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第一本記錄在地傳統清潔用具的材料與製作方式的專書。那些人,那些事,搭配鏡好聽主播蘇郁翔爽朗又充滿知性的聲音表現,引領我們重新看見台灣掃帚獨有的地方故事。
----
★ 10種植物 x 12個地方 x 13位匠人 x 12支掃帚
★ 掃天、掃地,掃除塵埃砂土,趨吉避凶掃除厄運!
帶你真正讀懂108課綱世界史! 全面提升人文思辨力! 《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系列集大成之作! 「Special教師獎」得主、臺灣 NO.1歷史暢銷作家! 非洲超過200年的戰爭與混亂,全是源自於列強們的「切披薩」? 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不只不吃和牛,甚至根本不吃肉? 第一次世...
暢銷書作家駱芬美臺灣歷史故事講不完,精彩補充比原書內容更豐富。 駱芬美向來主張應該從世界史的角度看臺灣,講臺灣史一定要將臺灣放在世界史的架構,才能說得清所有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有聲書裡你會聽到在當時不同國家對臺灣的看法。 原來── 鄭成功時代,臺灣人不瘋媽祖 原住民頭目制度是荷蘭人所...
京都的冬天,是祈願與送舊迎新的交織季節—— 當楓紅在秋風中褪去,神社前的燈籠陸續點亮新年的希望。 從新年的初詣參拜,到十日惠比壽的商人祈福; 弘法市與天神市的攤位上,古物、佛具與神明護符滿載故事; 最後在節分的驅鬼儀式中,福豆拋灑,吉祥落地,帶來新年的平安。
在千年祭典的狂熱與川床的沁涼間,讀懂京都的夏之極致。 當祇園祭的山鉾車撼動町家小路,京都的夏天是冰與火的交織—— 前祭的「長刀鉾」童男為何腳不能落地? 後祭的「大船鉾」隊伍裡為何會出現一艘巨大軍船? 而下鴨神社湧泉清冽的神水,納涼床上的鱧魚料理 正是京都人用舌尖平衡熾熱與靜謐的千年智慧。
若想深入瞭解二十世紀,不可不讀歐威爾 若喜歡《動物農莊》與《一九八四》,那一定不能錯過《向加泰隆尼亞致敬》 ◎本書為歐威爾親歷西班牙內戰實錄 ◎這場內戰確立了歐威爾反共產、反蘇聯、反極權的寫作路線 ◎沒有《向加泰隆尼亞致敬》就沒有反極權經典《動物農莊》與《一九八四》 ◎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
作者廖運潘老先生親錄有聲書序 帶領聽者穿越時光身臨其境 《茶金》電視劇客語指導老師張春泉 專業演繹原音重現 以海陸腔錄製完整保留客家用語 原汁原味展現純正客家風華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從日治時期到1980...
美好年代(法語:Belle Époque)是歐洲社會史上的一段時期,從19世紀末開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結束。美好年代是後人對此一時代的回顧,這個時期被上流階級認為是一個「黃金時代」,此時的歐洲處於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隨著資本主義及工業革命的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歐洲的文化、藝術及生活方式等都...
日本料理的深度文化解析 看見和食的深刻歷史底蘊 「餃子」源自中國東北的傳統食物,如今是日本料理的代表之一 「味噌」是日本料理歷久彌新的精髓,也是風靡世界的健康調味品 從餃子到味噌,都有著日本料理與外界文化交流的豐富痕跡 日本料理從來不是僵固的,作者胡川安將帶領...
全台第一本記錄在地傳統清潔用具的材料與製作方式的專書。那些人,那些事,搭配鏡好聽主播蘇郁翔爽朗又充滿知性的聲音表現,引領我們重新看見台灣掃帚獨有的地方故事。
----
★ 10種植物 x 12個地方 x 13位匠人 x 12支掃帚
★ 掃天、掃地,掃除塵埃砂土,趨吉避凶掃除厄運!
清掃是家家戶戶的日常工事,從室外到屋內,拂去塵埃砂土的最佳工具,非掃帚莫屬。在塑膠製品大量生產之前,台灣存在著各式各樣以天然植物製成的掃帚,從你我皆熟悉不過的竹掃帚、可掃天煞地煞的槺榔帚、飄洋過海赴日的貴黍帚,再到與飲食貼近的稻草、高粱帚,這些傳統掃帚取材於大地,掃盡了塵土,最後再回歸到大自然。掃帚,不僅是清掃拂去塵埃砂土的最佳工具,也是掃除厄運、趨吉避凶和傳統習俗串接的神奇道具。
這些天然清潔用具雖然只是生活的「枝微末節」,但它們的「技藝」與「記憶」都值得被認真看待。在環境意識抬頭、社會責任消費意識興起的今日,希望這些同時乘載台灣歷史與環境意識的掃除器具,有機會重新進入每個人的目光中。用於掃除的每一把掃帚,掃出一個個地方的故事。
這本書中,我們調查全台各地以不同植物所製作出的掃帚,與拜訪這些日益年邁的製帚匠人,以材料分成「木」、「禾」、「艸」、「竹」四個單元,透過精彩的文字和工藝紀錄影像,從植物取材、製作步驟到使用方式,呈現12把掃帚與綁掃帚的人的生命故事。
==========
授權出版社:行人文化實驗室
錄製單位:鏡好聽團隊
【作者簡介】
行人文化實驗室/企劃
通常我們是一間出版社,但更常我們在做一些實驗包括:當企劃者(就像一部電影的製作人,或是一場展覽的策展人)、當研究者、當作者,不斷跨出自己已經建立起來的邊界、不斷嘗試內容呈現的新出路,目的是為我們有興趣的主題/議題找到新的觀點、思考方式,甚至是擴展、延續與存在的可能。
【主播簡介】
蘇郁翔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目前為自由接案者,有演員、模特兒、配音等經歷。於2020年加入【鏡好聽學院】擔任聲音主播,投入有聲書錄製。在鏡好聽的有聲書作品有《老雜時代》(遠流)、《火來了,快跑》(寶瓶文化)、《Ring of the Day》《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致命登入》《孀怨【往生咒之一】》《陰魄【往生咒之二】》《不能被老師發現的霸凌日記》(鏡文學)、《小島捕魚:台灣水邊的日常風景》、《小島製帚:台灣清掃的日常風景》(行人文化實驗室)
★ 名人推薦
方敘潔(La Vie 全媒體主編)、地方賊(偷地方故事的漫遊者)、江明玉(小器生活總監)、吳東龍(設計美學觀察家)、青木由香(作家)、范承宗(藝術家)、陳頤華(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總編)
★ 齊聲好評
「非物質文化襲產與「地方」的密切關係,在這本主題特別的書中,精巧的被揭露。一把不起眼且將被科技取代的掃帚,竟暗藏前人與環境互動的秘密。沒閱讀還真不知道掃帚,竟曾是撐起一個聚落的產業。我想我也該學會怎麼好好拿掃帚了!」-地方賊
「掃帚是天然素材、最為環保的清掃工具,放在家中可以讓家有種特別的味道,因此掃帚在我們店裡可是人氣商品!沒想到台灣各地都能就地取材,以不同材料製帚。新中有舊,是台灣的特色。(超想去巡迴這些產地的!)」-青木由香
「從土地裡長出來的技藝與記憶,能與世界分享和競爭的島嶼寶藏。」-范承宗
「跟著一把把不只是清掃的掃帚,看見台灣工藝中最日常的純粹與堅持。」-陳頤華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鏡好聽成立於 2019 年 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