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 7月號 / 2017年 第373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遠見雜誌 7月號 / 2017年 第373期

  • 出版日期: 2017/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2.0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252
紙本書定價:NT$ 220
電子書售價:NT$ 150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150
遠見雜誌(12期) NT$150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最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各國都能做
台灣竟弄不出一份就醫參考指標

詳細資訊

誰扼殺了最佳醫院排行榜?
台灣醫療技術先進、就醫方便便宜,早已成為世界醫療評比的常勝軍。但你能想像嗎?我們竟然弄不出一份可供民眾參考的就醫參考指標。想看病,只能憑口碑,或向親友打聽、上網查看新聞報導,根本不具公信力。其實,醫策會有以科學流程考核醫院,但數據大多是給專家看的,不適合當就醫參考,健保署雖也參考先進國家,列出各醫院的醫療品質指標,但偏重專業術語,看不出病人滿意度。反觀國外,多年來早就將醫院比照大學、飯店排名,不管是美國、法國、日本,甚至中國大陸,都有權威機構,每年發表當地最佳醫院排行榜,讓各醫院的醫療績效更透明。當《遠見》嘗試進行國內第一份就醫參考指標時,卻處處碰壁,只能調查國人對於各大醫學中心、各地區域醫院的好感度。是誰扼殺了病人知的權利?台灣真正的就醫參考指標,何時才能誕生?
生病的時候,大家都希望到好醫院、看好醫師,但是,怎麼尋找台灣的好醫院?好醫師又在哪裡?
台灣目前共有479家不同等級的大小醫院,健保實施已經超過20年,雖然民眾可以任選醫院,自由就醫,但台灣至今仍缺乏可供民眾參考的就醫評比建議。
想要看病,向親友打聽、上網查看醫藥新聞報導,成為許多人的作法。
國人苦等不到一份完整的就醫指南
某天清晨4點多,《遠見》記者來到台大醫院舊大樓,摸黑排隊掛號的民眾已有不少。其中一位民眾表示,他半夜3點就起床前來,希望掛到他上網查到的神經部醫師,可以治好他肌肉疼痛的問題。
但是,口碑摻雜了個人偏好,沒有科學依據,而且網路訊息真真假假,也不具公信力。
縱觀國內有專業人員實地訪查、以科學流程考核醫院的單位,只有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從1999年開始,他們接受政府委託,執行醫院評鑑,評定醫院等級,做為醫院申請健保給付的依據。但這樣評鑑的結果,是給專家看的,並不適合當成民眾就醫時的參考。
因此,醫策會近年又增加「疾病照護品質認證」,首次嘗試以病人觀點,檢驗醫院的醫療品質,並以心臟血管疾病為第一個認證的類別,未來還將增加心臟衰竭、糖尿病、腦中風、慢性腎病、晚期腎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六項認證項目,協助慢性病人就醫。
可惜的是,這項認證採醫院自願報名。例如,目前14家通過心血管疾病認證的醫院,就不包括台大、林口長庚、台北榮總等台灣民眾最熟知的醫學中心。不去認證不代表沒有能力治療,可能只是太忙,或認為沒必要。
「醫策會的照護品質認證,只公開通過的醫院,而且參加者有限,民眾依舊難以選擇,」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郭年真指出。
反觀國外,為了保障民眾就醫權利,多年來早就將醫院比照大學、飯店排名,不管是美國、法國、日本、甚至中國大陸,都有權威機構每年發表當地的最佳醫院排行榜,讓各家醫院的醫療績效更透明,讓病人擁有更多知的權利。甚至各國也十分重視病人口碑經驗,鼓勵大家上網發表看病心得。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