝光全新散文作品 ★寫給失去,和失去之後的生活 ★張西首次親繪書封,獻給同樣在愛與失去之間反覆的你────
是什麼讓他們甘於懷抱深刻的不安,餘生都揹負著鄉愁, 也要邁向安危難卜的未知旅程? 而又是什麼讓人寧願如此,也要頭也不回地奔逃和遠離?
李宗盛 傾心推薦:
「馬世芳這樣用心專業的聽者,讓華語音樂工作者的努力與付出,有了價值和尊嚴。」
他能訪出音樂人的真性情,羅大佑說,戴墨鏡不是為了耍酷;李宗盛:寫歌,靠的不是靈感。
他從野百合一路走到太陽花,也曾走進陳昇和伍佰第一次的合作現場。
他從音樂深入時代,書寫被遺忘、被屏蔽,卻猶然美麗的大小聲音。
AGI聯盟首位台灣設計師 聶永真 封面設計 X 大陸知名視覺設計師 魏籽 插畫
《耳朵借我》收錄2011年以來,馬世芳在台港中專欄集結的三十餘篇文章。〈輯一〉從人民運動入題,以厚實的思維剖析時代的聲音;〈輯二〉漫談台灣音樂人數十年間向世界輻射出前所未見的音樂盛況;〈輯三〉溯源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橄欖樹〉、限定版唱片、卡帶AB面……;〈輯四〉回到作者個人樂迷紀實:「那天晚上,他們是地球上最偉大的搖滾樂團」。
「一首歌也可以是啟蒙的神諭,一張唱片也可以是一樁文化事件;一個音樂人不但可以是藝術家,更可以是革命家、思想家。」──馬世芳
從太陽花學運遙思禁歌〈美麗島〉、兩岸不同風景的「滾石三十」演唱會、源起七○年代的「小清新」風潮,到獨立樂團、〈島嶼天光〉等民運歌曲如春筍冒芽而生……一個時代下,這種種從「聲音」外擴而成無數繽紛回聲的萬千世界,透過資深樂評人馬世芳的耳朵記錄,盡收《耳朵借我》這座文字雕堡之中。
《耳朵借我》收錄2011年以來,馬世芳在台港中專欄集結的三十餘篇文章。〈輯一〉從人民運動入題,以厚實的思維剖析時代的聲音;〈輯二〉漫談台灣音樂人數十年間向世界輻射出前所未見的音樂盛況;〈輯三〉溯源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橄欖樹〉、限定版唱片、卡帶AB面……;〈輯四〉回到作者個人樂迷紀實:「那天晚上,他們是地球上最偉大的搖滾樂團」。
從無名樂室裡一曲曲播送的啟蒙材料,到兩岸青年一代代背誦傳抄的地下經典,在這座「聽大聲音見微、由小聲音知大」的文字雕堡裡,我們得以藉由一段口白、一張唱盤、一捲卡帶,甚或某時某地某一席話,再次注視那些撐起這時代一切細微末節的簡單事物。作者馬世芳豐富的樂史知識與精鍊的文采交融,溫文處教人駐足,激動處喚醒沉寂的心緒,令人不禁跟著走進他的世界,打開了耳朵──Lend me your ears。請把耳朵借給他,讓他帶領你,再次聆聽那些美麗而熟悉的歌曲……
作者簡介
馬世芳
廣播人,寫作者,1971年夏生於台北。
著有散文輯《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大學時代開始在電台引介經典搖滾樂。曾與社團同學合編《1975-1993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編纂《永遠的未央歌:現代民歌/校園歌曲二十年紀念冊》。與友人合著《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合譯《藍儂回憶》,統籌編輯《1975-2005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目前在News98主持「音樂五四三」節目。
現居台北,仍持續撰寫雜文、專欄與音樂文字,部落格:honeypie.org。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