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10 | |
校園雜誌季刊(8期+2期) | NT$1700 | |
校園雜誌季刊(4期+1期) | NT$900 |
Vol.52 No.6 消失的性別界限
從台灣的教育變革及新約倫理學的角度探討同性戀議題,期盼在教會內培育出有憐憫心、又有精細神學論理的反思。
「同」化大革命
民國一百年,教育部將同志教育融入國小國中課程。然而對身心都在發育中的青少年,是否合適?
從倫理學再思同性戀(上)
顯然他這次來訪,是要在神面前想清楚,他的同性戀傾向跟基督信仰之間的關係。
Vol.61 No.1 畢式信仰──紀念畢德生牧師 人稱「牧師中的牧師」畢德生(Eugene Peterson)過世了。 這個世界,正分裂成兩個無法溝通的時空,不管是婚姻平權還是美中的貿易戰, 畢德生卻用其一生,連結兩個看似不同的世界。 今天基督徒碰到的危機,或許不是人數不夠,甚至不是性解放, 而...
在華人社會,「適婚年齡但未結婚」常被用異常眼光看待,似乎是個需要去解決的問題。儘管耶穌單身,保羅說單身者是群體中的恩賜,更勸信徒效法他守獨身(林前七8),但教會似乎尚未建立健康的「單身神學」。 其實,教會群體中除了未婚者外,還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單身,如離婚、喪偶、同性傾向等;而每個人一生中,儘管進入婚...
Vol.60 No.5 #MeToo在教會? 二○一七年,美國電影大亨哈維‧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騷擾多名女演員的事件被公開,網路上掀起「#MeToo」風潮,上百萬人使用這標籤公開自身痛苦的經驗。 在教會這屬於上帝的家中,有多少類似的悲劇與哀聲?我們該如何面對?如何防範未然...
Vol.58 No.5 如果有一條路──同性婚姻一旦合法化,教會群體有何因應之道 大──挫──敗 巨大的挫敗: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社會 誕生 在 五月花號敬虔者的後代中! 諷刺嗎?還是 歷史的必然? 人性叛逆、不馴、顛覆的因子 白天──晚上蠢蠢欲動 天昏了?──沒有 地暗了?──還未 卻有一雙手...
Vol.60 No.6 欲望的門訓 如果人是欲望的動物,而非知識的動物, 是「愛者」而不只是「思考者」, 那麼門徒的培育將會有什麼不同呢? 當我們說要改變世界時,是否察覺到,其實世界正在改變我們? 如何不讓我們的欲望被世界塑造,而對準上帝和祂的國? 培育門徒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有一個關鍵問題卻常...
Vol.60 No.3 發現上帝的美麗 起初是美(文/毛樂祈) 創造是美。打開聖經,我們看到了一個美麗的世界,七天的創造,上帝說甚好,像是一個高貴藝廊的開張,邀請人類萬物參與在其中,快樂享受與工作。生活中常可體驗創造之美,陽光灑過窗戶,麻雀在枝頭上跳舞,現沖「美」味的咖啡;或有幸瞥見台灣藍鵲傲氣尊...
Vol.58 No.4 創造文化 近十幾年來,不少基督徒團體試圖透過「創造」文化,拉近基督信仰與世界的關係,同時傳揚神國的福音以及與眾不同的價值觀。但不難發現,所創造的文化產品,往往只針對個別的文化類別(如影音媒體、流行時尚,或社會思潮與價值觀),卻無法帶來更深刻的影響。 是技術使然,還是有更值得...
Vol.57 No.1 「委身」令人很焦慮? 在「不確定」的年代裡,談「委身」令人焦慮,因為環境隨時在改變中。「變動」,彷彿成了惟一「不變」的事實。當變動成為常態,委身因而成了一種冒險:委身的對象應該是誰?委身的「內涵」應該是什麼? 一年之始,讓我們一起思索這個基督教的關鍵字。如果變動是必然,那麼...
Vol.56 No.3 眾聲喧嘩中探尋「靈修」深意 科學至上的昔日年代裡,「宗教」一詞幾乎等於迷信,「靈修」這回事則上不了枱面。 上個世紀末,科學、科技沒有退燒,「怪力亂神」諸象卻復甦了,而且加倍盛行。 不僅如此,各式各樣的靈修出現在市場上,有屬於上層社會、高檔訂價的,有中下層級的……,目不暇給,...
Vol.56 No.2 追求豐盛或擁抱貧窮? 抗拒貧窮。 抗拒死亡。 這是人的天性,有必要譴責嗎? 可是聖經裡卻又出現這樣的語句: 生有時,死有時; 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這本奇特的書真是出人意表: 她不刻意違反人性, 卻又不迎合人性。 聖經,真的不是人間腦袋「構想」出來的典籍; 聖經揭示的是「雙...
Vol.56No.1 「強制」或「愛」?——當基督與公共領域相遇 在論辯中,不同宗教都宣稱: 獨獨我們擁有真理; 當基督徒一步一腳印地踐行信仰時, 眾人因而發覺, 原來,獨獨這群人被「愛」擁有、被「真理」擁有。 當福音的價值、內涵向世界發聲時, 有可能脫穎而出, 也可能招致反擊。 不論狀況如何, 「...
Vol.53 No.1 趕時髦的基督教?! 福音派牧師為了跟上時代,開始效法引領風潮的時髦客。但是當「時髦」與「基督」相遇時,會擦出什麼火花? 揉成一團的基督教現象 從風格、變遷與權柄三方面,闡述台灣當代青年奮興現象的本質與形式。 信仰趕時髦 隨著「時髦基督教」的增長,教會領袖面臨自己與教會該...
Vol.62 No.2 科學與信仰,我們來對話吧!──直擊5大現場 在科學世界觀稱王的今日,大霹靂、物種起源、演化論、相對論、量子力學等重要的科學理論與發現,幾乎決定了我們對於真實世界的理解。 那麼,這些影響人類生活的科學發現,和信仰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從眾人習以為常、掛在嘴上的科學與信仰...
Vol.62 No.5 108課綱的美麗與哀愁——從基督信仰談教育的未來 台灣的教育改革,歷經了二十餘年的漫長道路: 從一九九四年民間發起的「四一○教育改革運動」開始,人們追尋跳脫僵化體制的可能,官方也陸續推動九年一貫課程、多元入學方案等; 直到二○一九年,準備期長達十年的108課綱終於正式上路,...
Vol.55 No.6 在清真寺敬拜耶穌 《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2013年1/2月號的主題文章,是談近幾十年來許許多多信主的穆斯林,仍留在伊斯蘭文化中的現象,本刊刊登其中由宣教士撰寫的三篇,並邀請兩位華人作者回應,再加上斯托得的觀點,來思考福音本色化的問題。
Vol.62 No.6 借鏡韓國──台韓教會間的光與影 韓國,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 有著與台灣類似的處境:歷史上曾被殖民,經歷從威權到民主化, 同樣身為亞洲經濟起飛的代表之一, 在各方面,卻又走出不同於彼此的獨特道路。 不論是「反韓」或「哈韓」,我們的視線當中,總是或隱或現地存在著韓國的身影。...
◎有來有往
封面裡【旅行的詩】那天,海水非常藍◆徐成德 文、攝影
2【深淵相應】讀者、作者、編者對話錄
封底裡【詩情畫意】教我們數算日子◆詹夢莉 文、圖
封底【喀嚓一瞬間】楓紅似火◆林東生 文、圖
◎特稿
消失的性別界限
從台灣的教育變革及新約倫理學的角度探討同性戀議題,期盼在教會內培育出有憐憫心、又有精細神學論理的反思。
6「同」化大革命◆麥沛泉
民國一百年,教育部將同志教育融入國小國中課程。然而對身心都在發育中的青少年,是否合適?
12從倫理學再思同性戀(上)◆海斯 著 ◆白陳毓華 譯
顯然他這次來訪不止要告別,而且是要在神面前想清楚,他的同性戀傾向跟基督信仰之間的關係。
◎縱橫天地
22【討論區】宏大設計抑或是巨大迷思──霍金的科學能解釋一切嗎? ◆關啟文
當代物理學家霍金談及他的新書,指出宇宙沒有創造主,我們不需要上帝 ……
26【北美筆記】約翰藍儂的想像世界◆王凡
約翰藍儂如果還活著,十月九日是他七十壽辰;今年也是他被殺三十週年。全球粉絲為他舉辦懷念活動,現場播放〈想像〉這首歌。
32【海島的詩篇】碎渣兒的恩典◆張文亮
我常想到這些帶著理想前來的日本工程師,我更懷念荷蘭的里傑吉,一個默默無聲的傳道者。
40【團體力量大】賽德克巴萊――國泰醫療福音隊十年紀實◆吳俊德
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國泰醫院藥劑師李偉烈心中有強烈負擔,要去災情較嚴重的賽德克族部落。整整禱告了半年,從2000年六月開始,國泰福音醫療隊每月一次到精英村、合作村義診。
48【吉光片羽】贖回與許願◆李思敬
50【拓荒手記】一個預備好的人◆李約
從他檢查出肝癌末期,到離世安息主懷,前後不到兩個月。每當我們談起有關他的種種,不由自主就要追憶他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一遍又一遍。
55【天窗的光照】有靈之人的群體人性――「有神形像」與「如神」的差異◆楊克勤
有「神的形像」是慶幸人性的超越及限制,認為這些是神美善的創造;而「如神」(或「成為神」),則否認人性的限制及本來的形像,不願成為人,而要成為超人或神……
60【宣教視窗】依循宣教情報忠心代禱◆科納罕 著◆彭書睿 譯
本文專訪《普世宣教手冊》(Operation world)的作者兼專案負責人萬迪克(Jason Mandryk)。讓我們了解世界各洲福音現況,從而切實代禱。
◎閱讀
66【資訊】新書上場◆賴奕倫 輯
◎廣告索引
49 1919愛走動
70校園新書:《這份愛,是為了你》、《與大山賽跑》
71 訂雜誌,A好康
72 校園新書:《工作是一份禮物》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