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食
人的一生中幾乎不可避免地與飲食牽上關係,從街邊小吃到星級餐廳,世界各地因著地理人文發展出各異其趣的料理風景,而在臺灣這座小小的寶島上,也因為有漢人、客家人、原住民甚或新住民的存在而誕生出多元的飲食派系。
咖啡時光 若你從臺大誠品切進溫州街,一路向辛亥路高架方向走,沿路會遇到雪可屋、Picnic 野餐咖啡、還有落在街尾的路貓(路上撿到一隻貓),三家都是當時的一時之選,各有擁護者,也凝聚著不同同溫層。而我獨鍾Picnic,木桌木椅的溫潤調性,擁有大片窗景與陽光的靠窗獨坐區,儘管座位稍嫌擁擠卻不惹人...
「我會為了這家館子,特意經過那座城」 我們的好朋友、也是《小日子》專欄作家馬世芳在本期專欄中下了這樣一個標:「我會為了這家館子,特意經過那座城。」一語道盡《小日子》本期的精髓。我們在城市中有很多落腳處,有時候只是提供一碗熱湯的店,有時候是市場裡亮著燈的糖果鋪,這些店收留我們流浪的靈魂,照顧了我...
無所事事的甜美 講到世界上最擅長耍廢的民族,大概會想到法國人或義大利人。之前去義大利旅遊,在平日的下午兩三點就看他們成群在路邊曬太陽喝espresso。義大利文裡面有一句dolce far niente,意思就是無所事事的甜美、什麼也不做的小確幸。這句話的歷史已難以追溯,但能確定的是義大利人至...
當草莓遇見士多啤梨 前陣子撰寫香港企劃提案時,腦中無端地響起了王菲《約定》的旋律,彷彿是個Sign。這個從大學時就經常前往的城市,對我發出了「Come back to me」邀請,讓採訪順利成行。也因此小日子首度推出了「城市特輯」;以漫步的節奏,帶領讀者重新發現香港特有的生活、藝術、離島風貌,...
萬物滋長,充實的過每一天 猶如兔子先蹲才能後跳,悶了三年的2023 已咻咻咻地不見蹤影。在一路追趕進度的日子裡,是否意識到有些改變,突如其來,新的可能正在發酵。有人踏出舒適圈,有了跨界身分;有人嘗試新的合作,開一家夢想中的店。或者開啟一段關係,新的職涯,承擔起責任;或以不同視角,去認識家鄉的森...
生活,不只是過日子 新的季節來了,陽光停留得久了些,心情也許還沒趕上變化的節奏。 我們總在過日子的過程中,忘了生活其實可以被設計,那些看似重複 的日常,其實不只是清單與任務的堆疊,更是一場慢慢靠近自己的溫 柔練習。本期以「Live Style」為主題,從三個角度,描繪關於生活的 多種樣子。
「我們逃走吧 如果你也曾這樣想」 我是一個汐止人。這意味著,出社會之後(其實從更早之前)每當我要進入臺北都心地區上班、採訪、社交、約會,就需要搭臺鐵到南港、松山或臺北車站再轉乘,人們聽到我先透過鐵路轉乘時總是會很驚訝,「火車啊,我以為那是出去玩才會搭的」「我上次搭火車是要去畢業旅行的時候吧」,...
慢慢食
人的一生中幾乎不可避免地與飲食牽上關係,從街邊小吃到星級餐廳,世界各地因著地理人文發展出各異其趣的料理風景,而在臺灣這座小小的寶島上,也因為有漢人、客家人、原住民甚或新住民的存在而誕生出多元的飲食派系。
許多人會因為吃而感到滿足和快樂,曾有古人云:「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成就一頓飯的美好滋味,背後有著無數的雙手默默耕耘,從原物料的生產者、美食的製作者到如你我一般的消費者,每個人都悄聲無息地參與著飲食循環。鬱鬱葱葱的稻田裡,小農在天光未明時辛勤耕種;熱氣蒸騰的廚房中,廚師出神入化地料理食材;餐廳裡飢腸轆轆的客人,選擇符合自身喜好的餐點。
隨著科技進步與工業化迅速,生活大小事無不講求效率與快速,模組化、工序簡單、方便取得的速食漸漸取代步驟繁複的傳統料理,然而身為飲食循環的一份子,我們其實能透過慢食(Slow Food)的生活方式,在這些問題上發揮影響力。因此小日子本期以慢食為主題,希望讓讀者在緊湊的生活裡,放慢步調、細細品嚐飲食的每一個脈絡,意識到地方食材、餐飲與文化多樣性。
於是我們隨著臺東慢食節策展人郭麗津探索東臺灣多元的飲食光譜,召喚當地人的自我認同;走入阿比野菜弘典哥的野菜咖啡田,了解到生態與經濟的共存之道;聽部落蔬店志工媽媽小菈分享排灣族人的料理撇步,再將大把大把的天然山菜帶回家;看雲林御鼎興醬油第三代製醬人謝宜哲以古法發酵、釀造、日曬出帶有花蜜甜香的黑豆蔭油;在拾穗主廚莎莎的溫暖款待下,用一頓飯的時間品嚐在地物產的好滋味;最後以醲蒸餾所李建緯釀造的臺灣味琴酒,敬在這塊土地上努力生活的人一杯。
「食物是生活快樂的起點」當我們慢下來細細品嚐,就能體會到食物帶來的美好滋味,不只是飽足口腹之慾,也能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去影響生活環境,守護文化與飲食的多樣性,從而體會到能夠在物產豐饒的臺灣,品嚐到這麼多美食的自己,是如此的幸福和幸運。
封面故事
Love Food, Love Life.
食物是生活快樂的起點
Part1 撒下生態永續的種子
從慢食中召喚文化的自信 是我對土地的愛與守護
向野菜學習自然農法 讓生態永續翻轉經濟
部落小農將關懷種入土壤 蔬果選物店傳遞排灣文化
Part2 取之大地 用之大地
家族的傳統事業 成為美好生活的載體
以臺灣物產料理的一頓飯 蘊藏著對生命的愛與關懷
浸泡來自土地的底蘊 敬臺灣農友一杯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