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生生不息的豐饒饋贈
為了鳥類、莓果和人類共同繁榮
我們需要一種全新的經濟——
《編織聖草》《三千分之一的森林》作者基默爾送給世界的禮物
★★美國國家獨立出版傑出獎決選作品★★ 為何變胖容易減肥難? 明知不可行,卻還是停不下嘴、吃不停? 甩油、甩糖、降血壓,現代人擺脫不了的三高困擾,背後有何奧祕? 這些問題,原來竟有同樣的答案! --------------------------------------------...
【金石堂強推書】、【讀冊選讀】 因為太愛這片山林,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守護! 台灣第一本由巡山員書寫工作現況的書。 這世上再沒一份工作, 如此繁重、艱辛,充滿無數未知的危險, 甚至出「深山勤務」都要做好寫遺囑的準備。 他們是巡山員,以血汗及歲月無悔守護台灣山林。
走進山,是牧野富太郎接觸植物的契機, 山是植物的初生地,也是他心靈的原鄉。 「我覺得自己出生在這個世上,就是要來當植物伴侶的。我甚至懷疑過自己是不是草木的精靈呢!」 ――最天真爛漫的植物學家牧野富太郎 他是「日本植物學之父」, 台灣桂竹、愛玉的命名人, 畢生蒐集40萬件以上的...
解剖鯨魚,是一種怎樣的日常? 日本解剖鯨魚次數最多的研究者田島木綿子, 用滿身臭味與汗水寫下的真實故事, 一本結合奇聞、汗水與知識的科學散文!
你或許會認為,孔雀的華美尾巴是演化的成就, 若純粹從美學觀點來看,確實如此。 但如果是一隻有自省能力的孔雀,恐怕就無法對此有認同的熱情…… ★怪誕又令人腦洞大開的演化案例與BUG★ 如果有什麼能囊括一切的說法, 那就是演化並非朝著哪個方向前進。 相反地,天擇漫無方向、被動且不講道德, 而且有可能...
誰說鳥一定要飛,鴨嘴獸應該被分類,樹懶就不能活得慢一點? 每一種個性,都是為了生存而演化出來的武器。 沒有理所當然要怎麼做,不必非得像別人帥氣地活, 你只要是你,保持原來的樣子就很好了。 本書將翻轉你對生物、對自己的預想和成見,讓自卑感退散、讓自信心重建!
成長是生命最強悍的力量 日本最暢銷知名生物學家•擬人化描繪萬物生長皆有時 一本匯聚生物界成長百態、讓人看見生命之美的科普書
★ 從小事做起,就能挽救人類滅亡!★ ★ 70 項決定性證據 ╳ 7 個即刻行動 ★ 《金融時報》環境、科學與技術類 2024 年度好書 《星期日泰晤士報》前十大暢銷書籍 《衛報》2024 年度最佳非小說書籍 「透過本書豐富的數據與反直覺的結論, 去理解世界正在變好,雖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
「π」是鯨尾圖案、是東台灣海底地形、是大海的無窮無盡。 海洋是我們的家園,抹香鯨是生活在台灣家園的厝邊鄰居。 「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海上觀察一年記 以行動實質影響台灣社會向海的腳步 海洋是一片開闊的宇宙, 工作船是一艘身負發現新天地任務的太空船, 鯨豚是盤旋其中的星雲。 ...
浩瀚未解的深海太空,神秘八爪星人在此悠游 一同探索結合幻想與真實視覺衝擊的獨特海洋生物奇觀 ☆一掃2022年歐洲各大青少年類別出版獎項☆ 奧地利兒童與青少年圖書獎、維也納市兒童與青少年文學獎、 德國白烏鴉獎、德國愛美士(EMYS)非文學類圖書獎 九個大腦、八臂腕足、三顆心臟、一身拿...
人類社會何以從崇拜水,逐步轉向對水系生態的奪取與破壞? 我們該如何重建與水的親密關係? 蜿蜒大地,攪動海洋,迴旋天地雲霧之間⋯⋯ 水,以美麗易變的流動性流淌於世界 「水族」是水的化身,自歷史暗流中湧動崛起 召喚萬物有靈、神聖與互惠的精神力量
在動物的字典裡,生存就是「戰」?!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退研究員 黃貞祥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GENE思書齋齋主 黃一峯 金鼎獎科普作家/自然教育工作者 ──有話好說推薦 💥領域之爭、強迫交配、冷暴力排擠、繼承爭奪戰…… 生態學者細看各種動物行為,探究牠們為何而戰、為...
★出版至今長據亞馬遜網路書店自然書寫類/植物學類/生態學類 第一名 ★榮獲2014年美國自然文學指標性獎項 Sigurd F. Olson自然寫作獎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暢銷書,亞馬遜網路書店全5星、破萬則高度評價 ★原住民植物學家兼詩人作家基默爾,繼《三千分之一的森林》後,結合植物學、人類誌和自...
傳染病與人類文明交融史 經典中的經典 世界史奠基巨擘—麥克尼爾 史詩級代表作 瘟疫,是人類最深的恐懼, 病菌,是塑造人類歷史的推手, 槍砲、鋼鐵也擋不住這股力量!
動物流露出的每個意願都是「善意的」,而這種「善意」其實是人類早已失去的樂園。 當代動物行為學世界權威、諾貝爾獎得主康拉德・勞倫茲繼《所羅門王的指環》後最膾炙讀者、溫暖人心之作。勞倫茲以從小飼養貓狗親身經驗,及其日後從事動物行為科學研究,進而解開人和貓狗間親密的情感之謎。
「我們終歸要回到細胞」 我們得要了解細胞,才能了解人體。 我們需要它們,才能了解醫學。 但最基本的是,我們需要細胞的故事,來講述生命和我們自己的故事。
獲普立茲非文學獎、《衛報》新人奬、《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衛報》評審盛讚:(本書)應該提名「僅此一部作品獎」! 穆克吉:「寫《萬病之王》耗盡了我所有故事,沒收了我通往寫作國度的護照,扣押了我未來做為作者的權利,我再沒有事物要說了。」
《賈伯斯傳》、《達文西傳》作者最新力作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珍妮佛.道納傳記,她的研究足以改變人類歷史!
《紐約時報》排名第一暢銷書《編織聖草》、榮獲美國國家人文獎章作者基默爾,透過新作《禮物經濟》提出一個大膽而鼓舞人心的願景——我們如何學習自然界「禮物經濟」的精神,從感恩、互惠與社群依存中汲取全新力量,重新定義我們珍視的價值與關係。
作者以她和鳥兒一起豐收「服務莓」(Serviceberry,又名「花揪果」)的經驗為例,闡釋「禮物經濟」的生態互惠倫理:
果樹分配它的財富,也就是豐富甜美多汁的漿果,來服務與滿足其自然群落的需求;植物與自然世界的關係,就是互惠、相互連結和感恩的體現——打開意識、用心察覺,就能看到大自然中的禮物經濟,無所不在。我們人類又可以送什麼給植物和鳥兒,以回報他們的慷慨呢?
用禮物為世界命名
想像一個以生態體系為模型的全新經濟
本書借鑒原住民將漿果、水和陽光等大自然的豐盛視為禮物的智慧,將人類「市場經濟」與自然界遍存的「禮物經濟」做了深刻對比:
資本主義是由競爭和囤積所驅動;自然界的富足,是透過分享的行動來衡量的;提醒我們「財富積累並不能拯救世界,所有物種的繁榮都是相互的」,我們可以選擇不再走上個人主義和剝削的不歸路。
作者提出「榮譽收成」(Honorable Harvest)的嶄新概念與實踐,強調道德消費、尊重自然和對生態系統的最小傷害,讓維持我們生命的一切保持永續:
了解別人照顧你的方式,這樣你才知道如何照顧他人。
要介紹你自己。來要求生命時,必須負責任。
拿走東西之前,必須先徵求同意,並且恪遵得到的答覆。
不要拿第一個,也不要拿最後一個。
只拿走你需要的東西。
只拿別人給你的東西。
不要拿走一半以上,留一點給別人。
收穫時以造成最小傷害為原則。
要尊重獲得的東西,絕對不要浪費。
要與人分享。
要為獲得的東西表達謝意。
收了東西就要回贈禮物,表示互惠。
讓維持你生命的一切保持永續,地球就能持續到永遠。
分享地球的恩賜——
共享作為一種互惠的貨幣
書中引用諸多精彩案例展現「互惠式禮物經濟」的精神,也啟發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回饋地球贈與的禮物——可能是金錢、時間、能源、政治行動、藝術、科學、教育、植樹、社區行動、復育、關懷行動⋯⋯無論大小,都是這個生態告急的時代所需要的。每送出一份禮物,我們都將能從中得到生命力與重生。
作者以充滿靈性且優美的書寫,融合植物學、生態哲學、原住民智慧等視角,邀請讀者展開與自然萬物有更深聯繫的生活方式;對環境永續、經濟學、生態學等替代性思維感興趣的讀者,本書亦是必讀之作。
★作者榮獲2023年美國國家人文獎章、沃克斯傳媒網遴選之2024年五十大未來領袖;本書系列作《編織聖草》美國狂銷兩百多萬冊。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歐普拉日報》、《時代》雜誌、《科學》雜誌、《出版人週刊》、巴諾書店等推薦必讀好書。
名人推薦
山女孩 Kit(方妙)作家
李霈瑜(大霈)金鐘主持人、演員、永續生活實踐者
馬翊航 作家
陳玉峯 成功大學退休生態/哲學教授
廖偉棠 作家
盧倩儀 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
蕭有志 臉書社團「大量交織」創辦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推薦
國際讚譽
「一次與大自然交流並培養彼此聯繫的冥想。一本輕薄短小卻引人深思的書。一本樂觀的書,相信人們有能力做正確的事。」——《華盛頓郵報》
「一本有深遠影響力的小書。」——美國廣播公司《早安美國》節目,「美國原住民傳統月必讀十大好書」
「一次動人的冥想,講述無私的樹木教導我們如何建立更公平的社會……為了一個有更高道德標準的經濟提出令人信服的論點。」——《時代》雜誌
「《編織聖草》一書備受好評的作者基默爾再次為讀者奉上好禮,對大自然的互惠與富饒提出絕妙的省思⋯⋯精美插圖栩栩如生地勾勒出豐沛又生氣勃勃的動植物生命。《禮物經濟》以抒情的呼喚,號召我們採取行動。」——《歐普拉日報》
「繼轟動文壇的《編織聖草》之後,基默爾將注意力轉移至服事莓,一種在其生態系統扮演關鍵角色的水果——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教誨,學習如何與自然和諧共存。」——《紐約時報》
「基默爾呼籲建立一種更包容的環境倫理——賦予大自然和我們數百萬同儕物種固有價值的體系——撫慰了那些覺得在科技年代與自然脫節的人心。」——沃克斯傳媒網遴選之二〇二四年五十大未來領袖:正在改變世界的思想家、發明家和變革家
「絕對是本年度最佳圖書之一。」——《美國大觀》雜誌
「《禮物經濟》提供了學習原住民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基礎,以講述原住民的故事與志業為中心。這些論述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科學》雜誌
「一本令人愉悅的新書,反思大自然以及我們能從感恩、互惠和社群中汲取什麼教誨,邁向共同繁榮。」——《西雅圖時報》
「基默爾以扎根於土地、充滿智慧又發人深省的反思,集結成聯繫生態、經濟與倫理的全新途徑。……從基默爾根植於大自然的智慧與清晰優美的文字中,讀者可以學到許多符合生態倫理的生活方式。」——《書單》雜誌的星級評論
「極富說服力的呼籲,號召我們採取行動。」——《出版人週刊》
「基默爾從波塔瓦托米的傳統出發,用服事莓來彰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禮物,描繪出一幅簡單到令人訝異的圖像,帶出對生態與文化的精湛反思。這本書天衣無縫地結合了科學、傳統智慧與哲學⋯⋯優美又充滿希望的文字讓讀者感到飽足、振奮,也更敏銳地認識了他們周遭的世界。一次令人愉悅的冥想,反思如何與大地和諧共存,培育彼此之間更深厚的聯結。」——《柯克斯書評》
「《禮物經濟》是一塊瑰寶,邀請我們重新思索經濟,想像另外一種基於慷慨、善意、互動與節制的人際關係。這本書提醒我們:我們的思考方式、講述的故事,都會形塑我們的生活方式——現在正是我們以不同方式思考與生活的時候,為我們在大自然的地位講一個不同的故事。」——詹姆士‧瑞班克斯,《山牧之愛》作者
「閱讀這本書的時光就像是在採摘莓果一樣,滋潤你的靈魂、心靈與思想。我希望將這本書送給每一個人。」——安東尼‧杜爾,《呼喚奇蹟的光》與《雲端咕咕國》作者
「基默爾是一位偉大的老師,她的話語是對世界的愛的讚歌。」——伊莉莎白.吉兒伯特,《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
「『我們變得彼此猜疑』:《編織聖草》作者基默爾評論川普、美國鄉間與反抗。」——英國《衛報》專文推薦
「在植物學家眼中,我們人類可以向自然生態系統學習到什麼。」——全國公共廣播電台《萬事皆曉》節目主持人艾里.夏皮羅專訪
「基默爾在《禮物經濟》一書中啟發我們基於互惠與連結的人際關係。」——WAMC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喬.唐諾修專訪
《紐約時報》書評、《歐普拉日報》、《時代》雜誌、巴諾書店、文學樞紐網站、BookPage書評網、《出版人週刊》、《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一致推薦必讀好書。
作者簡介
羅賓・沃爾・基默爾(Robin Wall Kimmerer)
暢銷書《三千分之一的森林》、《編織聖草》作者,紐約州立大學環境生物學教授,也是波塔瓦托米民族公民的註冊成員、原住民與環境中心的創始人和主任。專長為傳統生態知識、民族植物學、苔蘚類植物生態學等。榮獲2023年美國國家人文獎章、沃克斯傳媒網遴選之2024年五十大未來領袖。
繪者簡介
約翰.伯格因(John Burgoyne)
紐約插畫家學會成員、麻州藝術學院校友。約翰在歐美各國榮獲一百多個獎項肯定,頒獎單位包括插畫家學會、《傳播藝術》期刊(Communication Arts)、Hatch Awards、Graphis、《印刷雜誌》(Print)、One Show、紐約藝術指導協會、克里奧藝術博覽會(Clio)等。
譯者簡介
劉泗翰
資深翻譯,悠遊於兩種文字與文化之間,賣譯為生逾二十年;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曾任電視台國際新聞中心編譯、組長、主編。譯作有《水族》、《魔法森林》、《在冰川消失之前》、《湖濱散記》、《西雅圖酋長宣言》、《這不是英語:從語言看英美文化差異的第一手觀察誌》、《愛的哲學課》、《性別的世界觀》、《物競性擇:你可以從動物身上得到什麼樣的「性」啟示》、《喂,有人在嗎?》、《非虛構寫作指南》、《你該殺死那個胖子嗎?》等逾四十本譯作。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