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哲學?
因為哲學能「減少」你的知識,「增加」你的智慧!
哲學新時代來臨了,你開始讀哲學了嗎?
全書內容探討五大問題:哲學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有道德?這是個怎樣的世界?如何才能確認我的知識是對的?作者以輕鬆的筆調、深入淺出的說明,帶領讀者進行一場思維國度的大冒險。一篇又一篇的內容宛如哲學思考的接力大賽,看著各家功力深厚的哲學論點出手過招,超凡炫技,比追劇還精采萬分,讀來讓人驚呼:原來哲學是這麼一回事!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他所謂的「道」,是指「究竟真實」而言,亦即要將人生依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再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當的言行方式,他在儒家之外,另闢一條更寬廣的路。
如果你的一生只能念一本書, 毫無疑問,你就該選擇閱讀《論語》。 宋朝宰相趙普說他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也說,他以半部《論語》創王品。《論語》對年輕人與老年人、對平凡人與大學者,都是必讀與必須不斷重讀的經典。
當你苦惱於有用與無用、有錢或沒錢,你的生命該用什麼作為指引?老莊流傳千古的寓言與文字,提供人生問題最佳的解答。傅佩榮教授經典哲學文集新版重出,將「老莊的智慧」講座整理成書後,增加許多提問,閱讀起來輕鬆有趣。
《易經》闡釋的宇宙是一個有機體,靠著陽性的主動力,以及陰性的受動力,彼此相互、相反、相成、相需,生生不息的永遠發展下去。 因此,真正了解《易經》的道理,就會了解禍福相倚、天道無吉凶。吉凶都來自人的欲望,所以最佳的趨吉避凶之道,是修養德行、化解欲望。 這就是《易經》予人最大的啟示:樂天道而知天命,...
易經64卦 X 88則生命智慧小品 宇宙萬物不斷變化, 陰了又陽,陽了又陰; 吉了又凶,凶了又吉; 得了又失,失了又得, 在複雜的現代世界,如何面對困境,安身立命? 用經典的智慧療癒一切挫折、壓力、沮喪、失落、痛苦、悲傷……, 溫暖現實生活的心靈,啟發人生,清朗澄明
從蘇格拉底到沙特,汲取兩千年人類智慧, 寫給你的哲學思考與生命實踐之書 用思考顛覆世界,活出自己的人生 台日作者首次跨國合作 暢銷書《超譯尼采》作者 白取春彥 X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文學院長 冀劍制 X 12位世界哲學家核心思想
老子的雋語,像粉碎的寶石,不需裝飾便可閃耀 >幽默大師 林語堂 經典時代裡,一份最重要的哲學遺產 >白話文學大家 胡適 不讀道德經,就不知文化,不懂人生真諦 >現代文學開山祖師 魯迅 道德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 >明太祖 朱元璋 言至道,無如道德經 >唐宋八大家 蘇轍
以哲學見長的傅佩榮教授,擅長從經典中提出新解,並活用於人生處世之上,從《論語》、《孟子》、老子和莊子等,甚至是難以讀懂的天人之書《易經》,他也能將其轉化重新詮釋,以淺顯的文字道破其中的奧祕,進而運用於生活之中。
也許你以為:「讀哲學對思考有幫助。」
但是,知道一百個哲學家的名字,記了一百個專有名詞,甚至還讀了一百個理論的名稱、簡介和哲學家名言,這對思考有什麼幫助呢?
或許有人會說:「唸哲學的主要目的在於增加知識。」但是如果想汲取新知識,為什麼不去讀科學呢?因為──
哲學不僅無法增加你的知識,還會減少你的知識,尤其是那些被認為很確定的知識。
哲學是在一個沒有確定性的系統中尋找最大的可能性。
哲學挑戰仍處於沒有答案狀態的問題。
哲學不能給你答案,但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它會給你無限的能量。
哲學思考方式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習慣的方式,但它是面對生活的重要能力,大多數人不知道它的價值。
讀哲學,必須是一個探險者,如果你有興趣,本書將帶你參觀哲學的世界,引領你打開新視野,踏上人類尚未開發的思維領域,你永遠無法預期會在那裡發現什麼。
作者簡介
冀劍制
畢業於台灣大學哲學系、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哲學博士。現任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著有:《邏輯謬誤鑑識班》、《心靈風暴:當代西方意識哲學的概念革命》、《這樣想沒錯但也不對的40件事》、《臥底哲學家的生活事件調查簿》、《海賊王的哲學課》、《哲學概論》、《是思考,還是想太多》,以及數十篇國內外學術論文。
「我嚮往一個充滿理性的和諧社會。欲達此一目標,需要共同努力,提升全民思考能力。」
相關著作
《是思考,還是想太多?》
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王冠生
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甘偵蓉
簡單哲學實驗室創辦人 朱家安
臺灣大學及東吳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 林正弘
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洪裕宏
真理大學通識中心人文社會學科副教授 張國一
作家、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專業強力推薦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