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天地之間,人人皆須自我安頓,此項工作與呼吸同等必要。只不過我們長期被常識所籠罩,觀察與思考都呆滯而固定,生活中常感困厄與苦惱,不知自我安頓應由何處著手。《老子》義理破除常識中的眾多迷思,不曾與當代人們的生命脫節,是現實人生中自我安頓的最佳指引。
西方哲學就像是通往金字塔的道路,朝往「真理」的目的方向而去,不斷向人類未知的外在世界探究,不斷重複思辨又推翻的過程向上推進,形成一套思辨哲學,建構成如今的「科學」。而東方哲學則像是某天就突然出現一個人,傲慢地斷言「我已到達真理的境界」,站在金字塔頂端,後世的人再把他講過的話或想法,整理成一門學問。後...
12本撼動世界的經典著作X 12個改變歷史的關鍵時刻 為何即便經過百年的淬鍊,我們卻仍時常掛心民主的瓦解? 明明國家是人民所授權,為何我們卻對國家權威毫無招架之力? 現代國家的最初型態,是在17世紀一連串內戰與暴力之下,人們為了自保創造的合法暴力體制,經過了百年的演變,才逐步變成今日的自由...
人生高低起落,讀莊子 莊子身處於戰國中期,那是強凌弱,眾暴寡,戰禍綿延,嚴刑峻罰,令人苦痛不堪的亂世。然而,莊子像是開天的巨擘,運用非凡的敘述方式著書,滾動日常平凡的語言文字,呈顯開闊明朗,坦然自在,沒有糾葛,沒有扭曲的生命氣質。南宋‧林希逸以為「天下不可以無此人,亦不可以無此書。」
活著,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是,我們為什麼要活著?我們到底為了什麼而活著? 英國哲普作家巴吉尼的11堂哲學必修課,是每一個人尋找生命意義的最佳導航工具! 生命的意義不能來自天啟的真理、宗教教條或神聖經文;相反地,必須訴諸理性與證據,以及所有人都可以理解並評估的論證。——朱立安.巴吉尼 藉由...
★世事流轉,自我安頓的最佳指引★
老子──天下第一好心人
和盤托出「真實」,助你悟「道」
打造千金不換的智慧人生
內容特色:
• 文字淺白易懂,幫助讀者理解老子記錄的「真實」──道。
• 八十一章中,每一章均於章名之下,提出老子撰寫此章的緣由,老子察見了什麼問題,或欲解決什麼問題。
• 架構清楚,體例統一:先逐句呈現原文,然後解釋字義、說明文句字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詮釋義理。
• 帶領讀者跟隨「道」的流動本質,突破常識侷限,掌握整體性質,領悟《老子》字裡行間的智慧。
《老子》一書論及萬物生成、人生修養以及政治理想,主旨是「道」。由於「道」不遠人,它無所不在,是人們生命與生存環境的真實。藉由生活中的不同面向,隨時舉例,老子向讀者揭示了「真實」,也就是「道」。
本書詮釋《老子》義理,不僅停留在字面上,並且跟隨「道」不執著的流動本質,以及渾全不割裂的整體性質,說明《老子》埋藏在字裡行間的洞見與智慧。
立身天地之間,人人皆須自我安頓,此項工作與呼吸同等必要。只不過我們長期被常識所籠罩,觀察與思考都呆滯而固定,生活中常感困厄與苦惱,不知自我安頓應由何處著手。《老子》義理破除常識中的眾多迷思,不曾與當代人們的生命脫節,是現實人生中自我安頓的最佳指引。
現在只要閱讀本書,與作者一同跟隨老子,便可脫離常識的窠臼,不停滯任一隅落,而能觀察完整的全貌,與變同步,靈活應事。不論世事如何流轉變化,你都能凝聚出堅實的內在能量,心靈不再受到拘束,生命豁然開朗,這才是人生最最千金不換的立足地。
作者簡介
王小滕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博士
二十多年來,始終以老子、莊子為研究核心
現任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副教授
開設「老子導讀」、「莊子導讀」課程,已逾十年,被學生稱為「傾囊相授」,也被學生認為善於舉各種生活事例,巧妙說明「道」的意涵。課堂中,總是建議學生:無論面對令人心花朵朵開或是令人感到沉痛的事件,都必須穿過表象,看見隱藏在表象之內、尚未顯現的其它面向。也屢屢強調老子、莊子的義理,不應只是天馬行空、擺擺龍門陣的談論,而應運用於生活中。
江湖傳聞:天地之間,有了不起的智慧,直指疑難憂煩的出路。你可以一笑置之,卻也可以與本書作者連袂追隨它。你願意騎上青牛,親近這歷經兩千五百年選鍊的人生智慧嗎?
本書依《老子》內容逐章解釋,輔以明白易懂的例子加以說明,極適合對日常生活有體悟的讀者閱讀。
──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鄒濬智
文言文究竟對當代人面對生活的態度,和遇到瓶頸的思辨能力有沒有幫助?當你閱讀短短五千言的《老子》,尤其是這本解譯全書思想的《為你排憂解難的老子》,就可以用最少的篇幅、最精要的概念,化解生活中的癥結與對立。誠摯推薦!
──北一女中國文教師、台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歐陽宜璋
讀懂老子,並不是要成為孤芳自賞的文人雅士,而是在柴米油鹽的每分每刻,藉由老子的智慧,清晰地省思當下的五官感受與情緒起伏,最終因覺察事物的全貌,怡然自適。
──高雄市桃源區衛生所醫師 鄭孝勇
解讀《老子》奇書,無論是過程還是終點,總要有個開頭,而且需要有個能夠把義理講清楚的開始。這本書是一個好的開始,也是一個好的過程,能夠協助我們從中獲取許多智慧。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冀劍制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