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動晚明江南社會秩序的鄉紳,他們的威信與勢力從何而來?
◆陽明學為何成為晚明江南地區民變事件的思想源頭?
◆晚明興盛的出版文化,在江南社會的群眾運動中扮演何種角色?
◆明清大變局中,江南社會的民眾如何自保以維持生計,又如何看待新政權?
《大路朝天》導演張贊波,睽違十年,非虛構長篇巨著 貼身潛伏於內蒙古百萬粉絲「狼主播」網紅身邊 中國社會與直播宇宙交錯的荒誕現形記 風景與囚籠之間的奇異世界 線上線下、現實虛幻,都是人們的欲望遊戲 張贊波的書寫,就像一部躍然紙上、精采紛呈的紀錄片劇集 【書中收錄田野紀實攝影】
蒙古西征建立了四大汗國,有三個最終同化成穆斯林。所向披靡的游牧民族,為什麼成了真主的信徒? 第一本跳脫漢文與西方中心,以「伊斯蘭視野」重新書寫的蒙古帝國史。 波斯文獻 × 阿拉伯史料 × 穆斯林觀點 = 理解近代世界史全貌的必讀之作!
在《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裡,劉仲敬選擇了從晚清到北洋軍閥時代的三十七位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分析了他們為何成為他們,何種力量主導、推動他們的行為,而他們在歷史的節點上,做出何種選擇。
打破蔣介石一人獨攬的刻板印象,究竟他多麼重視人才智囊的存在? 他是如何延攬、培養及運用各類人才,而這些人才又如何影響近代中國的命運,讓我們一同剖析這位軍事強人的人才庫。
明朝大航海時代,中國進入世界經濟體的洪流中, 繁盛的貿易使大量白銀流入,古老帝國成為貪婪的巨獸, 但白銀卻從經濟風火輪,轉為天朝斷魂碑? 《白銀帝國》不只是貨幣史,更是一部從幣制管窺國運興盛的政經史。
研究中國傳統帝國對地方控制的經典巨著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重要奠基者,中研院院士蕭公權先生學術代表作 中國歷史上,廣袤的鄉村如何維繫秩序? 中央政府如何透過層層組織深入地方? 作者以嚴謹的學術研究與豐富的歷史資料, 完整探討中國傳統帝國對地方的掌控模式。
大運河(漕運)是京城和江南之間唯一的交通運輸線 對明朝國家財政發揮命脈的作用 幾乎中國所有的物產,都通過大運河來輸送 在中國有政治上絕對重大的歷史意義
本書《從馬可波羅到馬戛爾尼》集結內亞史研究權威蔡偉傑的數十篇書評,以曾經造訪大元帝國的馬可波羅(Marco Polo)與出使大清帝國的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的中國經驗作為討論切入點,引介多種新近學術觀點──主要為日本的「東洋史」和美國的「新清史」,探討自蒙古時代以來的騎馬遊...
明清史研究經典名著
《明清交替與江南社會》為岸本美緒教授立基於「地域社會論」的集大成之作。書中以由下而上的視角,生動刻畫江南社會的動態、資訊傳播下的民眾集體行動,以及政權交替時期江南地域的官、紳、民的關係,探討在明末清初的動亂之中,地方社會的能量如何從危機轉向秩序的重建。
岸本美緒深入淺出地解讀地方史文獻,將目光聚焦於民眾面對變動局勢的回應方式。藉由明清之際江南社會發生的事件或民變,解析「當時的人們為何採取那樣的行動」、「怎樣的狀況使人們朝向這個方向運作」、「當時的人們如何看待他們的社會」等問題,並從中帶出社會流動與輿論擴散、社會不安與民眾運動、陽明學流行與民眾心態,以及國家權力與民眾對應等重要課題。
作者簡介
岸本美緒
歷任東京大學文學部助教授、教授,現為御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公益財團法人東洋文庫研究員。日本學界中國史研究的代表學者之一,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社會經濟史。代表著作有《清代中國的物價與經濟波動》、《明清交替與江南社會》、《明清史論集》(四冊)、《明末清初中国と東アジア近世》等。
譯者簡介
吳靜芳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專長為明清社會史、中國醫療史。
名家推薦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甘懷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巫仁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李孝悌|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講座教授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誠摯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