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數十年的情書家信為何公開?誰在揭開這些文字背後的真實人生?本書透過陳喜謙牧師一家的生命故事,展現個人抉擇與學生福音、教會發展、神學教育的時代交織。
創世記第三章是否有關人類始祖犯罪並原罪的問題,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三天歷程中為何緘默?雅各雅博渡口的敘事是否隱藏著一個神學問題:雅各真的改變了嗎? 本書定位為神學詮釋,意在從文本中讀出神學含義,也志在使文本和讀者進行更多的思想對話。這詮釋是關己的,故能含攝一種信徒的讀經和人生經驗。
讀經是一趟旅程。旅程中,信徒需要穿越「文本世界」、「文本後世界」與「讀者世界」。本書介紹三個世界的聖經詮釋框架,旨在更新信徒的讀經生活,幫助人與道相遇。 全書分為兩部分:〈基礎篇〉介紹讀經的三個世界,再加入研經例子;〈進深篇〉提供基本理論整合,講解怎樣在事工上應用。
不同於馬太、馬可、路加,約翰福音的作者自始至終只用「記號」一詞來描繪耶穌所行的神蹟。對他而言,這些超自然現象不是展現神的大能而已,更是標示著主耶穌真正身分與使命的記號。《耶穌的記號》將帶你跳脫依照章節或事件劃分的傳統讀經框架,從七個神蹟記號看清楚約翰福音的整體信息。
一場聆聽與觀看的饗宴,重返約翰異象的信息現場,看懂啟示錄的象徵與符號。本書結合藝術、建築與文本的視覺釋經,幫助讀者理解每幅異象圖畫中象徵與符號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和意義,進而明白整幅啟示錄大圖畫的信息。
韓國「愛的教會」在門徒訓練、教會增長策略及社會參與方面的成功,使其成為全球許多教會,尤其是西方教會的重要參考典範。本書為愛的教會吳正賢主任牧師集四十年牧會經驗所寫下的代表性著作,深入探討基督徒如何在信仰生活中追求完全與成熟。
如果你曾經遭受不健康教會、不健康領袖的屬靈虐待,導致你的信任就因此破碎了。你把自己的生命託付給了一個你認為會關心你的人:這個人最初激勵你認識上帝,但最終卻拒絕了你。現在你受傷了,理想破滅了,想知道你是否還能再相信別人、你自己,甚至可能是上帝。
本書是司傑恩(James Bryan Smith)「門徒造就系列」首部曲,帶領我們回到聖經,透過耶穌的眼睛,來分辨到底什麼才是上帝的美麗。同時師承傅士德與魏樂德兩位靈修大師,作者在拓展我們眼界、竭盡所能展現上帝美麗與良善的同時,更針對每一種美麗,撰寫相關的靈命操練,從睡眠的操練到數算恩典,從留白的操...
復興是教會發展,人數增加? 復興不在乎人的主觀意願,其出發點不在乎人內心對現狀的不滿,或對一個更光明、更美好的將來的憧憬。復興乃在於神,祂忠於祂的聖約,這是祂要回到這百姓中間的原因。踏上復興路,首要是看見、明白、認同耶和華的旨意,並接受祂在我們中間所要展開的工作。
聖靈的工作,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靈修不應只得私人面向,還有公共面向? 聖靈所結的果子,是怎麼樣的美德? 「神學,就是始於對上帝的祈禱、靜思、默觀和敬拜,在其中,我們以理性、意志、感情和各種感官經驗,去認識、領悟和回應上帝的啟示。神學,就是在靈修和敬拜的踐行中作出的反省與沉思,有了神學,然後再繼...
為什麼那麼多人在經營宗教組織,而不是在實踐信仰? 嘴上說著愛,做的卻是恨、分化與排擠? 在教會裡長大,之後卻離信仰越來越遠? 因為,他們都只是耶穌的粉絲,而非真信徒。 該是告別「粉絲心態」的時候了, 現在就加入耶穌的「非粉絲團」! ★Amazo...
本書是作者司傑恩繼「門徒造就系列」三部曲後,意外發現失落的一塊拼圖。這段發現源於他自身歷經一段靈性低潮之路。那段日子在外界眼中可謂是他人生的巔峰時期,但他卻迎接一場來自心靈的風暴,承受內心的空缺與喜樂的遺失。而這其實是出於靈魂的吶喊。
保存了數十年的一疊疊情信、家書,為何被公諸於世?誰在揭開書信所展現的真實人生?在這些年間,陳喜謙牧師一家的各種重大抉擇,與學生福音工作、一些教會、福音機構、神學院的發展,如何縱橫交錯互相影響?從這書你會看到神的愛手妙著、基督徒的品格塑造、召命與順服人生的踐行、事奉團隊的艱難與磨合、教會觀與宣教使命的演繹,還有神要你看到的其他主題……
「記得一次面談時,謙叔表示,如要用一句話來總結他的一生,那就是『基督是主』。他當時的面容表情,仍然歷歷在目——不帶一點勉強苦澀,而是堅定真誠、熱情洋溢的。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了,相信是所周知的,但謙叔卻是用他畢生的事奉把它活現出來。」
——蔡宗正牧師
香港(西區)潮語浸信會主任牧師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