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植物現蹤|培植經驗分享 黃仕傑長期投入生態觀察與攝影,尤其熱愛甲蟲。因為玩昆蟲,阿傑開始真正認識植物,為了找尋喜愛的獨角仙、鍬形蟲,20年來他將訪查的每一種葉子形狀、樹形、樹皮都牢記心中,更深入雨林,只為見上傳說物種一面,親訪圖片上植物的俏麗身姿。
一本關於古代 DNA 如何深刻改變我們對人類歷史重新理解的專書 哈佛大學醫學系教授、古代DNA研究先驅者 大衛.賴克重量級作品
★★美國國家獨立出版傑出獎決選作品★★ 為何變胖容易減肥難? 明知不可行,卻還是停不下嘴、吃不停? 甩油、甩糖、降血壓,現代人擺脫不了的三高困擾,背後有何奧祕? 這些問題,原來竟有同樣的答案! --------------------------------------------...
「放棄魚類之後, 我看到了世界的本質, 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地方……」 曾獲「廣播界的普立茲獎」皮博迪獎 科學記者露露.米勒震撼國際媒體的處女作 揉合人物傳記╳自然科普╳自我成長 關於愛情、人生的真相,以及對科學的驚奇執著 一本難以界定,卻感動人心的奇書! ★《歐普拉雜誌》盛...
解剖鯨魚,是一種怎樣的日常? 日本解剖鯨魚次數最多的研究者田島木綿子, 用滿身臭味與汗水寫下的真實故事, 一本結合奇聞、汗水與知識的科學散文!
在樹冠層展開的旅程 從臺灣到北美,解開巨木與森林的興衰 對我來說,爬樹是一個和樹溝通的過程。尤其是當我先鋒攀登(lead climb)的時候,上攀的過程裡在不同的枝條之間轉換,在轉換的過程裡去觀察這棵樹的形態和生態,瞭解他的「個性」,以及他的生命歷程。當我懂的層面愈多,能看出的故事就愈多。 ...
本書榮獲2023美國哲學學會 雅克.巴森文化史獎(Jacques Barzun Prize) 從黎巴嫩的丘陵、世界爺國家公園的步道到波蘭的老齡林, 甚至是臺灣阿里山的檜木森林, 跨越時間尺度,認識藍色星球上的古老前輩, 從過往歷史到今日面對的生態危機, 為你娓娓道來,人類與植物共同...
「我們終歸要回到細胞」 我們得要了解細胞,才能了解人體。 我們需要它們,才能了解醫學。 但最基本的是,我們需要細胞的故事,來講述生命和我們自己的故事。
動物流露出的每個意願都是「善意的」,而這種「善意」其實是人類早已失去的樂園。 當代動物行為學世界權威、諾貝爾獎得主康拉德・勞倫茲繼《所羅門王的指環》後最膾炙讀者、溫暖人心之作。勞倫茲以從小飼養貓狗親身經驗,及其日後從事動物行為科學研究,進而解開人和貓狗間親密的情感之謎。
人類製作工具、獵捕動物、萬里跋涉、發展社交 只為了──吃頓美食? 獲獎無數的科普作家羅伯・唐恩,攜手人類學家莫妮卡.桑切斯 結合神經科學、生物學、人類學,一探風味與味覺的發展之謎
從羅馬帝國到中世紀以及現代,中毒是歷史上最令人難忘的死法之一。毒殺是暗中進行並且蓄意的犯罪行為,必須事先計劃。然而,帶毒性的藥草用於治療和施毒之間只有一線之隔――重要的差別只在於劑量!縱觀歷史,不同文化的人類在試驗和錯誤中學習,作者整理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有毒植物故事,有時則是嚇人的謠言。
《賈伯斯傳》、《達文西傳》作者最新力作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珍妮佛.道納傳記,她的研究足以改變人類歷史!
◎南半球高寒植物山薰香如何跨越赤道來到中央山脈? ◎與加州巨杉齊名的東亞珍貴巨木就在臺灣! ◎臺灣唯一的特有屬植物華參你可曾見過?而它的姊妹竟遠在地球彼端的熱帶美洲? 第一部臺灣高山植物自然溯源史
精采生動的圖片,多種常見與珍稀甲蟲的觀察與採集故事, 為有興趣觀察與飼育甲蟲的讀者提供了實用的參考指南。 作者黃仕傑長期投入生態攝影,累積了相當豐富的觀察經驗與作品。本書匯集他多年來深入台灣山林和海外探訪,拍攝、記錄的甲蟲資料與訪蟲故事。 除了野外觀察與採集經驗,作者也提供甲蟲觀察釋疑、野外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