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改建 都更能做的還很多
都市更新是讓城市一個區域價值翻倍的重要手段。對多數居民而言,最具魅力的,是對於日後入住新房子的想像。
然而,經過長期、無數次衝突碰撞後,全世界對於都更的觀念已在改變:不是單純的拆老屋蓋新屋,而是城市的再改造。
獨家調查:亂世新領導 標竿企業家50強 從關稅戰到AI狂潮,亂世中,真正關鍵的是領導力,而不只是管理。 《天下》獨家標竿企業家調查,揭曉台灣最頂尖2.6%的企業家, 如何在多方利害關係中,勇敢開創新局?
掙扎於貧窮邊緣 墜落的中產階級 環顧全球的中產階級,宛如懸在高空的走鋼索者,步步為營,戰戰兢兢,亟力避免落入貧困的深淵,卻也無力輕鬆躍上富人的雲端。然而,這根繩索似乎越來越緊繃,繩子的一端是加劇的通膨,另一端則是飆漲的房價。 中產階級不像基層勞工那般受到政策的呵護,後者靠基本工資調漲,或...
《天下雜誌》44週年特刊 新職人精神 幫台灣升級的人 在我的主場,做到第一! 從洗碗工到天文學家、菜市場到晶圓廠, 25個高手與團隊,精深技術磨亮台灣! AI時代為何更需要職人?
【教育特輯】EQ再進化!SEL成教育關鍵字 全民必修的情緒課 路怒、自傷、焦慮失控,台灣太需要情緒教育 實用工具 從幼稚園到大學,養出強大心靈
川普「黃金年代」來了 你的美國夢還在嗎?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帶回的不只是熟悉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口號,更挑起一場關於「美國夢」的激烈辯論。 對某些美國民眾而言,川普的經濟民族主義與《大而美法案》是美國夢的回歸─重新啟動石油鑽探、要求企業返美、嚴審移民與留學簽證等鐵腕手段,...
《友聲》467期專題「關鍵40+」,帶你掌握財富、健康與學習三大熟齡密碼!專訪新光金控董事長魏寶生、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森田藥妝執行長周俊旭等各領域專家,還有太空中心吳宗信與天文學家蔡安理暢談如何用台語推動科學。精采內容不容錯過!
最新獨家CEO調查》如何因應關稅大限? 中美之外 台灣新出路 企業在台增資意願腰斬,台灣會被掏空嗎? 大關稅時代,全球化變碎片化, 六家企業展現台灣製造五大新進化
獨家軌跡圖》台海灰色戰爭,無聲蔓延 消失的中線 怎麼守? 共機繞台、海警船越界、台灣海纜頻被斷 中共步步把台海當自家,進逼第二島鏈 7組圖表 看懂中國戰術、國際解方
ESG地方創生 企業報到 本書將是所有5,000大企業、中小企業、學校,CSR利害關係人、主關機關必讀教戰手冊 ESG投資大爆發時代,企業永續四大新趨勢! 投資與企業發展策略的重要指引! 大學如何協助社會應對新冠病毒威脅下的新環境?
三十年前,台積電只是一家資本額2.2億美元,一百多位員工的公司 三十年後,台積電已經是資本額1800億美元,員工四萬八千人的產業龍頭 天下雜誌從張忠謀默默無名時就開始紀錄 以前沒有人相信半導體會有前途,但如今台灣已經是全球半導體重鎮 他如何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如何跌破眾人眼鏡 連續...
AI探索與國安風險的交錯視角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指出,中國每年對我國發動數十萬則假訊息,並利用AI技術,精確鎖定我社會敏感議題製造輿論裂痕、削弱社會凝聚力。 「你今天也被DeepSeek深搜了嗎?」 使用中國自製AI工具深搜的同時,或許也正深浸在不完整的資訊流中。
台灣迎戰90天大限 川普暴走 中美強碰 關稅之亂背後,美中都在下一盤大棋 兩強加速脫鉤,2025全球一起衰退? 圖解 全台受災最重六大產業聚落 追蹤 供應鏈怎麼逃?台灣如何備戰?
本期壹週刊時事本封面故事〈來台變臉兼拍拖 范冰冰7小時醫美直擊〉,因《武媚娘傳奇》一劇在兩岸三地爆紅的大陸影星范冰冰,最近被日本名醫列入「最佳整形範本」前50名,這讓范冰冰上節目自清,強調絕對是自然美。不過,8月10日晚間,本刊直擊范冰冰和男友李晨專程搭機來台,直奔新北市板橋光澤醫美診所,在診所待了...
市民共有的城市 都更再生的想像力
為了強化都市吸引力、刺激經濟發展,各國都將都市更新列為重要政策,不但增加更新地區土地利用效益,也能提升景觀品質,為城市增添新風貌。然而都更只有炫目耀眼的摩天大樓和無窮無盡的財富利益嗎?
全球矚目的「哈德遜城市廣場」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城西區,原本是鐵路調度站,嶄新的地標吸引觀光人潮、促進商業發展。但在房價驚人的曼哈頓,這項開發案逐漸淪為財團的私人財產,政府也成了階級矛盾的幫兇。
反觀歐洲普遍面臨移民融合與居住正義等重大挑戰,他們正思考如何改造成更永續、更宜居的「新城市」。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前瞻的「馬德里新北區都市更新計畫案」就是一例。
世界富豪聚集地的排行榜上,新加坡經常名列前茅,物價也是節節飆升,但新加坡人沒有「望屋興嘆」,因為公共住宅政策讓民眾住得起,也住得舒適。
再看法國的「再創巴黎」計畫,其中一處「肥沃之島」於去年完工,這是以淨零為目標的社區。都更周邊廣建地鐵、輕軌等大眾交通系統,因此刻意不設停車場,就是鼓勵居民少開車。
都更計畫也能有不一樣的想像。封面故事〈都更新視界〉帶你一窺哈德遜城市廣場開發案的始末、馬德里城市復興運動的企圖心、「永遠不會變貧民區」的新加坡公宅、廣慈翻轉社宅刻板印象、法國的再創巴黎計畫以及打造「現代都市村」的東京麻布台之丘等。(詳見30頁)
台灣在國際上最鮮明的印象或許是高科技產業,但獨特的美食體驗,絕對是讓人無法忽視的一環。台灣各大餐飲集團正招兵買馬,拓展海外據點,讓台式美食走向全世界。
從早期的珍珠奶茶、小籠包,到近期的水餃、牛肉麵,甚至精緻高端餐飲陸續進軍海外,台式美食紛紛繳出漂亮的成績單,究竟這些餐飲如何征服外國人的胃?又如何入鄉隨俗?
專題〈台味出征海外〉深入報導本土餐飲海外展店、奇美在波蘭打造熟水餃夢工廠、鼎泰豐小籠包夯進馬來西亞的祕訣外,也分享年輕人將家鄉味帶到異國,讓英國人愛上刈包、車輪餅成為巴黎食客新歡,以及「只賣台灣貨」的加拿大國華超市等精彩故事。(詳見70頁)
本期〈看世界〉一起探索「神勇警點」,先到巴黎警察博物館一窺穿越400年的恐怖資料室、見證天使之城犯罪史的洛杉磯警察博物館、展現人民保母進化史的多倫多警察博物館、細數波麗士今昔演變的大馬皇家警察博物館、提升公民意識的倫敦弓街警察博物館、模擬仿真的北京警察博物館以及台灣警政署警察史蹟館。(詳見8頁)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