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資訊快速流動,每天追著新訊息深怕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在我們的城市中,有幾家在巷弄默默守著老祖宗智慧的小店鋪,同時也一起邁開步伐,用老派的樣子與現代生活並存。冬天是適合進補的日子,過年總會到迪化街補年貨的我,今年學會順道抓幾帖中藥,不熬苦到難以入口的補湯,現代漢方生活指南,每個人都能生活在漢方。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封面故事 ■餃好聚寶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萬物滋長,充實的過每一天 猶如兔子先蹲才能後跳,悶了三年的2023 已咻咻咻地不見蹤影。在一路追趕進度的日子裡,是否意識到有些改變,突如其來,新的可能正在發酵。有人踏出舒適圈,有了跨界身分;有人嘗試新的合作,開一家夢想中的店。或者開啟一段關係,新的職涯,承擔起責任;或以不同視角,去認識家鄉的森...
九降風,是新竹一帶的氣候現象,牽動著土地的產業、人文,山與海,城與鎮,蘊育著豐沛的文化氣息。 即使在科技城的發展之下,仍有一群人,默默持續堆疊不能被遺忘的歷史痕跡。
流傳千年的神祕草藥宇宙
封面故事的主題,幾乎都是在編輯部閒聊中產生的,我們是全公司公認最愛聊廢話的部門,有次討論編輯馨仁養的烏龜「龜鹹」,從冬眠聊到龜殼,再說到如何與狗共處,整整一個下午。「漢方」這題也是一次意外的驚喜,某日陽光正好大夥翻著日文雜誌,上面詳述日本人來臺灣必做的幾件事,除了我們熟知的吃小籠包、喝杯精釀啤酒、龍山寺拜拜,他們還會在旅程結束前跑到大稻埕,就像臺灣人去日本總會在藥妝店補貨一般,拿出寫著專屬比例的字條,抓幾帖中藥回去。
這個話題開展了我們的新宇宙,經過一番田野調查後結果完全顛覆原本的想像,發現以為遙遠艱澀的漢方早默默地存在生活中,除了可以去中藥行找到新鮮的藥材,隨著時代發展在臺灣已有截然不同的現代面貌。
臺北的意一堂醫生江錦輝,用日系明亮的空間改善醫病關係,藥行像是咖啡廳,沒有距離感;為了讓中醫貼近生活,團隊這幾年更投入策展,希望用年輕人的語言延續漢方的美好故事。在老城艋舺已有百年的製香鋪老明玉,祖傳祕方一路傳承,堅持只用天然藥材做溫潤的薰香,點香從宗教祭典走入日常,再也不只是一種目的而是生活態度。
老濟安的Bryan 從父親手上接下店面,傳承經驗,將原本單純的青草茶行,變成有著多元草藥調配成茶方店,一家人互相扶持,將老店帶往新的方向。臺南博仁堂的Eric 則是將祖傳三代的藥行轉型藥膳食補餐廳,透過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飲食,推廣隨節氣變化的漢方食譜。
第二個部分編輯部精挑細選了幾項關於中藥的生活指南,中藥系甜點、調酒,會飄香的中藥花圈、泡澡包,最後還有中藥占卜,找來塔羅專家測測最近的運勢,這些都是編輯部的巧思,期待大家一起在雜誌中看到新的風景。
世界的資訊快速流動,每天追著新訊息深怕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在我們的城市中,有幾家在巷弄默默守著老祖宗智慧的小店鋪,同時也一起邁開步伐,用老派的樣子與現代生活並存。冬天是適合進補的日子,過年總會到迪化街補年貨的我,今年學會順道抓幾帖中藥,不熬苦到難以入口的補湯,現代漢方生活指南,每個人都能生活在漢方。
小日子行事曆
一件事
就算賺不了錢 依然想創造對話的機會
不是走入壯麗風景 而是走入他人日常與生命
藏身北角的文化沙龍 提供餵養心靈的咖啡
有經典也有新意 匯聚各人心血的極致饗宴
漫步雨後竹山 為愛人尋覓一抹日子的香氣
攝影師行走手記
Wilson:電線桿
專欄
馬世芳:父親的酸梅湯
張曼娟:小瓦罐的暗黑時光
黃威融:逛傳統市場 需要毅力、超能力和勞動力
聊聊天
顏君庭 ╳ 徐震 ╳ 林大涵:帶著任性走在夢想的道路上 就不怕去了不想去的地方
封面故事 Let's Hanfun!
Part 1 他們將老智慧活出新風貌
跨出改變的那一步 在時間裡活出新的中醫風景
將百年歲月化作一縷輕煙 在萬華守著澄澈的心製好香
含聚家族情感的青草店 再寫治療文明病的茶方
一碗藥膳食補 熬出藥行三代的回憶滋味
Part 2 生活裡的藥草學
中藥認一認 ── 學會這六種 中藥行裡橫著走
中藥冷知識 ── 那些你不知道的中藥小祕密
中藥系調酒 ── 相濡以沫 不忘對飲於江湖
中藥系甜點 ── 一口漢方甜 微苦人生滋味
中藥系手作 ── 不只是花圈 還會飄藥香
中藥系澡包 ── 自製藥草湯 在家泡湯9453
SP1 偏頭痛農學系男子的手作漢方可樂
SP2 漢方占卜 解你最近的苦!
創意現場
彭星凱:感想的雜筆
工作室日常
Floskit:被編織療癒的困頓靈魂
市場旁的編輯事
劉亞涵:女子宿舍的日常對話
小日子享生活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