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店長
鄭國威

當月店長 ── 鄭國威

泛科知識共同創辦人,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內容中心主任,同時擔任台灣最大的科普網站《PanSci泛科學》、科技創業圈台灣入口《PunNode 科技新創榜》、行動廣告與App資訊網《最棒App》、台灣最有深度娛樂產業資訊網《娛樂重擊》、台灣公益資訊第一站《NPOst 公益交流站》、全球最大公民新聞社群《全球之聲》中文版發起人與總編輯。

給讀者的一段話 ──

這實在有點諷刺,經過幾百年,此刻我們又得重新強調讀書這件事的好處,不是因為獲得書的資本很高或讀書的技能很難,這兩個大障礙已經不再是挑戰,而是因為出現了更多能「高速真空吸引」我們有限注意力的內容型態跟體驗。而包括比爾蓋茲、馬克左克伯,還有我在內的人,都認為閱讀一本書還是最好,或起碼是比較好的高品質高密度資訊吸收方式。(至於為何我跟這兩個人排在一起......就別計較了)

這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有機會看很多好書,也掛名推薦不少書。許多是我在做這份工作之前不會看的,而截至目前,從來沒有覺得哪本書不帶給我收穫的,真的很感謝這些書的作者、編輯、出版社、跟每一位讓書繼續存在的相關人士。我這次挑的書單,大多來自於 PanSci 泛科學跟 PunNode 科技創業榜的選書,集中在科普跟科技產業類。我希望這是一份觀照自己、鑑往知來的書單,我特別在乎書中揭示的未來,因為我總覺得在台灣,起碼在我真正開始認識台灣的這十多年來,我們很少認真討論未來,也造成了如今的停滯。

讀書除了可以增長知識,更可以向作者學到如何將知識處理成好讀易懂有傳播力道的文字(或其他形態),我認為這是知識份子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我希望各位 readmoo 讀者也能抱持著「分享知識」的熱情來閱讀,讀完好書,就要分享好書。「推薦別人自己讀過的書」是一種令人上癮的迷人特權,也肯定比談天氣更適合作為破冰跟聊天話題。

從很小的時候,我就是整天泡在圖書館跟書店的書宅。如今工作雖然忙碌,但也因為工作能夠繼續閱讀,不得不說很感激。然而閱讀的習慣還是大大地改變了,能夠專心閱讀的時間窗口一開一關,配合著臉書上的新動態而破碎。雖然不是很滿意,我並不認為這樣很糟糕,反過來想,如果能夠設計更好的閱讀介面體驗,配合這種時間碎片化的生活,或許是閱讀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