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04月號/2017 第275期
0 則劃線

數位時代 04月號/2017 第275期

1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8.8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16
紙本書定價:NT$ 150
電子書定價:NT$ 150
電子書售價:NT$ 120
暢讀包
人氣暢讀
可購買品項 原價 售價
電子書 NT$150 NT$120
數位時代(6期) NT$999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科技巨頭的下一個十年狂想

每隔一個十年,產業領導者幾乎都會經歷一輪更迭。 1997年Google誕生,之後的十年大家把微軟、雅虎和Google視為三巨頭。 2007年iPhone問世,蘋果以顛覆者姿態開啓行動科技盛世,在新時代獨領風騷。 如今,來到2017年,在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各種新技術大放異彩的此刻,卻沒有任何一個科技巨頭有把握成為再下一個十年的領導者。 科技巨頭們如何布局、突破困境、持續前進? 他們,在未來的路上鳴槍起跑,正在撰寫下一個歷史篇章。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17-06-30
    電子書: NT$ 120

    AI 定義新時代 當人類的眼睛、耳朵, 不再是唯一可思考和探索世界的工具 5億4,100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物種大量出現,幾乎所有動物的祖先都在這時期現身,分類學中的動物門從3個快速增加到38個。有一派學者認為驅動寒武紀大爆發的原因是「眼睛」誕...

  • 電子書: NT$ 120

    電影裡才會出現的無人駕駛,現在已是生活中的可能。這個翻轉,意謂著產業的成長規模將從3%擴大到30%,是一個比電腦業產值還大的市場,引爆九大領域、60多家廠商競逐。對於未來,汽車業、網路業、晶片廠、IT公司、共享經濟服務……,都沒有錯過,你所描繪的商業藍圖又是什麼呢?

  • 出版日期:2018-04-27
    電子書: NT$ 120

    去中心化的世界與新經濟 區塊鍊狂潮 |完全指南|

  • 出版日期:2017-06-01
    電子書: NT$ 120

    科技零售生活,爆炸! 最近實體世界裡的兩個變化,也許同樣關注新商業模式的你,也發現了。 入春以來,美國零售業彷彿進入永夜似的極地裡,一間又一間歷史悠久的實體門市,關閉了。其中美國梅西百貨宣布關閉68家分店、裁員1萬人,英國瑪莎百貨也關閉了50多家海外分店;而從網路起家的零售業者,雖然沒有...

  • 電子書: NT$ 120

    Facebook。臉書不僅是社群平台,在現今已經擁有不同的身分,未來臉書會如何影響商務世界?不管是發展電子商務、支付、直播、廣告等都需要。另外臉書更從線上影響至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社會文化。 借鏡與未來,臉書會如何開拓在中國的發展?本期中將深入介紹。

  • 電子書: NT$ 120

    台灣科技業的關鍵風口 決戰智慧終端:AIoT全圖解、完全解析

  • 電子書: NT$ 119

    解讀2017下一個主流科技! 7個趨勢,7種角度讓我們更接近未來 再過31天,2017年就要到來。世界變化總是那麼快,一覺醒來,彷彿又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時代。站在這個詭譎的時間點上,我們該知道哪些趨勢?做好哪些準備?迎向更美好的明天與未來?這一期《數位時代》整理了七個科技趨勢,提供給大家作為下...

  • 電子書: NT$ 120

    AI、大數據 vs.個人隱私 快速理解•史上最嚴《個資法》 我們是否可以把GDPR法規下的新時代,看作一種啟蒙的開端? 就像金恩博士對非裔美國人人權、西蒙•波娃對女性人權的貢獻,來到大數據時代,我們需要新的啟蒙者, 喚醒大眾對於自身數據帶來的人權議題重視。

  • 出版日期:2017-12-29
    電子書: NT$ 120

    AI 淘金術 3種角度 6大領域 18個關鍵 花更少時間做更多事 從國家、企業到個人的全新時代 AI帶來的不只是新技術,而是新生產力和新財富。 面對IC、PC、WWW之後的每20年ㄧ次科技業變革, 經營者、投資者和工作者該如何回應?

  • 出版日期:2018-02-01
    電子書: NT$ 120

    程式學習,翻轉世界 現在開始學coding,用編碼加值未來

  • 電子書: NT$ 120

    創新加上規模化,是拉開市場競爭的最佳途徑! Y Combinator開啟的創業加速器潮流,從科技新創擴大到傳統產業,讓新創的投資有了回報、大企業得以跨越營運瓶頸或順利展開新事業,他們,從新創到共創,從0到1的創新、1到100的規模化,因此,可口可樂積極與新創接觸,開啟了科技培育網路、迪士尼有了影視娛...

  • 電子書: NT$ 120

    科技零售生活,爆炸! 最近實體世界裡的兩個變化,也許同樣關注新商業模式的你,也發現了。 入春以來,美國零售業彷彿進入永夜似的極地裡,一間又一間歷史悠久的實體門市,關閉了。其中美國梅西百貨宣布關閉68家分店、裁員1萬人,英國瑪莎百貨也關閉了50多家海外分店;而從網路起家的零售業者,雖然沒有...

  • 出版日期:2017-09-29
    電子書: NT$ 120

    從概念到實踐,各行各業全面啟動! 2011年「工業4.0」一詞首度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出現,兩年後,正式成為德國政府的核心政策。眼見德國撒下火種,世界列強開始群起效尤,隨後幾年間,紛紛依據各自的國情背景、產業特性,提出訴求互異的相應政策,第四次工業革命從此席捲全球。 工業4.0從概念到實踐,...

  • 出版日期:2017-07-31
    電子書: NT$ 120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第三方工具大量崛起,流量、會員、數據自己來 現在,角逐電商市場的選擇有很多。 電商市場發展了20年,產業鏈終趨完備, 第三方工具加持下,競爭者的樣貌劇烈改變, 本期完整解析傳統電商業者面臨的衝擊、 品牌電商的未來、第三方解決方案崛起下的商機。

  • 出版日期:2017-11-29
    電子書: NT$ 120

    7大科技領航者 他們 正在創造未來 在動盪變幻的局勢中, 每一天,我們都在不確定中摸索前行。 不過,有一群人,他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從科技趨勢中看見未來商機,從潛在需求中發現革新動能。他們把困境化為轉機,創造出更明亮的未來。 

  • 電子書: NT$ 120

    科技界近期最夯話題: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一家新創、一紙白皮書、一場募資, 3小時、46億新台幣資金到手! 它是華麗的詐術,或是區塊鏈落地的破壞式創新

  • 出版日期:2018-03-29
    電子書: NT$ 120

    從技術到應用,從產業到個人,完全解讀5G大未來

  • 出版日期:2017-10-31
    電子書: NT$ 120

    創業加速成長6堂課 創業,是由0到1的過程; 快速成長,則是從0到10、1到100的蛻變與挑戰

  • 出版日期:2018-03-01
    電子書: NT$ 120

    智慧醫療崛起:科技業、醫療業破壞創新,跨界共創進康生態系 因為人工智慧,一場非典型的競爭,在醫療業翻天覆地,Google、三星、鴻海、廣達、大立光爭相角逐,驅動醫療產業正式進入AI時代,實力創造另一個兆元產業,催生各種新的AI醫療應用。  

  • 電子書: NT$ 159

    主題學習 時間規劃術 常常大喊沒時間的現代人,到底時間都用去哪呢?中國作家魯迅曾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或許,你該思考的是,我可以從哪擠出更多的寶貴時間,如何更有效率地運用每一分鐘。 儘管我們常說每個人都公平地擁有24小時,但決定時間度過的快慢、時間使用的質量卻人...

  • 電子書: NT$ 119

    CODING THE FUTURE_ 他們用程式寫未來 架構師、開發者、程式設計師……也許還有碼農,或更多其他不同的稱呼,但都指向對未來世界影響深遠的領域與角色──程式設計與軟體工程師。近來,不論台灣或全球的科技發展都有了巨大轉變,軟體工程師瞬間從執行者變成了決策者,從...

  • 電子書: NT$ 119

    摩爾定律之後,再次翻轉世界的產業革命 人工智慧經濟席捲全球 如果說現在是「互聯網+」時代,那麼下一個盛世就是「AI+」的時代,人工智慧(AI)技術大量商業化的時代到來。未來人工智慧將是所有產業的「靈魂」,人工智慧技術讓物件有了人性,成為各產業的「基礎設施」,就像我們的水電交通設施與網路的概念...

  • 電子書: NT$ 119

    最後一哩的競爭與光譜 物聯網應用起飛! 「物聯網是台灣扭轉產業的最後一次機會」,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道。上至政府,下至產業大老,人人都把物聯網視為台灣的救命仙丹之一,到底我們應該怎麼看物聯網,才能避免把「物聯網」做成「聯網物」?為什麼大數據加上機器學習系統,會是物聯網應用起飛的關鍵?...

  • 詳細資訊

    科技的想像與變局

    未來已經到來,只不過還分布不均而已。」這是源自《發明學,改變世界》的一句話,也是我近期在閱讀此書時,一種當頭棒喝的感受,或許這也同樣刺中了這個時代所有無所適從的數位科技參與者。 過去,科技的演進總是在預期之內發生,縱使改變的速度越來越快,似乎都還是依循著一個特質:會依據某些定律或基礎演化。因此,只要跟電腦科技有關的預測,通常都有驚人的準確率,這或許不得不歸功於摩爾定律,在誤打誤撞之下,營造出來的一種可預測感──「每十八個月,晶片效能就會提升一倍」,隨之帶動的軟硬體更迭、以至於整個產業都在這個邏輯之下運轉,從而成為科技圈長期適用的鐵則,成為全球數以萬計經理人雙手合十、奉為圭臬的「賺錢之道」。

    不過,這樣的時代過去了,當科技發展脫離了摩爾的軌道,無法用線性成長的概念預期未來之際,我們又該用什麼方式推進未來呢?在時代浪頭上的科技巨頭們,爭先恐後拋出各種想像,亟欲打開全新的市場。但,他們的嘗試都會成功嗎?

    在新一輪的賽局裡,科技巨頭們的思維,除了想盡辦法凌駕於競爭對手之上,更重要的,或許是以面向未來的角度出發,然後重塑自己的優勢。 然而這一回,科技巨頭們面臨的挑戰將更甚以往,一方面我們驚喜於身處各種創新與發明最狂放的時代,另一方面卻也更加不知道未來會如何演變,科技領域的領導者都不敢斷言,我們也因此有機會看到百花齊放的新技術與嘗試。物聯網、大數據、雲端、人工智慧、虛擬/擴增實境、混合實境等,從線上到線下,從地上到空中,從生態系到去中心化。

    一切似乎還那麼遙遠,卻又以快速無比的姿態出現在生活中。 為了掌握這個加速演進的未來,以及正在成形中的新世界,本期封面故事〈科技巨頭的未來報告〉,試圖依循資訊科技的趨勢方向,重新檢視這些科技領導者的布局。同時,也試著回應下一個十年,台灣的科技產業又會在哪裡? 想發現關鍵的商機嗎?去冒險吧!趁天亮之前。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