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校時代來了ー2024實驗X雙語X私立國中小.獨家解析
3大亮點:
● 全台最完整2,000 國中小學校全覽
● 直擊北中南8所亮點特色校
● 12個父母最關心的選校關鍵問答
一次看懂108課綱──素養怎麼學?怎麼教?怎麼考? 只要你的孩子是目前國中九年級以下,未來的中小學學習都適用108課綱。 親子天下三月號封面故事深入淺出分析政策,蒐集未來國英數社自素養考題的變化分析並提出具體對策,讓你輕鬆掌握關鍵變化,教養更有方向感。
從「學」才藝到「玩」才藝! 新世代父母都讓寶貝學什麼?2016年春季號《親子天下baby》帶家長一窺新的幼兒才藝課趨勢,從學單一技能到多元的遊戲式學習,玩音樂律動、玩土、玩戲、玩畫、玩自然、玩動物、玩科學又學英文…,全台特搜35個特色學前親子課,一本帶家長完全掌握幼兒才&hellip...
不一樣的學校 台灣自學人數十年成長五倍,另類學校遍地開花,公辦民營學校法源一旦通過,用公立學費就近讀華德福將不是夢!當多元學習不再又遠又貴,怎樣的學校會適合你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天生的優勢智能,40題多元智能小測驗、4種教養建議,幫你找出孩子優勢能力,協助他發展天賦!
我們的孩子 我們的未來:芬蘭教育 贏在未來的能力 台灣與芬蘭近期都面臨「課綱改革」挑戰,這關乎建構孩子能力的議題, 《親子天下》深入台灣與芬蘭教育現場,剖析台灣需要什麼,能向芬蘭學什麼。
程式設計—全球教育改革關鍵字、未來人才必備新能力。 教育新焦點,各國政府有志一同將學習寫程式納入課綱,未來每個人都要會與電腦溝通,寫程式將是必備的能力。
不平則鳴的社會氛圍,孕育出「不服從」的世代, 他們自信、獨立,勇於挑戰, 有時卻顯得固執、散漫、自信過頭, 面對這不一樣的世代,「聆聽」是溝通的開始, 他們和我們不一樣,但更令人期待。
矽谷現場直擊 史丹佛、台大都在教的創新課程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發明工作的能力 未來65%的工作還沒出現、機器人取代人類的世界近在眼前。 在世界最棒大腦匯集的矽谷,從企業到學校都在學設計思考, 這套思考方法,讓孩子從同理心開始,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從生活周遭開始,建立相信我可以改變現...
《親子天下》七月號,在暑假開始的這個時間,企劃了「玩中學的好玩具一○○選」邀請九位專家為讀者選出好玩、耐玩的百種玩具。或許你沒有大把的時間,但是童年的快樂回憶,最珍貴的就是那些全心陪伴、全然投入的親子時光。這些好好玩的玩具,很多連大人都愛不釋手,暑假裡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玩。全心全意享受遊戲...
選校時代來了ー2024實驗X雙語X私立國中小.獨家解析
這是國中小辦學特色大爆發的新時代!
今年八月起108課綱首度全面覆蓋小一~高三,校校有特色課程形成常態;雙語政策實施六年多,全台有逾6成公立國中小都已實施雙語課程;實驗教育上路至今十年,體制外實驗校數更激增10倍創新高。
國中小的特色突圍革命,帶給家長不一樣的選校思考。目前每10個國小生,就有1人跨縣市鄉鎮就學;每7個國中生,就有1人讀私中。《親子天下》獨家調查發現,新世代父母選校有主見、富理想,37%家長在孩子3歲前,就開始搜尋上小學的資訊,47%更考慮送孩子讀學區以外的學校。
然而,跑愈遠就能學愈好嗎?如何在眾多特色國中小學之中,選到適合孩子的那一所?2024年3月1日出刊的《親子天下》第130期季刊,將聚焦家長最關心的「雙語公校」、「私立學校」、「實驗學校」的最新辦學趨勢,獨家整理全國最完整2,000所以上國中小的特色清單,陪家長在三月選校季好好做決定!
3大亮點:
● 全台最完整2,000 國中小學校全覽
● 直擊北中南8所亮點特色校
● 12個父母最關心的選校關鍵問答
編者的話
三個關鍵力量推進,選校時代來了!
文|陳雅慧
2024年是台灣教育史上中小學教育重大質變的一年。學校的數目、硬體和外觀看似沒有太大不同,但攤開看學校課表卻有了好多不一樣。
這不一樣,讓每一所學校逐漸成為了獨立的主體,對父母和學生來說,選對學校成為一個入學前的課題,帶動選校時代有三個重要的動力:
第一,108新課綱和《實驗教育三法》,打破課程框架,讓不一樣得到空間成長。學生數持續減少但學校數目(加上實驗學校)成長。108新課綱今年上路第六年,113學年將是新課綱第一次全面覆蓋小一到高三,每所學校都有校本特色課程。
多元實驗教育吸引家長關注:「多元智能實驗學校」、「國際數位實驗學校」、「藝術實驗教育學校」、「天文AI實驗學校」、「民族實驗學校」⋯⋯怎麼落實課程?每週有幾堂課程?和傳統學科的關係?都不只是改名就完成。
第二,2030年雙語教育政策鋪天蓋地,近六成公校在推動雙語教育。《親子天下》媒體中心對二十二縣市教育局處調查,目前全台灣有超過兩千所,將近六成的公立國中小已宣稱在學校內推動雙語教育,也就是在原本的英語課之外,增加了不同領域實施雙語課程。其中更有三個縣市「校校有雙語課」,雖然實施雙語教育的公立中小學是現在的主流,但深度和廣度卻有很大差異。
第三,父母教育選擇權抬頭。目前小學階段每十個學生就有一位是跨區就讀,《親子天下》去年針對新世代父母調查,受訪的年輕父母近一半都考慮學區以外的學校。寧願多花通勤時間,選擇最適合而不是家旁邊的學校就讀。國中階段學生,更有近15%的家長選擇就讀私立中學,是公立國中一大辦學危機。
《親子天下》二〇二四年三月號季刊召集人潘乃欣和記者們,針對二十二縣市目前雙語學校的辦學狀況,分級制度做了完整調查,也深入分析雙語教育下半場應該要從衝量到支持教師。實驗教育已經邁入第十年,這十年的成果帶給現場什麼學習?為什麼成長開始趨緩?私立學校被家長關注的焦點是什麼?
還有一篇值得深思的報導是主筆王韻齡,深入全台灣家戶所得最高的新竹縣竹北市,和家戶所得最低的彰化縣大城鄉,看到竹北市學校興建趕不及學生移入,學校一邊興建學生一邊上學;工作消失中的大城鄉,四年關閉三所小學的蕭瑟。
教育和中小學生是台灣的未來,選擇學校代表也在選擇我們共同的未來。政策資源要往哪裡支持?就是支持想要的未來。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