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 07月號/2024第312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經典雜誌 07月號/2024第312期

  • 出版日期: 2024/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66.8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64
紙本書定價:NT$ 220
電子書售價:NT$ 160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160
經典雜誌(12期+2期) NT$160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312期 【特別報導】聖火遞:競技人文並轡的巴黎奧運

本期封面

圖片/Paris 2024/Samuel Jeglot/Poisson Lune Production
這是充滿詩意、力量和歷史性的時刻。六月十八日,三十九歲的自由潛水員莫多洛(Alice Modolo)於法國的濱海城市阿爾卑斯省的自由城港口下潛,完成火炬的地中海傳遞之旅,將已在法國海外屬地連續傳遞數日的聖火再次帶回法國本土。莫多洛是一位法國優秀的自由潛水員,她在二〇二一年創下首位配戴單蹼潛入百米深的紀錄。

詳細資訊

【編者的話】潘美玲(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新竹的陽明交通大學近來颳起了一陣竹藝風,漫步在春日校園還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座戶外藝廊。在綠蔭中欣賞第三屆「島嶼竹構」的各式創作,真是一種視覺饗宴,更令人欣喜的是,從導覽中得知,除了造型創新、技法突破,建築設計團隊也開始思考以模組化來量產,增加大量用竹的可能。

傳統竹挵仔茨(竹屋)在常民生活中早已消失許久,今日僅能在仍堅持傳統的原住民部落中尋着一些痕跡,本期【減法時代】〈斷與續──台灣竹藝復興破繭而出〉報導,我們除了探訪西部的新竹、苗栗,也沿著東海岸做了一趟南島竹文化巡禮,在台東造訪多座「達古範」、「巴拉冠」、祖靈屋等竹構築,大開眼界。這些竹構築之所以仍能繼續存留下來,因其仍具備了部落祭儀、青少年教育的功能,傳統文化藉此載體,代代傳承。

採訪寫作有時候就是一種查證與求知的過程,二○二○年開始「追竹」,從最初的興致勃勃,到後來感受到竹業的蕭條落寞,對於台灣竹產業的前景一度感覺灰心,從生產到消費端,清楚理解到現階段竹藝復興在台灣是一件困難的事。義築協會執行長簡志明對此卻持樂觀態度:「先倡議使用自然材料,來降低高碳排的人造材料依賴,只要用自然材料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大家就會關心竹林,竹材的應用就會活躍起來。」

七月分全球的熱門話題當屬巴黎奧運,當特約作者李若韻以「讓肌肉在靈魂上綻放」做為標題提案時,馬上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長駐巴黎的她,這一次報導運動與藝術結合的「文化奧運」,帶大家先睹為快。
【動物人間】〈人與猴──共享空間的挑戰〉撰述林鈺雯多次現身高雄壽山及中山大學尋猴,也透過學者對猴群的長期研究,丈量人與動物之間最適恰的距離。【建築台灣】〈建築、老聚落與人──他們在北埔的故事〉撰述鄭勝奕與攝影鄭映航進入新竹北埔客庄聚落,探討私有產權的歷史建築在進行文資認證時,比公有產權更加錯綜複雜的四個案例。一個建築群落的價值,如果沒能從一種歷史高度來端詳,利益的視角總是會輕易戰勝歷史保存的微弱呼聲。

持續不間斷的自然生態書寫、人文社會議題的關懷,是《經典》編採團隊努力的方向,我們認為深刻、嚴謹、觸動人心,才能留下經典。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