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書思路:陪孩子走過青春的狂狷
• 陳美儒《資優生的祕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任教建中 40 年,我陪伴無數孩子走過狂狷青春的階段,在長年與青春期兒女朝夕相處的經驗和觀察中;以及多年來從國內外上千場講演中,傾聽各地青少年男女的告白、許多父母的無奈心聲,我認為,學業功課、身材外貌、同儕交流、情感問題與親子溝通,一直是青春兒女的五大困惑。
近代法國哲學家大師巴斯卡(B.Pascal)在<深思錄>裡說:「人只不過是大自然中最柔弱的蘆葦,但他是會思想的蘆葦。」其意義表示蘆葦極易受風雨摧折,有如人之難免生老衰亡,但是人因為能夠「思想」,而可以改變一切挫折困境。人生之路,道阻且長,唯有思想可以煥發光明、洞燭生命意涵,展示生命的智慧與境界。
在我的心中,每個孩子都是「資優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各自具有魅力特色;每個孩子內心,也各自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黑洞」與酸澀。我的著作《資優生的祕密》透過三大篇章,「是誰想當第一名?」「無可選擇的家庭仍有愛」「成績好也不一定有戀愛腦」帶出 26 個故事案例,開啟這些優秀孩子說不出口的秘密。每一故事的結尾都附有<會思想的蘆葦>,我希望透過這些文字思維,讓天下父母師長與青春兒女,溝通零距離。
這本書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色,就是應邀具名或寫推薦序的,除了黃春明大師和我在加拿大大學電機系任教的兒子唐家凱外,都是我昔日建中的子弟。他們雖不是名人也不是作家,卻各個字裡行間充滿真情、撼人心弦。
• 陳美儒、翁仕明《青春的滋味》
《青春的滋味》這本書其中一位作者是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擁有神經醫學博士學位的翁仕明醫師,是我昔日建中的得意弟子。
這本書包含 16 篇關於自我追尋、青春情愛、親情糾結和轉大人的故事。我以文學的筆法、溫馨的諮商輔導,來寫青春兒女的故事,翁仕明醫師則以醫學的角度來作分析且為讀者擴展科學的視野。
師生首次聯合著作,更具薪火相傳的意義,希望能帶領天下父母師長一起來探索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內心世界。
• 陳美儒《悅讀十三經》
《悅讀十三經》是一本最完整的經學補充教材,讓您縱橫各式考場,又詩書滿腹。
我把沉重的四書五經,化為輕盈卻詳盡的現代讀本;讓讀者可以輕鬆抓取要旨,認識每一部經書的全貌與思想,進而對十三部經書擁有基本的了解與認知。每一部經書從其成書背景、作者、內容大要、相關的國學常識以及出自其中的成語典故、珠璣名言,全都涵蓋在內。
此外,在我過去的應考實戰經驗中,為莘莘學子整理出與十三部經典相關的考題,為千頭萬緒的考試內容,提供一個極其珍貴又正確的方向。不論大學學測、四技二專以及高考、普考,國文科命題出自十三經內容,幾近占三分之一強;可見這十三部經典,始終是活瀚國學中,最具智慧和影響力的重要經典,是各種考試的命題根據。
這本書也是充實國學知識、人文素養的最佳工具書,增進知識水平,既實用又可陶冶氣質、理解中華文化精隨,宜古宜今的精緻完美典藏書籍。
• 陳美儒《十五志學(基礎篇)》 《十五志學(進階篇)》
《論語.為政篇》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說他 15 歲立志向學,而教育部 108 年課綱,頒定高中國文推薦必讀古文 15 篇,所以這本書名曰《十五志學》。
從前當國文編譯館一家獨大,在數十萬中學生國文課本都只能用「一家之言」的年代,舉凡在課文題目上,畫有◎記號的,就表示它是重要必需背誦的文言古文。自從開放「一綱多本」以來,教育部頒定高中國文課程綱要,從 95 暫綱的 40 篇核心古文,到 98、99 以至 108 年新課綱的 15 篇選文流變而觀。舉凡偉大的文學宋師、思想巨擎,千錘百鍊,要古鑠金的不朽經典名作,也始終屹立不移,不被歷史的洪流沖刷消逝而依然在「核心」中,發光、發亮。
在《十五志學》這本書,可以看到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哲思不群;兩漢與魏、晉、南北六朝文采瑰麗、美不勝收;大唐一代文學巨星各具風格、才情兼備,光芒璀璨四射;至宋則匯聚成大江流,三蘇快意人生;明清小說章回,落筆角度、情感表達曲徑通幽;台灣古典散文,歷經多元文化衝擊,卻又是另一種生命活力的展現。
我任教建中紅樓 40 年,在歲月荏苒、星光嬗遞之際,春風化雨伴讀這群狂狷少年,帶領成千上萬的青春少年進入大學理想學府科系;多少當年的青澀學子,此際已成為社會各行各業的傑出菁英。40 年來,除擔任國文課程教學,也始終堅守班導師的崗位;更有一段長久歲月,一直被「留」在高三,帶領第三類組學子主力「叩關」醫學系和電機系。
而我偏偏認為,這群鎮日埋首物理、化學、數學,成天在 xyz,化學元素、物理力學沉浮的少年,更需要的是人文素養與哲學思想,以培養出美好的人格品德和開闊的胸襟,以免成為考試的機器,只在乎分數、成績排名的傻小子。而我相信,唯有透過文學的陶冶,古聖賢思想大家的哲理傳遞,才能使這群「科學少年」更具人性關懷、知書達禮、有情有義。
但如何把文言古文變得有趣?如何引發「科學少年」對文化產生學習動機?如何將這些美麗的詩詞歌賦文字落實在日常生活意境中?如何讓這些驛動不安、青春的心,能透過古文,心領神會儒家的中庸入世、老子、莊子的自在逍遙?如何能讓他們貼近古人的風采,學得人生大智慧?這一切也一直是我教學、編書、著作追求的目標與理想。
這本《十五志學》起自春秋、戰國,迄至明、清、民國初年,依列推薦選文15 篇,再搭配增強學習、充滿感染力,絕對具加值、加分效應「延伸閱讀」15 篇;凡 30 篇千古經典名作,依年代編排分「基礎篇」與「進階篇」。囊括高中國文課本另加課外參考書特質,且融會于經史子集的精華;相信您擁有了它,也就能體現老子道德經第 33 章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的真諦。
• 陳美儒《大學甄選入學全攻略》
《大學甄選入學全攻略》可說是全方位掌握<繁星推薦>、<個人申請>、<特殊選才>等大學甄選入學管道的教戰手冊。
從打造一份無懈可擊的完美審查資料,到面試時的穿著打扮、臨場應變,內容面面俱到。提供最新的自傳範例、成功者的告白,第一手情報,讓你能夠信心滿滿,完整掌握大學甄試流程的變化,迎向成功勝利。是邁向人生勝利組的全攻略,是所有高中、高工職生想奔向理想大學、夢幻科系的必備之書。
• 傅佩榮《西方哲學之旅》
美國當代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哲學烤不出麵包,但能鼓舞靈魂,使我們振作起來。」
上中下成一套的《西方哲學之旅》總共介紹了120位哲學家,可說是穿越 2600 年的心靈巡禮。上中下,每本皆近 500 頁。
我特別推薦古代+中世紀的上冊,主要介紹的是古希臘的哲學家。從哲學源自驚奇,乃理性萌芽到唯物論與唯心論,接著蘇格拉底登場,再到柏拉圖的深入剖析人生,亞里斯多德的肯定經驗世界,犬儒到伊比鳩魯的快樂在於節制,斯多亞學派的高貴理想到中世紀的協調人神關係,哲學教父奧古斯丁,多瑪斯.阿奎那的溫和實在論到最終章篇:哲學不再是神學的女僕。
• 鄭家弦、楊奕成 《少年讀紅樓夢》
曹雪芹的紅樓夢原文近八十萬字,出場人物 700 多人,二位作者針對 120 回情節作出取捨,同時從清代至現代紅學家的筆記、雜文與論文中提出參照要點。再依青少年的需求進行改寫或加以補充,挑明伏線,使前後情節得以清晰呈現。
書中特別是另附有<學習的生命觀>包括:自我成長、情感教育、生命教育皆屬於青少年需要了解的成長課題。《少年讀紅樓夢》五冊成一套,我推薦第一本「仙子有奇緣」,如果看得趣味再自行追「書」。
• 蔡詩萍《我父親。那麼老派,這麼多愛》
詩萍近年著作頻頻,我以為這本《我父親。那麼老派,這麼多愛》的內容、文字尤其感人肺腑。
他敘述那今年已高齡 95 歲的外省大兵和客家姑娘結婚,如何養活他們一家子的成長故事。外省大兵就是他的父親,是那麼古板,卻又是這麼的深情款款。
文字樸實卻字裡行間,處處流露人倫深情;瑣碎的家庭生活,卻是大時代的縮影。詩萍生動的筆鋒,深刻地將一位外省老兵如何辛苦養家、教育子女的堅持和勇敢,活脫脫的躍上紙筆、撼動為人子女的每一根心弦。
• 布麗迪.蓋勒格、蘇.諾莉斯、菲比.麥克艾文《轉大人微焦慮求生指南》
這本書主要是為經常焦慮的人設計的陪伴之書。書中內容幫助剛轉大人的讀者明白焦慮的起源,瞭解因焦慮而引起的恐慌及強迫症狀。此外,也教你學習正念思考及正念呼吸法,幫助讀者因應成年後所面對與過去不同的挑戰。
• 吳若權《愈成熟,愈天真》
這是吳若權獻給所有「已經成為大人」的讀者,最暖心的作品。吳若權說:「在委屈與憤怒之後,願意原諒對方;在挫折與傷害之後,懂得疼惜自己。用已經修復成長的創傷,學會如何真正去愛。轉身,便是雲淡風輕。」我願全力推薦吳若權這本最現代又迷人的心靈雞湯。