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20 | |
古美術(6期) | NT$720 | |
古美術(12期) | NT$1320 |
本期主題:科舉趣史
------
古有科舉,今有國考──考取公職、捧個鐵飯碗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科舉制度起於隋唐,至清末被廢除,這項歷時千年的選才制度早已深深影響中國人的思想和生活,不少現代考試習慣仍與古代遙相呼應......
本期主題:典藏卅年,回首前行 ------ 《典藏》創於1992 年,8月號試刊,12月號創刊,經過時間的考驗淬煉,至今已實踐出版362期,藝論繽紛,讓關懷藝術精神文化的我們相知於此。 肩負責任的社長簡秀枝長年投注付出心力貲財,給予最大的支持,寫下「但真正要自問的是,典藏是否善盡社會良心公道?是否...
本期主題:航向天方──十五世紀的伊斯蘭印象 ------ 「一開始很光輝,結束也很祝福」,白色瓷盤上的描紅波斯文字帶來好運。擦亮青花神燈,縷縷白煙升起,地點來到國立故宮博物院,「航向天方─十五世紀的伊斯蘭印象」特展現正展出。故事第一章隨15世紀鄭和下西洋船隊「尋找麒麟」揭開序幕;再回宮廷看那中國瓷器...
本期主題:趙孟頫+──驚豔700年,看見影響力 ------ 他是書畫能手、趙宋血脈、元世祖欣賞的才俊、南宋遺老眼中的貳臣……集複雜的境遇於一身,趙孟頫活得精彩。趙孟頫的出現,掀起了書畫界的波瀾,復古主義、書畫同源的理念,影響世世代代,至明清仍餘波蕩漾。今年適逢趙孟頫逝世700週年,由趙孟頫本人...
本期主題:2021拍賣市場TOP 10 ------ 聚焦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2021年有13件億元拍品誕生,高價拍品表現有力;古書畫方面,熟貨支撐大局,個別藝術家刷新拍賣紀錄;張大千引領風騷,雄霸近現代高價榜;清三代御瓷炙手可熱,乾隆朝精品最受青睞;工藝品市場熱度明顯回升,後勢看好。不畏疫情,...
本期主題:以藝抗疫──中國古籍、書畫、器物中的醫病觀 ------ 「疫,民皆疾也。」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全球肆虐,以藝抗疫,知病所由,開卷有藝。從古人「瘟疫考」開始,瘟疫究竟是什麼?如何防疫?有無解方?從中國古代文獻看「瘟疫」大哉問百科給出解答;八本醫學門日用類書,開出醫療養生、因應疫...
本期主題:TEST!展覽「策」試中―古美術在當代的策展語境 ------ 這次的專題開門頁很不一樣。滿天神佛乍感觸目驚心,與專題內容關聯為?且從這張何兆南的攝影作品說起。拍攝實景為位於香港島南區大型公共屋村華富邨海岸邊的「神話避風港」,該處聚攏了因各種原因遭遺棄的各式神像,經過多年間收集和整理,...
本期主題:Let's go party! 風靡歐洲的東方藝術 ------ 多麼歡樂!1700年1月新年嘉年華期間,法國凡爾賽宮上演了一場新穎、時尚的中國風盛宴─舞廳滿是中國塔擺飾,樂師、舞者身穿中國風服飾,甚至有扮演中國皇帝的演員登場。「餐巾紙和桌布都是東方的產物,餐盤也都為瓷器,這無...
本期主題:近現代中國繪畫在歐洲 ------ 跟著此次專題一同飄洋過海,以歐洲博物館收藏中國現代繪畫為開場秀,接著欣賞今年大英博物館與賽努奇博物館兩檔近現代有關的展覽,最後回看這段藝術史的研究歷程。日後提到「中國近現代繪畫收藏」,「歐洲」可以是一個選項。
本期主題:千年宋畫 ------ 公元十世紀,北宋成立,畫院與文人活動相互輝映,造就一段藝術黃金年代。歷經千年歲月,今日的我們仍有幸見到宋代書畫的吉光片羽。「宋畫」的生命,不僅來自藝術家的創造,歷代藏家的寶愛使它們獲得跨越世代的長壽,研究者悉心賦予作品歷史價值,其內涵則因觀眾的欣賞而豐沛。本期專...
本期主題:科舉趣史
------
古有科舉,今有國考──考取公職、捧個鐵飯碗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科舉制度起於隋唐,至清末被廢除,這項歷時千年的選才制度早已深深影響中國人的思想和生活,不少現代考試習慣仍與古代遙相呼應:為了應考,古人背誦八股文選本,今人勤作參考書;考試成績揭曉,古人宮牆外觀榜,萬頭攢動,今人線上查榜,塞爆網路。回望科舉史,固然滿是讀書人的辛酸,奇聞趣事也不少。你可能不知道,考試不光看成績,名字、長相也左右結果?偷改戶籍、謊報年齡能增加錄取率?熟語「天字第一號」典故來自科舉的考房?我們甚至有因科舉而形成的神?從歷史文化到信仰,一起來看科舉趣史。
《典藏.古美術》370期(2023年7月號) 「科舉史趣談」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